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世武学-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一个穿着暴露的女人抿着嘴嘲笑的看着吸血鬼说道:“吸血鬼,你是不是害怕暗黑神教了啊?也对啊,想当年你被向问天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难怪现在会这么害怕!”

    说完这话,这个女人还用舌头舔了一下自己血红的嘴唇,挑逗的看了看吸血鬼。

    对于这个女人的话,吸血鬼也不着恼,他反讽道:“骚狐狸,我并不是害怕暗黑神教,只是觉得不合算而已,毕竟暗黑神教和我们也有过很长时间的蜜月期。”

    女人还要讲话,上首的中年人压了一下,说道:“九尾狐,我知道你跟顾慧文有仇,但是,你别忘记了,血匕的规矩就是不报私仇,即使你的杀父仇人让你帮他刺杀仇人,只要银子够了,你也得动手。”

    听了中年人的话,九尾狐恨恨的看了一眼吸血鬼,不情不愿的坐会原位。

    场面一时间僵持了下来,中年人把目光看向了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的一个和尚,开口说道:“血佛,你说说看,刺杀李寒这笔生意我们接不接呢?”

    被老大点名,血佛睁开眼睛,他扫描了一下在座的各位,缓缓开口说道:“阿弥托福,既然老大点名了,那我就说说我的浅见吧!

    自从耀日帝国战乱开始,所有人都知道,万年一次的杀戮又开始了,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每个人,每个集团都想在这个时代留下印记,血匕也不例外不是吗?”

    说到这里,血佛看了一眼上首的中年人,在看到中年人点头微笑之后,他才继续说道:“既然这样,那血匕也该出场了,而对于血匕这种杀手组织来说,最震撼的出场方式,不就是杀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吗?

    更何况,李寒他也是自己找死,谁让他没有当上华夏集体的首领呢?我们刺杀一个二号人物,没有违反血匕和神恩大陆顶级势力的条约,这样的好事,以后想碰到都难了。”

    听了血佛的一番话,在做的人都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中年人最后拍板道:“老莫,你做好情报支援工作,这次刺杀任务,由老鬼负责,老狼从旁协助,吸血鬼说的对,李寒这样的人,如果选择为敌,必须一次成功,否则后患无穷。”

第二百八十九章 神圣的上朝制度() 
远在临江城的李寒不知道,因为他不肯就任华夏首领,他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血匕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杀手组织,在近两百年的行动中,他们没有失手过一次,甚至包括刺杀拜月帝国的前太子殿下。

    当然,即使李寒知道血匕要刺杀他,他最多也就是加强警戒,不可能因为害怕被血匕刺杀就违背原则的担任华夏首领,在李寒的理解中,担任了华夏的首领就属于篡权夺位。

    这段时间,李寒忙的脚不沾地,华夏政权初立,什么事情都需要他操心,毕竟这次的政权设计不是按照原本的分封制,而是全新的中央集权制度,而除了李寒之外,儒家的高层谁都不清楚如何进行中央集权。

    按照李寒的设想,原总督府被扩建为耀日帝国东南节度使府,李寒在节度使府设立了东南疆域的小朝廷,所有朝臣全都按照李寒设计的上朝制度按时上下班,上朝的时间为鸡鸣即起。

    华夏政权所有机构的上班下班时间,和神恩大陆所有政权一样,也是晨聚昏散,但具体时辰上又比一般机关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与农业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作息习惯相适应。

    李寒的原话是:“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已经忙碌了(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鸡鸣即起准备上班的传统定型为卯时(早晨五至七时)。

    由华夏的行政体制所决定。华夏公务员的所属机关,可分中央和地方两类。凡在中央各机关供职的官员,一定品秩以上。或有职务所规定,必须参加由顾慧文亲自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通称朝会。

    故临江城京官上班的第一道程序,便是“上朝”,亦称“朝参”。

    朝会有大朝、常朝等区分。道是一切国务,必须先在朝会上咨询大家的意见,所以百官应该“旦旦上朝。以议时事,前共筹怀。然后奏闻”。

    也就是说,除法定的节假日外,这种具有实际内容的常朝,几乎每天都要举行。倘是顾慧文生病或怠政。所谓“从此君王不早朝”,那早朝也可以由李寒主持,那便是例外了。

    参加朝会者来自各个部门,品秩亦有高低,所以开会时要进入指定的位置,这叫“朝班”,即朝参班次的意思。

    又因为官员经常会升级降级,或在不同部门间调来转去,所以具体到个人而言。朝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按照华夏高层决策决定(主要是李寒的个人意见),朝会的时间,根据议程多少有长有短。一般多在辰时(午前七至九时,这里多指九时)结束,称“散朝”、“放班”或“退朝”。

    当然,考虑到华夏政权会经常有紧急的事物,也害怕顾慧文精力不够(主要是治国理政的能力不够),早朝时。顾慧文并不上殿与百官见面,而是将李寒或各部首长等一些重臣召入内殿开小会。

    小会开完后。李寒出来,领着百官在殿廷行礼后,宣布退朝。当然,如果所需要商量的事物太多或者是比较紧急,遇到小会时间过长,便照过去的习惯,让其他官员自行退朝。

    顾慧文考虑到这个问题,因此下令,如遇执政大臣奏事到辰时还未结束,“即一面放班”,就是允许百官自己退朝,以后便定为制度。

    对于参加朝会的官员来讲,退朝即意味着上班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准备吃饭,故退朝又叫“退食”。

    为了笼络感情,华夏京朝官在退朝后,都可在宫内饱餐一顿节度使府请客的“朝食”,“退食自公”遂成典故。

    “退朝”与“散朝”又有微妙区别——散朝应该把吃过朝食的程序也计算在内。而此时已是中午了。

    参加朝会,是华夏京朝官每天按时上班的第一要务,凡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或朝班失仪,都属于违纪,均有处分条例。

    之所以对朝会的纪律做出如此规定,是因为耀日、拜月等帝国中央权威不盛,皇帝集权不够,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早朝百官的随意性,在三大帝国的早朝中,所有的官僚都可以无故不参加早朝。

    当然,李寒知道一味的示强也不行,所以他规定了,凡盛暑、雨雪、泥潦,酌免朝参,谓之“放朝”,也就是说,只要遇到这些时候,百官都可以在家休息。

    但放朝不等于放假,班仍旧要上。即使是正常天气,京朝官在退朝就食之后,亦多要去各自所属的机关“署事”,也就是办公。至于那些没有资格出席朝会的一般官员,以及属于办事员、勤杂人员范围的书吏、衙役等,也当在每天卯时(午前五至七时)即去机关工作。

    上班到下班之间的一个段落,中饭以后,照例有一段午休时间可供个人自由支配。

    各级地方机关的上班时间,与京朝相似,也有先参加长官主持的会议、然后各自办公的程序。

    按制度,包括各科书吏、各班衙役在内,所有的“做公”人员,都必须以击响云板七声为号,于每天黎明准时上班,然后书办分别领取各个科室的印章(签押),衙役分别进入各自班次的岗位,以及秘书、侍从开启公堂之门等,亦都有不同的信号,一点不得含糊。

    华夏官箴以“清、慎、勤”为基本原则,“勤”的起码要求,便是按时上班下班,典章制度中,多有规定。

    如华夏令有一条“官人无故不上(班)”的法令说,内外官员应上班而不到的,缺勤一天处笞二十小板,每再满三天加一等,满二十五天处杖打一百大板,满三十五天判处徒刑一年。

    倘是军事重镇或边境地区供职的“边要之官”,还要罪加一等。华夏职制中,还有一条点名考勤的法令和解释,大意是:内外官吏应点名检查实到人数的,有时一天几次,频频点名,点名时未到的,每缺一次点名笞打二十小板。倘每次点名不到,完全不来上班,就计算天数,按无故不上班的罪名议处。

    当然,地方政府的考勤非常困难,李寒说过一条专门针对州县官的警告:“切勿于黄绸被里放衙!”因知天高皇帝远,地方衙署考勤制度的废弛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为了突出华夏政权的中央权威,早朝的时候,文武分两班入朝,文官走左掖门,武将走右掖门。

    入内后,先于金水桥南依品级序立,候鸣鞭,各以次过桥,诣奉天门丹墀,文为左班(东班),武为右班(西班),在御道两侧相向立候,称为“起居”。

    奉天门上廊内正中设御座,谓之“金台”。丹陛左右钟鼓司设乐,殿陛门楯间列“大汉将军”,皆著明铁甲胄;御道左右及文武官班后各有校尉相向握刀布列。

    在文武百官排好队之后,顾慧文从御门出,锦衣卫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联翩自东西升立座后左右;内使二人,一执伞盖,立座上,一执“武备”,杂二扇,立座后正中。天顺后,执伞、扇力士移到金水桥南夹立,只留座上之伞及夹武备二扇;座上之伞,遇风劲时也撤去。

    顾慧文看了李寒递过来的这些上朝制度,只感觉脑袋一阵一阵的发晕,她忍不住伸出双手使劲的揉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正要反对,但是想到这是李寒费尽心机设计的,不由得无力的摆了摆手,低声说道:“小寒,就按照你设计的办吧!”

    至于其他的朝臣,都开心不已,特别是顾谷雪,她激动的说道:“小寒,那我们就开始排练吧!正好在接见各路使臣的时候用到,一定会震撼他们的。”

第二百九十章 中央集 权和三纲五常() 
对于顾谷雪的话,李寒不置可否,他可以想象在礼乐并不彰显的耀日帝国,他设计的这一套繁琐的上朝程序及宏大的礼乐规模,绝对可以震慑住所有的实力派集团。

    顾慧文含笑阻止了顾谷雪的发言,环视了在场的所有人一眼,不自信的缓缓开口说道:“小寒,东南疆域这么大,我们设计的这个中央集权制度真的能实现吗?”

    李寒还没回答,从天魔峰赶过来的顾博远就自信的回答道:“教主,哦,不,现在应该是节度使了。”说完这话,顾博远还看了一眼李寒,小声的嘀咕道:“叫什么节度使啊,一点都不威风,教主应该称王才是的。”

    顾博远恭敬的对顾慧文拱手道:“节度使大人,摄政大人,还有众位大人,我对李副教主,不对,是李摄政大人非常有信心,他说能做到中央集权就一定能做到中央集权,你们说是吧!”

    李寒看了一眼顾博远,接着才正色的看着顾慧文说道:“权力的本质是什么呢?我是这么想的,权力的本质是把“我”的范围最大限度的扩大直至每一个人,都和“我”进行融合,臣服。

    要实现“我”,首先要清楚他人的心思,让他人有机会实现“我”,当然这仅仅是手段和幻觉,目的是实现“自我”。讲义气的要创造讲可以义气的氛围,想赚钱的要创造可以赚钱的氛围。追求道德的要创造赞美道德的氛围,黑可以继续黑可以让你不表现出来,白可以表现为白。同时得到保护。这是势。

    其次,隐藏“我”的意志,因为任何“我”的意志,都是有和“非我”也即他人冲突的部分。所以为了减少阻力,通常都隐藏“我”的意志。但这是术,不是法,也不是势。

    但。在做事的时候,不一样。任何一件事,都必须曲折的坚持“我”的意志。不在做事的时候,就没有自己的意志,不参与争论。评判,质疑,吵架,对抗。这是法。

    虚掉“我”的内心,为实现“我”,反而要忘记“我”,而不仅仅是隐藏“我”,因为光是隐藏,总有爆发的时刻。那么当“我”无法忍受的时候,就失败了。

    因此虚掉“我”的心,任何针对自我弱点的攻击和阻挠和打击。都从变成透明的自我中间穿过去。这是无为心。不过,越大程度上把“我”看得不重要,也越是百折不挠,最终通过权力推动事业把“我”放大。

    权力的本质就是实现“我”,坏的政治家通过让他人感觉到被否定来实现“我”,好的政治家通过让他人感觉到被肯定而实现“我”。

    好的政治家通过一件事来抛弃和否定自我的人。通过做某个事业,大浪淘沙。自动扬弃不赞同“我”的人。而坏的政治家不做事,直接否定人,而一个人并没有足够否定另一个人的权力。

    事情是必不可少的媒介。权力场的失败者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在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