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李承乾-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断后的公孙武达也发现了累的气喘嘘嘘的程处默,不由的关心的问道:“程崽子怎么样没事吧?”
程处默喘着粗气道:“将军放心,俺没事就是有些脱力。”
看着浑身鲜血的程处默以及他面前七八个死伤的刺客,公孙武达不由的露出笑意道:“不错,没给你家老爷子丢脸。”程处默憨厚的笑了笑。,接着公孙武达就带着程处默前去马车跟前。
“末将检校右监门将军公孙武达救驾来迟,还请太上皇以及太子殿下恕罪。”公孙武达恭敬的说道。
李渊看见公孙武达的模样,心中甚是反感,冷哼一声进了马车,显然是不愿见李世民的这个帮凶。
公孙武达顿时愣在那里,李承乾见状急忙笑道:“公孙将军何罪之有?你来的正是时候。”
“要不是你来,这些刺客焉能如此轻易的退去?”
“太子殿下过奖了,俺公孙武达愧不敢当。”公孙武达道。
“这里还是不**全,太子殿下我等还是速速回京为妙。”公孙武达又道。
“公孙将军所言甚是。”李承乾颔首说道。
看见李承乾也同意,于是公孙武达留下几人收敛战死侍卫的尸首,并且派人前去长安报信,而后点齐人马牢牢的将李渊和李承乾护在中间,朝长安走去。
路上更是碰到由侯君集领兵的接应的他们的大军,显然是李世民得到了消息。
等到了太极宫之后,李承乾和公孙武达都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
这时有内侍前来传旨召李承乾和公孙武达前去觐见李世民,李承乾先去同李渊说了一声,李渊只是淡淡的说道:“别忘了答应朕的事。”
等到了御书房之后,萧瑀,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全部都在,李世民的脸色铁青,显然是被这场刺杀气得。
公孙武达当即请罪道:“末将护卫不利,致使太上皇和太子殿下身陷险地,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你先起来,你的事过会再议,再说了这件事也怪不得你。”李世民淡淡的说道,公孙武达闻言不由舒了一口气。
李世民现在的心情就如同吃了苍蝇屎一般的腻歪,你说太上皇外出,竟然遭人刺杀?这玄武门之变刚刚过去不久,若是李渊真的死在外面,那他可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先杀兄弟于玄武门外,又刺亲父于长安城外,史书会如何写他?天下的臣民会如何看他?对于一个一向爱惜羽毛的人来说这是最无法容忍的。“太上皇外出长安,何等机密的消息,刺客竟然能够算的这么准,而且还能在路上伏击?你们说有些人胆子是不是太大了?”
第三十三章 他们想要杀的是朕()
ps:求收藏啊!!!!
“就算刺客之中,再有能人,难道他比姜尚孙武等人还厉害,算的丝毫不差?”
“朕一直以为大唐在朕的治理之下也算是国泰民安,路不拾遗,但是谁能想到就在朕的眼皮底下,就在这长安城外,近百人手持兵器明火执仗的刺杀太上皇?若不是知道这还是朕的大唐,朕还以为回到了春秋战国呢?”
“刑部、大理寺、长安府、高阳县,你们这些衙门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事事先竟然连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是不是明天朕出宫也能遇见刺客?”李世民怒气冲冲的说道。
瞬间朝臣跪下一片,全是被李世民点名的。
“圣上息怒,保重龙体要紧啊!”萧瑀劝说道。
“朕还没到七老八十,保重什么龙体?这件事如果搞不明白,朕寝食难安。”李世民怒道:“你们说这件事怎么办?”
“查,要一查到底。”萧瑀斩钉截铁的道。
“怎么查?如何查?派谁查?”李世民问道。
“现如今大唐刚刚经历突厥寇边,罗艺·····之事,刚刚稳定下来,所以此是不宜大张旗鼓的调查,毕竟太上皇与太子遇刺非同小可,若是传出去难免造成人心浮动。”萧瑀说道,本来他想说的是罗艺造反之事,但是此时罗艺的事件已经被定性,所以也不好再往下说。
接着萧瑀又徐徐的说道:“但是刺客大胆之极,此事也绝不能就此作罢,否则会更加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所以臣以为要查要秘密进行,不仅宫外要查宫内也要查,而且凡是接触过太上皇的都要严加审问。”
听完萧瑀的话语,李世民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可他的说法,接着又道:“你们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微臣赞同萧大人所言。”裴寂说道,虽然上次裴寂前去找太上皇令李世民有些厌烦,可他没有犯错李世民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看见其他人也纷纷的点头,李世民说道:“那好此事就交由辅机处理。”
“微臣领旨。”长孙无忌出列说道,萧瑀闻言脸色不由的有些难看和愕然。
“除了太子、辅机、房玄龄和杜如晦,其他都先下去吧!”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臣等告退。”
而且谁都没有发现在走出御书房之后萧瑀的眼中露出一丝的失望和茫然,现如今封德彝病死,朝中以他为尊,但是今天李世民却让他退下去,他怎能不失望?怎能不茫然?
若是就这一次也就罢了,但是每次李世民遇事总是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人商议,直接越过了他这个丞相,每每想到此节,萧瑀就不由的暗叹一口气,老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罢了再过几天就告老还乡吧,何必在此呢?再说他也已经经历够了风雨。
就在此时旁边的一个人拍了一下萧瑀的肩膀,萧瑀视之乃是裴寂,不由的出言问道:“裴大人有事?”
裴寂笑道:“萧大人,自从封德彝封大人去世之后咱们这些太上皇的老臣在朝中可是越发的举步维艰了。”
“明明你萧大人才是丞相,可是陛下却不留您?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有什么资格,不就是贪天之幸,成为从龙功臣吗?您萧大人出仕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挑拨离间,萧瑀的心中默然的想到,而后眉头不自觉的挑了挑。
“封大人英年早逝,现如今朝中以你为尊,难不成你就不想做些什么?”
封德彝老死的,也能算是英年早逝?萧瑀不屑的撇了撇嘴,接着又一琢磨合着裴寂的意思是封德彝死了,自己才能出头?
这话听得萧瑀就有些不乐意了,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是他还是不想再看裴寂的嘴脸,重重的冷哼一声,而后拂袖就走。
萧瑀走了之后,回头看了一眼站立的裴寂,而后不屑的摇了摇头,他萧瑀有自己的坚持,而且对于封德彝和裴寂二人他实在是看不上眼,被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玩弄于鼓掌之中,这种坑队友的货色他才不屑于接纳呢。
只留下裴寂一个人愕然的站在那里,突然裴寂一拍额头想起封德彝和萧瑀两个人从来就没有尿到一个壶里过,现如今自己这话可是重重的把萧瑀得罪了。
再说此时御书房之中只剩下李世民等五人,这时李承乾已经发生过得事详细的说了一遍。
听完这惊险的事情之后,李世民叹道:“太子做得好啊!若非是你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李承乾道:“这是儿臣的本份。”
杜如晦听完之后,思索的说道:“太子殿下,您说您是用语言喝退的刺客?”
“正是如此。”李承乾平淡的说道,仿佛是在陈述一件与他不相干的事。
杜如晦眼中精光一闪,接着对李世民拱手说道:“陛下,臣已经想清楚此事的前因后果了。”
“哦?快快说来。”李世民急切的说道。
谁知杜如晦笑了笑而后道:“此事太子殿下想必也是十分的清楚,而且太子殿下又亲身经历此事,臣以为还是由太子殿下来说的好。”
“太子快快说来与朕听听。”李世民诧异的道。
“儿臣领命。”李承乾说道。
“其实儿臣以为刺客想要行刺的对象好像不会是太上皇。”
“哦?那殿下以为他们想要行刺的是谁?难不成是太子殿下?”长孙无忌不由的出言问道。
李承乾不由的有些佩服自己的舅舅,怪不得人家能执天下权柄二十多年,总是在上级最有需要的时候接话,他可不信以长孙无忌的智商到现在还弄不明白这些事。
听得李承乾所说的话,李世民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也是十分聪慧之人,略一思索就已经明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寒声说道:“他们想要杀的是朕,太上皇是替朕挡的刀。”
“父皇所言不错,其实儿臣也是后来才明白的。”李承乾说道:“因为儿臣实在想不出有谁会前去刺杀太上皇,退一步讲就算他们刺杀了太上皇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第三十四章 引蛇出洞()
ps:今天太忙了,另一更周六补上,另外感谢两位同学的打赏,以及众位的支持。·······
“后来儿臣也曾经想过他们是来刺杀儿臣的,但是儿臣往深处一想也不可能。”
“儿臣虽略有薄名但是还远远到不了这种地步,更到不了影响一国朝政的地步,所以不可能是刺杀儿臣的,若是他们真的杀了儿臣,反而会激起父皇的怒火,这是得不偿失的。”
殿中留下的几人都是深谙斗争之道,绝顶聪明之人,李承乾一说就全都明白了。
李渊现在是太上皇,谁会想起来刺杀他?突厥人?此时的颉立恐怕正在统一草原内部的声音,他哪里有空来管大唐这些闲事?吐蕃松赞干布?那更不可能,现在他还不如颉立呢?
当然若是李渊真的死了,对李世民的好处最大,但是李世民根本不可能干这种事。
要说是刺杀李承乾那就更不可能呢,虽然说他是太子,但是就算李承乾翘辫子了,估计也造不成什么太大的影响,毕竟他是刚被立为太子,他死了,李世民再立一个就是了。
而且现在谁会花大力气去刺杀他?要说皇储之争,那也要等到李恪、李泰等人长大成人再说,现在他们可都还是穿开裆裤呢,再聪慧的人也不可能办这种事,更何况直接调动全副武装的百人,就算是李承乾现如今都没这么大的势力,若是李恪或者李泰在七八岁就能这么厉害,那么李承乾也就别玩了,直接退位让贤得了。
“太子接着往下说。”李世民阴沉的说道。
“不知道舅舅是否还记得昨天咱们前去息王坟墓之时,遇到的那个头戴斗笠的汉子?”李承乾问道。
“嗯,太子说的难道是孙达?”长孙无忌说道。
“正是此人,昔日息王府的旧将孙达。”李承乾道。
一听孙达,李世民不由的暗自皱眉,这个人乃是李建成的铁杆心腹,对李建成忠心耿耿,而且狡猾异常,也是一个难缠的主。
“而且我和太子殿下到达息王坟墓的时候,他的坟墓已经有人祭拜过,那个人显然就是孙达。”长孙无忌徐徐说道。
“不错,应该正是他从那个时候开始暗中跟踪我们的。”
“而今天在儿臣陪太上皇前去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儿臣在马车外面骑马,使得孙达认为马车里面的是父皇,所以他们才会行险一搏。”李承乾说道。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马车里竟然是太上皇。”房玄龄说道:“他们想要杀的是陛下,所以太子殿下令众侍卫喊出那些话的时候那些刺客才会退去。”
“若是此事真是孙达的所为的话,那他应该是临时起意。孙达此人心细如发,勇力超群,要不然他不可能考虑不到公孙将军的援军。”杜如晦皱眉道:“再说当年玄武门外若非秦叔宝一槊将他挑于马下,恐怕他就护着李建成逃了。”
“那也算是他命大,要是其他人中了秦叔宝一槊哪还能活?”房玄龄道。
“陛下,自从魏征、冯立等归降,薛万彻等解甲归田之后,息王旧将就以孙达为首,只要除掉此人息王旧部就再无威胁。”长孙无忌沉声说道。
“可是此人狡猾异常,又勇猛绝伦,可不是那么好除掉的。”房玄龄皱眉说道。
“除不掉也要除,朕还就不信了,大唐如此的能人难道还拿不下一个区区的孙达。”李世民说道:“传令秦叔宝和侯君集令他两人各率本卫兵马······”
话到一半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道:“罢了,为了一个区区的孙达实在是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还是萧瑀说的好啊!”
“父皇,儿臣到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追到孙达。”李承乾说道。
“哦?太子快快说来。”李世民道。
“引蛇出洞。”李承乾淡淡的道。
“如何引蛇出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