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那些事儿-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高丽军反复变卦,耗得隋军在城下弹尽粮绝。名将来护儿从水路在平壤附近登6,轻敌冒进,全军覆没。

    大业九年第二次东征,行将攻克平壤之际,负责后勤的杨玄感叛变攻打洛阳,隋炀帝被迫回军;大业十年第三次东征,来护儿率军攻入高丽腹地,高丽王高元惊恐请降。

    三次东征是在全国民变汹汹的态势下发动的,“四十八家烟尘”,从此局势一发不可收,国势急转直下。高丽降服第二年(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再次北巡,遭突厥可汗十万骑兵围攻。

    雁门郡共有四十一座城,沦陷三十九座。在围困中,隋炀帝向官兵许诺加官进爵,但是回到都城后却食言失信,自此将士离心。大业十二年新年,无复万邦来朝的盛况,甚至国内各郡的朝集使也有二十郡没来。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政治美学家”一旦受到重击,他的雄心和想像力迅速全部崩溃。

    众臣劝谏他坚守长安或者洛阳,局势未尝不可挽回,但隋炀帝却连诛数人,执意要向江南温柔乡寻找一点昔日的荣耀。大业十二年他第三度下扬州,从此没有回到北方,直至大业十四年兵变被杀。

    检点隋炀帝经历丰富的一生,既参加了解放南方的战争,又指挥了西征和北征的战争;既营造了新都,挖掘了运河,又修筑了长城;既游览了江南风景,又领略了北国风光。

    南征北战,世纪大工程,南水北调,国际性都市,世界博览会,早在一千四百年前就被隋炀帝在十年内玩了个遍,这些今日也激动人心的丰功伟绩,只不过是这位大玩家玩剩下的。

    可惜的是,这些仍然不能使他跨入伟大帝王的行列。从第一次下扬州时,造龙船四重,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纤夫八万,舳舻相接二百里,十万步兵二十万骑兵羽翼两岸的这般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龟缩扬州,对萧后说“我这颗上好的头颅不知道谁来砍它”的凄凉时日,足为后世以想像力治国的“政治美学家”借鉴。

    隋炀帝是隋朝第二个皇帝,年号大业。看看这个年号,我们可以看出隋炀帝的雄心壮志,那就是建立千秋大业。

    事实上隋炀帝正是这样做的。早在继位之前,隋炀帝就率军灭陈,统一中国南北,结束了中国几百年的分裂。继位之后,隋炀帝更是以建立千秋大业为己任。

    隋炀帝在位只有短短的13年,却做了许多皇帝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做不了的大事:开凿运河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一样,是名垂千古的伟大工业。

    自运河开通之后,中国大地可是真的紧密连在一起了,通长江,跨淮河,过黄河,中国的南方和北方自此融为一体,不但沟通了南北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统一疆土的贡献,中国现在没有成为以长江为界或以黄河为界的几个国家,运河可谓功不可没。

    2进击林邑(今越南北部)隋炀帝对林邑的用兵,是隋朝开疆拓土、巩固边防的战略策略的具体体现,其直接的结果是使隋朝的势力范围在南部沿海疆域向前延伸了许多,甚至已经超出了传统的以日南郡南端构成的疆域界限。

    3开拓流求(台湾)隋代对流求的开拓,是继孙吴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拓边巩固国防的行为,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于进一步加强了流求与大6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直到今天,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可以作证。

    征服吐谷浑隋炀帝征服吐谷浑,并设置“新四郡”(区别于汉武帝设置的“河西四郡“),使青海和新疆部分统一于中国,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三征高丽,经略东北隋炀帝三征高丽是隋炀帝最悲剧的事情,也是最招惹人骂的事情。

    为了征服高丽,隋炀帝每次都动用上百万的军队和民夫,却无果而终,反而换来百姓的大规模起义,最终失去江山。老百姓吃了苦,隋炀帝挨了骂,隋炀帝的憾事,中国历史的憾事。

    刚开始知道某些韩国人嚷着说要收复故土—中国的东北,还觉得纳闷,翻开历史地图册,才发现朝鲜的老祖宗高丽曾经占据过我们的东北,但那高丽也不过是从原来的中国领土分裂形成的地方政权,就像南北朝和十六国。

    可惜,隋炀帝虽统一了辽东,却没把朝鲜半岛拿回来,以至于后来的唐朝虽然征服了高丽收复了半岛,但却因为分裂出去的时间太久而无法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分久必失,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营建东都洛阳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并不是他穷奢**自己享受,那是为了控扼山东;是强化中央政府控制能力的必要措置。

    要知道,隋炀帝在位时大多数时间都在外巡行(也就是实地考察制定治国方针),根本没有时间享受。7完善科举制科举制在隋文帝时就已创立,但不完善。

    是隋炀帝创制了进士科,这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育影响深远。以上都是隋炀帝做过的事情,件件都是大事,如果隋炀帝只做一件,就可名垂千古。可隋炀帝都做了,而且仅仅用了13年。

    说隋炀帝是暴君不能否认,13年干了这么多大事,平均到每个百姓头上,人民负担之重、劳役之苦可想而知。青藏铁路修筑现代的中国人十几亿都修了几年,而隋炀帝修运河却也仅仅用了四年,而当时人口也不过几千万。

    对于他的人民,隋炀帝欠的太多了。可对于中国历史,隋炀帝却做的足够了。很同意另一个说法,隋炀帝不是不伟大,而是伟大的过了头。

    不论在文学家军事家音乐文艺家数术家(天文占星等)政治家。。他挺有汉民族的荣耀感的。其实他就是中国式的他的悲剧就是仅仅用了13年来做这些事情隋炀帝好大喜功的性格就是造成大隋悲剧的根源

    所有的皇帝都有好大喜功的毛病,除非他的志向不在当皇帝上。普通人也更是有好面子的毛病。

    孔子说其实纣的罪也不会过多啊!!后面的要倒他就说他坏而已吧!!就是因为他太过于疯狂了,所有上天要他死!他死后几十年内,唐朝还吃着隋朝种的粮食呢?

    要是他能像父一样,对百姓多加一些关心的话,后果不至于如此啊!!他创新的东西太多了,他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才过多就会死啊!!成功者说话的年代!!说赢了历史就是谁写的。

    中国的历史大多是在一个朝代完了后才写的,以前的不算。隋炀帝是典型的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手机: 电脑:

第二十八章【女儿】() 
唐朝那些事儿;第二十八章【女儿】

    杨广究竟有多少个女儿呢,没人能数的清。濠奿榛尚因为早年杨广和亲哥哥杨勇争夺太子之位时,为了讨好极其厌恶小妾的母亲独孤后,小妾生的那些孩子统统不养;而杨广登基后,由于常年不在长安,幸存的女儿中又分成了两大部分:一些被他丢在长安不闻不问;一些则带在身边,其中有一部分甚至在杨广死后跟着嫡母萧后一起去了突厥。

    不过由于《隋书》没有公主传,杨广绝大多数的女儿没有更具体的封号、姓名、生平等记载,人数自然也无法精确。先看烈女南阳公主。

    南阳公主是杨广所有女儿中唯一有详细记载的公主,而之所以有如此特殊的待遇,是因为她凭借自己的气节上了列女传,使她有别于其它那些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姐妹。南阳公主也是杨广最为宠爱的女儿,她出嫁的时候,杨广特意让宫里以美貌著称的马尚宫给宝贝女儿作为陪嫁。

    出嫁后杨广仍要常常看到南阳,不管是下江南还是征高丽,都要把她带在身边。不过南阳公主并没有仗着父亲对自己的疼爱而趾高气昂,反而伺候起生病的公公宇文述是尽心尽力,与丈夫宇文士及也很恩爱,结婚不久就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取名叫做禅师。

    不过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由于杨广荒淫无度,老百姓终于忍受不了揭竿而起,而就在杨广继续躲在江都醉生梦死的时候,宇文化及亲手举起了弑君的利刃,杀了杨广。

    而这宇文化及不是别人,正是南阳的丈夫宇文士及的亲哥哥!杨广没有白疼这个女儿,眼见最疼爱自己的父亲被丈夫的哥哥亲手勒死,南阳公主悲愤之下毅然决然和宇文士及断绝了关系,擦干眼泪和母亲萧后一起,将父亲草草收拾一番暂时安葬在流珠堂。

    虽然与宇文士及断绝了关系,但南阳与宇文家的孽缘还远远没有结束。窦建章杀了宇文化及后,为了斩草除根要铲除宇文家的余孽,其中就包括了南阳与宇文士及的独子禅师。

    尽管舍不得儿子,但只要一想到宇文家与杨家有着血海深仇,曾经最亲密的枕边人如今已经反目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南阳公主最终还是大义凛然地将禅师交了出去。

    后来在唐朝成功立足的宇文士及与南阳公主在洛阳城中不期而遇,宇文士及想要与前妻和好,但南阳公主断然拒绝,但宇文士及恋恋不舍,坚持不肯离去,南阳十分愤怒地说道:“你要是想死就进来吧!”宇文士及不得不悻悻离开。

    南阳公主虽然是亡国之君的女儿,父亲杨广身前没有留下任何英名,死后还要带给儿女种种羞辱,但南阳公主身为女儿身,却有着不输男儿的一份气节,这份气节就算在一片乱世中也熠熠夺目,连魏征都十分欣赏,宁可在史书中多费笔墨,也要记录下南阳公主的生平事迹。

    不过有正面就有反面,与南阳公主烈女般的节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广那群犹如荡妇一般的荒淫女儿。

    这些公主虽然具体封号不详,也无更详细的生平事迹,却完美继承了老爹杨广荒淫无度的特质,更显得她们那节烈的姐妹南阳公主如同基因突变一般与众不同。而这群荒唐的公主们之所以为人所知,完全是拜一桩荒唐的****事件所赐。

    话说这场****事件中的男主角宇文皛也是极品一个,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人家宇文皛,毕竟要是皇帝作风正派洁身自好的话,当臣子的也绝对不敢这么放肆胡来。

    杨广当上皇帝后沉湎于女色之中,成天就知道享乐,不管是下了朝还是在外巡游,经常在林苑山亭间举行大型的宴饮,身边不仅要有**嫔妃相伴,甚至还将父亲隋文帝死后那群本该出家清修的嫔妃一起带出来吃喝玩乐。

    正所谓是上行下效,当皇帝的都这么以身作则了,这些臭味相投的宠臣们自然晓得紧跟杨广的步伐,宇文皛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备受杨广的宠爱,出入宫廷完全没有限制,于是宇文皛经常到**中与杨广的嫔妃**,甚至还借机**了不少公主,如此嚣张的行为传到萧后的耳里,萧后忍无可忍之下就告诉了杨广,结果杨广完全不当回事,根本没有怪罪宇文皛。

    也正因为杨广的默许,这些与宇文皛大胆通奸的公主们一时间相安无事,而且这样一来也有好处,日后跟着萧后去了突厥,这些公主面对突厥最流行的兄终弟及的风俗也能适应得很快。

    随着杨广的身死国灭,这群曾经肆意张扬的公主们一夕之间彻底沦为了亡国女,只能跟着嫡母萧后在宇文化及、窦建章等人手中辗转,最后又被掳到了突厥。大唐贞观4年,李靖大破突厥,萧后带着嫡孙杨政道回到长安。

    去突厥的时候萧后是带着孙子和一群女儿一起去的,结果回来的时候只见孙子不见女儿,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北宋灭亡时,一群嫔妃公主被掳到金朝惨遭众多宗室、将领的**后,绝大部分也是就此杳无音讯。

    不过尽管被杨广带在身边的这些女儿身为公主品行不够端正,行为举止也放荡得很,但话又说回来,比起被杨广丢在长安不闻不问的那些女儿,这些公主至少也算是曾经幸福过的

    。岑仲勉先生统计过,杨广登基14年,在长安待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就连册封嫡长子杨昭为太子时,杨广也都没回长安,就只派了个使者带诏书回去。

    不过好在杨昭是太子,父亲不想见他他可以主动前往洛阳求见父亲,而那些被丢在长安的公主就凄凉了,生母不得宠,自己也没本事跟在父亲身边,嫡母萧后在杨广面前一是说不上话,二也是根本管不了丈夫的事,想要玩得乐不思蜀的杨广自己记起还有这么群女儿,简直就是比登天还难。

    所以李渊在长安称帝后,这些被丢在长安的隋朝公主就通通被归为战利品一类,对照一下隋灭陈时隋文帝将一大群陈朝公主进行了欢乐大派送:赏几个给功臣做妾,赏几个去伺候自己的儿子,再留几个伺候自己,李渊也有样学样,处理了这些前朝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