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1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盛博源身形高大,面阔鼻直,已是古稀之年,却并不显老态,反而看上去非常健壮。

    自上一任礼部尚书毛恩峥告老还乡之后,盛博源执掌礼部至今。此人雷厉风行,颇有胆色,去年成就翰林,终登尚书之位。

    此刻,这位让礼部官员敬仰的新任尚书,眼中满是无奈。

    “盛爱卿……这朝堂之上,也只有一你人最可靠。”太后悲切的声音从幕帘之后传来。

    盛博源轻叹一声,久久不语。

    皇室的主要力量是军方,在朝堂之上,左相未倒之时,皇室获姜河川与曹德安鼎力相助,所以即便落于下风,也能稳定局势。

    但现在,曹德安竟然投向方运,而姜河川迟疑不决,等于保皇党的力量十去七八。

    朝廷的一二品官员中,倾向皇室的居多,但只有掌管礼部的盛博源是真正的皇室嫡系。

    至于其他各部尚书或诸卿,要么与曹德安和姜河川交往深厚,要么有世家背景,出身不如盛博源纯粹。

    像刑部尚书以及大理寺卿,都有圣院的关系,身为法家的他们,平日里想尽一切办法削弱皇权,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坚定站在皇室的一边。

    即便是左相权势滔天之时,任命刑部尚书以及大理寺卿,都需要征求刑殿同意。

    至于兵家军方之人,让他们冲锋陷阵绝无二话,现在涉及党争朝争,他们便无用武之地,更何况,凭借宁安之战和两界山之战,方运已经彻底征服兵家将帅,皇室对军方的信任已经远不如从前。

    “太后,老臣文不足以治国,武不足以开疆,但为报先帝之恩,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臣,与方贼势不两立!”盛博源怒目圆睁,与方运彻底划清界限。

    太后轻轻点头,露出欣慰之色,道:“先帝当年就常夸盛爱卿是股肱之臣、人族栋梁,可惜你太过正直,不如柳山会弄权,不如曹德安圆滑,因而未能拜相。哀家现在也是乱了方寸,不知哀家请姜河川出任左相,是否妥当?”

    盛博源道:“此计乃是神来之笔,微臣十分佩服。只要河川先生愿意担任左相,便断了方运独揽大权之路,若方运真想再入朝堂,或与曹德安相争,或担任新任文相,难以兴风作浪。”

    太后长叹一声,道:“哀家也是这般想。只是,已经过了一日,文相至今没有答复哀家。河川先生怕是仍旧在犹豫。你说,剑眉公如何?”

    盛博源忙道:“万万不可!河川先生宽厚仁慈,即便明知去挡方运,圣旨面前也只能赴任。但李文鹰不同,他为人果断刚烈,若是认为自己成为挡箭牌,必然会当场挂冠而去。”

    “那么,难道让曹德安任左相?”

    盛博源摇头道:“曹德安此人圆滑老辣,他身为大儒,无惧皇室,却是怕方运深厚的圣院背景,宁死也不可能与方运争斗。若是他有与方运争斗的勇气,何至于让柳山坐大?您若是让他出任左相,他定然会推举方运,到那时,偷……反而不美。”

    盛博源仅仅说了半个“偷”字,便急忙改口,差点说出偷鸡不成蚀把米。

    太后似是听而不闻,道:“以你之见,谁堪大任?”

    盛博源低头思索,许久之后,摇摇头,道:“除非众圣世家愿意插手此事对抗方运,否则,朝中无人。”

    “那柳山……”

    “不可!”盛博源大声打断太后的话,随后道歉,“请恕老臣一时情急。”

    “但说无妨。”太后的声音极不自然。

    盛博源道:“现如今朝堂众官是分食柳党而肥,若柳山起复,您就等于是百官之敌,再无回旋余地。”

    太后自嘲一笑,道:“哀家也是病急乱投医,不错,宁可让方运担任左相之位,也不能让柳山起复。那么……若哀家执意废除左相之位,又会如何?”

    盛博源虽然为人正直,但并不愚蠢,自是不会相信太后真的会起用柳山,这应该只她试探自己。

    盛博源轻叹一声,道:“您若不想见到清君侧,不想见到庆国四分五裂,不可废左相之位。”

    “清君侧?当景国的世家不存在吗?”太后的声音突然提高。

    盛博源无奈道:“世家不插手还好,若是世家插手,方运必登左相之位。”

    太后陷入沉默。

    盛博源的意思很明显,在世家眼里,一个式微的皇室怎么比得上方运,方运随便拿出一些神物出来,就能让各大世家鼎力相助。到那时,皇室不仅颜面丢尽,反而会被逼入绝境。

    “满朝文武怎么说?”

    盛博源思量数息,道:“那些小官吏都是墙头草,大多认为左相之位本就是方运的,甚至有人说他为了人族冒死去葬圣谷,一身伤病回来,人族若是连个左相之位的不给,未免让有功之臣寒心。”

    “那百姓……罢了,不问也罢。”

    太后长久不言。

    盛博源自知太后叫自己来的最终目的,于是道:“老臣这就亲赴文相府,用一切手段劝他接掌左相之位。若他不从,老臣便头撞梁柱……”

    “太后,不好了……”一个急促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打断盛博源的话。

    盛博源向外望去,就见宫里的一名宦官冲了进来,面色慌张,但随后醒悟,忙道:“奴婢失礼,请太后娘娘责罚。”

    太后冷哼一声,道:“无妨,所为何事?”

    那宦官道:“圣院特使已经去了姜府,说是要姜河川接任礼殿阁老之位。”

    啪!

    太后重重拍在身侧的桌案之上,茶杯一震,茶水四溅,那宦官吓得跪倒在地。

    “好一个方虚圣……”太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盛博源呆呆地站在原地,没想到方运竟然用釜底抽薪之策,而且,必然是谋划已久,否则就算虚圣能手眼通天,也不可能在短短一两日决定一位阁老的去留。

第2412章 左相方运() 
    盛博源缓缓道:“听闻前些日子,方虚圣一直在走访圣院各殿阁,怕是已经在谋划调离河川先生。”

    “盛爱卿,而今如何是好?”太后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

    盛博源使了一个颜色,那宦官急忙离开。

    过了片刻,盛博源低声道:“太后,方运如今羽翼丰满,不可正面冲突,否则,景国必乱,那方运或许趁机……取而代之。现如今,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虚与委蛇。毕竟,老臣听说方运重伤在身,半圣都束手无策,只待他身体不支,便趁势反击。更何况,景君尚幼,若能拖到成年,那便可名正言顺亲政。到了那时,此消彼长之下,皇室复兴有望。”

    太后长长一叹,道:“赶走一个柳山,又来一个方运,景国,多灾多难啊。罢了,与其撕破面皮大家都不好看,不如退避三舍,从长计议。”

    盛博源一咬牙,道:“柳山虽不能起复,但有一些柳党之人,颇有才名,不应埋没。”

    “此事,有劳盛爱卿了。”

    盛博源一愣,心中升起一丝悲哀,这明显又是太后利用自己。

    “臣……愿做孤臣!”

    当天夜里,两个重要的消息传遍京城。

    文相姜河川接到圣院文书,拖家带口连夜前往圣院,甚至未入宫与太后辞别。

    在姜河川离开的半个时辰后,济王方运回到泉园居住。

    第二日,早朝之上,如众人所料,以曹德安和张破岳为首的文武众官,请太后与景君下旨,任命方运为左相。

    以盛博源为首的官员竭力反对,但最终,太后呵斥盛博源等官员,并承诺早朝过后,便会草拟圣旨,册封方运为左相,一时间,百官欢呼。

    不过,随后盛博源举荐许多柳党官员,得到众多官员反对,双方争执不休,甚至比之前的任命方运为左相更加激烈。

    最后闹得不像话,太后出面呵斥双方,然后给出折中的方案,在盛博源保举的十余人中,只选五人,同时不给予重要职位,只是平调。

    这五人都是盛博源精心挑选之人,虽然是柳党之人,但与各大势力都有所关系,而且能力官名都不错。

    因为太后同意任命方运为左相,曹德安等众官也不好得寸进尺,只得同意那五人的任命。

    早朝散后,景国内阁连续起草六份圣旨,而方运那份是最后完成。

    是日,方运正式被委任为景国新任左相。

    随后,从泉园之中传出一个趣闻,出现在论榜之上。

    有下人听到,方运曾半开玩笑说,终于变成曾经最讨厌的人。

    于是,柳山再次成为论榜的话题人物,用来与方运对比,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而后,死去多时的计知白也被人重新提起,相当于惨遭鞭尸。

    对于方运担任左相,论榜之上并无太激烈的争论,除了少数人认为方运贪恋权位,大多数人都认为实属正常。

    因为大多数读书人都认定方运重伤难愈,圣道无望,不如弃圣道而取官位,这是人之常情,换做任何一个读书人,都会如此。

    初春的清晨有些寒意,龙马豪车缓缓停在皇宫门前。

    方运在狐璃的搀扶下,缓缓下车。随后,方运唤出武侯车,有气无力地靠在椅背上,坐着武侯车缓缓前行。

    狐璃坐在方运身侧,不断端茶倒水、捏肩捶腿。

    狐璃虽是狐头人身,但有天生魅惑之能,身材婀娜,仪态万方,一些官员被勾得魂儿都没了。

    不等方运抵达宫门之外,以曹德安为首的官员快步走来,向方运请安问候。

    但是,还有过半的官员站在门前,或冷笑以对,或面无表情,或面带微笑。

    武官那里虽然很少有人相迎,但看向方运都笑呵呵的,等方运近了纷纷行礼问候。

    张破岳大喊道:“左相大人,您看啥时候提拔我一下?”

    方运瞥了张破岳一眼,道:“等你把身上的滚刀肉削干净了再说。”

    众官哄堂大笑,张破岳并不在乎,继续笑呵呵。

    李文鹰也在武官之列,而且因为大元帅陈知虚没有上朝,李文鹰暂列武官之首,还在兵部尚书之上。

    文官之首之前是姜河川,而现在,方运乘坐武侯车抵达文官之首所在的位置。

    按照往常,文武两排官员会分别从两道侧门鱼贯而入。

    但是,方运抵达文官之首的位置后,竟然继续前行,最后来到皇宫正门之外。

    文武百官难以置信地看着方运的背影,无法理解方运的意图。

    方运缓缓道:“本相初临内阁,荣登相位,为何不大开宫门?”

    方运的声音直透城门,传入皇宫之中。

    许多笑吟吟的官员收敛笑意,深深地看着方运。

    在场都不是蠢人,没人认为方运是如此狂妄自大之人,那么,方运的目的呼之欲出。

    立威。

    一些官员暗中咂舌,虽然有些抵触方运的行为,但却又有些佩服。

    新官上任三把火很常见,但那都是上官对属下的行为,这方运倒好,直接对景国皇室立威!

    许多官员暗中传书交谈,一开始不理解的人居多,但随后很快明白,之前方党以及方运的友人在京城颇受排挤,方运此时除了立威,怕是也有为友人打抱不平之意。

    不仅仅是对皇室立威,也对其余官员立威。

    一些官员的面色变得极为难看。

    以礼部尚书盛博源为首的皇室派系众官和以文院掌院大学士胡裕成为首的文相派系众官,面色最是阴沉。

    其他派系的官员,要么保持中立,要么完全投向方运。

    那五个昨日才起复的柳党官员竟然不喜不怒,只是冷眼旁观。

    一些与方运私交甚好的人暗中传书,希望方运别闹得太僵,初入内阁,甫任左相,应当稍稍低调一些。

    但是,方运却不理不睬,依旧在皇宫正门之前。

    过了许久,侧门走出一个宦官,一路小跑到方运面前,带着谄媚的笑容道:“传君上口谕,方运初登相位,当普天同庆,今日大开宫门,以虚圣之礼相迎!”

    随后,皇宫的正门缓缓打开。

    方运也不推辞,当仁不让进入其中。

    其余百官依旧和往常一样,从两侧的侧门进入。

    没走几步,张破岳高声道:“方运真爷们儿!”

    众官皱眉看向张破岳。

    李文鹰看了张破岳一眼,张破岳急忙闭嘴,没心没肺地笑呵呵继续前行。

    不多时,方运驾临奉天殿,居百官之首。

第2413章 文渊阁之行() 
    朝堂的气氛前所未有的怪异。

    尤其在太后与景君出现之后,垂帘内外,皆是如寒冬一般。

    许久,景君的声音响起:“诸位爱卿,可有事启奏?”

    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