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方运踏过的泥土都带走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繁铭点头道:“嗯,多谢颜兄提醒,有机会我就把方家地面的鹅卵石挖走,等方运将来成了大儒或半圣,我一个月卖一颗方家鹅卵石,也足够我天天喝花酒喝到死。”

    众人大笑。

    颜域空低头翻看《南柯太守传》,看完一页后,立刻把第一页给一旁的韩守律,陆续传下去。

    第一页文到了李繁铭手里的时候,唐大掌柜嘿嘿一笑,道:“纪家可在玄庭书行里投了钱的,纪家谁管银钱,你比我清楚,你要是敢抢一页文稿,看看那人怎么收拾你。”

    李繁铭的脸立刻垮下来,道:“谁说我要抢方运手稿了?不与你废话,我看文!”

    众人一页传一页地看着。

    “前面的快点!”

    “慎言!”

    “我等得心急。”

    “闭嘴!”

    能先睹为快,这些举人也没了往日的好脾气,有的人看的快,有的看得慢,还有得看到新奇的词汇反复沉吟,就是不给后面的人,导致大厅内乱哄哄的。

    唐大掌柜最后一个看,他却是众人中最满意的一个,一直带着笑脸,因为从这些举人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方运必然写得不错,绝对会是大卖之作。

    《南柯太守传》看到一半后,有人忍不住点评。

    “此文虽然与《枕中记》一样,是写一人梦到奇异的经历,但一个是写在客栈中做梦,梦中荣华富贵,后看破名利,一心圣道最后成就大儒。一个是写槐国当驸马,最后下场凄惨,醒来之后发现梦中的两国竟然是两座蚂蚁窝,比黄粱一梦更奇。”

    “此文字数更多,《枕中记》更接近纪传,文字简洁,而《南柯太守传》则写了细致之处,叙事的结构也更加巧妙,虽然文章同意,但各有千秋,不错,不错!”

    等看到《倩女幽魂》的时候,没有人再开口点评,也没有人催传,都是默默地看完,默默地下一张,每个人都被《倩女幽魂》中的故事吸引。

    原版的《聂小倩》不足三千字,并不符合圣元大陆的口味,所以方运扩充到了两万字。

    新的《倩女幽魂》讲述童生宁采臣在前往府城考秀才的路上,遇到一座破落的书院,传说那书院中闹鬼,他并意,后来一位名为燕赤霞的进士前来,两人相谈甚欢。

    之后宁采臣便遇到了聂小倩,两人情投意合,而聂小倩宁采臣背叛了姥姥,最后在燕赤霞的帮助下,战胜了树妖。

    写到这里的时候字数不够,于是方运又引出黑山老妖,但众人不敌,眼看就要被杀,一位叫蒲松龄的大儒前来,降服黑山老妖,并以微言大义为聂小倩重塑人身。

    最后,宁采臣带着聂小倩回到家中,生儿育女,成为人人羡慕的夫妻。RS

    S

第381章 二上书山() 
“鬼亦有情啊。”颜域空第一个看完,把最后一页递出去。

    众人陆续看完,许多人还沉浸在聂小倩与宁采臣的爱情故事中。

    在圣元大陆,家并不受重视,哪怕有也大都是以教化为主,像之前的等虽然也有教育人的思想,但总体来说以故事为主,所以才备受世人欢迎,销量惊人。

    “和,方运有重振家之能。”贾经安道。

    唐大掌柜突然道:“既然龟妖将之事已经解禁,你何不写一篇,把那书生与白蛇的真实事情记载下来,流传后世?”

    方运道:“好,那我就写一篇后传,与以后印刷的一起出版。”

    方运回屋写了一篇两千余字的交给唐大掌柜,唐大掌柜则拿着三份文稿快步离开,说明日就能在全国各地同时刊发!

    方运知道以玄庭书行的能力可以做到,不过他并意刊发时间。

    傍晚时分,方运与众友人共赴望江楼,参与庆功宴。

    人都以为方运会在庆功宴上写一篇好诗词,但方运却说今日只是庆功加赔罪,不写诗文,众人只好作罢。

    望江楼是大源府有名的大酒楼,许多文人墨客在此楼留名,而今日因为方运包下整座酒楼,大源府有地位的文人都前来祝贺。

    也不知谁把方运在望江楼宴客的事说出去,引得大源城文人士子不请自来望江楼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整座望江楼竟不知不觉演变成一场文会。

    方运打定主意今日要低调,先宣布自己今日不写诗词,然后说今日文会的彩头都是他出,分为秀才和举人两场比试。每场的第一名可得他的一幅字联,第二名可得千两白银,第三名得五百两。

    方运的饮江贝里的东西呈两极分化,要么就是各种极为贵重的物品,像进士文宝、神秘石头等等,要么就是各种普通的器具,现在还真没办法拿出适合的彩头,只能出千两白银。

    对方运来说这东西不值钱,但普通秀才举人来说千两白银乃是巨款,更不用说方运的亲笔字联。

    在江州。尤其在大源府和玉海府两地,许多迷信的老人把方运当成文曲星下凡,已经有数千家人给方运立牌位,早晚参拜一次,祈求儿孙能得方运保佑,考上举人。

    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秀才举人前来望江楼,最后整座望江楼的人实在太多。那些写完诗文的书生只能离开,在门外最后的结果。

    到了深夜,众人评出了秀才和举人的前三。

    “请方文侯赠字联!”主持文会的孙知府说完,方运从二楼走下。挤在楼梯的人纷纷站到一侧让路,下面的人也让开一条通往正堂中心的道路。

    正堂内从被秀才和举人们堵得水泄不通,门外的许多人伸长了脖子向里看,最外面的人不得不蹦着高看。

    方运来到正中的桌子后面。向四处的人拱手,笔墨纸都已经准备好,连字联用的纸张也分了长中短三种。任方运选。

    方运提起笔,环视四周,道:“这几天发生的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能来此处想必都我方某人。那些恨不得我弃考的,大概没有那么厚的面皮前来。”

    众人轻笑。

    “在我演苦肉计之时,外界发生的事情都一清二楚,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磨砺。谢谢那些攻击我的人,因为你们让我更加强大,文胆弥坚!”

    赞声一片。

    “我这几日感慨万千,要说的话很多,但既然太多,便不说了,写一副字联来表达我对诸位的谢意!”

    方运说完,提笔写下两幅字联。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这幅字联并非是对联,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无比真切,每个人看后都是轻轻一叹,的确,此次圣笔评等事件正是患难见真情,正是日久见人心。

    这些字句并非多么深奥,但只要真实就够了。

    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细细咀嚼这几句话,越发觉得有道理,尤其是第一句乃是简化孔圣之言。

    方运又写了一遍,一副给秀才魁首,一副给举人魁首,随后众人高声欢呼。

    到了深夜,庆功宴结束,读书人们恋恋不舍离开,许多人交换了名刺,而方运收到的名刺堆放在饮江贝一处,足足半人高。

    有了名刺,就可以给其主人发送紧急传书,也可以直接用这些名刺拜访他们的友人,是拓宽人脉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回家的路上,方运收到陈溪笔的传书。

    “康王家的小国公发来传书,询问管长俞因何故被关押。我已经禀报芦大都督,芦大都督说勋贵不得干政,若小国公再敢如此,必然上奏章参他一本。”

    方运坐在马车上深思。

    康王子女众多,但只有两个王子地位极高,其他人几乎毫无权力。

    一个是康王世子,乃是康王上一任王妃所生,是康王的法定继承人,但其母已经逝世。

    另一个就是小国公,他是康王新王妃所生,而新王妃是练圣世家之人,小国公可是当今练圣世家的亲外孙,地位显赫,不仅仅是普通的勋贵那么简单,同时也是一位有学问的举人。

    方运却没想到小国公如此精明,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传书要求放人,但却只是询问,这实际和要求放人没什么区别,但可以避开监察院御史们的责难。而芦宏毅的反应反而有些过激,不应该如此直接说出来。

    陈溪笔发来传书,显然是担心小国公的势力,询问是否放走管长俞。

    方运回复道:“不关满一个月绝不放人!”

    没过多久,蔡禾发来传书。

    “有老友给我传书,希望我劝说你放掉管长俞,给小国公一个面子。你是怎么想的?”

    “他要面子,我方运都不要了?敢抢我的延寿果,就是这个代价!除非管长俞的长辈亲自登门认错,否则此事绝无回旋的余地!”方运的回复毫不客气。

    蔡禾看了方运的回复,轻叹一声。

    文相姜河川盘坐在河边,双目紧闭,须眉皆白,一头银白色的长发散披在身后,望之不似凡人。

    “他拒绝了?”姜河川闭着眼道。

    “是的。唉,区区小事。何至于与练家家主的外孙闹僵。”

    “所以他将来走的比你远!他若是在童生、在秀才之时,可敢如此?”

    “那时他倒是不敢惹这等人物。”

    “到了举人若是还不改变,以后便没机会了。好。此子比你有出息。”

    蔡禾抱怨道:“我可是您的学生,好不容易扛着五百斤重的桌子送您,您怎么夸起外人来了?”

    “少废话,体悟悟道河!”文相一挥手,蔡禾的后背被无形的力量撞中,身体不由自主向前冲去,栽进悟道河里。

    蔡禾蹲在齐腰深的河水里。露出脑袋,委屈地看着闭目的姜河川,只有他们这些亲传弟子才知道,这位德高望重的文相教育起弟子来可从不手软。

    “以后有方运的好东西我自己留着!”蔡禾心想。

    因为明日就要上书山。方运滴酒未沾,回到家后和往常一样读书。

    在成为童生前读书,更多的是枯燥,考验的是人的耐力。但文位越高,读书给人带来的感觉越强烈。

    现在方运每一次领悟新的学问,精神上都会有一种异常舒服的感觉。犹如得到心灵的洗礼。

    到了一定程度,那种感觉就不再强烈,而是变得犹如美酒一样醇香悠长,甚至让人微醺。

    每一次领悟,都仿佛是一次精神上的蜕变。

    读完书后,方运提前睡下,睡了两个时辰后,天空放亮,起床洗漱吃饭。

    那些圣墟友人纷纷前来,一起结伴去文院。

    文院门前依旧热闹,但比科举那天则差了许多。

    方运辞别送他的友人,州文院。

    凡是在举人榜二十位之后的举人,见到方运无比恭敬地或称文侯,或称方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时辰一到,众人圣庙正殿。

    随后正殿大门关闭。

    眼前一黑一亮,方运不由自主眨了一下眼,看到了熟悉的场景。

    脚下是绿油油的草地,前方有一条小河,河对面是九座青山,一座更比一座高。远处的天空湛蓝,外国国君进京前大儒动用力量扫尽尘埃后的天空也不过如此。

    方运微微一笑,但随后露出迷茫之色,不能让别人看出自己还记得书山。

    三万余举人站在碧绿的草坪上,一些沉不住气的举人大呼小叫,不断摸自己的身体,但大部分举人都不动声色仔细打量周围。

    绝大多数人都在警惕,但突然一人以舌绽春雷大声道:“方镇国何在?”

    方运身边大都是景国的举人,他们下意识向方运靠拢,保护住方运,面朝那人。

    不等方运开口,一个举人大声道:“你找方文侯何事?”

    “景国口音?哈哈,自然是谢谢他!我们司州录取五百举人,书山原本只取一百举人,我恰恰排第一百零一,若无方运,我一生也望书山,自然是要谢谢这个大恩人!”

    景国的举人回头看方运。

    方运笑着冲那人一拱手,道:“方运在此,兄台要谢,也应该谢众圣,他们才说的算。”

    那大汉却一本正经向方运弯腰作揖,然后道:“启国司州曲正祥,谢过方运!”(……)

第382章 再临第五山() 
碧绿的草地上,站满了身穿黑色袍的新科举人。

    “曲兄客气了。”

    方运话音刚落,就有一大批人弯腰致谢。

    “嘉国田敬义,谢过方文侯!”

    “谷国段居谢过方镇国!”

    “启国……”

    就见两万多黑袍举人此起彼伏弯腰致意,高声致谢,蔚为壮观。

    不止他国的举人,连景国其他州和京城的举人也一起向方运致谢。其中许多举人哪怕本来就可以上书山,也依旧致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