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眼强棒-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起他平时的姿势,这种形态的球速更快,更重要的是对体能的要求也更低。
“这么做的话会不会容易受伤?”
李元让有听说过一种观点。棒球选手无论是打击还是投球,如果贸然更改自己固有姿势就会加大受伤的概率。
“事到如今不是考虑这种事的时候。而且这种使用腰力的投法其实才更接近自然规律。”
高度接近一八五。身材壮硕的福岛一平一直以来只能投出一百三十公里的球速。其实原因之一是他几乎只用上半身的力量投球。这反而是对手臂负荷更大的投法。
场地右边的投球练习区。李元让摆好了接球的架势。福岛一平用他的另一种投球姿态开始投球。
即便是用目测也能看出球速的增长。
第一球过于偏向右侧。李元让反手去接。手套没能碰到棒球。
还好站在李元让背后负责补位的矢部明男及时接住了球。没干扰到场上的比赛。
福岛一平摘下球帽用球衣的袖子擦了擦汗。投出了自己练投的第二球。
这次总算是捕手能接的到的位置。
李元让明显的感觉到球速和球威的提升。
不但远远超过刚才比赛中的速度。甚至比上一场球的威力还要好。
第三球、第四球,一直投到五球后。福岛一平走到了捕手这边。
“直球这样就可以了吧。”
李元让点了点头。
“接下来是变化球。”
“滑球的话,今天就算了……”
李元让不好明说,但福岛一平今天滑球的状态实在不堪使用。
“要不要试试指叉球?”
福岛一平会投指叉球。甚至和李元让约定的投捕暗号里也有指叉球的暗号。
不过无论是训练还是练习比赛当中,福岛面对李元让投出的指叉球效果都不好。
因此在正式比赛的实际配球中李元让是将指叉球封印的。
“指叉球还是继续封印吧。”
李元让不得不实话实说。
“不,我觉得应该试试。”
旁边的矢部明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因为滑球无法使用,这场比赛李元让的配球只能以曲球和直球进行搭配。与对手的周旋非常吃力。
如果现在加入指叉球,哪怕是偶尔使用,也会对局面有所帮助。
福岛一平转身回到练习区里投球的位置。那是个用神宫的红土堆成的斜坡。模拟投手丘的角度。
李元让在捕手的位置蹲好。一颗指叉球投出。在捕手面前不远处开始失速坠落。幅度算不上大,但微妙的速差足以迷惑打者。
李元让站起身来,向福岛所在的方向竖了大拇指。
和以往的指叉球不同,大概是现在这种投球姿势的关系。福岛的这一球完全堪用。
比赛场上,中坚手宫城打出了三垒方向滚地球。
他竭尽全力奔跑,最后更是飞身扑垒。
双手摸到了一垒垒包。而此时一垒手的手套也按在了他的头盔之上。
“out!”
随着裁判的判罚。和平学园这个半局的进攻结束。
接下来,福岛一平的新投球形态要接受实战的考验了。(。。)
第116章 新形态()
五局下半,比赛进入中盘阶段。扶桑第三的打击从船桥俊人开始。
备受职棒球探瞩目的船桥毫无疑问是西东京地区最好的开路先锋之一。前面的两次打击都给和平学园带来了不少麻烦。
而面对这位打者,现在的福岛一平采用了与刚才截然不同的投球形态。
在正式的比赛中,这还是第一次。
放松对肩膀和手肘的控制,而是把身体姿态交给平衡感本身。用左手协助蓄力,并且使用腰部转动的力量。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福岛的投球姿势已经不算是高压投法,而更接近是四分之三的方式。
用这种更符合人体发力习惯的姿态,福岛可以投出更有威力的直球和球质更高的变化球。
因为不用刻意压制手肘的挥动,投球时对体能的消耗和要求都有所减低。
而代价是控球水平的下降。
虽然不是完全无法预测的程度。不过现在李元让明白,福岛已经变成了不能用九宫格指令进行配球的投手。
即便是把好球区分成四份,福岛的控球也未必能保证完全投进捕手要求的区域。
更不要说是好球区边缘模棱两可的那种球路了。
而对于打者这一边来说,他们几乎是要面对一个全新的对手。
刚才所记住的福岛投球的感觉完全作废。
船桥俊人对福岛的内角速球挥棒,没能掌握到时机变成了空振。
李元让接住棒球,然后目光移向中外野后方的电子记分牌。西东京大会准决赛会在这里显示每一球的球速。
福岛刚才那一球是一百三十九公里。
他正式比赛中的最高球速。
福岛一平自己对这一球速倒是毫不意外。私下的个人练习里他曾经用这种投法给自己测速。最高记录比这还要更高。
这样的直球又连续投了两颗。
用现在这种方法,福岛现在没法把球控在好球区的边缘。不过如果第一球拿到了好球数。在投手有利的局面下他不会轻易把球投到打者的“甜区”里去。
船桥放过了一颗坏球,另外的一球想要挥棒已经为时过晚。
两好一坏。是时候用一颗决胜球来夺取出局了。
这样关键的一球,李元让决定用指叉球。为了稳妥起见,李元让打出了外角的暗号。
对于这一颗球李元让有两种期待。
其一当然是希望这球能够按照预期那样产生应有的变化。
而第二点,虽然现在没办法对福岛的控球有所把握。但就算是碰运气,也希望这球能投进好球区边缘的范围内。
福岛一平的指叉球在本垒不远处失速开始下坠。李元让把这颗球稳稳的接在手套里。
连续三球,船桥俊人都没有挥棒。
“ball!”
对于裁判的判定,李元让当然不觉得意外。不过他意外的是船桥的反应。
刚才这一球的位置,如果不是对自己的选球眼有十足的信心,很少有打者会如此信任裁判。
就算不以安打为目的挥棒。破坏性的打出界外球往往是更安全的对策。
除了表象上看得出来的速度与打击实力。船桥俊人的选球眼也在平均水准以上。
“真可惜啊,要是守备上更靠得住就好了。”
李元让这么嘀咕了一句,音量故意控制在对手恰好听得见的程度。
船桥俊人明白对方捕手的用意。没有搭话。而是摆好了打击的架势等待下一球。
这是一颗内角速球。稍微高过好球区,接近打者肩膀的高度。
不是为了引诱打者出棒的坏球。纯粹是福岛的投球没能将棒球压低。
船桥本能的向后闪了一下。球数变成两好三坏。电子屏幕上显示的球速是一百四十一公里。
福岛一平的投球终于突破了一百四十大关。不过非常可惜,这是一颗坏球。
上面的两球没达到李元让的预期效果。
船桥走垒速度相当优秀,四坏球保送他上垒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不过瞄准红心一味追求好球也不明智。
第六球,李元让的手套摆在内角,但并不是非常靠近边缘的位置。
福岛一平对暗号点了点头。
这是一颗指叉球。
船桥俊人挥了棒。而此时球已经在本垒前开始下坠。
球棒击中了棒球的上沿。左打的船桥顺势向一垒方向起跑。
游击手上前一步把滚地球稳稳接住,顺手传向一垒。
就算是船桥有五十米五秒八的快腿还是来不及。
运用新的投球法,福岛一平取得了这一局第一个出局数。而且对手还是对方阵中最受瞩目的一棒打者船桥俊人。
唯一的问题是,用球数依旧没能压的下来。
“一百四十一公里,现在这样的球速可以在编成会议上提案了吧。”
倒不是在推销福岛。南部阳一只是想了解一下自己这位老朋友在职棒球探眼中的评价。
“对西装组那群人来说可能会好交代一些,不过其实福岛他自己也是打算要读大学的吧。”
在日本的很多行业当中,都有制服组和西装组的分别。
具体到职业棒球领域。和其他体育项目不同,棒球的教练员和训练辅助人员平时工作中都身穿球衣,并且拥有背番号。
这些人与球员一起构成了职棒界的制服组。
而与之相对的其他管理层人员自然就是西装组。
严格意义上来说,职棒球探并不穿着球衣工作,也没有自己的号码。
但因为基层球探大多数是球员出身,他们从个人情感上把自己归入为制服组的一员。
编成部那些远离一线,甚至压根就没有在棒球一线呆过的管理层人员,自然就被当做是西装组的代表被树立为对立面的典型。
从球场引退不过三五年的吉川虽然年纪并不太大,不过个性上属于轻视西装组的类型。
在职棒业界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的吉川现在对“职业”二字有着他自己的见解。
发掘球员方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南部阳一在前几局说过的话提醒了他。
船桥俊人,特别是没能打进甲子园的船桥俊人。
只要在编成会议上提出这样的人选并且最后被选进球队,今年的工作就算是有了交代。(。。)
第117章 适应与习惯()
阻止了船桥俊人上垒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扶桑第三的打线不只这一个支点。
两出局后,第三棒的三垒手横尾选到了一个四坏保送。
福岛一平现在的控球水平无法完全避免四坏保送的出现。
赛前被扶桑第三的监督寄予厚望的四棒打者大冢得以在垒上有人的形势下登场。
前面的几次打击,大冢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虽然他个人加入职棒的意愿强烈,而且也会被各家职棒球队放进今年选秀的大名单里。不过大冢未来的进路恐怕还是大学或者社会人球队。
只能守一垒的高卒强棒,如果只是“高校一流”而不是“超高校级”。直接进入职棒能站稳脚跟的例子相当罕见。
但是不管未来的发展如何。此时此刻的大冢绝对是个必须认真对付的打者。
强劲的臂力保证了挥棒速度。
哪怕是福岛一平现在已经可以把球速催到一百四十公里以上,直接用速球硬拼依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李元让用内外交替的配球取得两好一坏。但是第三颗好球始终无法拿下。
耗到第六球。大冢把一颗外角曲球敲向中坚手与左外野手之间。
一垒上的跑者一口气回了本垒。而大冢自己只敢推进到一垒。
移动速度是他最大的弱点。也是他不能守备其他位置的主要原因。
下面一棒小关是速度与力量兼备的打者。
但因为垒上大冢的存在。原本很有机会跑成内野安打的滚地球被轻松的传向二垒。
五局下的第三个出局数终于到手。比分是四比三,这个半局和平学园还是失了一份,再次陷入落后。
“结果还是丢了一分啊。”
回到休息区的福岛一平把手套丢在置物架上。自己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
“身体还能负荷吧。”
李元让正动手卸下自己的捕手装备,下面这个半局他要上场打击。
“至少撑过这场比赛没问题。”
很明显,福岛还惦记着要打下一场比赛。
虽然比分落后而对手也是劲敌。福岛一平还是觉得本方有赢球的机会。至少他还想要赢球。
六局上,正冈又一次把球打向外野。这次不是侥幸,而是真的摸到了投球的节奏。
只可惜角度不够刁钻。对方的外野手没有再犯错误,正确的接住了棒球。
仔细想来,千叶广之虽然在高校领域评价不低。不过就完成度上来讲只是一块优秀的“素材”。
左投,球速达到一百四十公里,有慢速曲球作为决胜球。
千叶的这些优点足以吸引球探的重视。但他手中的筹码也仅仅是这些而已。
几乎只有曲球与直球搭配。克制打者完全依赖速差和落差。当比赛进行过半,打者已经开始第三轮打击的时候。千叶的压制力下降也并不令人意外。
对落差和速差的适应,李元让当然比正冈还更擅长。
扶桑第三的捕手根本似乎也看得出这一点。
针对李元让的投球,根本的配球既有侵略性又小心翼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