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眼强棒-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觉得都参考一下就好,不用成为教条。”

    福岛回答。

    “你的意思是?”

    “要说真的迁就主视眼,我觉得肯定还是把主视眼放在前面有利……”

    所谓把主视眼放在前面。指的就是让主视眼离投手更近。具体到打席来说,就是左眼有利就右打,右眼有利就左打。

    “这么说我改练左打之后,就能打好内角球了?”

    “可以试试,但未必有效。我之前也说过了,日本有七成的人主视眼是右眼,可你看现在的棒球选手里右打还是比左打多……”

    虽然主视眼的概念在日本棒球界早已普及。但如何利用主视眼去发挥打击威力各种理论一直互相矛盾。

    福岛本人信奉主视眼在前有利的理论。不过实际练习和比赛中,他觉得挥棒顺手比视觉更重要。他自己就是一位主视眼右眼的右打。

    所以关于李元让,福岛并不是打算让他改练左打。对于克服内角弱点,福岛一平有其他的计划。

第33章 打击论() 
福岛一平并不排斥李元让试试左打,但他觉得这对打击不会有太大的帮助。李元让的动态视力很好,就算在右打席的内角球视野被稍微遮挡其实影响不大。

    而且李元让也不是速度型的选手,换到左打方面离一垒近的这一步起的作用也不会太大。

    在福岛看来,李元让的内角球弱点其实并非是因为看不清球造成的。纯粹只是打击技巧和理论有些偏差。

    不过在李元让自己的强烈要求下,福岛还是指导他找了找左打的感觉。

    这下子视野确实是更开阔了没错。但挥棒总是觉得不顺手。

    不仅如此,即便是换成了左打,内角球的打击还是一点起色也没有。

    “我暂时还是继续右打好了。”

    试了半天左打觉得并不适合自己的李元让这样对福岛说。

    “左打还是有左打的好处,练习之后也许能慢慢习惯,而且也有不少左右开弓两边都可以打击球员。但是比起这个,现在还是先说说内角球的问题吧。”

    福岛把李元让拉到休息区的长椅坐下。然后拿出了自己的平板电脑。

    “上星期的比赛,我替田古做数据统计,所以让他教了我怎么登陆it部做的这个网站……”

    福岛输入了id和密码。进入了管理界面。他在里面用了几个关键字进行搜索。列出了李元让最近几场比赛所有打席运动相机拍摄的影像资料。

    和平学园的it部在棒球场的不同角度安放了很多台运动相机。这次福岛选择的是本垒正上方俯拍角度的相机所拍摄到的画面。

    “先来看这一球。”

    福岛首先找到了对阵甲斐总合时李元让打出的本垒打。那是一颗典型的外角球。

    “你看这个击球点……”

    福岛将画面定格。正好是球棒与球接触的瞬间。棒球已经完全越过了本垒板才被击中。因此这一球是被推向了右外野方向。

    “如果想要打中内角球呢,就要像这样……”

    福岛找到了李元让有几次击中内角球的画面。是否形成安打且不论,至少有那么两次球打的是足够扎实的。

    与刚才外角球的本垒打不同,李元让这两次打中内角球都没有等球完全进入本垒,而是在本垒板之前有一段距离就打中了球。

    “所以说问题是我的挥棒速度过慢?”

    看过了这些资料,李元让觉得是因为自己训练不足挥棒速度不够造成的问题。

    “我想速度不是问题,关键是之前你什么时候决定要挥棒?”

    “大概都是看清球、分辨出好坏球路以后才决定要挥吧……”

    “那大概是在什么时候看清的呢?”

    福岛的这个问题让李元让迟疑了一下。

    真正开始接触棒球这大半个月时间里。李元让也渐渐了解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

    无论是队友们的称赞还是自己的感觉。李元让现在已经明白动态视力和选球眼是自己的主要优势。

    如果说还有一点,那就是基于本能的空间判断力。

    此前的练习和比赛当中,差不多是在对方投手投球出手的瞬间,李元让就已经看清了球种和速度。接下来利用空间感进行换算,很快的就能判断出球的进垒角度,进而选出好坏球。

    只不过在比赛的时候,这样的一个过程并不是向大脑传输的一系列理性的讯息。而是一瞬间涌过来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一种感觉。

    无论如何。经过回忆,李元让觉得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对球路轨迹的判断其实并不需要一直紧盯球进垒才能行。

    刚才所看到的那两次击中内角球的场面,都是两好球后不得不打,在本能驱使下击中球的结果。

    此前一直坚持等到球接近本垒板上空才挥棒,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一种习惯。

    “当然也不是说什么球都需要提前挥棒,外角球还是可以稍微放进来一些再打……”

    看过了比赛的资料。福岛一平拿出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图版,上面画了本垒板与打击区的线框。接下来他用白板笔和磁铁来模拟球棒和球的位置。

    外角球挥的过早,球棒可能会和来球错开变成空振。

    而内角球如果挥棒过晚,球便完全无法和挥棒轨迹重合。就算勉强蹭到球棒,也不会是命中棒芯。

    通过观察俯视角度的图示。李元让对不同角度的来球的挥棒时机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体验,也了解了其中的原理。

    那么接下来该轮到下一个问题了。

    李元让打算和福岛讨论一下先前讲到的主视眼。

    “如果你真的特别在意‘从背后投过来的滑球’这种事,那可以试试开放式打法……不过开放式打法也是有代价的。”

    对于李元让的疑问,福岛这么回答。

    所谓的开放式打法,指的是打击时在后面的一只脚更接近垒包,前面的脚稍微远离垒包的打击形态。

    因为双脚站位的原因,打者会以更正面的姿态面对投手,因此视野要比普通的打法广阔许多。

    至于福岛说到的代价,主要的一点就是开放式打法的姿态下,外角球,特别是外角低球打起来会使不上力。

    福岛一平擅打外角球,也喜欢打外角球。

    因此尽管自己的主视眼在右边,也绝不肯使用开放式打法。

    而李元让自认是靠眼力来打球,心理上非常在意看不见横投右投手的出手点的问题。所以还是决定试试开放式打法。

    福岛当然也乐意在这方面对他进行指导。

    讲解了开放式、半开放式,还有以开放式进行准备球投出后切换为一般姿态的三种打击方式。现在就差在球场上验证一下刚刚学到的内容了。

    “接下来我投几球你来试试吧。”

    没等李元让自己提出要求,队长福岛一平主动表示自己可以投球让他来打。

    比起每一球都大同小异的发球机,有实力的人类投手投出的球对打者来说是更好的练习目标。

    这也就是大多数职业棒球球队会雇佣一批专门在打击练习时投球的“打击投手”的原因。

    而算上记录员也总共只有十名可以上场队员的和平学园棒球部。当然没有专门负责为大家喂球的投手。

    绝大部分的队友,平时要么是两人一组进行抛球打击练习。要么就是轮流在打击笼里打发球机。

    如果想要打变化球,则要去车站前的打击练习场去找变化球专用的球道进行练习。

    与这些队友相比。能以队长福岛作为打击练习对象的李元让,绝对是得到了特别的优待……

第34章 面目全非() 
李元让会加入棒球部,一半是因为对棒球运动有兴趣,另外一半是为了填满自己的业余时间。

    和平学园算是私立学校里课业负担很轻的那种。如果不是每天下午有固定的训练,李元让还真不知道这些时间要如何打发。

    到东京上学已经快要两个月,不过由于对各种电车和地铁线路还不是十分清楚。加上并没从生活费里攒出多少零花钱。

    不练习的时候,李元让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自己租住的公寓。

    虽说旧书店里的漫画或者价格十分便宜。不过十多平米的房间当中并不能放下太多这些东西。

    所以李元让的娱乐主要还是通过电脑和手机进行。

    周五晚上,经过了四五个小时高强度训练的李元让一回到公寓就瘫倒在床上,拿出手机打开了一局随机对战游戏。

    结果对战进行到正要夺取胜利的关键时刻,手机卡顿了一下,一封新邮件推送让战局瞬间逆转。李元让没心情继续玩下去,直接退了出来,去读那条新来的消息。

    “记得看今晚播出的节目。”

    发出这封邮件的,是队友矢部明男。

    “什么节目?”

    李元让当然知道矢部说的是上周比赛时,东都电视台来拍摄的内容要在本周播出,但具体节目的名字他却记不清楚了。

    或者说他压根就不想记得这名字。虽然这可能是自己第一次上电视。但不知为何,李元让有点逃避看到自己镜头中的样子。

    “东都台,名字叫《武田和也的荣冠之路》,播出时间是零点五十九分。”

    “那时候我早就睡了。”

    “宅男哪有睡那么早的,而且明天是周六。”

    矢部回复道。

    李元让以前当然不会在周五的晚上那么早睡觉。不过自从加入了棒球部。日常运动量增加了好几倍。加上周末也会有训练和比赛,所以现在的他的作息特别健康。晚上不到十二点就会睡着。

    不过在矢部的强力建议下,李元让还是从床上爬了起来,打开电脑设定了定时录像。

    尽管因为空间之类的原因在公寓里并没有安放电视机。但是为了看到一些在电视上首播的动画片之类的节目。李元让还是弄了一台usb连接的电视收视设备插在了电脑上。

    第二天早上,李元让一起床便打开了电脑。开始播放录好的节目视频。

    前半部分的内容照理是一系列全日本各地棒球消息的汇总。李元让利用这段时间刷牙洗脸,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一盒牛奶当做早餐,准备边喝边看。

    终于到了与和平学园的比赛内容。

    一上来便是对投捕搭档矢部和福岛能力的吹捧。不知道的还以为武田碰到了比甲子园八强还厉害的队伍。

    然后就是武田触击、盗垒、扑垒之类镜头的反复慢动作。

    再接下来,节目的制作单位竭尽所能的用五毛特效渲染了李元让的登场。

    这让第一次观看这节目的李元让本人吃了一惊。差点把口中的牛奶喷了出来。

    李元让被塑造成了和平学园从海外招募的秘密武器。阻挡在武田和也前进道路上的隐形大魔王。

    电视台给李元让的能力打了分,并用六边形的图表表示。其中力量、击球技术、反应力都是满分的五。而动态视力一栏只打了三分。

    第一局的先头打者本垒打自然是被极力渲染成强打者的实力碾压。而另一次打击时武田和也的飞身扑救更是被渲染成拯救球队命运的关键。

    整个比赛集锦以九局下半武田和也扳平比分的三垒打为结尾。李元让回传本垒的一球被冠以“serbeam”的称呼。而原本是提前好久就已经传进捕手手套的这一球,为了节目效果,也被剪辑成了与扑向本垒的武田和也同时到达。

    浮夸的煽情音乐结束,节目内容画风一转,和平学园的代理经理人铃木亚季的采访画面在这时出现,问答中关于比赛的部分被全部剪掉,只留下了关于武田和也共演电影时的花絮与趣闻……

    ……

    看过了比赛的集锦视频。下午李元让照旧来到了练习场。

    “成为强打魔王感觉如何?”

    早就等在那里的矢部一脸坏笑的问道。

    “其实感觉还不错,不过这节目里把咱们说的也太强了吧……”

    “把对手描绘的强大一些,这才显得主角的成就有价值嘛。”

    在这个节目当中,武田和也当然就是主角。

    “那咱们的球队在高校棒球领域到底算是个什么水平?”

    “就是,大概这样的水平吧……”

    矢部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因为关于这一点,他自己最近也有些疑惑。

    最近的几年,和平学园的棒球队在每年的夏季预选上基本都是止步于第二、第三轮。算是和隔壁的阳野高校是同一级别的队伍。

    今年与阳野的练习赛,却是轻松取胜。

    隔壁山梨县的棒球水平虽然整体不如东京,但甲斐总合是县内头号强队。去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