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那些事儿-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少年后,当赵贵面对死亡的时候,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起今天的决定。有没有后悔过?但是,统一意见仍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左厢大都督李虎明确表示反对。李虎。字文彬,也是贺拔岳武川老乡会的一名重要成员。
按照李家的族谱。他们家出自世家大族陇西李氏,李虎的祖父李熙起家金门镇将,以良家子镇武川,从此在武川安家,他的父亲李天赐做过武川镇的下级军官,李虎少有大志,喜读书,善骑射,为人轻财仗义。深受贺拔岳的喜爱。
很早就跟在贺拔岳左右,曾经跟随贺拔岳平定元颢获取了爵位,后贺拔岳经略关中,李虎以功授东雍州刺史、卫将军,贺拔岳任关中大行台后,又以李虎为左厢大都督,贺拔岳随尔朱天光入关时曾经做过这个职位。在贺拔岳部众中,李虎的职位略高于其他众将。
李虎同宇文泰没有深仇大恨,他只是觉得宇文泰终归年轻些。连而立都不到的毛头小伙子能带好队伍?
李虎主张南下荆州请贺拔胜来关中收拾残局,毕竟贺拔胜是贺拔岳的兄长,更兼英雄盖世,在朝也是位高权重。贺拔胜的资历、职位、名望都能够压服众人。李虎这么一说,军中有些人觉得有道理,他们站在了李虎这边。主张去荆州请贺拔胜。
见两拨人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有人就说干脆上报朝廷。请皇帝定夺。
但此举变数太大,倘若朝廷用人不当。大家也就跟着玩完了。无论让谁来,第一要带领大家往前走,第二要为贺拔公报仇,这是前提。
一群武夫选老大,里面看不到谋士们的身影,在这个时候,他们知道没有自己发言的权力,倘若出言不慎,又会找来杀身之祸,武将们一言不合就刀兵相见,文臣们哪里能与他们抗衡。
而且,武将们也没有人想起来听听儒生们的意见,在他们的心目中,这是自己的事,不用别人插手。
但武人的缺点是讲不了大道理,找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所以意见始终不能统一。
军营内吵作一团,时间却在一点点流逝,见大家犹豫不决,都督杜朔周真急了:不要再争了,贺拔老元帅虽好,但远水不解近渴,今日之事,非宇文夏州不可,赵都督所言甚是,我现在就去夏州。
是的,继续争论下去毫无意义,当今之计就是赶紧把宇文泰请过来,到时候大局一定,谁还会有意见,谁还敢有意见?赵贵、侯莫陈崇、达奚武等人让杜朔周即刻动身。既然谁也说服不了别人,大家就各自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吧。
杜朔周带左右驰奔统万城。李虎也离开军中快马加鞭往荆州方向而去,李虎这次成为少数派,会不会站错队呢?也有人飞马赶奔洛阳,这一派可以称为不作为派,把一切推给上司的上司,万一朝廷派来个糊涂蛋,岂不是毁了大家?
现在比的是速度,谁跑的快谁就占便宜。荆州、洛阳比起夏州,地理距离太远了,但是,如果情报工作做得好或者事先有打算,还是能够弥补距离上的差别的,高欢就是个例子。高欢的人已经在路上。
原来翟嵩知道侯莫陈悦得手后,立即返回晋阳向高欢报告,一向稳重的高欢高兴地一下从胡床上跳下来,拍着翟嵩的脸颊连声道:卿除了我最大的心病,一定永不相忘。
翟嵩听着高欢的巴掌拍得自己啪啪直响,顾上不上疼痛,再献一计:侯莫陈悦没有能力安抚贺拔部众,望丞相早作打算。“卿言之有理。”于是,在高欢的安排下,大丞相府长史侯景一行十几人离开晋阳向关中赶去。到底谁能够如愿以偿地获得贺拔岳这支虎狼之师的领导权呢?
不过李虎这次战队了错误,一个大大的错误。
当第一拨接收大员匆忙赶往平凉的时候,夏州的宇文泰还只是风闻贺拔岳遇害的消息,他让城防大都督于谨加强戒备,以防变乱的发生。宇文泰的日子过得还不错。由于有了原州施政的经验,宇文泰在夏州的工作开展地相当顺利。
夏州同原州一样属于胡人聚集区,民族成分特别复杂,胡汉矛盾特别尖锐,所以造反、动乱属于常态,前刺史斛拔弥俄突凭自己手握三千重兵,遇佛杀佛遇鬼杀鬼,人杀了不少,叛乱却如原上之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头疼不已的斛拔弥俄突走了,宇文泰来了。
与斛拔弥俄突不同,宇文泰了解胡汉百姓的想法,找到了动乱的根源,所以自从他出镇以来,抚剿并重,对那些罪大恶极一条道走到黑的叛乱分子坚决予以镇压,对跟随作乱的百姓们好生安抚,只要放下武器就是我们大魏朝的好子民。
更重要的是,宇文泰力行建立一个清廉政府,只要官府少搜刮一点,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一点,大家就没心思造反了,所以很快夏州百姓该种地种地该放羊放羊,州境内出现了少有的和谐景象。安居乐业日子谁不向往?谁不想好好过日子,夏州奇迹居然让周边地区也安定下来,连附近的部落武装也不闹腾了。
工作上顺利,家庭生活也很滋润;在这里他有了自己的家。不过,宇文泰虽然成家了却仍然没有老婆,他只是娶了一个只能称为妾的女人姚氏。
南北朝时代讲究门阀婚,娶老婆是大事,跟皇帝第一个娶不一定是皇后一样,普通人先娶进门的不一定是正妻。宇文泰二十七岁了,生理上有需要,家也得有人照料,身边不能一个女人也没有,一时没有合适的女人做妻子,所以就先弄了个女人做妾,至于正式的妻子,要门第相当的才行。
姚氏的肚子还真争气,十月怀胎瓜熟蒂落给他生了个儿子,宇文家的长子出生了,当然因为母亲的原因做不成嫡子,只能称为庶长子。因为出生在统万城,所以宇文泰为这个孩子起名为统万突,据陈寅恪大师考证,“突”用在词尾表示火神或者勇士的意思。
统万突还有个正式的名字叫宇文毓,北周第二任天王第一任皇帝,史称周明帝。当初赵贵离开夏州后,宇文泰本指望老领导能听自己一句劝,但是贺拔岳还是约上侯莫陈悦打灵州去了。
宇文泰的担心不幸成真,贺拔岳遇害的消息震动了关西大地。有谣传说贺拔岳军府已经解散,宇文泰非常担忧,帐内都督6通不以为然,他坚定地认为军府一定不会轻易解散,因为每一个督将都知道,贺拔岳军府就是大家的靠山和后台,将军们同军府的关系就是皮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很多人都是懂得的。听6通如此一说,宇文泰心中稍宽。
宇文泰很悲伤,对老领导,宇文泰是感激的,一个人人一生中总有几次重大转折,总能遇到关键时刻拉自己一把的人,他们就是我们生命中得贵人。士为知己者死,贺拔岳算得上宇文泰生命中的贵人。
就在宇文泰忧心忡忡的时候,杜朔周到了统万城,宇文泰得到了贺拔岳遇害的准信,两人相对落泪,多少令人宽慰的是,军府仍在。只要军府在,就有报仇的机会,宇文泰不禁暗暗赞叹6通的见识,从此对6通亲近有加。(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一百三十六章【马后炮】()
义,眼前这些事不是自己能决定的,所以他要返回洛阳向皇帝禀告。为了让元修放心,元毗临走前,宇文泰大会诸将跟元毗杀马盟誓,共同辅佐王室。同时也借着这个机会让元毗看到军府上下同心同德,文泰地位已经巩固,朝廷看着办吧。
元毗还没动身,荆州方面也来人了。来人是独孤如愿,荆州城防大都督,贺拔胜手下第一猛将。原来李虎赶到荆州后向贺拔胜报了凶信,同时汇报了平凉的局势,请贺拔胜到关中主持大局。虽然对贺拔岳的遇害感到震惊和悲痛,但贺拔胜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经营多年的三荆地区,最后在李虎的一再请求之下才派独孤如愿赴关中做接收大员。
在贺拔胜看来,以独孤如愿的资历代自己收拢贺拔岳部众并没有问题。但李虎没有随独孤如愿走,他太了解平凉那支虎狼之师了,他还是希望能说服贺拔胜,独孤如愿的出身、资历、战功、官爵虽然也够高,但要收服寇洛、赵贵、侯莫陈崇等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众将能甘心情愿地服从吗?
李虎有点失望,看来荆州这一趟白跑了。毕竟荆州太远,当独孤如愿赶到的时候,宇文泰已经坐上了老大的位子。不过,见面是愉快而充满感情的。
“黑獭!”“独孤郎!”两人拥抱在一起。黑獭是宇文泰的字,独孤如愿的字是期弥头,独孤郎是独孤如愿在葛荣军中的时候,因为相貌英俊又喜爱打扮,军中将士们对他的爱称。
独孤如愿虽然多少有点失望。毕竟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自己独当一面的机会。但眼前的局势已经明了,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扭转局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能改变的努力去改变,不能改变的就只好适应。
独孤如愿是个明白人。这一年(公元534年),独孤如愿31岁。宇文泰30岁。不过,让独孤如愿有一丝欣慰的是宇文泰做了老大,两人本就是武川镇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又曾经同在葛荣军中为督将,战友感情还是有的。
独孤如愿痛快地承认了宇文泰的老大地位,同时。他请求作为宇文泰的使者随元毗到洛阳面见皇帝元修为宇文泰争取应得的位子。宇文泰很高兴地答应了。
独孤如愿跟着元毗上路了。到雍州后,元毗改变了主意,他让独孤如愿先回荆州复命,毕竟独孤如愿是荆州僚属,没有皇帝诏命是不可以随便离开驻地的。元毗考虑地很周全。不久,孝武帝元修诏独孤如愿到洛阳担任了皇家禁军的武卫将军。
元修听元毗汇报了关中情形,他对宇文泰的印象很深也很好,说起来宇文泰还是禁军的武卫将军,用他比用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人还好,所以他痛苦地答复了宇文泰的表奏,以宇文泰为大都督,承认了宇文泰的军事统帅地位。但同时告诉宇文泰自己已经让侯莫陈悦回京,如果他不来,我这当皇帝的要亲自去讨伐。说到底元修还是希望宇文泰能带领队伍到洛阳。
接到皇帝旨意后,宇文泰放心了,自己现在已经是军府名正言顺的统帅了,不过,回洛阳是不能答应的。宇文泰再次上表:侯莫陈悦自知罪重,不奉诏命。
臣放下私仇。多次遣使问悦及都督可朱浑元回京的时间,而侯莫陈悦扣留使者。不予理会。我看他的作为,一定是另有所图。臣正为此。不敢独自开拔,兼顾众情,请求暂缓东归。这道奏章呈上去不久,在荆州的李虎回来了。
原来,李虎得知宇文泰做了老大的消息后,匆忙自荆州返回,老大换了,如果自己不在家,疏远了,属于自己的位子也许就没有了,自己部曲被人吃掉的可能也是有的,所以李虎很着急。然而,回家的路是坎坷的,李虎到了阌乡不小心被亲高欢的一支巡逻队给抓获了,并就近送到了洛阳交给皇帝发落。
当孝武帝元修得知人犯是贺拔岳手下左厢大都督李虎的时候,他非常高兴,不但把李虎放了,还加封为卫将军,赏赐了大量财物,让李虎火速赶回关中。孝武帝太需要一个自己人到关西了,李虎受自己的大恩必然知恩图报,而且显然李虎不算是新任关西老大的人。元修这次没有看错,李虎将用一生保卫元家的天下。
经过这番折腾,李虎带着皇家卫队长的头衔回到了平凉大营。在这次推举老大的行动中,李虎无疑成为一个大输家,对宇文泰而言他少了拥戴之功,但李虎在武川群豪中资格老,又得到皇帝的赏识,这也决定了日后他的道路虽然不平坦,但一定是光明的。是的,以马后炮的眼光看,李虎的前途的确不可限量。
李虎回到平凉,宇文泰热情地把他迎入大营,依然让他参与军机要务,此时,不知道李虎有没有后悔过。军心稳定后,宇文泰开始考虑解决掉莫陈悦的事了。
他希望得到大魏朝廷的支持,但是,最终他失望了,皇帝似乎并不在乎侯莫陈悦的存在,是啊,既然宇文泰不回洛阳,关中增加一个牵制势力对朝廷而言不是坏事。宇文泰跟皇帝三番五次书信来往,元修始终没有松口,最后宇文泰等不及了,于是决定不管元修愿不愿意,他要开战了。干掉侯莫陈悦可谓是一箭三雕,一给对贺拔岳旧部一个交代,二是可以树立自己的威信,三是乘机扩充势力范围。
朝廷可用则用,不可用只能绕过去,毕竟谁有实力谁是老大,即使朝廷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宇文泰颇有政治头脑,侯莫陈悦不但要打,而且要打得名正言顺。
既然皇帝不发话,只能走第二条路,动用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