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李承乾-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乾说道:“既然如此,儿臣倒是有一策,天象示警,人君若是无过,可有丞相带其劳,父皇以为若何?”
“这。。。。恐怕不妥吧!”李世民语气不甚强烈的说道。
李承乾马上又道:“昔汉武帝主宰社稷五十四载,丞相总共有十三人,这十三人当中武帝用来抵挡天意的不再少数,父皇为何就不能学一学呢?此时的朝中尚有许多的掣肘之人,舅舅他们常常是感觉如鲠在喉,若是乘此机会惩治一批,岂不是有利于父皇的大业?”
“更何况天象到底如何,还不是太史令和火山令说出来的吗?”
可能是最后一句话点醒了李世民,李世民的神色之间颇有些意动,然而他却突然说道:“看来你知道还真不少。”
这一句似褒似贬,李承乾不由的心中一突,刚要辩解,李世民摆手笑道:“不用解释,朕说过以后你尽管放手去做。”
而后起身指着龙椅说道:“这张椅子早晚是你的,若是你不能表现出应有的本领,休怪父皇无情。”
“当年朕在你这个年龄已经去雁门救驾,你身为太子,怎能没有丝毫的优点,朕倒是真的十分想看看,你到底能够做出怎样的一番事业?”
“儿臣遵旨,请父皇放心,儿臣无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却长着一颗使大唐国富民强之心。”李世民话都说到这个点子上了,李承乾只好就坡下驴的说道。
“那好,朕就拭目以待了。”李世民眼中一亮的说道。
“那今日请恕儿臣放肆,儿臣请第一道旨意,荡平长安不和谐之声。”李承乾道。
第八十四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准。”李世民不假思索的说道:“你要记住,这天下的任何人都可以不把李唐社稷放在心上,唯有你我父子不行。”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李承乾恭声说道,他的心中十分的明白,李世民说这句话的用意,此时的改朝换代,伴随着血腥和杀戮。
正如三国之时诸葛亮前往东吴结盟孙权时所说的话。
任何人皆可降曹,独孙权不可,毕竟此时战败的一方,无不是宗庙社稷被除,阖家老小满门上下被杀,岂能留有活口?
倒是民国时候的战争还留有一丝的颜面,只要一省的督军通电下野,即可安稳的做一个寓公。不过显然这个时候做不到这一点。
而后李承乾起身告辞,缓缓地走出太极殿,等他走到一半的时候,李世民的声音悠然响起,“还有你要记住你的名字的含义,不要辜负了承乾这个名字。”
李承乾的嘴角抿起一丝的微笑,皇家疼长子,民间爱老么,这是古今不变得真理,因为皇家思考的第一件事永远是社稷的传承。
李承乾走出太极殿之后,只见旭日东升,一丝的阳光照耀在他的脸上,或许是从李世民的话语之中听出了不同寻常的意味,他此时感觉到心中十分的温暖。
就在此时王虎迎了过来,说道:“郎君,皇后娘娘请您去立政殿一趟。”
李承乾闻言一愣,顿时感觉有些诧异,不知道长孙皇后找他过去干嘛,不过还是急忙赶了过去。
等他到了立政殿之后。才发现那里坐着两个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和长孙顺德,他顿时明白长孙皇后叫他来的原因了。
等到李承乾见礼落座之后,长孙皇后说道:“乾儿,最近在忙些什么?”
李承乾抬头看了长孙顺德一眼,淡淡的道:“没忙什么。”
虽然李承乾的目光十分的平淡。但是在长孙顺德看来,其中还透露出一丝的警告和压迫,不由的苦笑一声说道:“老臣多谢郎君周旋了,否则今日早朝之上说不定会颜面尽失。”
长孙无忌闻言冷笑一声道:“长孙一家不缺富贵荣华,独缺败坏家风之人,若是有人再恬不知耻。那就休怪我长孙无忌不讲情面了。”
李承乾听完此话则是暗自对长孙无忌竖起了大拇指,长孙顺德则是苦笑一声,目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暗叹了一口气,而后说道:“兄长,你这么说。是不是有些太不讲情面了,毕竟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有这样的一家人吗?”长孙无忌怒道:“若是皇后你在如此的宠溺他们,早晚他们必然酿成大祸,到那时悔之晚矣!”
显然是长孙无忌想到长孙安业之事,怒气不由的升了上来。
谁知他这话一说,长孙顺德也有些怒了,不就是偷盗些财物,你还给上纲上线了。再者说了他还是长辈,也已经拉下脸面了,你长孙无忌还想干什么?于是长孙顺德说道:“那也比某些人不敬长辈的强。”
李承乾一听此话。瞬间知道要遭了,果然只见长孙无忌拍案而起,勃然大怒道:“当年我和母亲,妹妹被人赶出家门,那个时候不知道你这所谓的长辈在哪里?又有何人曾经为我们主持过公道?是谁抚养我们兄妹的?”
“告诉你,是我舅舅高士廉。那时候的你又在哪里?你今天在这里还敢说这种话,也不嫌丢人。”
自从长孙无忌掌吏部以来。养气的功夫日渐深远,几乎是喜怒不形于色。但是今天显然是长孙顺德戳到了长孙无忌的痛处。
试问当年一个少年连同母亲和妹妹被赶出家门,寄宿于高士廉的家中,虽然高士廉待他们极好,但是想必冷言冷语和白眼是少不了的,也不可能少的了。
不单单是长孙无忌刻骨铭心,就算是长孙皇后一听见这话,脸色不是也变了吗?仿佛又想起了那凄惨的童年。
不要看什么将相和,亦或者什么君臣美谈等等,之所以会留下那么多的美好的故事,都是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而来的,或者是说统治阶级和文人有话要说,毕竟泱泱几千年从来不缺粉饰太平,美化古人的。
其实人是最记仇的,从古至今,从未变过,伍子胥鞭尸,瑕疵必报的范雎,得志之后通杀四方的主父偃等等,可谓是比比皆是。
不要以为长孙无忌不想报当年之仇,但是在道德和宗族的框架之中,只要他长孙无忌没疯没傻,他可以大义灭亲,因为天地君亲师,君在亲前,但是却不可以处置宗族,甚至是薄带都不可以,否则人们会认为此人不可信,更不值得深交。
所以李世民即位之后,因长孙皇后之故,无功之人长孙安业被授予右监门卫将军,要知道就算是参加了玄武之变的杜君绰和李孟尝两人也不过是被授予了左、右监门中郎将,差距之大可想而知,偏偏在此事之上长孙无忌还得捏着鼻子认了。
在李承乾的印象当中长孙无忌从来就不是一个心胸宽阔的主,栽在他手里的人不在少数,可想而知他的心情能好的了吗?
听完长孙无忌的话,长孙顺德瞬间就无话可说了,脸皮倒是有些烫红,估计是想起了尴尬之事。
一看见对方的模样,长孙无忌气就不打一处来,而后直接拂袖而去。
坐在主座之上的长孙皇后欲言又止,然而直到长孙无忌走出立政殿,她都没有说出一句话,毕竟他深知当年他的兄长带着她有多么的不容易,吃了多少的苦,所以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长孙无忌离去。
长孙无忌一走,长孙顺德看见李承乾对他也是爱答不理的,于是也就起身告辞。
等到只剩下长孙皇后和李承乾两人之后,长孙皇后愁眉说道:“乾儿,你说这可怎么办?他们怎么就没有一点一家人的样子呢?”
李承乾问道:“母后,难道您对当年之事一点都不介怀吗?”
长孙皇后一听此话瞬间就沉默了,李承乾马上又道:“儿臣明白了,既然如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又何必过分的要求舅舅呢?需知过犹不及。更何况关公战秦琼您说可能吗?”
长孙皇后顿时乐道:“这怎么可能呢?一个在东汉,一个在现在。。。。”说到这里她就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要想他们亲如一家人,估计现阶段是不可能了。
第八十五章 左翊卫车骑将军冯立()
长孙皇后顿时十分的发愁,对于她来说现在的她不一定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但是却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更何况她与李世民一项相敬如宾,长子又是皇太子,仁孝有加,几乎是在没有一丝可以使他犯愁的事。
但是唯有这件事使她十分的忧愁,然而当她看见李承乾在那里悠哉悠哉的时候,顿时心中暗怒,而后说道:“此事就交由你处理,无论你用何种方法,都要使他们和好,亲如一家。”
李承乾闻言顿时愕然,而后无语的道:“母后,舅舅是什么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让他和薛国公和好,您认为这可能吗?再说了您都解决不了的事,儿臣哪能处理的好?”
长孙皇后闻言淡淡的道:“予不管你怎么做,只要结果。”
李承乾想要再辩解时,长孙皇后已经起身朝内堂走去,不在听他言语,他只好闷闷不乐的走出立政殿。
看见李承乾脸色不好看,倒不是埋怨长孙皇后,而是这件事真的不好办。
等到回到东宫之后,李承乾吩咐王虎派人前去请李孝恭、罗艺、冯立、常胜以及程处默五人。
而后李承乾就静静的立在书桌之前,提起毛笔开始写字,虽然他的书法许久不练,但是此时也未拉下许多,还能称得上一代大家。
就在他写了四幅字之后,李孝恭等等都已经到了,不过一项玩世不恭的程处默的脸上却是露出了难有的凝重和担忧之色,毕竟如今他家老头子被罢官在家。
还有一人虽然面色坦然,但是心中却是有些惴惴不安。正是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前息王的心腹爱将。
“大家都做。”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毛笔,徐徐的说道。
众人落座,宫女上完茶水之后,李承乾方才说道:“孤久闻冯将军大名。前些日子突厥入寇,冯将军率百余人马与之战于咸阳,杀获甚重,大涨我大唐之气势,孤当日虽在远处,但是也为将军之勇赞叹不已。今日得见果然不凡。”
冯立听得李承乾此言,心中稍安,而后拜道:“不敢当郎君夸赞,某无有寸功,全赖圣人设谋。三军将士用命。”
李承乾大笑道:“冯将军此言过谦了,怪不得父皇常说恨不早得冯将军,今观将军之言行举止,果然颇有亚夫之风。”
冯立连道不敢,李承乾又道:“想必将军也非常奇怪为什么孤会叫你前来?”
冯立脸色微红说道:“正如郎君所言,某听得郎君召唤,实在是心中颇为不安,毕竟某的出身摆在那里。”
“呵呵。想必众位也非常奇怪为什么孤会召你们前来?”李承乾说道。
李孝恭等人闻言连连点头,毕竟他们这些人互不统属,罗艺还是一个白身。
李承乾又道:“孤今日让众位前来是为了解决一些事情。”
“今天孤向父皇讨了一份旨意。要在近日之内解决长安之事。想必众位深知近日长安城中,颇为不太平,久有陌生人进出,而且朝堂之上也是风起云涌,甚至是有人暗生异心。”李承乾说到此处时,眼中闪过一丝的寒光。
他的话音刚落。罗艺就抱拳说道:“郎君,若有差遣但凭吩咐。俺以及府中的十八骑早已经枕戈待旦。”
既然已经决意抱紧李承乾的大腿,罗艺索性也就抛开了所为的面子。毕竟乃是武人,更注重现实,所以再李承乾说完之后,他急忙起身大表忠心。
李承乾闻言笑道:“罗将军的忠心,孤是十分清楚的,过会自有罗将军的任务。”
“诺。”罗艺恭声说道。
看见罗艺的这种态度,李孝恭十分的惊奇,罗艺的脾气秉性如何,李孝恭十分的清楚,没想到就这样一个人都拜在了李承乾的门下,他不由的在心中想到,外表仁孝,内行王道,这位太子殿下的手段可是真不简单啊!
李承乾见罗艺坐下之后,接着说道:“冯将军,孤想问你一个问题?”
冯立一怔,急忙说道:“郎君请说,某必据实相告。”
“好。”李承乾道:“孤当年年幼,听闻我父皇担任天策上将之时,麾下将兵强将数不胜数,无论是曾经名动一时的秦琼、尉迟敬德等宿将,还是名声不显的翟长孙、杜君绰、李孟尝等,皆乃是万人敌,更有十八大学士为之谋。”
“当时的息王以及刺王甚为忌惮此事,于是息王暗中命令孙达秘密训练了三十六名死士,而且这三十六人挂靠在左翊卫麾下,不知可有此事?”
冯立尚未说话,李孝恭淡淡的道:“太子所言之事,我也曾听过,不过其中的详情还不甚了解。”
于是众人都目视冯立,冯立的眼皮耷拉下来,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确有此事,不过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