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1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篇联合署名为计梧和关澈的檄文,出现在论榜之上。
两个人联手罗列方运的十大罪行。
罪一,大逆不道,十恶不赦。名为左相,行君之权。圈禁太后与景君,挟天子以令诸侯。
罪二,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建立方党,打击前任左相柳山等正义读书人。
罪三,祸乱人族,打击邻国。在人族危难之际,不断打击报复庆国,使得妖界有可趁之机。
罪四,悖逆圣院,独断专行。不与杂家合作,妄图将杂家赶出景国,甚至不顾群臣反对,打断和谈。
罪五,栽赃嫁祸,污蔑同僚。利用手中权力,不断罗织罪名,陷害众多景国官员。
罪六,中饱私囊,卖国利家。方家蒸蒸日上,财富暴增,必然向各国输出利益。
罪七,违背礼教,悖逆纲常。不断创造新的礼法,违背旧的礼法,哗众取宠,悖逆圣贤教诲。
罪八,抛弃正妻,与妖相恋。杨玉环被流放到血芒界,而方运却时常带着狐蛮女妖。
罪九,沽名钓誉,名不副实。暗中派人在民间散布虚假消息,将自己吹嘘得英明神武,实则已经是个病秧子,即便有封圣之路也无封圣之体。
罪十,勾结外族,疑似逆种。在方运打击庆国和国内势力的时候,为了配合方运,妖界突然撤军。更何况,方运在古妖、龙族等各族拥有多重身份,不仅建立水殿让龙族侵蚀圣院权力,甚至还邀请各异族前往圣元大陆,恐借异族之力夺人族之权!
在檄文之中,两人以事实为依据,然后推断出众多似真似假的结论,对方运进行栽赃陷害。
最后,两人号召全天下的读书人,揭开方运的真面目,推翻方运的黑暗统治,让景国重见天日。
若是之前有人发布战斗方运的檄文,必然引发大量的攻讦与嘲讽,但是,这篇文章之下,竟然很少有人支持方运,反而是大量杂家读书人不断回复,指责方运。
不多时,一些之前支持方运的人参与回复。
“之前,凡是攻击方虚圣直言,老夫必然反对,哪怕是当年方虚圣的礼教革新,我也支持,哪怕那是方虚圣欲擒故纵之计,我依旧没有后悔。但是,此次,我认为方虚圣过分了。”
“我不会骂方虚圣,但无论怎样,方运也不应该中止和谈,如果真是一心为了景国,将吏员考试送给杂家又如何?反正都是人族的圣道。”
“方虚圣,怕是最近风头正劲,有些忘乎所以了。不过,我相信圣道镇封之下,方虚圣必然会低头,到了那时,杂家不会太过逼迫,会再次与他和谈。此事对他,也是一个教训。”
“只可惜经此一役,景国会陷入长久的动荡。杂家读书人虽皆有私心,但也有公心之人,他们都被逼走,景国没有几十年,难以恢复先前的盛况。”
“谁认识方虚圣,好好劝劝他吧,此次,他实在太不应该。”
奉天殿中,除了陆续辞官的杂家读书人,其余人始终没有说话。
待所有杂家读书人做出最后的选择,盛博源一步迈出,道:“臣盛博源,请求再起和谈,平定双方矛盾。如若不然,臣亦辞官!臣虽不涉杂家圣道,但只要方运在景国一天,臣便永不踏入景国一步!”
“臣附议!”就见一位礼部官员走出。
“臣附议!”一位监察御史出现。
“臣附议!”一名吏部官员走出。
“臣附议。”一位五品将军突然开口。
一众兵家读书人诧异地看向那个将军,随后面带冷笑,猜到此人或是柳山暗子,或与盛博源等人勾结。
“臣附议!”一名从六品的左相阁官员走出。
众人哗然。
徐长庚、李志霄和董越千等人更是无比惊讶,此人原本只是个七品官员,之前屡次被打压,还是方运提拔了那人。
现在那人站出来,那必然是柳山的旧党,只是隐藏的太深。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2520章 文宝普及()
最后,竟然有数十位官员陆续出列,五品以上的官员超过二十人!
风暴已至。
杂家官员离开朝廷,已经是巨大的打击,若是盛博源这些官员也辞官,景国朝廷极可能会陷入莫大的危机之中。
管理如此庞大的国家,没有这些经验丰富的官僚执掌,必然会引发祸端,多年都难以平息。
比如一条看似微不足道的政策,在官僚看来无足轻重,也不会影响这些官僚,但极可能影响大范围的百姓,等朝廷发现的时候,只能自食其果,耗费人力物力全力修补,造成极大的浪费。
一旦这种事过多,形成连锁反应,必然会导致举国动荡,甚至可能国家崩溃。
甚至可以说,历代历朝的国家覆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种的错误政策,或土地政策,或财政政策,或战略计划,等等等等。
制定政策计划的官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但等发现错误,为时已晚。
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实际上,上升的是技术,是人类集体的智慧,官僚们一直在原地打转,负责历史的螺旋,非官僚和极少数开明官员则负责历史的上升。
在场的许多官员都已经看到过多官员离开的后果,但是,却只能沉默以对。
即便是方党官员,也有人对方运心生怨气。
朝廷正遭受破坏性的打击,这是任何变法都无法挽回的,方运或许是最出色的官员,但绝对无法代替更多普通的官员。
方虚圣缺席,盛博源威逼,于是太后不得不妥协,开始当庭票决,只要超过三分之二的官员同意,就再启和谈。
很快,结果出炉。
此次票决获得九成压倒性的支持率,决定再启和谈。
于是,盛博源带领和谈司官员,再度前往圣院。
抵达倒峰山,盛博源等人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但那人影一闪即逝,消失不见。
“那个背影,很像方虚圣……”盛博源低声道。
“我看也是。”一个官员随后道。
“在这种时候,他暗中来到圣院,莫非是有大事要做?”
“罢了,我们先去和谈。”盛博源摇摇头。
但是,令盛博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杂家拒绝与盛博源和谈。
只跟方运谈。
盛博源无功而返,上报内阁与太后。
于是,太后与内阁商定后,再开内阁众议,开始票决,通过新的决议,要求方运前去和谈。
方运行使左相权力,一票否决。
盛博源再次要求召开大朝会,要求票决弹劾方运。
但提案未获得过半官员的认同,票决失败。
在不知不觉中,时间来到杂家宣布公告的第五天。
秋季的京城清晨异常晴朗,天空湛蓝如宝石。
在炊烟袅袅之中,各行各业的人开始为新的一天做准备。
突然,整座京城重重一震,所有人都感到一道沛莫能御的无上威能自天而降,每个人都在觉得被巨石压身,呼吸困难。
地动山摇之中,房屋摇晃,器物倒塌,鸡鸣狗叫,一片大乱。
短暂的晃动之后,京城恢复正常。
买瓦罐的嚎啕大哭,卖瓷器的欲哭无泪,卖酒的拼命抢救,最惨的是房屋倒塌的人家……
景国之内,所有主修或辅修杂家的读书人,此刻却饱受煎熬。
杂家正在阻断他们与圣道之间的联系,抽离他们的力量。
景国各地,处处有文胆破碎之声,如琉璃落地,响彻天际。
一些年老的杂家人,甚至干脆身穿兽衣躺在棺材之中,提前吩咐儿孙,一旦自己文宫有损,无须抢救,只需要从手中取走他们用毕生才气凝练的文宝。
景国各地,一片哀嚎。
在这举国同悲的日子,竟然传来个好消息。
一个杂家老秀才因为精神恍惚,忘记只有举人才能将才气注入物品中形成文宝,所以在杂家断绝圣道的时候,将才气注入心爱的墨砚之中。
结果,令人墨砚放光,形成文宝。
发现此事的是老秀才的儿子,虽然只是童生,但终究是读书人,在安顿好父亲后,跑向当地县衙,向县令报告此事。
县令得知消息后,狂喜不已,立刻准备同时给朝廷与圣院传书,但思索数息后,果断只给左相阁传书。
七品及其七品以上的县令,遇到紧急事项,有直接上书左相阁的特权。
左相阁的官员得到传书后,难掩喜色,立刻传书给方运。
方运得到结果,沉吟数息,传书给东圣阁。
随后,东圣阁派遣由各殿大儒组成的联合队伍,带着圣院的宝物,直奔那老秀才的家中。
第二日,圣院宣布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
从现在起,秀才甚至童生也能将毕生才气注入器物之中,成为文宝,而且,普通人可以使用童生文宝。
若能形成文玉,则可融入文宝之中。融入文玉的文宝,生前诗词几境,则形成后的文宝则获得几境。
圣院还宣布一个消息,人族所有文宝的寿命,都延长一倍,具体原因不明,或许是受文曲星影响。
这个消息一出,不止人族,各界都十分关注。
之前人族只有举人或更高文位之人才能形成文宝,但现在,连秀才都可形成,这意味着,人族的战场极可能普及文宝。
但这种程度还不会影响中高层次的战斗,可文玉可融入文宝,形成多境的战诗词,这就极为可怕。
在没有文玉之前,一个掌握四境战诗的读书人若将才气注入文宝,文宝的威力的确会比普通文宝强,但也有限,而现在,则有质的飞跃。
这意味着,哪怕是新晋大学士,也可能手持四境大儒战诗,可以轻易诛杀普通大妖王。
若不是掌握高境战诗的读书人有限,而且经常战死难以保证临死前必然形成高境文宝,妖界早就继续发起总攻。
杂家与方运之争未定,妖界依旧没有攻打两界山。
很快,所有人都知道是景国杂家人先发现了低阶文宝的形成,于是论榜之上,众多杂家读书人纷纷嘲笑方运,说方运对抗杂家的原因终于出现,是为了形成低阶文宝。
随着大量杂家读书人的离去,再加上吏员考试的结束,许多读书人填充到景国官署之中。
越来越多的新面孔开始参与景国朝廷的运作。
第2521章 新的血液()
在和谈与杂家的打压期间,内阁官员顶着压力,一直在革新。
在景国最困难的时期,财部与景国钱行筹备完毕,大量户部官员和相关的官员分流到这两个部门,而占据这两部要职的,近半是方党成员,还有少数生面孔。
甚至有几个年轻且文位不高之人。
为了应对杂家读书人的离开,景国册封了许多官秀才、官举人、官进士和官翰林。
这些读书人实际文位从童生到进士不等,在景国名气不大,但家世清白,在吏员考试中获得极高的分数,因此被赐予官文位,可以直接获得较高的官员品级。
有一些特别优秀的读书人,因为在一些领域有着极强的能力,都被方运亲自笼络到自己麾下,以代替杂家读书人为名,将他们安置在景国各官署。
若是在平时方运这么做,必然会引发各派系的强烈反弹,但现在,各派系都有大量杂家读书人离开,自身都填不满这个窟窿,没精力也没借口去反对方运。
方运在安排人手的时候都会适度,在相似的职位永远不会让自己人超过半数,而且会平衡各派系的人员,避免任何一家独大。
这些派系之所以没有反对,最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他们认为方运极可能会因为杂家的打压而离开景国,与其现在跟方运相争,不如等以后尘埃落定再行事。
在接下来的几天,各种小道消息在人族不断流传。
工殿、农殿、医殿和刑殿不断派出阁老,与杂家交涉,战殿也表示不希望杂家进行圣道镇封。
各殿阁之间基本是平等关系,只有东圣阁的话语权最大,可以真正阻止杂家。
东圣阁却早就被杂家读书人占据。
于是,部分阁老准备发起圣院众议,结果却被东圣阁强行否决,认为那是杂家内务,各家无权干涉,而且在这种时候不能将圣道纷争扩大化。
全国各地的杂家大儒和大学士齐聚孔城。
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因为东圣不动手,必须依靠大量的大学士与大儒才能发起圣道镇封,这意味着,杂家已经下了决心重惩景国。
人族的有志之士不断前往孔城,开始游说杂家,但杂家高度统一,参与圣道镇封的大儒与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