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17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山,便是秀才与举人前往的那座书山。

    不过,秀才和举人经历的书山,仅仅是书山最微不足道的一小块区域,其余区域的书山,乃是半圣修炼圣地。

    书山是一座由蕴含时光之力的古地打造,分为外山与内山。

    外山乃是正常的修炼之地,圣念进入后,便会获得奇特的时光加持,外界方一日,山中已十天。不过这需要海量的圣院战功加圣力支持,一般半圣最多能坚持七天。

    所以,一年之中,书山大半都空着。

    方运不同,战功无数,圣力无尽。

    完成圣道演化之后,方运圣体位于圣院,圣念直入书山。

    眼前彩光闪烁,刹那之后,圣念方运睁开眼。

    没有什么山清水秀,没有草木虫鸟,眼前只有湛蓝的晴空和平坦的土地。

    在天与地之间,堆叠了密密麻麻的书籍,形成一座又一座高山。

    方运圣念扫过,发现这里的书与寻常的书不同。

    这里每一本书,都是一尊圣位的圣念残留,每一本书,都记录了一尊半圣的一种感悟、思索、圣道、能力、经历甚至记忆!

    书山完全对半圣开放,而几乎每一尊半圣都会把自己所学所得毫无保留地留在这里。

    在这里,藏私毫无必要。

    书山自有规矩。

    在百万本之前,方运用神念制造一本书,才能阅读他人一本书,百万本之后,便可阅读任何书籍。

    但是,有一些特别稀少的书籍,比如记录了众圣的根本大道,则需要贡献上千万甚至上亿本书籍后,才能阅读。

    方运在看到这些书山的一瞬间,内心欢呼雀跃,就像小孩子吃到最喜欢的美食一样。

    这种内心的喜悦,即便是半圣也无法控制。

    只是看着这些书山,方运心中就充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甚至于,方运有种感觉,无论之前经历了多少磨难,无论如何被人误解,能到这里,能看一眼这片书山,那就值了!

    一切的烦恼、焦虑、不满、仇恨等等等等的情绪,全都烟消云散。

    书籍,有着净化一切负面的伟力!

    书籍,承载人类最伟大的信念。

    知识,便是人族的最崇高的信仰!

    任何阻碍人族获取知识的行为,都会被历史的洪流淹没。

    这里,才是人族真正的圣地。

    再蔚蓝的天空,再伟岸的高原,再清澈的湖泊,再广袤的草原,再宁静的古镇,再巍峨的山峰,再宏伟的奇迹,再伟大的神灵,都无法洗涤灵魂。

    读书能!

第3089章 知识辞海() 
知识与书籍,是人类的起点,也是人类的道路,但永无尽头!

    方运望着这些高山,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喜悦,快速浏览。

    这些书籍的类型多种多样,颜色各异,有众圣的感悟,有异想天开,有推演,有修炼的过程,有战斗的经验,甚至还有完整的记忆!

    记忆类书籍,是书山之中最珍贵的书籍,每一本记忆类书籍都在各山的顶端。

    阅读记忆类书籍,就会成为书籍主人,获得一段记忆中书籍主人经历的一切,不仅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还有书籍主人当时的想法。

    不仅仅是表面的想法,还有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想法!

    人的内心,永远是罪恶与善良的纠缠体。

    从未有善人不生一缕恶念,也从未有恶人不生一缕善念。

    把经验、感悟、想法开放,实在不算什么,但若真正外放记忆,让自己完完全全赤裸地站在世间,哪怕半圣甚至亚圣都未必做到。

    书山之中,最高的那一座,是孔圣书山。

    而在那座书山的巅峰,有一本散发着白色光芒的书。

    那是孔圣的记忆之书。

    也是人族唯一一本完完整整的记忆之书,书中记录了孔圣一生的记忆。

    其他众圣也有记忆书籍,但都分数本,甚至有些记忆被刻意抹去。

    唯有孔圣记忆之书,完完全全呈现他从生到死所有记忆,从他最初的记忆到圣陨前,不做一点更改。

    方运望着孔圣书山的那本神圣的记忆之书,心中充满了景仰。

    自己做不到!

    方运清楚,自己现在做不到,成亚圣后也做不到,或许,等成就圣祖,才有可能做到。

    但,方运相信自己以后能够做到!

    “我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以神念凝聚百万本书籍!”

    方运心里想着,思索先凝聚什么书籍。

    书山是最自由的,任何知识、信息、想法甚至是一闪而过的念头,都可以形成书籍。

    只不过,若是毫无价值的念头,比如今天晚上要吃韭菜盒子这种念头便无法凝聚成书。

    人类不缺念头,不缺进一步的想法,甚至不缺更进一步的信息,缺的是知识。

    但是,知识不能一蹴而就,真正的知识很可能起源于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或者是一个苹果砸中脑袋。

    看着这些书籍,方运意识到,孔圣制作书山的伟大之处。

    凝聚书籍,看似简单,但本质上就是一个重新搜集、组织、整理、精炼最后输出的过程,这是一个以教为学的伟大方法,也是人类已知的最有效方法。

    早在几千年前,儒家就发现了这种方法,“诲人不倦”和“教学相长”就是以教为学。

    看透书山的真谛之一,方运便开始凝聚自己的书籍。

    按照自身的思维习惯,方运先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分类,比如儒家类、兵家类、医家类、工家类、史家类、哲学类、数学类、物理类、类等等等等。

    接着,再从每一个大类再细分,不断细分,直到分无可分,按照著名的金字塔原理来重新构架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也是方运第一次彻底整理自身的知识体系。

    方运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巨大的不规则三角形,上面有无数的知识节点,每个节点都是一种分类或知识点。

    方运心念一动,每个节点突然出现不同的颜色。

    黑色的节点表示完全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灰色的表示掌握大部分,白色则是只知道一点,若是红色则表示近乎不知道。

    随后,方运圣念动起来,大量的分类之间出现各种细线。

    黑色实线是上下级的关系,黑色虚线是相同级别但不同分类下有联系,绿线是两个节点之间构成了新的知识,红线带箭头则是多个分类和知识点组成了另一个知识……

    很快,方运的所有知识便形成复杂的知识分类网。

    在知识分类网中,有许多末端,他们有上级节点,但无下级节点,乃是最基本的知识元素。

    这种末端知识元素,无穷无尽,构成了知识网的基础,也是最庞大的一部分。

    每一个末端知识元素,都可以自成一本书。

    方运构建完初步的知识点,轻轻松了一口气,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需要多年的时间,但对自己来说,不过几息便可完成。

    接下来,方运思索许久,决定开始定义。

    定义每个节点,从最上面的节点,到最下面的节点,全部用自己的认知进行定义,让自己的大脑更加清晰地知道每个知识点到底是什么。

    这项工程,比编写一本字典词典更加宏大!

    方运本以为这个过程很简单,但很快遇到极大的障碍,因为自己并非无所不知。

    在定义的过程中,有的知识点本身模糊不清,有的会和其他分类重叠,有的完全可以当作另一个分类的子分类,有的自己能明白但无法精确定义……

    各种各样的问题冒出来,对于如此多的困难,方运不忧反喜,因为这个过程是沉渣泛起,让自己更清晰发现哪里的不足。

    有不足,那就弥补!

    有问题,那就解决!

    有缺点,那就改正!

    只要有一颗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心并付诸行动,而不是仅仅只想解决问题,一切便可以迎刃而解!

    发现自身的问题,方运心中充满大喜悦,如同刚刚见到书山一样。

    方运开始努力定义,努力改变,努力重新整理新的知识体系。

    这个过程,足足用了十个月的书山时间。

    这十个月中,方运不仅仅单纯定义知识点,还不断翻阅查找书籍,经常同时一心多用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一个知识点。

    最终,基础的定义完成,方运松了口气。

    方运心中清楚,自己并非无所不知,那么自己的知识必然不断更新,不断迭代,每一个定义,都可能会在日后被改变,有的改变一点,有的会完全改变。

    就如同忒修斯之船,每一块木板都会被换掉,最后没有必要去在乎那到底是不是忒修斯之船,只需要知道,那是一艘更好的船!

    定义完所有的知识节点后,方运突然有点发蒙。

    因为,定义之后,便是解释加举例!

    定义只是对一个节点进行明确的描述,比如,“锁定类瞬时单体攻击战诗”是一个末端知识元素,定义便是“形成可以直接作用于目标的战诗”。

    但是,如果进行解释说明,不需要解释攻击战诗这个大分类,但需要把锁定、瞬时、单体等清晰说明完毕,同时,还要详细说明这个末端知识元素和其他知识节点的关系,最后,还要举各种各样的例子。

第3090章 圣道音钟() 
这是自编一部知识辞海。

    任何百科全书或字词典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方运脑壳疼。

    但是,既然要做学问,要整理知识,要使知识体系化,要建立自己的书山,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于是,方运开启了痛并快乐的漫长新征程!

    方运思索许久,决定放弃好高骛远,从最基本开始学习和整理。

    师承索绪尔等大师,以语言学为基础,方运开始全面重新解析语音、音系、音韵、方言、文字、语源等等各种枯燥又琐碎的领域,确保把“音和字”本身先研究彻底。

    在解析完文字后,方运继续研究语言学,构词、语法、语义、修辞学等等这些领域,尤其是语法学,是整个汉语体系中的骨干。

    方运不仅要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要书写成书,更要不断阅读奇书天地中的各族作品,同时进行圣道推演,避免出现疏漏和错误。

    哪怕方运身为半圣,一人胜万人,可要吸收万界各族精华同时创造出最适合圣元大陆人族的语言学体系,依旧是一项无比巨大的工程。

    整整过了两年的书山时间,方运才完成了第一版的语言学书籍,这只是基础,方运相信再多年之后,随着自己对语言学的理解加深,重新修改,可以创作出第二版。

    在圣念中创作完语言学的所有书籍后,方运突然睁开眼睛,望向前方的空地。

    一点圣念从方运眉心飞出,落在地面,化作一本书,随后越来越多的圣念光点飞出,如漫天柳絮,最后因为太多,速度太快,茫茫白光急速喷发,如同圣念火焰。

    大片的书籍在方运前方不断成形落地,形成小小的书山,不断垒叠加高。

    书山的成书规则相对松散,只要算是有价值的想法都可以成书,所以仅仅语言学一项,就形成百万本书籍。

    不过,这些书籍大多数都是方运的想法、念头和零碎的知识,只有最上面那数百本完整的语言学作品才是真正的精华。

    方运看着百万本书山,面露微笑。

    毫无疑问,方运创造了一个记录,单一分支领域最多书籍。

    方运扫了一眼所有书山,发现自己的书山高度,排在了第九十一位!

    那些较矮的书山,要么是其主刚刚封圣就圣陨,要么是一些惜字如金的半圣,不会把凌乱的想法形成书籍,只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书留在书山之上。

    在最后一本书落在方运书山上的同时,书山一震,整座书山的气息整整增强了一成!

    除却孔圣,任何一座书山都达不到这个效果!

    方运愣了一下,随后恍然大悟,语言学是人类最基本的知识体系之一,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简单学学就行,但是,对整个族群来说,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尤其在圣元大陆,语言学堪称万世根基。

    圣元大陆上空,轰鸣不断。

    此刻正值深夜,文曲星光灿烂,一条灰蒙蒙的小溪出现在人族上空。

    随后,那小溪仿佛吞噬星空的怪兽一样,快速膨胀,不断变大。

    圣元大陆的人们皆被惊醒,纷纷走出家门,抬头望去。

    那条河流,赫然化为一条比当年纵横家圣道更强的圣道河流,在圣道河流中,形成了一座黄铜古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