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在异界-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孙立办完了事情的时候,修炼者主力还在开心愉快的屠杀着那些大宋帝国国民警卫队,这些修炼者太久没有见过那位守在核心位置的老者了,并不知道,时间的力量会那么强大,将那位老者的力量给消耗殆尽,结果只剩下一竿子劲了

    而就在孙立带着系统吞噬了位面核心法则碎片的时候,东大陆上所有的远古阵法全都失去了能量的供应,大部分都轰然消失,而有着自己手段的6大门派修炼者长老则是脸色大变,他们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该死,那位宋国皇帝真的断送了我们的未来啊!!!”

    “怎么可能?!那位前辈当年的修为那么高,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被宋**队给消灭掉了?!”

    “现在大家都清楚如今的现状了,现如今的灵气,在这种高强度的战斗下,顶多还能不影响我们战斗力的情况下维持10年,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有趁着我们还能发挥出最高的战斗力,彻底消灭掉宋国的军队!只要将东大陆上宋**队全部灭掉,我们才有时间重新把握自主,到时候,我们走科技向的文明发展也好,继续想其他路子也罢,但以后的东大陆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中!”

    “对,各门派也别保留自己的压箱底牌了,都拿出来使用吧,以后没了灵气供应,我们就算有再多的压箱底,能发挥出多少威力还是一个未知数,还不如现在拿出来先消灭掉宋国的军队再说!”

    “我同意,如今是东大陆的未来之战,我们要同心协力,共同打击外来侵略者!”

    “赞同!”

    “没问题!”

    6大门派在现实的压迫下,很容易的走到了一起,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跟宋国只有你死我活的战争,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未来!

    6大门派火力全开之后,再一次让宋国的国民警卫队震惊,这些国民警卫队哪怕是在战壕防御体系中防守,还是被成片成片的围杀歼灭!

    上百万人啊,整整上百万的国民警卫队,在修炼者的攻击和速度优势之下,没几个人能跑得掉,这已经不是能不能打赢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逃命的问题了

    之所以大宋帝国的阵亡率这么高,是因为修炼者主力几乎展开了不要命的打法,在自身付出了大量伤亡的同时,消灭成百上千倍的敌人!

    而孙立在得知战场上一边倒的战况之后,当机立断领着剩余的兵力,乘坐着战舰,一路回到了金州大陆!

    孙立感觉,在6大门派不要命的攻击之下,大宋帝国犯不着跟这些马上要玩完的疯子拼命,现在系统正在升级中,只要升级完成,那就是孙立的大宋帝国统一天下的时刻,那个落后的东大陆,没了灵气支撑,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弱下去,所以孙立选择了一个保守但是稳赢的办法,那就是退守金币资源产区,金州大陆!

    而这些6大门派的修炼者主力很快发现,大宋帝国的军队全面收缩,将占领区毁的一塌糊涂之后,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人,留给东大陆的百姓一片焦土,而没有任何海军的6大门派,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宋国的残余主力逃走而无力追击

    “该死,宋国那个孙立真是一个懦夫,败类,就这么逃跑了,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哎,看来宋国皇帝非常清楚的认识到了他做下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他这是等着我们东大陆的灵气消散,然后在用更小的代价二次远征我们啊”

    “算了,人家有的是船,与其在这里说一些没用的话,我们还是想想该怎么善后吧,要不了几年,宋国的大军一定会再次进攻的,而到了那时候,我们东大陆没了聚灵法阵,还能剩下多少灵气,残余多少战斗力,可就不好说了”

    显然,孙立的离开让打算拼命的6大门派扑了个空,那股子郁闷劲,别提多闹心了

    不过孙立丝毫不担心东大陆,没了灵气根源,东大陆就是一盘需要时间冷却的美食,现在吃烫嘴,等它凉了,就可以慢慢享用了!

    就在孙立坐在船上向着金州大陆开往的时候,系统终于来消息了!

    叮,恭喜宿主,系统优化升级,系统突破本位面限制,达到地球一战结束后的科技水平,请宿主自行查询!

    孙立看到系统升级之后,第一项看的就是军队数量限制那一类!

    果然,这次升级十分给力,十万人数限制直接扩大了10倍变成了100万!!!

    正是正规军的编制,也就是说,孙立不用再依靠那些士气不高的系统平民训练的军队了,他可以拥有100万誓死为他战斗的军队!

    确定了军队人数限制扩大之后,孙立开始查看起未来军队的主流装备,这可是一个繁琐的工作,正好在去往金州大陆的过程中给做了!

    由于东大陆之战孙立受够了修炼者的制空权压制,首先把目光瞄向了战斗机上面!

    一战中优良的战斗机主要有俩款,一个是英国生产的骆驼战斗机。

    它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在一战的最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共击落敌机1294架,成为当时最优秀的战斗机。

    “骆驼”式飞机是由英国索普威斯公司设计的,军用名称是索普威斯f。1双翼机,最大平飞速度为195千米/小时,升限为5800米。飞机发动机上部并列安装两挺机枪,并采用了射击协调器。由于机枪上方各罩有一个凸起的鼓包,如同两只驼峰,所以取名“骆驼”。

    该机的设计工作始于1916年,当时飞机在一战中崭露头角,激烈的空战要求高机动性的战斗机。这种背景下,“骆驼”式战斗机于1916年2月22日首次试飞,并很快投入生产,1917年7月参加战斗。“骆驼”式是单座战斗机,装有2艇机枪,外挂45。4千克炸弹。王牌托洛洛普和乌尔莱特两位大尉,就用它创造了一天击落6架敌机的战绩。这种享有盛名的飞机凭借敏捷的盘旋性能和强大的前射火力,曾在1917年7月至1918年11月参战的16个月**击落敌机1294架,创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单机种战果记录之最。

    还有一款是德国人生产的福克d。7(福克d。7)。

    这款战斗机按常规布局设计的福克d。7在其双层机翼上采用了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空气动力研究所推荐的厚翼型(厚的机翼剖面形状)。

    由于福克d。7改为装备用水冷却的活塞发动机,所以它有一个水冷却器被巧妙地安排在边缘得到修饰的方形机头前部,使冷却效果和降低迎风阻力得到协调。

    福克d。7虽是战争后期的产品,虽飞行性能仍略逊于先期服役的se。5a和spad。s。x3型等协约国同类飞机。但福克d。7在低速飞行中或高空飞行时不易进入失速,而且舵面敏捷,操纵也灵活,并特别擅长于做急跃升动作,这很适合从敌机后下方接近并对其腹部实施突然的打击,往往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空战效果。

    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做急转弯,而不必担心陷入可怕的失速。

    因为福克d。7的许多方面已领先于当时的其他同类机种,故被人认为是“一战中最杰出的战斗机”。

    孙立在地球时,也算是一个不合格的德粉吧,对于德国武器还是比较信任的,虽然这俩款战斗机在介绍上面没太大区别,但是孙立还是凭借自己的喜好选择了德国生产的福克战斗机,感觉德国人生产的质量应该更可靠一些吧,毕竟德国人一直都和比自己人数多的敌人战斗来着(。)

14章 坦克() 
战斗机的确定也就那么一回事,现如今孙立的敌人除了那个没什么未来的东大陆之外,其他敌人别说飞机了,连个热气球都没有

    哦,对了,被东大陆那帮孙子给刺激的,这战斗机空战给力,但我面对的主要敌人还是在地面上的,特别是那些即将反判的欧罗巴大陆土著!

    不错,孙立已经得到消息,欧罗巴大陆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了,但是大宋帝国却在东大陆损兵折将,根本无力去镇压!这也是孙立没有去欧罗巴大陆而是去金州的原因!

    看来,我还需要一款性能不错的轰炸机啊!

    一战时期的重型轰炸机就很好选择了,孙立直接选了号称地球历史上第一款重型轰炸机――伊利亚。穆罗梅茨。

    “伊利亚。穆罗梅茨”是发展自四发的“俄罗斯勇士”。它装有4台150马力的水冷发动机,翼展29。8米,最大速度121公里/小时。武器装备为35挺机枪,可载弹522公斤。1917年又有一种改进型“伊利亚。穆罗梅茨”e为什,该型机不但把翼展加大到38米,也装备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飞行速度则掉到了105公里/小时,载弹量为800公斤,续航时间长达5小时。“伊利亚。穆罗梅茨”前后共制造了70多架,是俄国在一战中唯一的轰炸机型号。俄制大型机似乎只是中型机的简单放大。当然气动外形可以参考,不过内部结构等方面的落后导致俄制大型机在质量大速度慢的同时载弹量和生存力都处于较低水平,当然这也是由于俄国落后的航空技术水平导致的。

    之所以选择俄国产的轰炸机,一来是因为一战时期的重型轰炸机太少,二来嘛,“伊利亚?穆罗梅茨”轰炸机机体笨重,操作性能不好。机体过于庞大,容易成为战斗机以及地面防空火力的靶子,这些缺点对于孙立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他的敌人是没有防空火力的

    可惜,一战时期没有专门的对地攻击机

    飞机的问题解决了,那接下来自然是陆战的重点,孙立的最爱,坦克啦!!!

    可是,一战的坦克种类太少,而且似乎都比较坑爹的样子,没有跟现代坦克一个样的!

    没办法,军事小白孙立只好将德国路线走到底,一战时期的各国坦克差距不大,反正都能抵挡步枪子弹,这对于孙立来说就足够了,孙立自然就凭借自己的喜好选择了德国坦克

    哦,当时中国没坦克,不然孙立就选中国的了

    孙立还是很爱国的

    可是

    貌似二战前中国没什么好武器啊,孙立如果不想坑自己的话,基本上与国产武器无缘了

    一战时期的德国坦克不多,只有一种款式上过战场并验证过,那就是a7v坦克!

    a7v战斗坦克,作为德国的第一种坦克而载入德国战车发展史史册。德国人决定研制坦克,直接原因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索姆河会战的影响。在这次会战中,英**队动用了1型坦克(“母亲号”),对德**方的震动相当大。为了对付英军坦克的威胁,德国人在研制口径13毫米的t型反坦克步枪的同时,还积极研制德国自己的坦克,最终选用大型车体的方案,1917年开始制造代号为a7v的坦克。

    技术参数

    车长:7。35…8。00m车高:3。40…3。》

    车宽:3。10…3。》

    推进系统:2台戴姆勒直列4缸、水冷汽油机动力装置最大功率为100马力

    速度:公路速度9…15公里/小时;越野4…8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60…80公里,越野30…35公里

    武器:比利时的马克沁57毫米火炮&6挺马克沁7。92毫米08/15机枪或俄罗斯57毫米l/火炮&6挺马克沁7。92毫米08/15机枪。

    装甲:前装甲30毫米普通钢板、侧装甲15毫米普通钢板、底装甲6毫米普通钢板

    战斗全重:30吨。

    这款坦克让孙立最惊讶的一点要数那跟步兵装甲车有的一拼的成员数量了,a7v坦克的战斗全重为30吨,车长7350毫米,车宽3060毫米,车高3350毫米,

    履带宽度2115毫米,车底距地高200毫米。a7v坦克的最大特点是,它是世界上乘员人数最多的坦克。

    a7v坦克的乘员人数为18人!

    18人的布置是除了车长、驾驶员、炮手、装填手外,光机枪手就有12人,另有2名机械师。这18名乘员还是从不同的部队抽调来的,车长为军士或军官,驾驶员和机械师来自工兵部队,炮手和装填手来自炮兵部队,12名机枪手来自步兵部队。这也为整车的指挥和协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然也可以增加到23名乘员,增加了副驾驶员、通信员、信号员、信鸽员和瞄准手等。

    a7v坦克的乘员人数是不固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而18人是典型的乘员配置。由于a7v的车内空间较大,多装几个乘员或少装几个乘员问题不大,有的乘员连座位也没有,作战的距离短,席地坐在车内还可以坚持一会。

    a7v坦克为典型的箱式结构的坦克,拿现代的观点看,它更像一辆装甲输送车。方方正正的壳体,众多的武器,活像一个“活动堡垒”。

    a7v坦克在设计上和总体布置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它是独立研制的,在总体布置上和英国的过顶履带式的1型和4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