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9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是空城计?”

    “莫非狐暮死前留下后手?”

    只有方运与荀天凌面带微笑。

    荀天凌道:“龙象兄,你看如何?”

    “你我同为格物境大学士,就不用卖关子了,里面的蛮族已经逃亡。”方运说着,脚踏平步青云,直飞向莲山关城头。

    “侯爷当心”众多将领纷纷劝说。

    方运很快越过城头,降落在要塞之内,失去身影。

    众将焦急等待,不多时,大门内突然轻响,随后扎扎声响起,大门被机关打开。

    城门之内,空无一物。

    数息后,方运出现在城门之后,微微一笑。

    “入城”

    众人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蛮族真的全部逃走,这意味着,成功夺下莲山关

    “万胜万胜”

    大军入城,第一件事便是清理打扫莲山关的里里外外。

    莲山关落入蛮族手里近十年,已经被糟蹋成了猪圈。

    原本的莲山关将军府还好一些,方运暂时在那里办公。

    大军刚刚抵达,军务极为繁重,方运坐到椅子上后,就开始不断下达军令,比如调换职务、各军防区、给养军械、值守时间、追杀蛮族、扫荡周边等等,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以至于方运干脆把所有的翰林与进士将军叫到一起,足足商议了两个时辰,才做出基本的决定。

    珠江军的前军与鹿门军所有大军留在莲山关,珠江军前军将军王黎担任莲山关主将,负责莲山关日常事务和对外军务。

    明天,方运会带领其余珠江军返回珠城。

    处理完大军事务,已经是深夜,方运没有入睡,而是拿出纸笔,开始写《古妖史》。

    晋升大学士后,方运的才气更多,力量更强,写《古妖史》的速度提升,虽然已经难以达到奋笔疾的速度,但也是普通人写的数倍。

    随着写《古妖史》增多,方运感到自己对史道的力量理解更深,而且这种力量并非揠苗助长,是潜移默化增强自身。

    史家读人众多,人人都会编撰史,但真正有大成就的并不多,而最后被圣院钦定为“正史”的,迄今为止只有八十四套,远远少于人族历史上出现的史家大学士的数量。

    方运在写《古妖史》之前,进行过总结,能不能成为正史,能不能形成强大的圣道力量,有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排在第一位的,便是真实性,占据史比重的五成reads;。每一位史家读人在写属于自己的史前,都要查证前人资料,最终留在史中的内容与历史越相近,则史的地位越高、力量越强。

    排在第二位的,便是史家读人对历史的理解,比重占三成。有一些史家读人之所以能成半圣,便是在这方面完美无缺,他们不会被表面的历史事件影响,总能站在客观且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历史。

    他们既不会蠢到完全相信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这种话,也不会被稗官野史所蒙骗。

    因为,“历史由胜利者写”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过于肤浅,换一种说法,强者有改变历史的能力,才是正确的理解。

    嘲笑胜利者而忽视其改变历史的强大能力,是愚昧的行为,而最愚昧的行为是,不仅嘲讽否定胜利者,反而认定失败者才是更强大更完美的一方。

    强者们改变历史,历史选择正确的最强者,所以,历史是由胜利的最强者写。

    排在第三位的,则是史家读人的的表达能力,或者是天赋,或者是后天积累,能呈现出更好的历史画卷,占据约一成的比重。

    其余因素众多,加在一起占据了一成左右的比重。

    方运相信,自己的《古妖史》必然会位列正史之一,因为古妖传承的记忆都是真实发生过,这本的真实性甚至胜于史家半圣的史。

    而对历史的理解,方运更有自信,龙族、古妖、妖蛮、人族和华夏古国共五种历史呈现在自己面前,已经将自己熏陶成合格的史家读人。。

    (。)

    :

第1513章 杀鸡儆猴() 
在攻克莲山关的第二天,方运带领珠江军的中军、左军、右军和后军回返,而前军与鹿门军留在莲山关。

    珠江军前将军王黎作为莲山关主将和荀天凌暂时留在莲山关。

    荀天凌体悟最近所得,吸收文曲星力量,过些日子寻找莲山关周边的蛮王磨砺自己。

    大军南归,在四月初一的上午,早就得到消息的珠城文武官员以及十数万的居民前往南城外,望着前方黑压压的大军。

    归来的珠江军中,只有一杆大旗树立。

    那是一面有些老旧的大旗,血红为底,金黄色的穗子为边,春风一动,大旗招展,仿佛破开尘封于历史长河中的远古战场,携亿万战魂而出,依稀显露三个黑色的隶。

    珠江军

    猎猎血旗,夺天地之色。

    在大旗之后,还有一些甲牛车,每辆车上都堆着大量的蛮族头颅。

    在看到珠江军大旗的一瞬间,众多珠城人鼻子一酸,泪水滑落,一些老人甚至放声大哭。

    不多时,方运率领大军抵达城门前。

    方运骑着黑色的蛟马在大军的最前端,身后有一人举着高高的珠江军大旗。

    道路两边的珠城百姓不断呼喊,许多女子甚至不断把自己做的荷包、手帕等物抛向方运,传情示爱。

    许多老兵老泪纵横,自从张万空失踪,珠江军不断遭到打压,屡战屡败,最近这两年几乎龟缩在城内,成为珠城人的笑柄。

    而现在,珠江军终于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即便是当年张万空在的时候,也没有一战杀光十数万蛮族外加五头蛮王。

    珠江军大旗,重见天日,再现英姿。

    方运骑在马上,微笑着向珠城父老致意,坦然接受他们的欢呼。

    进入南城,方运这才拿出官印,查看各种传。

    秦国丞相祝奉穹连连称好,并表示之前的不愉快都已经过去,希望“张龙象”继续努力,不仅要在文名上胜过方运,也要在战功上胜过方运。祝奉穹传达了一个消息,不出意外,楚王会派遣方运到两界山。

    除了祝奉穹的传,楚国与他国的读人纷纷发来贺,祝贺方运斩杀五头蛮王,完成不朽壮举。

    在孔圣文界的历史上,还没有任何大学士能在一场战斗中连杀五头蛮王。

    即便是一些与珠江侯府关系冷漠的楚国家族,也发出祝贺传。

    孔圣文界的最高机构大儒殿堂发出了正式的贺,不仅祝贺方运,还把此次记录在大儒殿堂,凭借这份战功,方运可以从大儒殿堂换取一些诸如文宝或圣页之类的宝物。

    方运快速浏览完传,什么传都有,甚至还有张经安请祝融院院长代写的传。

    “父亲,今日珠江军大旗插在莲山关上,希望不久的将来,珠江军大旗能屹立于两界山上我要让祝融院的所有学子知道,我们张家人不是吹牛,是真的可以做到”

    方运轻轻摇头,祝融院也不是什么世外桃源,那里的学子大都是楚国的权贵子孙,还多人与珠江侯府有仇。张经安一定是在吵架的时候说出张万空曾经踏足两界山如何如何,结果被院的众多学子嘲笑。

    方运给珠城知府传,想知道有没有楚王的圣旨或者军方的嘉奖文。

    结果让人心凉,朝堂上的确谈论过,但楚王中止了这个话题。没有楚王的命令,无论是丞相还是太尉都无法发出嘉奖公文。

    不过,楚国丞相与太尉所在的家族发送了贺,这让方运知道那两位高官与鹿门侯并不相同。

    大军进入南城,方运准许珠江军所有人轮休,自己和部分亲卫军搬进元帅府,把鹿门军和鹿门侯的东西打包,让人送往京城荆州。

    方运进入元帅府的房后,快速提笔,写了一份奏章,把一路上的经历用偏向自己的笔法写出,同时在奏章中明确指出,自己是大学士,现在是珠江军之主。

    奏章一式两份,一份交由官方驿站传递,在驿站用火漆封好备案后,方运才将另一份传给朝廷。

    方运知道事情不会简单了结,于是开始巩固珠江侯权位。

    当天的庆功宴上,方运召集了珠城军方、文官、文院以及有名望的读人,表面上是闲谈,但实则向他们传递一个信号,自己已经是完整的珠江侯,从今以后,自己才是珠江城的主人,任何人若不知收手,必将斩其臂膀。

    宴会之上,无人敢反对。

    在孔圣文界,大学士的地位极高,即便国君也不能喝骂,反倒是经常有大学士把国君骂得狗血喷头而国君不敢回骂。

    新官上任三把火,杀鸡儆猴是必然要做的。

    当天夜里,珠江军连抄珠城的十一个家族,有的家族曾经大肆迫害珠江侯的人,有的家族与珠江侯的敌对家族来往过密,有的家族曾与蛮族有交易,还有的家族甚至是楚王妃子所在家族的旁系。

    这些家族的家主基本都有文位,不能随意打杀,但全被囚禁在珠城环境最差的囚牢之中,把他们当死囚对待。

    至于那些没有文位的人,方运在天亮后昭告全城,让珠城人揭发那些人的罪名,同时要求珠城知府派人展开调查。

    仅仅一天的时间,珠城变了天。

    方运不准备烧更大的火,也不准备杀更多的鸡,若这里是圣元大陆,那自己必然大开杀戒严加管束,把珠城打造成自己的地盘,但是,珠城只是一个跳板,通往两界山的跳板。

    真正有价值的只有珠江军,没必要把过多的精力浪费在其他方面。

    方运根本不关心珠城的其他事务,这次抄家足以让珠城安定到自己离开,于是全力整军。

    整军最需要的不是其他,而是银子,对于其他各军来说,军费永远掌握在朝廷手中。但对于现在的珠江军来说,从那十一个家族抄走的银两、金子、珠宝、古董、字画、文宝和地契等等各种财物,足以把珠江军武装到牙齿。

    方运立刻展开规划。

    珠江军经历一战,所剩兵力不足十五万,近期能参战的不足十万,要另外找十万补充。

    方运瞄向鹿门军,给莲山关的王黎下达军令,让他从鹿门军挑出五万精锐,同时把所有翰林、进士、举人和秀才都归入新军之中,到时候补充到珠江军中。

    四月初二的午后,方运得到一系列让人头疼的负面消息。

    。(。)

    :

第1514章 《长夜》() 
首先,鹿门侯家族与韦长弦家族上百人披麻戴孝,跪在楚王宫外,要求彻查鹿门侯和韦长弦之死,严惩凶手。

    其次,楚王要求方运回荆州述职,当面汇报五蛮之战。

    随后,楚国各地与论榜谣言四起,许多人怀疑方运与蛮族勾结,那些死的蛮王和蛮族都是假的。甚至有人说,就算是真的,也可能是蛮族的苦肉计。

    方运坐在元帅府内,手持官印,看着王命传。

    思索许久,方运回复,为防传有误,等驿站的王命原本抵达后再说。

    结果,当天夜里,京城的一位状元翰林脚踏平步青云,奔袭数千里,直入元帅府,亲自把王命文原本送到方运的案头。

    楚王的大印清晰可见。

    方运看着那翰林,又看了看那文,一言不发。

    过了好一会儿,方运拆开文,内容和王命传一模一样,都是命令自己回荆州。

    方运盯着那翰林,直到把那翰林看得浑身发毛,才道:“为防妖蛮反扑,本侯留守珠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那翰林面色微变,但仍然微微施礼,道:“请珠江侯大人三思。”

    “本侯每每想起那些战死的士兵,无法分辨他们是死于蛮族之手还是死于朝廷之手,颇为费解。还望楚王莫要逼迫本侯,万一本侯做出什么让楚国蒙羞的事,那就尴尬了。本侯连日作战,有些倦了,有话明日再说。”方运斜斜靠在椅子上,下了逐客令,双目在夜中泛着浅浅的水光,颇有深意地看着对面的翰林。

    那翰林露出遗憾之色,道:“既然如此,那下官连夜回返,把侯爷的话如实禀报给楚王。”

    “嗯,那就如实禀报。”方运道。

    “下官告辞”

    “恕不远送。”

    等那翰林消失,方运冷哼一声。

    第二日,楚王下达王命,命令军方、御史和廷尉联手派人前往珠城,调查莲山关之战与鹿门侯之死。

    方运得知后,立刻传给大儒殿堂,凭借大学士的特权,要求大儒殿堂派遣人手,同时请周天子与各国君王派人监督。

    大儒殿堂很快公事公办,要求楚国官员在大儒殿堂的人员抵达之前,不得有任何行动,甚至不准进入珠城,否则以亵渎大儒殿堂论处。

    大学士在孔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