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李承乾-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众人都目视冯立,冯立的眼皮耷拉下来,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确有此事,不过其中的详情到底如何,某却不曾得知,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人某都不曾见过,而且他们当中的一切事务全部由孙达负责。”

    “而之所以挂靠在左翊卫麾下,一是为了有一个明面上的身份,以便行事,二是一朝之太子秘密训练死士,毕竟不好听,若是一旦传了出去对太。。。息王的名声有损,甚至可能引来御史的弹劾。”

    程处默不愧是一个好奇宝宝,出言问道:“冯将军,那后来这些人都到哪里去了?”

    冯立苦笑一声,用手指了指地下,而后说道:“据某所知其中大半都亡于玄武门之。。。一役,另一部分则是不知所踪,或许跟随孙达逃亡了吧!毕竟是他一手训练的。当然了这些人也只是昙花一现,若不是郎君今日提起此事,某都已经忘记了还有这么些人。”

    此时众人提起玄武门之变,无不是讳莫如深,虽然李世民心胸宽广,但是也不可能任凭众人说此事。就好比明成祖之时的靖难之役,虽然伟光正之极,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谁也不会去触这个眉头,所以冯立才会急忙的改口。

    李承乾闻言顿时沉默,不过还是说道:“据孤所知恐怕不止如此吧!”

第八十六章 龙凤纹玉佩() 
冯立闻言顿时一惊,急忙起身惶恐的拜道:“太子殿下,某所言绝无虚假之处,请殿下明察。”

    李承乾一愣,而后急忙说道:“冯将军误会了,孤所说的是那些死士恐怕不止如此。”

    冯立苦笑一声,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说道:“郎君还是说明白些好,某乃是降将,对于此等之事,十分的敏感,毕竟某在当时诛杀了屯营将军敬君弘,已经报答了息王之恩,现如今父母妻儿皆在,再不敢心生他念,请郎君明鉴。”

    “将军之心,我父子皆知,日后只要把持本心,为圣人效力,必可名留青史。”李承乾安慰道。

    冯立闻言重重的点了头说道:“立曾误入迷途,今得知返,怎敢不以死效命乎?”

    李承乾听得此言,点了点头,而后从胸前拿出一物,递给李孝恭而后说道:“不知王叔可曾还记得此物?”

    李孝恭将李承乾的递过来的东西,拿在手中,细细的看了几下,依稀有些熟悉的模样,而后方才不确定的说道:“此莫非乃是当年我平灭萧铣之后,所得的西梁皇室遗物,龙凤纹玉佩?”

    “王叔果然慧眼如炬,都过去这么多些年了,还记得如此清楚。”李承乾笑道。

    “不是我慧眼如炬,而是此物太过稀有,据说此物聚集了西梁皇室的气运,虽然有些虚无缥缈,但确实是西梁王朝的无价之宝,此龙形玉佩普天之下共有三枚,再找不出第四枚。”李孝恭徐徐说道:“当年我夺得此物之后。就将他们献给了太上皇。据说后来太上皇将这三枚玉佩,分别赐予息王、圣人以及刺王。”

    李承乾接着说道:“王叔所言不差,然而孤曾经遍查关于玄武之事的卷宗以及奏折,发现一个疑点。”

    “什么疑点?”李孝恭凝声说道,他从李承乾的话语之中察觉出了一丝的不同寻常。

    “武德九年八月。凤翔太守李应允曾经发来急报,说一伙不明身份之人,突然闯关,从凤翔出境,据说是逃到了碎叶一带。”

    “由于刚刚经历过玄武门之事,天下尚未安稳。各地皆在缉拿息王旧党,以图一步登天。李应允也不例外,于是招募画师,将闯关之人的容貌全部画了出来,而后连同奏折呈到了长安。”

    “后经前东宫内侍等辨认。其中有一个怀有身孕的女子,疑似早已死在六月之变的,息王之偏妃常妃,这个女子胸口所佩戴的正是一枚龙凤纹玉佩。”

    而后李承乾目光柔和的注视着常胜接着说道:“小胜子,你说这件事巧不巧?”

    常胜眼光有些闪烁,躲避着李承乾的目光,强笑道:“确实是有些巧,难不成当年的常妃并没有死?”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说道:“小胜子,你说对了,常妃确实是没有死。为了此事孤也曾经去咨询过魏玄成。他告诉孤说,当年息王争位之时,早就做了两手准备,暗中命令十八名死士秘密保护常妃,因常妃怀有身孕被息王隐藏了下来,而承道、承德等都已长大。目标也太大。若所以一旦事有不济,十八名死士立即护送常妃逃离大唐。留存一点骨血,以图东山再起。”

    “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之多。当事之人不是死的死就是逃的逃,但龙凤纹玉佩却不会错。当年孤就藩中山之时,父皇将他的那枚龙凤纹玉佩赠与我,而刺王死后,他的那枚龙凤纹玉佩随他葬进墓地。唯有息王的那枚不知所踪,所以那名女子比为常妃无疑。”(以此向高月大大的天下致敬)

    冯立恍然大悟的说道:“这就是郎君问某三十六死士之意?”

    “不错,据说护送常妃的十八人乃是其中的翘楚,所以孤有些担心,剩余的还呆在长安的死士,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尤其是还有一个精于刺杀的孙达。”李承乾点头说道。

    “太子大可比担心,刺客之道,小道尔,死士再多也不过是一群匹夫而已。因刺客而成事者,何其少也?纵然荆轲不也是徒留易水悲歌吗?”李孝恭闻言说道。

    “可是郎君,俺还是不明白,这同你请领的旨意有什么关联呢?”这时罗艺挠头插嘴说道:“大唐之外,幅员辽阔,俺曾经久戍边将,征战草原,数十万人放于草原之上就如同蚂蚁一般,所以才有多数的汉朝的将领因延误军机而被治罪。”

    “到了大唐之外,我们鞭长莫及,若是想要找到常妃斩草除根,谈何容易?”罗艺说道。

    “罗将军所言甚是,域外大唐力有未逮啊!”李孝恭也赞同的说道。

    听到他们二人的言语,冯立咬了咬牙说道:“某也以为赵郡王和罗将军说的不错。”

    而常胜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程处默则是眼观鼻,鼻观心,深的程咬金在某些事上的真传,不发一言。

    李承乾闻言心中微微一笑,顿时明白他们三人心中的想法,建成虽然被诛,自李承道一下所有男丁皆被鸩杀,但他们不敢说话,但是此时建成有一点骨血流亡在外,在他们看来也算是好的,毕竟罗艺、冯立二人也曾为其部将,李孝恭同李建成的关系也颇为不错。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此千古不变之真理,大唐江山若是君主贤明,必然能流传百代而不灭,但是若是君主昏聩,纵然是收天下之兵,尽诛不服之人,也不过是饮鸩止渴,充其量只不过是多苟延残喘几年罢了!”

    “既如此,未免天下黎民再受战乱之苦,李唐江山不要也罢!又何必在意到底是息王之后,还是秦王之后,或许是周王之后也无不可,因为那时我等已经皆作古,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担心?此非孤之本意,乃是圣人之教诲。”李承乾微笑的说完之后,转头看了一遍李孝恭等三人,眼中满是戏谑之意。

    李孝恭等三人闻言,看着李承乾的表情,顿时听出了话语之中的揶揄之意,顿时有些汗然,冯立惭愧的说道:“某还是小看圣人的心胸。”

    李孝恭也道:“呵呵,太子如此说,我就放心了。”

第八十七章 常胜() 
李承乾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可是孤却有些不放心。”

    “这是为何?”李孝恭奇道。

    “呵呵,说的有些多了。”李承乾岔开话题道。

    见李承乾不愿意多说,李孝恭也识趣的没问,而后几人又唠一会其他的,李孝恭,冯立两人请辞离去。

    只留下罗艺,程处默和常胜三人,李承乾对罗艺说道:“罗将军,过一会你将你的十八骑精兵,调入东宫之中,孤有大用。”

    罗艺闻言顿时大喜,这是李承乾真的将他引为心腹的表现,毕竟到太极宫之中兵马如云,他的十八骑虽然是精兵,但是却是边军,李承乾舍近卫兵马而不用,其用意罗艺用脚趾头都能想起来。

    “诺,请太子殿下放心,十八骑包括俺罗艺父子二人,马上入宫。”罗艺说完这句话,兴冲冲的离去。

    等到罗艺在离去之后,李承乾目视着常胜说道:“小胜子,你没有什么想要对孤说的吗?”

    常胜闻言精神仿佛有些恍惚,不确定的说道:“郎君,您要小胜子说什么?”

    李承乾冷笑两声说道:“小胜子,自从孤受封中山王之后,你就一直跟随在孤的身边,你跟随孤的时间不短,孤带你不薄吧!”

    “郎君,待我如同手足,这一点胜心中十分的清楚。”常胜有些激动的说道。

    “哦?你真的清楚吗?”李承乾盯着常胜淡淡的说道:“孤可不是这么认为?”

    “孤给过你机会,你可不要再自误,莫非真的欺孤年幼不成?”李承乾冷笑道。

    听完这句话,就算是没心没肺的程处默也听出李承乾话语之中的意思。于是不着痕迹的起身,拿起一个茶杯放到李承乾的桌子之上,而后矗立在李承乾身边不再离开。

    在李承乾的压迫之下,常胜的额头渐渐地布满密汗,不过还是面色不变的说道:“臣的确不知道殿下说的是什么?是不是有小人在殿下面前进谗言了?还请殿下示下。”

    “既然你不愿意说。那好,孤给你讲一个故事。”李承乾说道。

    “记得那是在大业末年,天下大乱,我祖自太原起兵,息王和父皇两人被派往他处招兵买马。”

    “谁知息王这一去,不仅得三万精兵。还带回来一个女子,常胜你可知晓此人是谁?”李承乾问道。

    常胜闭目摇头说道:“臣委实不知道殿下您所说的是谁?”

    “这名女子也姓常,和你是同姓同乡,你说这件事奇不奇怪?难道你们连个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李承乾含笑目露寒光的说道。

    此时程处默也听出来李承乾说的是谁了,不由的出言说道:“殿下。难不成常胜和常妃有关系?”

    李承乾冷笑着说道:“这就要问我们的常校尉了,你说是不是啊?”

    常胜继续保持沉默,而后对着李承乾跪了下去,不发一言,他顿时心中了然,此时已经辩无可辩。

    李承乾看到他的模样,思及前世之时常胜所做之事,心中怒火就勃然而生。疾步上前,一脚将常胜踹翻在地,怒道:“孤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对你抱以厚望,你知不知晓?”

    “左屯卫营驻扎在玄武门外,乃是北衙禁军中的中坚力量,孤花费了多大的力气将你安排进去,你知道吗?难道你就是这么报答孤的?”

    “你一生所学的忠孝节义都哪里去了?孤哪一点不好,哪一点比不过那个死人?他能给你什么?你这是愚忠你到底知不知道?”

    常胜就那么瘫倒在地。不发一言,不过眼角之中流下泪水。哆嗦着嘴唇说道:“臣????愧对殿下。”

    “你的确愧对孤。”李承乾怒道:“若非孤洞悉了你的一切,你要将瞒孤到什么时候。是不是还要用孤的项上人头来祭奠那个死人?”

    此时常胜爬了起来,继续跪在地上,而后悲戚的说道:“臣不敢。”

    “哼,无君无父之事你已经干了不少了,你还有什么不敢的?”李承乾说道。

    常胜仿佛已经认命了,不仅没有回答,反而轻声问道:“殿下,臣自问隐藏的很好,您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李承乾闻言笑道:“还记得孤要去拜祭息王之前,曾经问过你一句话。”

    “臣明白了,一定是臣不假思索的说出三日之后乃是息王的生日,所以引起了殿下您的怀疑。”常胜惨笑道:“这真是百密一疏啊!”

    “你说对了,不过那时候孤仅仅只是好奇,你为何知晓此事?而后太上皇遇刺之后,郑观音母女得以出皇宫,孤就开始怀疑有人同息王的余党暗中勾结,但是让孤实在没想到的是,那个人竟然是你,孤一手提拔,数次救孤于水火之中,孤视为腹心的常胜。”李承乾平淡的说道,但是话语之中充满了怒气。

    “怪不得当时太上皇出宫之时,殿下没有让这个白眼狼去护卫,原来早就料到了他心怀二心。”程处默恍然大悟道。

    常胜无言以对,就这么静静的跪着,过了片刻的功夫的之后方才说道:“原来当时殿下就已经怀疑我了,怪不得第一次您告诉我的是圣人出巡,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告诉我是太上皇,原来如此。”

    “若不如此,如何知道你这小子的狼子野心?”程处默说道:“还是殿下英明。”

    “英明,哼,还不是被他给骗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