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李承乾-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岂不为天下笑?淮安叔祖父何其不智也?”
李承乾每说一句,李神通的脸色就变一分,及至最后已经红了一片。
而后李世民急忙上前将蟒袍给李神通披上,并且扶着李神通坐下,道:“小儿妄言,叔父莫怪。”但是却丝毫不见阻止李承乾。
李承乾心中暗自撇了撇嘴,而后继续说道:“赵郡王叔父,乘运而奋,方上皇而攘除四方,佐佑王业,缉熙帝功。擒萧定乱,戮辅英凶,戎马倥偬。”
“执掌帅印十余年,生杀予夺,等闲视之。及至今日宽恕退让,厚自崇重。”
“圣人常赞:赵王孝恭,独称军功。今君廓者不过当年帐下一将,昔己亥年诛杀阚棱,何等雄风?为何今日因一小将而纠缠不清?岂不失宗室大将风范?岂可怪也屿?”
一席话说的李孝恭,连连摆手说道:“惭愧,惭愧。”
李世民同样上前将李孝恭扶起道:“小儿越说越离谱,孝恭与朕情同手足,岂是你能腹谤的?”
李承乾不管不顾,知道这是李世民应有之意,毕竟不能为上司背黑锅的下属,不是好下属,更何况是他老子了。
他只好继续说道:“汉阳郡王叔父,昔日见颉利而不屈节,神态自若,令颉利知我李唐不可轻辱,遂引兵而还,大涨李唐声望,世人皆以为贤王,勿使持节苏武专美于前,今何故也前来于此,若令人得知岂不徒污清名?”
李瑰至贞观元年就做了这么一件事(还未发生的不算),但是他怎么可能能同苏武相比?虽然他也知道这是李承乾奉承与他,但是奉承的言语,谁不爱听?可是又想到自己的功绩,一时之间不由的有些脸红。
李世民大笑一声,将他扶起道:“正因为有汉阳郡王不屈颉利在前,是故前些日子朕方能率六骑而逼退颉利,其功甚大。”
李瑰满脸通红的道:“圣人言重,臣哪有如此的能力,言重了·····”
这时候李世民以目示意李承乾,那意思是让他继续,只剩下最后一个。
李承乾走到李道宗面前,亲手将李道宗扶起,对于这位李唐素有贤名,威望素著,并且遣独女而入吐蕃,及至后来被冤屈,其后宗室辉煌不在的王叔,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感。
然而纵然道宗不被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冤屈,及至后来武则天屠戮李唐宗室,他也逃不掉。
于是李承乾开口说道:“昔魏任城王曹彰临戎却敌,今能守边,以寡制众者,江夏王叔也。”
“数破突厥,虽贲、育之勇,何以过?”
孟贲,古之勇士也,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豺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夏育,亦猛士也。
“圣人常言,今宗室之中,善于治军为将帅者,独赵郡王与江夏王,今叔父行此事,岂不令圣人蒙羞?”
李道宗惭愧道:“臣不敢,此事是臣等莽撞了。”ps:一万二,有点多啊,写了一上午,写出两千多,看看下午能写多少·······
第六十五章 刘德裕心怀二心()
李世民、李承乾、李神通等人分别落座之后,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的目光之中充满赞赏,李承乾片刻之间折服四王,解除了他左右为难的局面,言语之中虽有夸大之嫌,但说的句句在理,君不见就连李孝恭和李道宗等人都被说的哑口无言。
而李孝恭等人的心情就没李世民这么愉快了,本来四人合计好了,什么变故都算到了,但是就是没想到李承乾仅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就将他们说服了。
而此时李孝恭等人也反应过来了,李承乾占着大义的名分,给他们每个人灌了一桶的迷糊汤,使他们听的还十分的舒服,而且还一个个的傻乎乎的跳了进去,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而李瑰这时候还是满面红光呢。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这就是李孝恭等人此时的真实写照,所以他们看李承乾的眼光十分的复杂。
李承乾轻轻的吐出来胸中的一口浊气,而后对着四位郡王行礼道:“承乾先前多有冲撞,虽有言语失当之处,但皆是肺腑之言,话糟理不糟,望诸位长辈切勿怪罪。”
是时候装孙子了,虽然他也不愿意,但是架不住这里他的辈分最小,万一让这四位郡王恨上他,那李承乾可真就该哭了,替他老子背黑锅,结果玩脱了,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李孝恭神色复杂的说道:“太子何以如此?是我等不顾大局,今日前来皆为一己之私欲,若说有错,全是我等之过错。”
这时李世民哈哈一笑道:“孝恭,此话就错了,谁错不错的,你们都没有错,若说有错是朕的错。”
“但是你们放心,今天这里坐着的如叔父、孝恭等皆是宗室贵胄,承乾乃是朕之子,而辅机也不是外人,朕就在这里表一个态,庐江之事乃是偶然,对于宗室,朕还是十分相信的,若诸公不负朕,朕绝不负诸公。”
虽然没能杀的了王君廓,但是李世民当众表态,可以说是给他们吃了一个定心丸。
李神通等顿时心下欢喜,他们所忧虑的就是有小人作祟,以至于性命堪忧,毕竟因此死于牢狱之中的人不在少数。
更何况观李承乾之言行举止也是一个明白人,父子皆为雄,他们又不造反,只求一个富贵,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而后李世民又同李神通等说了一会儿以前小时候和征战之时的趣事,再加上长孙无忌在一旁插科打诨,宾主尽欢,好不热闹。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李神通等方才起身告辞,李世民和李承乾、长孙无忌三人将他们送出太极殿,李世民甚至是亲自为四人掌灯,李神通等急忙推辞,连道不敢。
李世民故作恼怒道:“昔年在太原之日,多蒙叔父等教导,其后举兵又是李唐宗室奋不顾身,征战疆场,若不然焉能有李唐今日?诸位不用再劝。”
这门面功夫做足了,君不见李神通等热泪盈眶,李承乾心下了然,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李神通等人走出太极宫之后,李孝恭在黑暗的夜里,望着雄伟巍峨的太极宫,叹道:“前些日子在早朝之上观太子痛斥封伦,以为乃是长孙辅机之功,然今日方知太子之手段也是非比寻常。”
李道宗闻言点了点头。
李瑰诧异的说道:“二哥,我感觉太子挺好的。”
李孝恭淡淡瞥了一眼自己的弟弟,笑道:“太子确实挺好,说到某人的心坎上了。”
李瑰闻言老脸不由的一红,而后说道:“你们不是也没反应过来吗?”
李神通大笑一声道:“走吧,走吧,不如归去。”
看见李神通走了,李瑰看了自己的二哥一眼,也急忙走了。
此地只剩下李孝恭和李道宗两人。
李道宗淡淡的说道:“你怎么看?”
李孝恭洒然一笑道:“王君廓必死无疑。”
李道宗眼中一亮,而后故作疑惑的道:“此话何解?”
“何必如此呢?此处又没有外人?”李孝恭嘲讽的说道。
“听不懂你说什么····”李道宗摇了摇头,而后翻身上马,领着自己的侍卫走了,只不过依稀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话语“赵王孝恭,独称军功。今君廓者不过当年帐下一将,昔己亥年诛杀阚棱,何等雄风?为何今日因一小将而纠缠不清?岂不失宗室大将风范?”
李孝恭看着李道宗的远去的背影,洒然一笑,李江疑惑道:“大王,何故发笑?”
“明白人不在少数,但是糊涂的人也不少。”李孝恭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道:“走吧,走吧。”
·········
此时太极殿中,李世民长舒了一口气道:“今日还是多亏了承乾,否则朕就有不小的麻烦啊!”
李承乾笑道:“父皇英明神武,乾纲独断之时不在少数,儿臣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这倒不是李承乾故作谦虚,因为他劝说李神通的话,有一些是李渊当时所说,不过李世民还是说道:“这也是难能可贵之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为君上者不需要有多少的才能·····”
“陛下说的甚是,毕竟不是每一个帝王都如同陛下一般天纵神武。”长孙无忌呵呵的笑道。
李世民顿时住口不语了,李承乾则是偷偷的发笑。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问道:“程知节和陈侍中之事,到底是为何?现在可以说了。”
李承乾寻思了一会儿,说道:“是裴寂捣的鬼,只有他才能影响到陈侍中,而且近几日也只有裴寂府上的人去过陈侍中的家中。”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长孙无忌嘿嘿的笑道:“此人竟然还不消停,难不成还以为自己背靠大山,无人敢动?”
“不过儿臣在右武卫中发现,右武卫将军刘德裕···恐怕····”
“恐怕什么?你怎么也学其那些朝臣,说一半藏一半,咱们父子之间有什么不能说的?”李世民眉头一皱道。
“刘德裕心怀二心。”李承乾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说道。ps:感谢木头子弹,但是真的吃不下去,不过我还是会补齐这一万二的····
第六十六章 没文化真可怕()
右武卫将军刘德裕心怀二心,李承乾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秦琼起先已经同他说过了,再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李世民的眼皮不由的跳动了几下,虽然脸上没有什么表现,但是他的心中还是起了波澜。
无论是秦琼还是李承乾都和刘德裕没有私怨,这就很说明问题。
反倒是旁边的长孙无忌有些疑惑,因为他亲自跟着李承乾一块儿到的右武卫的大营,而且李承乾就没有离开过他的眼皮底下,他又是怎么发现刘德裕有二心的呢?难道他真的能够未卜先知?
但是长孙无忌丝毫没有怀疑这件事的真假,因为李承乾当日去罗艺军中为质的时候,就表现出他神异的一面,可以说尚未出长安,就已经算准了所有的事。
长孙无忌只好压下心中的疑惑,毕竟现在不是询问的好时候,他知道还罢了,若是让李世民也知晓李承乾能掐会算,未卜先知,恐怕后果·····
纵然李承乾多么的仁孝贤良,也会在李世民的心中种下一个怀疑的种子。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才干卓绝者者,装神弄鬼者,无不是死于非命或流亡他处,善终者何其少也?
仅仅是一个原因,即为帝王所忌,文种献伐吴七术而灭夫差,及至功成,勾践赐予文种一把宝剑,道:“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文种遂自杀。
刘邦开国之后,萧何自污名声,张良跑去修道,韩信、彭越之辈被诛,余下如曹参、周勃之流无不唯唯诺诺,方得以存活。
而刘伯温算无遗策,佐元璋而定天下,其结局若何?
战功赫赫,一手扶大厦之将倾,四拒称帝的曾文正公,不也落得个解甲归田的局面吗?
长孙无忌说道:“陈侍中虽然用意是好的,但是却办了一件蠢事,被人利用尚且不知,若是他自己一旦知晓,以他刚烈脾气恐怕不会再在朝中久待。”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道:“或许这就是裴寂的高明之处,现如今朝堂之上封伦以及裴矩等病死,若是陈侍中再去位,三省六部长官已去其三,父皇为了朝堂稳定,必然不会再换,这样的话,最起码在三年之内,裴寂可高枕无忧。”
“但是他的功利之心太强,而且又非陈侍中那样德高望重,若是久留中枢,恐其祸不小啊!”
说完这些话,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就住口不语,李世民有所沉思,但是却不发一言。
过了大约片刻的时间,李世民看着摇曳的烛光,幽幽的说道:“今日叔宝来报,右监门将军长孙安业有反意。”
听完此话,本来乐呵呵的长孙无忌脸色瞬间骤变,心中寒意顿生,而后更是一股怒气勃然而生,目呲牙裂的道:“竖子焉敢如此?”
········
长安城,彭国公的府邸。
王君廓今日面圣,虽然中间有秦叔宝出来打岔,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十分成功的,此时此刻他昔日的部将知道了之后,大部分都来拜访,就算是出征在外的,也有府上的人前来问候,干脆就在屋内摆了两桌的宴席来招待他们。
“大将军,威加海内,战功赫赫,今日一见,果然是虎威赫赫,不减当年啊!”一个将领举起酒杯说道:“来,我等共同敬大将军一杯。”
其余众人也是一同举杯,沸沸扬扬,好不热闹。
王君廓一口将酒杯中的酒干了,捋着颌下几乎没有的胡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