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10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运问:“你们可知道孔圣在未成圣前,圣元大陆的形势?”
“《春秋》与一些史都有记载,我等倒背如流,自然知道。孔圣封圣前夕,周天子早已失去对诸侯的控制,以田常杀死齐国国君为开始,让圣元大陆陷入了极端的混乱之中。以致于即便孔子封圣,天降异象,都只是延缓各国大乱,在孔圣周游万界和闭关的时,人族由春秋时期进入更加混乱的战国时期。”方行炎道。
方运点点头,道:“田常杀齐君,可谓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春秋末期,纲常逆***理崩坏,诸侯征战。试问,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吃饱穿暖是基本的需求吗?不,如果能生活在一个安稳的地方,即便饿一点,冷一点,九成九的人还是能够接受。”
。(。)
:
第1839章 希望()
许多人连连点头。%
有人觉得那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十分有道理,大多数人都觉得方运最后说的那个需求有道理。
就在这个时候,所有大儒与大学士把目光转向方运所在,动用全身的力量仔细聆听,而其余翰林进士或其他读人,都不由自主向方运那里前行。
“您说的是。在随时可能被杀死的地方吃饱穿暖,莫不如在一个安稳的地方,即便衣食住行都差一些,至少可以活下去。”方行炎道。
“安稳平静,才是正常百姓最基本的需求。所以,那个时期先后出现两位真正得到百姓拥护的伟人,前为孔子,后为墨子。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墨家所追求的‘兼爱’‘非攻’‘尚贤’等圣道,与儒家的仁义礼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便是与儒家对立的‘节葬’,墨子也只提倡在积弱贫苦之地施行,甚至直言,若是厚葬能让百姓感到心安,能让一些贫穷者从事相关的行当获得钱财,那厚葬也是仁义之事。两人唯一的不同是,孔圣是自上而下行仁义,而墨子则是要自下而上行仁义。”
众人轻轻点头,儒家与墨家一直对立,很少有人敢说这种话。
“孔圣的‘仁’,意义很多,但最重‘仁君’与‘仁政’,仁君仁政下的百姓才会更加安定。在孟子的时代,孟子强调‘义’,为何?因为战国时期,各国已经没有仁君仁政可言,远远比春秋时期更加混乱,更加令人绝望,以至于孟子已经不对仁君抱有任何希望,所以看待民、社稷与君王三者时,说‘君为轻’。孟子更看重‘义’,已经不去追求大而化之的仁义,而是追求每个人应该去遵守的‘道义’,当每一个人都遵守道义,甚至鼓励我们勇于用激进的手段匡扶正义,即便弑君也是诛一贼。”
“那么,到了荀子那里,为何要重‘礼’?如果说孔子是一位坚信‘有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教好的慈祥老人,那孟子就像是一位体味民间疾苦同情百姓但横眉冷对君王的义士,而荀子他老人家呢?不仅不相信君,不仅不相信民,他除了孔圣基本谁都不相信,只信天,认为只有‘礼’才能解决一切,而且他的礼与孔圣的礼有极大不同。孔圣的礼严格来说是‘礼乐’,是建立让人主动去遵守的制度,但荀圣的礼是用秩序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君与民,所以他才会培养出韩非子与李斯两位法家巨擘。你们若是细细体味,便会发现三圣经历的世界,是何等残酷”
众人被方运这种新奇的论点吸引,又被隐藏在三圣圣道背后的线索震惊,细细体味才发现,人族是一步一步走向绝望,从仁到义,从义到礼,最后从礼到法,背后隐藏的几乎是一部黑暗史。
许多人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人族到底经历了何等绝望与挣扎,才会孕育出这条根植于黑暗、贯穿千百年的树藤。
方运缓缓道:“当你们用公正的目光去看历史,就会发现不是儒家选择了春秋战国,不是儒家选择了秦皇汉武,而是那个时代的君臣百姓选择了儒家,是历史选择了儒家。未必是儒家圣道多么完美,很可能只是因为,没有任何一家圣道能超越儒家,没有任何一家圣道更能代表当时各个阶层所有人的需求。”
大多数人只是深思,但文位越高之人,心中越是惊骇,方运这话,实在是惊世之言,若在圣元大陆说出,足以引发百家震动,无论是儒家还是其他各家,都会对方运展开口诛笔伐。
但是,这些人也相信,当经历了开始激烈的争论后,一旦事态趋于平静,所有人都会发现,方运所言是事实。
“如果有一天,人族创造了更强大更完美的圣道,那么,儒家纵然有万千不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在人族蒙昧时期,儒家便是那一豆灯火,在妖蛮的围堵中飘飘摇摇,忽明忽暗,但一直带领人族前行,直到天地重开,清浊再分,大日照耀天下。”
不知为何,下到平民,上到大儒,都从这番话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震撼,甚至比方运重塑仁义礼法线索更让他们心潮起伏。
方运微微一笑,道:“返回我们之前的话题,为什么儒家思想会在某种程度上压抑我们的天性,为什么你愤怒我们要阻止,你恐惧,我们要让你安静?因为我们是人,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掌控自己,那些历代的暴君、屠夫、凶手、疯子等等等等,便是因为他们在做恶时,已经无法掌控自己,酿成灾难。”
方行炎喃喃自语,道:“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会向劝说我的人道歉,我的确不应该失去对自己的掌控。但是,我不是掌控人族的众圣,当我想着自己即将死去,想到自己实际在为自己送葬,我真的无法像你们一样平静地读。方虚圣,您实话实说,您对自己的文胆发誓,您真的如古井无波,真的抱着和平常一样的心态在读修习吗?”
众人愕然,神色各异,但都没有说什么。
因为,他们也想知道答案,每个人都想知道。
方运笑了笑,挺直身体,转身离开,继续做自己的巡察官。
众人本以为方运不会回答,但却听到他的声音。
“我怎么可能会与平常一样,我的心怎会静下来,我的热血在涌动,我的文胆在高诵,我的文宫在怒吼,因为我时时刻刻都在告诉自己,我要为人族扫平路上障碍,我要带领人族抵达冰帝宫,我要尽最大可能让更多人活下来,我要杀掉每一个阻拦我的妖蛮冰族你说过,你在那里哀叹、愤怒、抱怨,和我们在读毫无区别,现在读又不能让我们解决古地生灭,不能杀死更多的妖蛮,对,你说的没有错,我们之间并没有区别。”
方运停顿半息,继续道:“只不过,我们知道,读在今天没有用,在明天没有用,但在一年后、十年后,一定会化为我们的圣道力量,会成为我们文位的基石,让我们可以杀掉更多的妖蛮,可以安定地生活。我们不仅仅在读,我们更是在寄托希望,因为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可能是一百年后,甚至可能是一千年后,我们之中幸存者的子孙后代会想起这条通往冰帝宫的道路,想起正在读的我们,到那时,会有人说,这安定的人族,如您所愿”
方行炎望着方运的背影,红了眼圈。
随后,方运突然开心地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走,一边笑一边道:“这些天我读的时候,其实很兴奋,因为我背负着十寒古地所有人族的希望,如果我能做到,那将如何?你们放心吧,我或许不能带领你们每一个人走出冰帝宫,但本圣,会把每一份希望扛在肩膀上”
两行热泪从方行炎的脸上滑落,模糊了他的视线,也模糊了天地间那尊青衫人。
。(。)
:
第1840章 争入冰宫()
十寒古地越来越寒冷,第七寒城军士管束又严格,再加上这是一条真真正正的死亡之路,整支队伍无比压抑,每个人心中的阴霾比乌云密布的天空更暗。
方运关于死亡与希望的解释,慢慢在人族队伍中传播,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两个姓方之人的对话。
思索着那些话,许多人突然觉得天空似乎亮堂起来,那白雪不再是寒冷的象征,而是一种寻常的景色。
希望
许多想着想着,微笑起来。
许许多多人望着正在巡察队伍的那个青衣身影,望着他的肩膀。
一位老秀才喃喃自语:“我老了,已经不再想活着回寒城,而您身上的担子太重太重了,我不希望再把我这条命,压在您的肩膀上。您不用背负七十万人的希望,您只要活着,就是我最大的希望。”
附近的读人肃然起敬。
“陆老先生说的是方虚圣承载我们的希望,而我们真正能给他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是,我们会在心中支持他,也会在行动中支持他我只是童生,所能做的不多,但我可以立下一道祖训,让我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都记住一件事,是方虚圣救了他们的命这天底下,谁都可以反,唯独不能反方虚圣”
“我方才也想通了,这不是生与死的问题,而是身为读圣贤的人,如何抉择的问题在平时我可以浑浑噩噩,甚至可以好吃懒做,但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证明我们来过我们无法像方虚圣那样立下不朽丰碑,也不能像历代名士那样名动一方,但是,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希望留下我们,或许会死亡,但,我们的希望将由人族传承下去人族,不败”
“人族不败”
“人族不败”
一声声的呢喃,仿佛汇聚成了一道洪流,敲响了每个人心中的希望之鼓。
有希望,就有未来。
即便死亡,也无法磨灭每个人心中的希望
方运微微一笑,继续巡察。
万界的希望,在人族手中
人族的队伍自然而然加快。
前方星妖蛮的大队很快觉察,不得不同样加快脚步。
几位大妖王扭头看向人族的队伍,露出细微的讶色。
因为他们看到,天空中的雪花竟然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稍稍排开,落在人族头顶的雪花少了十分之一,甚至连十寒古地无孔不入的寒意都有一些偏离人族的大队。
这种力量看似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但作用于七十万人,或作用于更多的人,必然会出现奇迹。
“人族……”
五头大妖王的目光愈加复杂。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新历二月初四的清晨,军号声响起,人族纷纷从昨夜搭建的帐篷中钻出,然后开始生火做饭。在圣元大陆行军,吃干粮喝冷水并无问题,但在十寒古地,若不能吃上热饭,正常人支持不住。
待众人吃完饭,值守的大儒缓缓撤去力量,所有人都感到十寒古地的寒意徐徐增强。
方运看了一眼值守的大儒孔英海,心中对大儒的力量感到好奇,以自身力量为七十万人族遮风挡雨,对大学士来说,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或许到了大儒,触摸圣道边缘,对天地元气的掌控就会变得更加细致……”
随后,颜家一位大学士的舌绽春雷传入每个人的耳朵,原来这里距离冰帝宫只有不足一天的路程,若无意外,傍晚前会抵达。不过,冰帝宫只有一座正门和两座侧门,即便很大,一天也只能进四百万左右的人。
方运心中计算,一个小时是三千六百秒,那一天二十四小时就是八万六千四百秒,一秒能进五十人左右,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顺利,尤其对那些体型庞大的妖蛮来说,一秒的时间可不够。
这冰帝宫门口没有半圣的力量,能直接把人挪移到冰帝宫内,两千余万的十寒古地总人口仅仅进门就至少需要五天五夜。
每在外面居住一天,伤亡率就会增加一分,人族大儒有办法,但冰族和妖蛮的大妖王根本做不到,只能任由那些妖蛮居住在寒冷的帐篷中,自生自灭。
十寒古地历史上最惨的一年,在第一夜就有冻死一成的妖蛮,以致于第二天为了争夺抢先进入冰帝宫的资格,各方厮杀,冰族甚至也陷入了内斗。到了第三天,十寒古地各处的凶兽陆续抵达,拼命冲向冰帝宫,形成比百万骑士冲锋还可怕的力量,为了自保,冰帝宫外的各族不得不一边杀凶兽,一边进入冰帝宫。
那一年,第一天进去冰帝宫的各族很幸运,而后面四天的人里,只有十分之一进入了冰帝宫,甚至有一座寒城的所有冰族死在冰帝宫外。
以致于后来十寒君王制定了规则,先来的一方先进,若后来者想要抢先进入,就必须派遣妖王或大学士来挑战,后来者只能出一个,而先来者则可出三人
后来者要分别与三人进行生死之战,连胜三人后,后来者所在的部族才有资格抢先进入冰帝宫。
但是,这个时限只有一个小时,过了两个时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