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1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无。”
“所以,你们要着重宣扬这一点,要让每个妖族都可以骂妖蛮众圣,让所有妖蛮坚信,只有做到这一点,妖蛮才会有更好的明天,如果做不到,就说明妖蛮都只是奴隶。说实话,你们觉得人族众圣好还是妖蛮众圣好?”
“当然是人族众圣!”两妖立刻道。
“这就是了。其二,我人族坚信儒家,我们儒家信奉的仁义礼智信,永恒不变,普及万世,你们大都信仰传说中的万妖之神,它在哪里?你们真的认为它存在?说句难听的,妖界谁要说万妖之神能现身,定然会被嘲笑。”
狼渊王与鼠汰王‘露’出惭愧之‘色’,齐齐点头。
“你们信仰虚假,而我们人族信仰实实在在的先祖,信儒家实实在在的理念,难道不高于你们妖蛮的信仰吗?所以,你们要让其他妖蛮认清,儒家的信仰比妖蛮更加高贵!”
“先生说的是。”狼渊王与鼠汰王更加惭愧。
“连你们二妖都懂,谁若是不懂,那当真是愚昧至极。其三,我们儒家高层各个都是两袖清风,各种简朴爱民的事迹经常出现,反观你们高层妖蛮,有过爱民如子吗?所以,你们要让下层妖蛮们知道这一点,同时让它们知道中高层的妖蛮是何等可恶。”
狼渊王与鼠汰王齐齐点头。
“其四,人族和妖蛮一样,总要吃穿住行,你们只要不断宣扬人族的工家技术好,宣扬在儒家领导下的人族何等富足,时间长了,妖蛮们自然会发现自己过的不好,自然会更加信奉儒家。这不是‘诱’之以利,这只是实话实说。”
“对!”两妖无比认同。
“其五,你看人族儒家的英雄,拼死牺牲,保护弱小。你们妖蛮的英雄呢?的确,有些英雄在杀人族的时候很英勇,但是它们对待妖蛮也很凶残,它们总有不为人知的缺点对吧?总有黑暗的内心对吧?就算一切完美,为什么会死?因为众圣或其他更高层的妖蛮‘逼’它们送死啊!你们仔细想想,有没有好的妖蛮英雄被生生‘逼’死?”
“有,而且不止一个!”
“所以,你们要否定那些有缺点的英雄,妖蛮发现那些英雄不好,自然会信儒家的好英雄,比如你们两个。”
鼠汰王与狼渊王强忍心中喜意。
教化圣道的力量在慢慢增强,为此方运不惜消耗文曲星光与枯朽之力。
“其六。还有星妖蛮,它们并不是失败,而是转进。它们之所以被赶出妖界,是因为它们全是好人,它们外斗厉害,但不善内斗。你们仔细想想,当年妖蛮对战外界的时候,星妖蛮是不是一直在傻乎乎杀异族,而血妖蛮却暗中发展壮大?”
“确实有这种事。可是……星妖蛮其实有点蠢,而且它们的实力差,被异族杀死很多,不然不会被赶走。”鼠汰王犹豫道。
方运苦口婆心道:“星妖蛮是蠢了点,但你也说它们死的人多,死的人多都可以算战绩啊,这不是无能,是他们无畏!是不怕死!再者说,我们并没有说星妖蛮不蠢,只是不去说,我们之所以说星妖蛮好,只是为了宣扬儒家。”
“对对对。”两头妖王不断点头。
“其七。让妖蛮知道儒家先祖好,儒家众圣好,儒家官员好,儒家英雄好,那么最好,得让他们知道,儒家的孩子好。你们妖蛮的孩子每天都做什么?争抢打架,简直有辱斯文,我们儒家的孩子则规规矩矩,读书学习,彬彬有礼。”
“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妖蛮孩子很听话,专心修炼。”狼渊王道。
“那你们仔细想想,那些听大人话的妖蛮孩子,头脑是不是有些死板?是不是缺少开拓‘精’神?你们看,我们儒家这些年一直在开拓古地,我们一些孩子冬天不穿衣服在雪地里走,为了锻炼意志,你们妖蛮敢跳进岩浆里吗?”
“您说的有道理!”鼠汰王道。
“可是……人族好像并不像您说的如此完美。”狼渊王小心翼翼道。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应该虚心学习他人的优点,并指出自身的缺点。如果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去看,我们能学习到什么?有些妖蛮啊,就是总盯着人族的缺点看,不学习人族儒家的优点,所以才越来越退步。学习他人,要从全面否定自我开始!我们人族的发展,你们应该有所耳闻,你们实话实说,这些年是我们人族进步大还是你们妖蛮进步大?”
“当然是人族。”两头大妖王没有丝毫犹豫。
“所以,我说的话都是对的。”
两头大妖王用力点头。
随后,方运又举出各种实例,两头大妖王心服口服。
待方运说完,鼠汰王眼中充满崇拜之‘色’,问:“先生,您怎么知道的如此多?”
方运笑了笑,心想这些都不算什么,以前在华夏古国见太多了,当年北方那个不可一世的大帝国,就被敌对国用这种手段削弱到极致,民心大‘乱’。而当时的大帝国已经无法满足那些官员的胃口,于是那些官员假装不知道敌对国家的手段,甚至借助这种力量,打着美好的旗号欺骗人民顺水推舟‘私’分了国家,从而解体。
方运用慈祥的目光看着两头大妖王。
。
第2191章 鼠汰王的疑问()
如此简单而拙劣的手段,在华夏古国和北方大帝国却久盛不衰,即便那个北方大帝国已经残破不堪,还是有大量人坚信那些话那些故事都是真的。
民众之所以相信那些明显不可能的事情,除了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无法形成有效的判断力,最主要的原因是所处的社会本身有太多问题,远远达不到公平公正的基本标准,从而心生怨恨。这些人,最容易被利用。
方运相信,在基础教育低下的妖界,一旦遭遇前所未有的意识形态攻击,那么产生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方运已经决定,回到圣元大陆后,便与西圣详谈,暗中在妖界培植势力,利用后世先进的手段,在意识形态上碾压妖界,并扇动蛮族与妖族对立,挑拨下层与中高层的阶层矛盾。
同时,方运会进言众圣,禁止某些相似的思想在人族内部传播。
看着一心传播儒家的狼渊王与鼠汰王,方运心中生出警惕,为了避免景国或人族将来遭受相似的攻击导致族群割裂,回到景国后,必须要解决这个大隐患。
当年那个北方大帝国的割裂,便实行了愚昧的族群政策,以致于后来那个克格勃出身的国家元首不止一次抨击那个政策的创始者。
方运确定了回到景国后开始要布局的事情之一。
“人同族!”
方运脸上浮现复杂的神色,在未成大儒之前,自己的计划是避开朝廷,走最简单轻松的封圣之路。
但是,在晋升大儒后,尤其在获得枯朽之力越发接近圣道后,方运对一切都有了新的理解,尤其对圣道,对景国,对儒家,对人族。
只能选择最艰难的那条路!
任何取巧的圣道之路,是可以成就自己,但必然失去挽救人族的机会。
在自我与人族之间,方运选择了后者。
这是儒家弟子的唯一选择。
“继续走!”
大学新注中庸新注和孟子新注实际都不算写完,因为方运都没有点完最后的标点符号,也没有正式辑录成书。这是为了方便修改,也为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异象。
在路上,方运不再教授两妖王四书的内容,而是开始讲授两妖王五经,即诗书礼易和春秋。
因为并非是新注,基本是取各家之长,相当于集注,所以方运信口拈来,一路不停教授,只有在蚊蝇机关发现可以打劫的目标的时候,方运才停下。
一边听圣人书,一边时刻准备打劫;一边身为妖蛮,一边却要当儒家弟子对付妖蛮,两头大妖王感觉头脑好像裂开,过了数日才习惯。
方运讲完五经后,便开始讲述人族历史。
在讲完人族历史后,鼠汰王疑惑地问:“学生有一事不明。”
“讲。”方运道。
“半圣班固曾提出‘百家出自王官’,即百家的源头其实是周朝的官职或官员机构。王官说认为,儒家出自司徒之官,而后世则认定儒家出自乐师,而史家出于史官。在周朝时期,乐师本身是官位,但也泛指乐师类的官位,包括大司乐、大胥、小胥、典同、钟师等等。周礼明确指出,乐师最主要的职责有三,分别是舞乐、祭祀和学政,所以孔子常把礼与乐连起来称为礼乐。所以,对于儒家出自乐师一脉,您没有异议吧?”
“儒家是与乐师一脉有关系,但并非完全源自乐师。你继续。”方运道。
“周朝除了乐师类官职,还有史官。当然,这个史官和史家官员不同,史官的职责是记录和掌管文书,比如御史、内史、长史、刺史等等,而太史令才是记录历史的官职,其余史官都与文书或典籍有关。关于史官的说法,学生说的可对?”
“并无缪误。”方运道。
鼠汰王道:“学生曾在妖界看到一些逆种读书人所撰文书,认定孔子传六艺即‘礼、乐、射、御、数、书’为假,也就是俗称的小六艺。因为儒家出自乐师一脉,只能传‘礼’与‘乐’。射御暂且不谈,而汉书记载,周朝的‘书’即书写书法文字,如字书博学等相关书籍是由史官撰写并用以考试;而教授‘数’的地方是小学,由太史负责,乐师负责的地方是‘大学’,与小学完全不同。所以那些逆种读书人认为,孔子仅仅教礼与乐,说孔子教六艺是儒家弟子自吹自擂。”
“继续。”方运知道鼠汰王还有别的话要说。
“除此之外,逆种也认为孔子传‘大六艺’也是假。大六艺包括礼经乐经诗经尚书周易春秋这六套书籍。史书明确记载,乐师一脉是负责祭祀,但占卜由史官来掌管,所谓周易明显是史官所作并传承。至于春秋尚书和礼经,都有乐师参与,如乐官行礼事而史官负责记录,乐师诵尚书和春秋而史官传其书并记其事,因为圣元大陆古代是口诵史学,由史官简单书写历史的梗概,而乐师则负责传诵具体内容。春秋原书文字简洁,而左氏春秋传就变得很详细,所以春秋原本应该是史官所作,孔子并未参与,其后左丘明为春秋作注形成左传。根本不存在什么孔圣笔削春秋之事,乐师焉能代替史官?”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来,史官与乐师是有明确的分工,所以,礼经乐经和诗经可能是属于儒家传承,但周易、尚书和春秋,理当是史官传承。同理,小六艺中,孔子和儒家应该只教授‘礼仪’和‘舞乐’,绝不会教授算数与文字。”
狼渊王知道鼠汰王看的书比自己多,但没想到比自己多这么多,听得目瞪口呆。
随后,狼渊王偷偷看着方运,想知道方运如何解答,万一方运也认同这些说法,恐怕会成为逆种。
方运却淡然一笑,道:“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除了乐师不参与小学管理为谬误之外,其余每一个举例都证据确凿,但论证的过程不全面,所以导致最后的论点错误。”
“请先生指教。”鼠汰王道。
。
第2192章 孔子所学()
方运继续道:“我且问你,孔子何曾说过自己开创儒家?”
鼠汰王一愣,道:“未曾。”
“我再问你,论语全篇,有几个儒字?”
“仅二字,且在同一句中,是孔子对子夏说的话:‘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中,孔子谈仁、谈义、谈政、谈君子、谈圣人、谈人皆比谈儒多,为何不说孔子教的是君子之道、圣人之道、仁义之道、政务之道和人之道?偏偏说孔子教的是儒之道?所以说,儒家与乐师关系最密切无错,但说孔子只教乐师之学,那便是大错特错。”
鼠汰王用力点头,道:“学生受教了。”
“其次,春秋时期,周天子甚至周朝百官有多大权柄?孔圣在最后著书立说之时,周朝形势如何?”方运问。
“当时周王室已经式微,诸侯争霸,纷乱无比。”鼠汰王道。
“那么,那时候的史官也罢,乐师也罢,理官也罢,他们真等能完全把自身所学传授下去吗?”
“恐怕不能。”
“若你是孔子,你那么推崇周朝之制,想要恢复周朝的气象,你会只传乐师一脉吗?孔子当时可不是自称儒,而是士!习小六艺与大六艺者,非儒,而是士!儒家,乃是后人总结之称谓,并非孔圣自封自定之称谓!所以,那些逆种读书人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孔子是教人成为周朝的士,教人通晓周朝的一切,教人成为君子,教人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