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眼强棒-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王子与世田谷有一段距离。加上本身棒球部就不是他们学校的人气社团。
场边为进攻方助威的观众似乎只有棒球部的替补球员以及场上队员的家人而已。
打击的时候也没什么人加油助威。
扶桑大世田谷的打线基本都是右打,包括第一棒的中坚手小池也是如此。
仅仅从这一点来看,也能发现这所学校其实没有什么棒球特招生存在。
李元让可以拿来作为参考的资料只有此前秋大会三场比赛的打击数据而已。
尽管三场比赛球队都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胜利。但是作为打击机会最多的第一棒小池只有一支二垒打和一次四坏保送而已。
再加上身高刚过一七零。看起来不像是一位力量型的打者。
“先试试内角高吧。”
如果不知道投哪里的话,就试试内角高或者外角低。
这算是业余比赛中配球的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当然,前提也是投手真的能按照捕手的要求把球投进相应的位置。
矢部明男的直球不到一百三十公里。不过控球方面把好球区四分割这一点还是做得到的。
如果投在内角高的位置,也能给打者一定的速度感。
李元让基于这样的想法配出了第一球。
可打者小池轻松挥棒。白球直接飞向外野。
这球偏向左外野的方向,但落点大体算是中坚手的防区。
虽然外表上看不出来。其实人高马大的唐纳德平田是和平学园三名外野手里机动力最强的一位。
也幸亏是在唐纳德的防区。
棒球有惊无险的被接入了中坚手的手套。
“打得好!”
夸奖的声音来自扶桑大世田谷的休息区。连蹲在本垒板后的李元让也听得清楚。
这是他们的监督森田对自己手下球员的称赞。
平心而论,从挥棒速度来说这一球小池打的确实不错。没能形成安打只是因为击球准确性不足,外加棒球飞行的角度不够刁钻而已。
接下来的第二棒岩仓和第三棒浦和也都是非常坚决的挥棒。
两人都没打出安打。可是挥棒上的态度都很坚决。
特别是一垒手浦和,两次打出飞上看台的强劲界外球。
最后也打出了外野的深远飞球。
“唉!就差一点!”
浦和捡起脚边的球棒叹了口气。
他本以为自己打出了一支本垒打,所以做出了耍帅的甩棒动作。
“这种危险动作以后要避免!”
这是裁判的警告。
“我怎么觉得对方每一球都是冲着本垒打去的呢。”
回到休息区的李元让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八木监督。
“确实。前面的比赛里,扶桑大世田谷都是靠长打取分。”
掌管资料册的替补球员茨木拿出了数据作为佐证。
“不是靠长打取分,他们是在每一球都追求本垒打吧。得分只是副产品。”
这是八木监督的观点。
“当然了。”
八木继续说道。
“如果是这个森田监督的话,教出这样的弟子也不奇怪。”
“难道您和对方的监督以前认识?”
李元让问。
“我当然认得他,不过就是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我。”
森田正宏年过六旬。四十多年前扶桑大世田谷唯一一次春甲夺冠时是球队的四棒兼王牌。
大学时是新闻专业,之后的职业是电视主播。
八木监督曾经作为嘉宾参与过一次他主持的谈话节目,而在高校棒球监督这个位置上,他和八木一样都是一位新人。(。。)
第174章 肉眼测速()
对扶桑大世田谷的森田监督来说,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事是困难的。
高校入学时因为兴趣选择了棒球部。不但打进甲子园还拿到全国大会的优胜。
升学时想要学新闻专业,单靠成绩肯定考不上,结果凭借棒球的实力拿到了推荐入学的资格。
大学毕业别人都从普通记者干起。可是森田直接就走上了主播道路。
对高消费没有兴趣,八十年代把闲置资金都买了房产,因为懒得管理在九十年代初又都卖掉。
结果正好赚到了最多的差价还躲开了泡沫经济崩溃。
而现在,退休之后正想找些事情打发时间,就收到了母校棒球部的邀请,担任监督。
“这家伙根本就没被残酷的现实摧残过啊。”
和森田监督比起来,和平学园的八木算是后辈,按道理来说用“这家伙”之类的称唿并不适当。
不过八木在面对森田的时候心里总是难免有些不服气。
在人生的道路上,命运似乎对两个人并不公平。
而现在森田接任了扶桑大世田谷棒球部的监督。带出来的队伍似乎也和他自己一样乐观。
特别是这次的秋大会,森田对球员们的公开要求是把胜负看淡一些,在实战中磨练自己的球技。
在进攻的时候,不考虑打顺,不考虑战术。每一球都更多的去考虑打击本身。
“这样的话,会不会太顺其自然了一些。”
李元让觉得和平学园的氛围已经算是自由。没想到今天的对手在这方面似乎更胜一筹。
“如果是打击的话,真的能完全贯彻这一心态没准确实有更好的效果。”
作为一位不算是太全面的打者,矢部明男在打击的时候想的问题总是很多。
而一般的观点认为,棒球的打击其实心态放松没准效果更好。
紧张或者亢奋的态度都是打击的大忌。
虽然说最理想的情形是完全的理性和冷静。不过这没几个人做到。
退而求其次的话,现在扶桑大世田谷这种放松的状态确实有利于打线的发挥。
而对和平学园的八木监督来说他在乎的是另一件事。
如果把两队的建队方针放在一起。森田监督的做法以媒体人的标准来说就更像是“正义”的一方。与之对比和平学园岂不是成了反派。
这一点是八木监督最不能接受的。
当然,森田监督的策略应该只限于进攻方面,至于防守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投球的话总不能无视打者的存在了吧。”
矢部说。
现在对手的打击基本就是完全无视和平学园这边的防守球员存在。相信如果垒上有跑者的话,他们的打者也不会去考虑走垒方面的战术。
但是投球的情况就不同了。
投手很难完全无视打者像练习一样的进行投球。
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好球区的尺寸取决于打者的身高和打击姿势。
这也就是有时候在投球练习时,也要请一位队友站在打击区里模拟打者的原因。
和平学园的第一棒是一垒手正冈。
防守方不可能忽视的因素还有一点,正冈是个左打者。
而扶桑大世田谷的投手富永看起来只是一位普通的右投。
一颗普通的直球稳稳投在好球区的边角,被捕手接入手套之中。
“这球看起来有多快?”
休息区里的八木监督转头问身边的李元让。
“大概一百三十多一些吧?”
无论是秋季还是夏季,东京大会只有在神宫球场举行的最后几场比赛会显示球速。
而前面的四、五轮比赛里,只有在赛后才能拿到对手和自己的球速数据。
但是作为捕手,球速是能了解本方投手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训练的间歇,李元让突发奇想的开始训练自己用肉眼测算球速。
办法也不复杂。
训练场上的发球机球速相对比较稳定。先用肉眼观察发球机不同速度下的投球。然后作为参照物去和投手投出的球进行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李元让可以把目测球速的精准度控制在五公里前后。
以肉眼测算的球速来说,五公里已经足够精确。
但对于李元让一开始的目的,用来判断投手今天的比赛状态。五公里的误差就显得太大了。
像是矢部明男这种球速平均在一百二十五公里左右,极限速度不超过一百三十公里的投手。
最好的状态和最糟的状态之间,直球球速差别也就是十公里左右。而同样的一场比赛之内,球速也会有三四公里的误差。
这种情况下,用误差五公里的肉眼测速,判断起投手的状态,恐怕还不如捕手手套接球的手感来的准确。
但是也不能说李元让前一阵子花时间练习的这个技能就完全没有用处。
至少现在可以用来判断对手的球速。
刚刚对方的投手富永投出的这一球,看台上手持测速器经理人铃木亚季这边也采集到了数据。
时速是一百三十四公里。
作为一位高校二年级的右投手来说,算是中等偏上的球速。配合不错的进垒点,打者正冈没能击中也纯属正常。
而接下来的第二球,是一颗逃向外角的变化球。
“这是……伸卡球?”
李元让不太拿得准。
正冈是左打者,而富永是右投。
高校阶段的投手大多数是投不出逃向左打者外角的变化球的。
李元让见识过的这个方向的变化球只有两种,纵向下坠更多的伸卡球,还有水平变化量更多的喷射球。
当然,这两种变化球都是日式的叫法,到了美国球界会有完全不同的分类和称唿。
“大概算是伸卡吧……”
连八木监督自己也拿不准。
这种依靠手腕技巧不同而产生向左打者外角变化的球种每个投手的握法和投法都略有差异。
不靠慢动作去观察投手握球的那只手的话,很难简单的去区分。
不过不管怎么分类。总之现在打击区里的打者正冈要面对的是两好无坏的局面。
扶桑大世田谷的投捕搭档显然不是无视打者去做投球练习。
现在的投球策略是面对左打者而制定的。
“要是我的话,就再来一颗外角球。”
休息区里的李元让在推演着对方的配球。
而对手的实际投出的下一球也与李元让的推测不谋而合。
外角低的直球。打者正冈没有挥棒,而裁判却判了好球。
好球区的外角低离打者距离最远。作为一名左打者,正冈其实比较少面对向外角变化的变化球。
刚才的一颗伸卡球扰乱了他对外角横向空间的判断。
但让他三振出局的关键,恐怕是对方投手富永紧贴好球区边沿的控球。(。。)
第175章 想要长打()
扶桑大世田谷的投手富永球速以高校二年级的标准来说算是中上。控球水准则远高于同龄人。变化球也算有特色。
李元让原本压根就没料到自己在一局下半的进攻中会有机会登场。
不过第三棒的德田打出了二垒手正面强劲平飞球,制造了对手的一次失误。再加上德田自己的全力跑垒。终于安全上垒。
两出局,一垒有人的情况下李元让站上打击区。
然后,当他放过了第一颗外角坏球以后,场上局面变成了二垒有人。德田盗垒成功,而对手的捕手压根就放弃了传球。
得分的机会似乎就这么来了。
投手富永一开始就没打算和李元让完全的正面对决。
一好两坏之后的第四球,李元让提前挥棒把一颗漂向内角的伸卡球送上了左外野界外一侧的看台。
投手富永的视线随着棒球的飞行轨迹移动,然后摘下球帽擦了擦额头的汗。
东京的十月中旬的温度并不算高。比赛也仅仅才是第一局。
富永的汗珠差不多算是被这记强劲高飞球吓出来的。
蹲守在本垒板后的捕手原打出了第五球的暗号。
而投手富永接连摇了几次头。
“果然不可能完全无视打者去投球啊。”
打击区里的李元让心想。
第五球大概一定是外角球。外角球的话十有**是外角低。
问题只剩下球种还有具体的进垒角度。
投手富永的变化球主要有两种。对右打者来说就是内角的伸卡球和外角的曲球。
作为捕手,李元让其实很羡慕扶桑大世田谷的捕手原。
像富永这样的变化球配置加上控球能力,给捕手配球提供了许多可能性。
李元让的三位投手搭档所掌握的球种,在内外角交替配球的时候决胜球只能用在其中的一侧,另外一侧仅仅是作为铺垫或者伏笔。
而富永现在这样的两种变化球,大大拓宽了捕手在好球区横向方面的配球范围。
当然,虽说如此,配球的规律还是有迹可循的。
富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