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眼强棒-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面对短打的对手时,投出内角高球的目的并不完全是让对手退缩。

    如果对方手忙脚乱之下选择击球,让这种高球砸在球棒上沿形成捕手头顶的飞球才是更好的结果。

    不过再怎么说也比让对手触击推送打者要强。

    接下来的第二球,李元让观察了一垒上跑者的离垒距离和姿态。

    在确认对方盗垒意愿不高的前提下,他打算来一颗曲球。

    矢部明男在传授捕手心得时曾经讲过,利用下坠系变化球的高度差,也能破坏触击。

    福岛一平能够在比赛中使用的球种中并没有真正的垂直变化球。李元让选择了纵向变化幅度较大的曲球作为替代。

第66章 赠送的出局数() 
确认了垒上跑者没有明确的盗垒企图。投手福岛一平以尽可能简洁的投球动作投出一颗曲球。

    菊水的二棒打者追着球下坠的趋势轻轻下蹲。用棒头下沿点到了球。

    府中市民球场的野是与甲子园类似的黑土。但土质可能更为蓬松一些。

    这球直接落在本垒之前,几乎没怎么产生弹跳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原处不再滚动。

    这种局面下,应该是捕手对触击球进行处理。

    李元让瞟了一眼跑者的位置,觉得有机会杀掉冲向二垒的雪风幸男。

    于是他迅速捡起棒球直接传向前方。

    传球的时机没有问题,速度也不慢。但角度实在过于偏高。

    游击手德田球儿从垒包上高高跃起接到传球,总算是没让球漏到外野。

    而跑者就趁着他跳起的瞬间触到了二垒垒包安全上垒。

    德田对跑者的上垒并不在意,接球后毫不迟疑直接传向一垒。

    这次一垒手正冈没有失误。

    虽然双杀不成,但至少取得了一个出局数。

    第三棒,捕手矢作。

    根据资料显示是有一定打击能力的球员。

    李元让原本以为要与他周旋几球。

    没想到第一球就直接被偷袭短打。球被点向一垒方向。一垒手正冈冲了出来捡到棒球,传给了补防一垒的投手福岛。两出局。

    虽然守备位置是捕手,矢作其实冲刺速度相当不错。传球只要再慢个零点几秒就能上垒。

    李元让觉得对方应该一开始就是奔着安全触击去的。

    毕竟在一出局得点圈有人的情况下,“牺牲”自己推进一个垒包意义并不太大。

    现在打击终于轮到了四棒兼王牌、菊水高校的主将大和山斗。

    当初在对手的名单上看这四个字的时候,李元让倒也没觉得太奇怪。

    现在十几二十岁的rb男性叫“遥斗”或者“健斗”之类以前不常见的名字的很多。

    但球场播报员真的把名字读出来的时候,李元让才了解了他家父母起名的本来用意。

    打者大和绷着脸站在打击区。李元让觉得气氛无法搭得上话。于是直接打出了投球的暗号。

    面对对手的核心打者,李元让反而燃起了斗志。第一球是内角高的快速直球。

    大和山斗毫不犹豫的挥棒。球被打得既高且远。击中了外野左侧护网的最高处。

    虽然是界外球,但差一点就被打出场外。

    这一击让李元让倒吸一口凉气。长距离炮大和果然名不虚传。

    下面的配球李元让开始决定不要再正面交锋。

    滑球、直球、滑球连续三球配了外角低球。

    球数成为两好两坏,虽然看起来对投手略微有利,实质上这种闪躲的态度却把自己逼到了墙角。

    配球讲究布局。前面连续三球投向同一方向。骗到打者第二次挥棒的滑球也已经配了两球。

    再用这种模式投下去,对方大概一定猜得出来球路。

    如果放弃外角低,下面的一球有几个选择,但或多或少都要冒些风险。

    经过权衡之后李元让决定不与打者对决。

    虽然赛前资料不多,对手实力成迷。但从刚才与前面几位打者交锋的感觉,后面的棒次不会再有大和山斗这种级别的对手。

    第五球是明显的内角高球。因为投手的控球力李元让才敢打出这种暗号。

    球冲着打者眉毛的高度直接飞来。李元让接球时甚至站起了身。

    打者大和向后一闪躲开了来球。这当然是一颗坏球。

    其实大和就算不闪躲也不会被打中。投手福岛一平的球原本就控在不会击中打者的范围之内。

    两好三坏满球数。刚才的内角高球想来会让对方印象深刻。那么接下来的一球如果投向外角。打者对于距离感的判断会格外困难。

    这是一颗外角滑球。一开始当然是在好球范围之内。但最终会转向打者即便挥棒也很难打中的位置变成坏球。

    李元让期待用这一球诱骗对手取得三振。

    但大和山斗只稍稍转了一下腰就收住了球棒。裁判判定打者没有挥棒。四坏球保送。

    福岛一平的变化球轨迹过于明显,这是他一直以来没有克服的一个问题。

    四棒大和山斗选出了四坏球保送算是李元让的预料之内。但接下来的局面就不是他能够想象出来的了。

    菊水高校的五棒左打者冬月一上场就摆出了触击短打的姿势。

    现在场上的局面虽然是一三垒有人,可是已经是两出局。强迫取分战术成功的前提是打者自己必须能够上垒。

    在现在这种局面下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李元让以内角高球的方式试图破解对方的短打。

    三垒跑着在球投出的瞬间便开始起跑。

    打者冬月的身体在击球之前已经向右倾斜。球被点出之后整个人便顺势奔向一垒。

    福岛一平果断从投手丘出击捡起棒球直接传给一垒上的队友。

    三出局,攻守交换。

    “真想不明白为什么两出局后还用短打,直接挥棒也许机会更大嘛。”

    回到休息区的李元让向队友们嘀咕着。

    上个半局的三个出局数都来自对手的短打奉送。李元让对这种战术不太理解。

    “菊水现在这支队伍去年大多是作为代走代守要员进行培养。而球队去年夏大会结束后就被校方切断了经费来源,秋大会被淘汰以后就再没打过比赛。连发球机都被卖掉拿来补充活动经费。恐怕这群人都没什么打击的经验。”

    负责情报分析和收集但比赛期间不能接触电脑的田古雾拿出了不知什么时候准备好的手写资料簿。

    “你是从什么地方得到这种情报的?”

    比赛的情报毕竟有很多获得渠道。但诸如经费困难变卖训练设备这种事一般不会被外界知晓。

    “他们自己的部员在自己博客上写的。虽然是匿名,但博客的标题叫做‘幸运儿的生存之道’……”

    “我明白了,是雪风幸男那家伙的博客吧。可是就算对挥棒没有自信,全部使用触击未免也太过消极了。”

    棒球比赛中有牺牲触击或者高飞牺牲打这种战术。

    但这种情况下,自己出局的目的为的是换取队友的得分和推进。

    而菊水高校现在这种几乎全队都使用短打的战术,与其说是牺牲打,不如说是自取灭亡。

    李元让对于在这场比赛中守住分数有了信心。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从对手身上取分。

第67章 重球() 
一局下半的打击从中坚手宫城开始。

    投手大和第一球便是一颗目测球速超过一百四十公里的内角直球。带着观察对手球路任务的先头打者宫城放过了这一球没有挥棒。

    “这球打得到!”

    这是宫城看过第一球以后的第一反应。

    经过最近一阵时间利用发球机的特训,和平学园的大部分选手对一百四十后半甚至一百五十公里的快速直球在视觉层面上已经能够适应。

    接下来就是看得到是否打得到的问题了。

    第二球依旧是直球。位置似乎比上一球还更甜。宫城毫不犹豫的挥棒。也确实的击中了来球。但不知为何,球没有像预料中一样飞向外野,而是直奔游击手的方向变成了一个野滚地球。

    雪风幸男轻松的接住来球传向一垒。封杀出局。

    “比想象的要重。”

    回到休息区的宫城这么向队友描述了大和山斗的投球。身为第一棒虽然没能取得安打,但至少完成了观测对方投手的任务。

    所谓的“重”,指的是对方投球的球质重。被称为球质重的投手投出的球更难被打出长打。

    大体上来说球质重的投手可以被分为两类。

    一种是球在进垒的瞬间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而打者挥棒时难以确实的击中球芯而形成的地滚球。

    这种类型的投球比较容易用科学的角度去进行分析。

    但今天的投手大和山斗属于另一种,即便是击中了球芯依然难以打出远距离飞球的类型。

    这种形态的重球难以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关于此类投手有各种都市传说一样的理论,汇集起来更像是玄学。

    “大概和旋转的频率或者角度之类的因素有关吧……”

    关于球质的问题,矢部明男是旋转频率派的信奉者。作为一个兼职投手,他也曾经试图依靠手指在出球瞬间的时候发力来增加球的重量感,但似乎并没有实质的成果。

    第二棒打者,一垒手正冈济。

    自从开场失误造成对手上垒以后,他的集中力似乎又恢复了许多。

    但是此前几天队友进行针对性打击训练时他的缺席导致了视觉上对快速球的不适应。

    连续对直球空振。很轻松的形成了两出局。

    现在终于轮到了李元让的出场。

    刚才宫城击中的那一球,李元让在休息去里反复追问了球运行的轨迹。

    在确认球几乎是投进了好球区正中的位置以后。李元让大致明白了对方投手的控球力。

    像刚才那种局面,很少会有捕手会下达投一颗正中直球这样的暗号。

    而且球投进的角度也与捕手一开始手套摆的位置并不相同。

    看来球速超群的大和山斗控球力确实有待加强。

    李元让连续被对手进攻自己内角高弱点区域的可能性看来颇小。那么能否击出安打主要的障碍就是他挥棒的确实性以及对手传说中的重质球了。

    站上打击区的李元让准备迎接对手的第一球。开赛之前的菊水高校是个神秘的对手,打击层面的实力在上个半局基本已经摸得清楚了。

    那么防守方面是如何呢?

    李元让用余光瞄了一眼本垒板后方的捕手矢作。与一般球队的捕手比起来,这家伙身材瘦长。走垒速度也很惊人。

    而面对前面两名打者,更多的是利用的投手的实力进行压制。从刚才的投球内容中无法解读更多这位捕手的引导能力。

    对手的捕手赛前做过多少功课,是李元让在这个打席想要弄清楚的问题。

    第一球是外角的速球。非常明显的坏球。

    接下来的一球,直奔打者肩膀的位置而来。

    李元让向后一闪,倒在了地上。而捕手也没能接到来球。

    “小心点啊!”

    和平学园的休息区里传来了队友们的抗议声。

    李元让站起身来,拍了拍球衣上的泥土,向队友们挥手示意自己没事。

    “抱歉了,下面会注意的。”

    捕手矢作小声的道歉。

    李元让在猜测“注意”这两个字的含义。

    “难道说接下来就不配内角球了?”

    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李元让清楚记得自己刚开始学习捕手知识的时候矢部对自己说过的那些话。

    “不要觉得福岛前辈那样的控球是理所当然的。”

    得益于福岛一平这样的优异控球,李元让的新人捕手道路变得相对平坦。

    想要试验的配球模式可以随心所欲的试验。比赛关键时刻的时候球也能投进必须投进的区域。

    唯一的遗憾是福岛一平作为投手缺乏能压制对方的决胜球。

    变化球轨迹不够完美,直球在高校这个级别的比赛也算不得拥有压制性的速度。

    而现在作为对手的菊水高校。他们的投捕组合面对的是完全相反的问题。

    大和山斗的直球有球速,球质也相当不错。可控球的局限让捕手矢作只能以大致的内角外角进行配球。

    容易形成触身球的内角球配起来还充满顾虑。

    刚刚的两球,其实是有布局有策略的投球。只是投手的好坏球看起来太容易分辨。

    结果现在球数变成了两坏球,对打者绝对有利的局面。

    下面的第三球依然是直球,大概是想要投外角。但并不足够靠外。

    球的进垒点在李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