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1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场大儒无一人回答,他们能听懂方运的话,但目前并不能真正理解。

第2444章 羊吃人() 
    方运缓缓道:“我用最通俗的语言说,让普通人去做什么,能让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与财富,或者说力量?”

    在场的大儒们隐约明白方运的意图,双眼发亮。

    方运微笑道:“这个问题,我知道答案,但我不说。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新技术。这个新技术,其实包括两个方向,所有的战诗词、兵法、新的绘画方式等等,都是新技术,但创造这种新技术的过程往往需要灵感,任何人都难以掌控,所以,我们暂且忽视这种新技术,我们只提目前对战争作用最大的新技术,嗯,想必大家都明白,是工家技术。”

    许多大儒轻轻点头,工家技术已经与战诗词和兵法一样,成为人族左右战斗的强大力量之一。

    “如果我们仔细回忆便会发现,工家技术每一次飞跃,都是由惊才绝艳的天才突破,但实际上,在每一次突破之前,相关的技术都在以几乎微不可查的速度慢慢积累,若是没有漫长的技术积累,再天才的人物也完不成技术的突破与飞跃。说到这里,我的目标已经呼之欲出,我们无法掌控天才的突破,但我们可以加快技术的积累!”

    许多大儒呼吸变粗。

    方运微笑着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我们再往历史的源头看,去追溯我们的先祖。一开始,我们的先祖只懂得采集食物和狩猎,但由于工具落后,而且不是每一个采集点和狩猎点的资源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我们的先祖的实际收获非常有限。食物有限,就无法让族群扩大,甚至万界各族群的初期都有过这样的阶段,利用各种方法控制人口数量,比如杀死弱小的孩子或老人。”

    “后来,人族学会了种植粮食,学会了畜牧,能养活更多的人,所有人不必都去获取食物。于是,人们有新的需求,衍生出种植和放牧之外的行为,比如需要保存食物,就有了制陶;比如需要保护族群,更好地收获食物,就有了冶炼金属;比如记录,比如管理,比如祭祀,等等等等。”

    “从我们先祖的行为可以发现,实际上,技术提升了人口,而多余的人口又反过来促进技术的进步,新的技术再次提升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如此循环,相辅相成,时间久了,人族便发展成我们现在的样子。”

    “我们用什么去加快技术的积累?抛掉原始的手段,放弃自然的过程,我们要人为推动这个过程,我们主动加大对技术的投入,我们要调动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促使新技术快速积累,从而加快技术飞跃与突破!实际上,只要圣院和十国进行调配,我们并不缺物力,我们缺的是人。”

    “回到之前的问题,我们把更多的人力用在种植粮食上好,还是送入工坊增加人族的技术积累更好?农夫和工人,谁更能加快技术积累?”

    没有大儒回答,因为答案显而易见。

    直到此时,农殿、工殿与刑殿的阁老才彻底明白方运的真正意图。

    方运望着正在不断思考推演的大儒们,十分平静。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过去是最好的先生。

    那个著名的羊吃人圈地运动,就是最好的例子,一部分人为了获得丰厚的收益,用卑劣的手段夺取农民的土地和物产,逼农民进入城市。

    这个例子不光彩,也充满了血腥、贪婪与罪恶,但却能让人学到很多。

    羊吃人的本质,就是高级阶层牺牲低级阶层,掠夺低级阶层。

    实际上,自人族诞生起,就不断在重复羊吃人,那些掌握先进或强大力量的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牺牲掌握落后与弱小力量的人。

    每一次革新,只要产生所谓的阵痛,那定然是痛的人被刻意牺牲,本质上与羊吃人运动没有任何区别。

    或者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底层不断牺牲的历史。

    是底层人类的血泪,夯实了人族的地基,从而让人族的天才们在坚实的地基上建起代表人类的一座座丰碑。

    刑殿阁老高默缓缓问:“我们如何获得多余的粮食?”

    方运看了一眼农殿的大儒,道:“农殿在血芒界已经获得丰硕的成果,成功大规模培育出高产的粮食和蔬菜,诸如马铃薯、玉米、红薯、白菜、南瓜等等,再加上我从葬圣谷获得的神物,进行杂交培育,用不了几年,人族的粮食和蔬菜产量会是现在的三倍甚至更多。”

    许实补充道:“许多食物的发现大都是方虚圣的功劳,若无方虚圣,我们花十几年也未必能发现这些高产的作物。”

    高默点点头,道:“看来,方虚圣是想以血芒界养育人族,以葬圣谷、蛟圣宫和十寒古地的矿产供给矿产,从而让更多的人离开田地,前去工坊做工,完成原始的技术积累?”

    “正是如此。”方运道。

    “但是,那些人不愿意怎么办?若是强行逼迫,会不会引发动荡?”高默盯着方运的双眼。

    所有大儒都陷入沉默,其实在方运说完他的目的后,每个人都想到了这个最大的难题。

    方运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过了许久,才长长一叹。

    “在十寒古地的时候,我曾经问其他人一个人问题。一个妖圣抓了一百零一个人,让其中一人昏睡,然后让其余一百人清醒,并说,如果杀了那个在昏睡的人,一百人就能得救。我们如果就在那一百人之中,杀还是不杀那个昏睡的人?”

    “这便是您那个著名的雪崩难题吧?”

    方运点点头,道:“我现在的答案,与当年一样。我无法保证我做的事是善良和正确的,也无法保证遵循仁义道德礼法。我牺牲了他们,但我可以保证,我比每个人的牺牲都多,我比每个人的付出都多,我个人不会在这件事上获取任何私利,我不会踏着他们的脊梁吹嘘我的功绩,我不会让他们饿死,不会让他们为了生计去出卖自己的身体……”

    方运突然停顿数息,继续道:“牺牲他们的原因,是我们人族高层的无能与无耻,我最后的底线便是,我可以牺牲他们,但我不会先把他们宣传成懒惰、贪婪与愚昧的团体,然后以正义的名义把他们逼出农田,逼出村镇,逼到城市的工坊。就如同,若是哪一天我需要他们再次牺牲,需要他们从工坊里离开,我也不会让他们背上本应该由我们这些无能无耻高层背负的骂名。”

    “老朽……惭愧。”高默长长叹息一声。

    所有大儒望着方运,目光里充满了尊敬。

第2445章 水路网() 
    “您把农夫从田地上解放出来,让他们进工坊做工,加快人族的技术积累,这我们明白,但即便您使用的手段再温和,也必然会引发动荡。除了景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配合您如此做。我想听听您的具体计划。”工家阁老相里源道。

    方运轻轻点头,道:“我已经有了腹稿。这第一步,自然是进行农具提升。诸位工殿的阁老,之前的协议已经开始执行了吧?”

    方运望向工殿阁老。

    相里源微笑道:“根据您提供的图纸与技术,我们已经制作出各种新型的农具。为了证明我们工殿的诚意,所有的农具都由我们工家大儒亲自批量制作,数量足够全景国使用。”

    方运看向农殿大儒,问:“我所需要的甲牛,农殿已经准备好了吧?”

    “已经动用农家圣宝孕育完成,许多甲牛还是有些年幼,但完全可以正常劳作,足以供应全景国。当然,这都要多亏之前您的支持和技术积累,让我们可以借助血芒界取得一项又一项农家成就。”

    方运点点头,看向众人,道:“我委托工殿打造了一大批新式农具,也请农殿动用农家圣道宝物加快孕育了大量的甲牛。接下来希望由农殿出面,把整个景国当作试点,普及这些新型农具以及甲牛,这样,仅仅今年,就足以节省一半的人力。在未来的三年内,景国需要的农人会不断减少,按照正常估算,是之前的三分之一。工殿的甲牛由于加快孕育,只能使用五年,但这五年足够血芒界孕育出五年后所需的甲牛。”

    “既然有了大量的农具和甲牛保障,下一步当如何?”相里源问。

    方运道:“之后,便是征地。征地要分两步走,这第一步,需要依靠法家诸位。我的具体措施是……”

    方运说完之后,在场的大儒眼中异芒闪动,随后有人反对。

    方运耐心解释,并明说这已经得到刑殿所有阁老的同意,甚至刑殿内部早就有人想这么做。

    经过长时间的争论与辩解,三殿阁老终于达成一致。

    “第二步,我们不会污蔑打击农人,但会正面宣传工坊的好,当然,前提是工殿出面,做好工坊的基本建设,保证各国不会抵制景国的产品。只要工坊能真正赚钱,农人自然会想去当工人。之后,便需要强征土地,强迫一些人从村镇搬迁到城镇,当然,我们会给予住房和银钱的补偿,同时会进行技艺培训,让他们能够在工坊做工。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牺牲那些农人的利益,但多年后,他们对比那些没有离开的农人,会感到庆幸。”

    “征地引发的社会问题非常巨大,所以必须由刑殿和景国的司法衙门出面,同时完善工坊工人的福利制度。不久之后,景国各地会出现抗争的农人,必然会出现自杀、冲击衙门等事件。我自知无法避免,所以,一切责任由我承担,后世的骂名,也由我来背!”

    工殿陷入短暂的沉默,相里源又道:“加入农人都变成工人,工坊开始生产,而且各国允许你们贩卖货物,以目前的运输能力,成本会非常高。”

    方运无奈道:“在初期,我会让已经成为大妖王的牛山带着从龙宫借来的天地贝,运送货物。”

    一众大儒哭笑不得。

    相里源打趣道:“这新技术太厉害,哪怕几百上千年后,人族也无法如此快捷地运送数量那么巨大的货物。”

    方运道:“技术的进步是有限度的,就目前人族的技术能力,哪怕是百年之后,陆地运输成本和运输能力也十分有限,所以,景国货物的运输,只能靠水运。我会以文星龙爵的身份,征调圣元大陆所有水妖并且从四海龙宫借调部分海族,帮圣院大陆建立完善的水路网。从此以后,不仅能解决景国货物运输的问题,也能解决整个圣元大陆货物运输的问题。”

    “这……您真的能做到?”

    方运微笑道:“之前做不到,但我在葬圣谷得了一些东西,完全可以做到。当然,谁也不能独占这条水路网,圣院、各国皇室、各世家以及四海水族,都有一定的股份。而且,我要求圣院自水路网得到的收益,要用来补贴那些被迫离开土地的人。”

    墨尚同道:“这是应该的,我们三殿可以保证水路网所得收益不会被滥用。不过,这水路网由您发起,您若是不要……”

    方运直接打断他的话道:“此次革新,我不会从中得到任何私利。更何况,这些蝇头小利我还不放在眼里。”

    一些人本来想劝方运收下,可仔细一想,全都放弃,因为方运拥有整个十寒古地和血芒界,更有从葬圣谷得到的大量宝物,水路网之类的钱财收入,跟方运的身价比起来微不足道。

    相里源缓缓道:“那我来问最后一个问题,若是景国出现大量……嗯,用你的话说,出现大量先进的工坊,产出便宜的物品,那么,其他各国的工人如何保障?其他各国的财政如何保障?”

    工殿之中变得格外寂静。

    方运沉默半晌,道:“即便没有圣院的帮忙,我也能独立建造工坊体系,从而生产出大量便宜的物品,即便各国联手反对,其中的利益也能吸引各国的代理人,由他们帮我在各国贩售物品。所以,代价是必然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些因为没能掌握先进技术被淘汰的族群,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方运随后道:“话能如此说,但道理不能这样讲。实际上,我的目的不只是让景国富强,不只是在景国内进行技术积累,还要让全人族来做。所以,我的计划是这样,只要我们的计划在景国成功,那么便会在全圣元大陆推广。到时候,圣院可以安排景国工坊与各国合作,景国工坊出技术,各国出人出地出资金。不久之后,在利益的驱动下,在工坊和工家技术形成量变之后,必然会产生质变。”

    墨尚同问:“方虚圣,您或许很睿智,但您却忘记一件事,当大量工坊建立后,制造大量的物品之后,必然会达到一定程度的饱和,必然会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