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那些事儿-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座城,斩三千余级,俘获吐谷浑王公以下二百人,虏男女四千口而回师。

    公元6o9年(大业五年),炀帝总领六军亲征吐谷浑,命银青光禄大夫刘权率军出伊吾道,与吐谷浑军相遇,吐谷浑人被痛击狼狈逃跑。隋军追至青海,虏获千余人,乘胜攻下吐谷浑国都伏俟城。

    炀帝命令刘权继续率军进攻占吐谷浑,曼头、赤水两座重要城池,并在赤水大破吐谷浑,击溃吐谷浑军主力。伏允率众保覆袁川。

    炀帝分命内史元寿南屯金山,兵部尚书段文振北屯雪山,太仆卿杨义臣东屯琵琶峡,将军张寿西屯泥岭,四面围之。

    手机: 电脑:

第二十二章【辉煌】() 
唐朝那些事儿;第二十二章【辉煌】

    吐谷浑可汗伏允仅仅率数十骑潜藏于泥岭之中而逃走,吐谷浑仙头王率男女十余万来归降,其中六畜有三十余万。濠奿榛尚

    吐谷浑故地皆空,大隋拓地数千里。吐谷浑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皆为隋有。

    炀帝在吐谷浑故地置西海(今青海湖西)、河源(今青海兴海东南)、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新疆且末南)四郡,西海郡就设置在吐谷浑故都伏俟城。

    炀帝命令把隋朝天下所有犯轻罪的人移居到吐谷浑故地居住戍边,并发西方诸郡运粮以供给之。命刘权率军镇守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大隋在吐谷浑故地置州、县、镇、戍,实行郡县制度管理,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此时大隋在炀帝的统治下达到极盛。

    《资治通鉴》说:“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隋炀帝的此次亲征,彻底的征服、占领了吐谷浑。彻底的打开丝绸之路,畅通了中国与西方的联系。

    震服了西域各国,从此西域各国对中国朝贡不断。隋书赞曰:“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如果隋炀帝死早点就是秦始皇,秦始皇死晚点就是隋炀帝。

    正所谓古人云:“以蛮夷伐蛮夷”计之上者也。炀帝杨广只派一人,就取得俘获敌人四万人的辉煌战果。用突厥人打败契丹人,把中国“以胡制胡”的战略方针发展到极至。

    南征北战的雄才青年公元589年,年仅2o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陈国绝对不是什么小国,也绝对不弱。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

    当时人们认为“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为南北……”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2o岁的杨广,已经是统领51万兵马大元帅。当然,做上这大大的元帅,不是因为杨广长得帅,主要是因为他爸是杨坚。

    可是杨广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杨坚也不会将举国之兵交给这个乳臭未干的大男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不是人多就一定能打胜仗的。战国时期的赵括统大军四十万长平一役全军覆没,为赵国画上了句号

    操统军八十万螯战赤壁大败而归三分天下,还有符坚的淝水之战销烟未尽呢。彼时的杨坚之信任杨广,是压上了大隋帝国全部基业的一次豪赌,事实上他们赌胜了。

    走向帝国的宝座杨广是怎样走向大隋帝国宝座的,关于此事众说纷纭,现在民间熟知的情节大都来自《隋唐演义》以及其他一些野史,这里提供一个比较详细的版本:杨坚与皇后独孤氏有五个儿子,即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几个人确实是同父同母的“真兄弟”。

    杨坚管教儿子也很严,秦王杨俊好佛喜色,在并州总管任上奢侈违制,被杨坚召回免官。

    大臣们认为处罚过重,杨坚回答:“我不仅是五儿之父,也是兆民之父。如果按你们意思,干嘛不为皇帝儿子特定一部法律呢?”坚持对杨俊的处罚。

    (这一段可以看出,嫡出的皇子有五个,杨广排行第二,他争储最大的障碍就是大哥杨勇,但是还有个问题,长子一废,众兄弟皆会觊觎皇位,既然老大or了,凭什么你老二上,老三就不能上?就你英明神武?)隋文帝皇后独孤氏十四岁就嫁给杨坚,发誓生死同一,杨坚也发誓不与别的女人生孩子。

    独孤皇后本性俭约,不好华丽。又好读书,识达古今,言事论人都和隋文帝想得一样,宫中称为二圣。她为人非常仁爱,每次听说大理寺斩决犯人都为之流泪。但此妇人有一个毛病,就是天性奇妒。叛臣尉迟迥有个孙女非常美貌,杨坚于仁寿宫偷偷临幸。

    独孤氏趁皇帝上朝,派人一刀杀掉这个美貌女孩。杨坚又悲又怒,单骑从御花园中抢出,直入荒山三十多里。

    大臣追上,拦马苦谏。杨坚叹息:“我贵为天子,不得自由!”驻马良久,半夜才回宫。可以说,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级别最高、最出名的怕老婆汉子。

    (这个独孤皇后是中国帝王**史上的一个奇迹,所谓独孤果然是独孤而不是孤独,手腕了得,能够让皇帝发誓不和其他妃子生孩子,要知道,那是隋朝,还没有发明避孕药和**。

    关于杨坚的避孕方法,有待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继续努力。他得手腕其实也简单,例如一刀杀掉美貌女孩,这明明超越了吃醋的范围,属于故意杀人罪,这个事件有很多细节可以挖掘,如果是拍电视剧,大概可以有两个版本:一,独孤皇后直接下口谕派人去杀,视贱美人生命如草芥,视大隋律如狗屁。二,不亲自出面,暗中指使江湖**大盗去杀,并提供保卫工作上的疏漏,造成意**害的假象。

    杨坚更有意思,不去追究杀人罪责,竟然负气出走,这就是我们一代雄主隋文帝的表现。)

    独孤氏不仅对丈夫防护甚严,对儿子们也管束甚严,要求他们学她和杨坚一样从一而终。她为杨勇挑选的妃子元氏很受杨勇冷落,多年不得召见,突发心脏病而死。

    杨勇宠爱云妃、高妃和成妃等人,并和这几个妇人生下一大堆孩子。对此,独孤皇后非常生气,不断派人伺察自己这个儿子,访探他的举动,还不断在文帝耳边吹风,指摘杨勇的过失。

    太子杨勇虽然有些**、奢侈,但为人宽厚,率意任情,没有矫饰假装的性格,常常优礼士人,宽接大臣。作为长子,总是这样的性格,其后唐朝的太子李建成,性格脾气也和杨勇相仿佛。

    (这里可以看出,杨勇没有什么心眼,甚至也有些骄横,对母老虎一样的老妈不够敬畏,逆反心理很严重,把老妈指定的元妃当成狗屁,连表面文章都不知道做一做。

    这位仁兄不知道“低调”两个字怎么写,哦,也难怪,那个时代还没有发明“低调”这个词语。)晋王杨广一直觊觎太子宝位。

    得知父皇、母后对杨勇猜阻之意已生,更加矫饰伪装,平日只和正妻萧妃住在一起,**有宫人怀孕,都把胎儿打掉,以免外人知晓,独孤皇后因此十分喜爱杨广的“忠贞不二”。

    其实这位晋王绝对是个**坯子,攻灭隋国后,他马上想把陈叔宝妃子张丽华弄到手,其手下大臣高颍先入建康,不仅没有按他意思把美人送上,还说“从前姜太公蒙面斩妲已,今天怎能留下张丽华这个祸水。”下令斩美人于青溪。

    杨广由此十分仇恨高颍,继位后不久就借故杀了这位功臣。但当晋王时的杨广十分谦虚自抑,史载:“晋王(杨)广美姿仪,性敏慧,沉深严重;好学,善属文,敬接朝士,礼极卑屈;由是声名籍甚,冠于诸王。”依此,青年时代的杨广真是一个有华有实的美男子。

    一次与军队观猎遇上大雨,左右进上雨衣,杨广说:“士兵们都淋得透湿,干吗我自己一个人要穿雨衣呢。”

    命左右拿走,仍冒大雨立马观览,将士们感动得一塌糊涂。文帝有一次去他家里观瞧,早有准备的杨广随文皇四处查看,只见殿内乐器灰尘满布,绞弦断绝,一看就知多久不用,老皇帝就认定三儿子不好声妓歌舞,是“又红又专”的好苗子,和那位连铠甲都以金玉装饰的太子杨勇形成鲜明对比。

    (杨广深得刘备思想的真传,刘备说自己行事每与曹操相反;事乃可成。这个道理很深刻,**运用得就很好,他说“敌人赞成的我们要反对,敌人反对得我们要赞成,”

    **话说得很笼统,漏洞百出,导致我们现在不能苟同毛的这句话,其实**可能当时就是要表达这么个意思,话糙理不糙,只是用语用词不讲究。杨勇**,杨广就表现得感情专一;杨勇奢侈张扬,杨广就表现得低调俭朴;杨勇喜怒形于色,杨广是国家一级演员,能在想哭的时候笑,在想笑的时候哭。)

    杨广暗中派遣和他关系亲密的大臣宇文述、杨素等人在杨坚夫妇面前百般构毁太子杨勇。太子本性直率,不知矫饰,容易发怒,形于言表,隋文帝渐有废杨勇之意。

    (杨广善于建立政治联盟,敏锐地与关键人物建立牢不可破的关系,你看他首先深得老妈独孤皇后的宠爱,独孤何许人也,国事杨坚说了算,家事可是独孤说了算的,立储既是国事也是家事,谁说了算呢?

    手机: 电脑:

第二十三章【辉煌】() 
唐朝那些事儿;第二十三章【辉煌】

    至少独孤能有百分之五十的决策权。濠奿榛尚再拉百分之十的选票就可以了,宇文述和杨素就是那百分之十,从这两个人倒向杨广的那一刻起,夺储大战已经高下立见。

    杨广当上杨州总管后,借入朝还镇的机会与母后独孤氏道别,装出十分依依不舍、万分可怜的样子,伏地流泪不止。

    独孤后也泣然涕下。杨广趁此机会大倒“苦水”:“儿臣非常看重兄弟情谊,不知哪里得罪太子,一直想杀掉我。每想到我自己不知哪天被毒死害死,真是恐惧得不得了。”

    独孤后闻言大怒:“杨勇太过分,我给他娶的元妃他一点也不爱念,专宠云妃,还下毒毒死元妃(其实是心脏病发而亡)。

    我现在活着他还这样对待你,哪天我死了我不知怎样害你们兄弟呢。等你父皇驾崩以后,想到你们兄弟得向那个云妃小妖精拜跪称臣,为娘我真是心如刀绞!”杨广闻言再拜,呜咽不止。

    独孤后也抱持着儿子大哭。由此,独孤皇后已经下了废掉杨勇的决心,日夜不停在杨坚面前说杨勇坏话,杨素等大臣也推波助澜,加之杨勇在冬至于太**中张乐接受百官朝贺,犯了大忌,老皇上最终也决定废嫡。

    (杨勇政治斗争手段太嫩,这时依然不会写“低调”两个字,在家中接受百官朝贺,这是什么行为,诬告他的人可以添油加醋地说他急着想当皇帝了,巴不得老爹早死呢。

    其实杨勇接受百官朝贺的本意,可能只是想让百官向自己表忠心,他错误地认为百官来朝是自己深受百官的爱戴和期许。他失去了老妈和杨素这几个重磅人物的支持,只能质量不够数量凑,拉拢这些阿谀逢迎的百官,没想到恰恰授人口实。

    公元6oo年,冬十月,杨坚派人召杨勇入殿。心力交瘁的太子闻命大惊,问使者:“不是要杀掉我吧?”进宫后,发现父皇戎服陈兵,百官肃立。杨坚开金口,废掉太子杨勇,押回东宫看管。

    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并命杨广负责看押杨勇。一番苦心,终未白废,杨广终于由晋王成为皇储。

    杨勇当庭被废,“泣下沾襟”,只言自己罪过,拜辞而去,竟无一言反讦二弟杨广,由此,可见杨勇仍是一个宽仁忠厚之人。

    反观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被废后鱼死网破,死咬四弟李泰,最终两人同归于尽,才得懦弱的高宗李治成为皇太子。可以推论,假如杨勇继位,隋朝不至于二世而亡。

    (至此,杨勇完败。政治斗争自古残酷,好人不适合介入政治,杨勇其实可以在老爸面前乱吵,把水搅混,也诬限一下杨广,反正自己也没犯死罪,老爸总不至于杀掉自己。

    杨勇的做法与**很像,一被打倒,就大度地揽下所有过错,决不不乱咬人,这种人太善良,如果是农民,可以做个老好人颐养天年,政治斗争中他们最终总是含冤莫白误国误民,如果**196o年落井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