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那些事儿-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该穿道士的服装,和长孙无忌进入秦府,尉迟敬德则走另一条路,随后赶到。

    房玄龄和杜如晦到达秦府不久,一条铲除李建成的毒计横空出世。八百士兵都已身穿铠甲,严阵以待,等候着李世民的额命令。

    六月初三,李世民进入皇宫,指控李建成、李元吉和后宫嫔妃通奸,又说:“太子和齐王要杀我,这难道不是给窦建德、王世充等人报仇吗?

    等我死后,在九泉之下都没有面目与他们相见。”李渊很惊诧,对李世民说:“明天我一定仔细调差此事,你一定要早点来。”令李渊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六月四日,传来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讯。

    六月三日,“太白复经天”,接连两次“太白经天”,放到现在不算什么,但是在唐代会有很深的影响,要知道那个时候,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很有限,不能和现在一样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种现象。

    当时的天文台长傅奕向李渊报告:“太白出现在秦地,秦王要登上宝座,拥有天下。”后来李世民进宫(不清楚是自己来的,还是召见,可以猜测是被召见),李渊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世民。

    上天预示着李世民当皇帝,这件事情只有两个人知道,一个是李渊。另一个是傅奕,只要他们两个人不说,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就可以消掩于无形。但是李渊还是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李世民?

    难道他不知道这样更加刺激李世民的野心吗?知道,他知道刺激李世民的野心。那他为什么还要说?原因只有一个,李渊要处理李世民,看着兄弟间不断的明争暗斗,李渊感觉到了自己该做点什么的时候,要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进行一个选择。那么李渊如何处理李世民呢?

    两种可能,一,接受天象的暗示,废掉李建成。立李世民当皇帝;二,解决李世民,这个解决不一定就是杀死,可以是贬为平民,软禁,或是贬到蛮荒之地,总之是不能让李世民再掌握大权。如果是第一种可能,李世民就不用发动玄武门之变,直接等着李渊废掉李建成就可以,后来的事实告诉我们。不是第一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李渊要对李世民下手,这才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原因。不是李建成。而是李渊。这只是一种猜测,那么再看看这种猜测合不合理。最初李世民犹豫不决,对于发动玄武门政变下不了决心,他的属下用这样话劝他。“大王,您认为舜是什么样的人?”“圣人也。”

    “如果舜在井中不出来,不过是井中的一滩泥;如果舜在房顶上不跳下来,一定会被烧成灰烬;还怎么能够将恩德施与人民,因此侍奉父母时,小棍子打。我们接受,大棍子打。我们就逃跑,关系重大。一定要保留性命。圣人不也是这样吗?”这里讲的是舜和他父亲瞽叟之间的故事,瞽叟用小棍子打舜,舜就接受,用大棍子打舜,舜就逃跑。

    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兄弟,说这么一大通和他们有什么关系,风马牛不相及,唯一可以解释的是,李世民对应着舜,李渊对应着瞽叟,瞽叟要打舜,李渊要处理李世民。

    这样的一段话,正好消除了李世民内心的顾虑,于是在那一刻他决定向他的父亲宣战。前面说过,李渊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皇位争夺战中一直采取平衡的策略,这个时候,他为什么会重新做出选择呢?

    因为李世民伤了李渊的心,他在洛阳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准备谋归洛阳,虽然不是反叛,却有着分裂国家的企图,李渊知道了这些,他不能再搞平衡了,和整个天下比起来,儿子并不重要,所以他选择天下,决定放弃儿子——李世民。

    李建成告发张亮事件,虽然没有达到目的,却使得李渊对李世民产生了疑心,李世民请求去洛阳,更加暴露了他的真实目的,封德彝首鼠两端,一定会将李世民经营洛阳的事情告诉李渊。

    当初杨广运用种种诡计,夺得了皇位,然而隋朝二世而亡,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过去不到十年,是李渊亲眼所见,李渊不想唐朝再蹈隋朝的覆辙。

    于是李渊不得不对李世民下手,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政局的安稳,儿子我不得不这么做,父亲不是不爱你,做为皇帝,我有我的无奈。六月四日发动玄武门之变,六月七日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军国大事一应由太子处理,八月八日,李渊被逼退位,八月九日,李世民登基为帝。

    以前读到这里很迷糊,很难理解为什么李世民已经杀了李建成,还这么快的向李渊抢班夺权,现在我懂了,因为玄武门之变他杀的是李建成、李元吉,然而李世民真正的敌人是他的父亲——李渊。

    李渊向李世民说完“太白经天”的事情后,李世民向李渊告状,说李建成、李元吉和后宫的嫔妃通奸,李渊给的答复是:“明天我召集群臣,调查此事。”儿子与小老婆通奸,家丑不可外扬,李渊怎么会召集群臣,让兄弟俩对质呢?

    所以这份奏章是假的,是出于贞观史臣的伪造,那么李世民究竟向李渊说了什么呢?应该是下一句:“太子和秦王要杀我”,这句话刺激了李渊,他决定明天召见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当面对质。

    李建成没有杀李世民的阴谋,所以李建成问心无愧,他相信这次也会和杨文干事件一样,自己和父皇一解释,父皇就能明白其中的真相这也是李世民断定明天李建成、李元吉一定进宫的原因。

    但是李建成没有想到李世民没有给他见李渊的机会。由此可以判定,李建成预谋的昆明湖之变,也有可能是贞观史臣伪造的,为了树立李世民光辉的形象,是李建成要杀李世民,李世民是不得已反击,并不是主动要杀李建成,这明显是为了李世民开脱的行为,看着都不合情合理。

    史书上之所以没有明写李渊要处理李世民,也是为了维护李世民的形象,那样的话,李世民就成了被父亲遗弃的儿子,是很不光彩的,所以不能写,只有含混其辞,自相矛盾。贞观史臣们为了维护李世民费尽了心机,然而还是露出了破绽,让我们这些后人,通过这些破绽,寻找事情的真相。

    我宁愿相信,在众多的贞观史臣中,有一些人始终保留着史官的责任感,这些破绽是他们故意留下的,故意留给那些不明真相的后人,让他们通过字里行间读出真相,在他们心中,圣明帝王不重要,流芳百世也不重要,只有事情的真相才最重要。

    心正方可著史!最后的对决:玄武门事情发展到这里似乎到了该结束的时刻,所有的矛盾都在那一刻爆发,所有的不满都在那一刻消亡。(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动荡的力量】() 
时间: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这一天是注定永载史册的一天地点:玄武门在这里,这一刻,一切都该结束。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九员大将和八百士兵埋伏于玄武门,出发前李世民的王妃长孙氏亲自慰问、勉励士兵,士兵们感激涕零,起到了鼓舞士气的效果。

    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没有出发,张婕妤派人把他探听到的秦王奏章中的内容告诉了李建成。李元吉很有警觉性,感觉到这里面有问题,向李建成建议:“声称有病不进宫,观察情况,之后再做行动。”李建成不同意:“我们有护卫军保护,戒备森严,能出什么事,要是不去父皇就真的一位咱们有事了。”

    李建成心想:四弟,今天怎么这么胆小,玄武门守将常何是我的亲信,我们还有什么好害怕的。但是,李建成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亲信竟然被他的敌人收买了,并且出卖了他。

    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的时候,看见刀光剑影,武装的士兵,周围出奇的安静,安静令人感到不安,直觉告诉他们,不能再往前走,再走命就没了。

    不远处的角落里,李世民正在像看着猎物的猎人一样看着李建成,他想只要李建成在接近一点,自己就射箭杀了他,然而,李建成没有再往前走,他和李元吉调转马头,准备原路返回。不能再等,再等就真的没有机会了,李世民大喊一声:“大哥”,听见熟悉的喊声,李建成知道是李世民,他和李元吉双双回头。看着李世民手中拿着弓箭正对着自己,李建成一阵心慌。

    这一天还是来了,你我兄弟二人到底是兵戎相见。你死我活,李建成闭上了眼睛。等待着李世民的箭射过来。忙乱中,李元吉连向李世民发射三箭,因为惊慌,没有将箭拉满就发射,箭还没有到李世民的跟前,就落地了。

    李世民不慌不忙,气定神闲的向李建成发了一箭,李建成应声而倒。跌落下马,死了。尉迟敬德率人向李元吉射击,李元吉从马上掉下来。

    李世民的马受了惊吓,失去控制,冲入树林,李世民的衣服被树枝挂住,拖倒在地,没有办法站起来,被李元吉看见,跑过来。夺下李世民的弓,打算勒死李世民。尉迟敬德飞马赶到,李元吉对尉迟敬德向来畏惧。不敢交战,徒步狂奔,向武德殿跑去,尉迟敬德在他背后放了一箭,李元吉被射死。

    东宫属下冯立,听说李建成死亡的消息悲伤的说:“哪有活着受人家的恩惠,死了就逃命的”,和薛万彻、谢叔方等人领着东宫、齐王府的精锐部队两千人,攻打玄武门。玄武门兵力不足。无法出门应战,只能死守大门。张公谨力大无穷,独自闭城抗拒。太子军始终打不进玄武门。

    眼见攻入玄武门难如登天,薛万彻扬言攻打秦王府,秦王府的军队都调到了玄武门,现在薛万彻去打秦王府,一打一个准,秦府士兵都非常担忧,这个时候尉迟敬德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让大家查看,主子都死了,我们在这里拼命还有什么用,太子军一哄而散。

    薛万彻逃亡终南山,冯立杀了玄武门守将敬君弘,对士兵说:“算是回报太子了”,然后落荒而逃。大哥不要怪我,皇帝只能有一个,你不是也要杀我吗?

    不代表正义,亦非邪恶此时,李渊正在皇宫的人工湖(海池)上泛舟,裴寂、萧瑀、封德彝、陈叔达等大臣都陪在他的身边。

    欣赏着良辰美景,回想起自己十年前的那个决定,太正确了,李渊心头豪情万丈,不禁侃侃而谈,大臣们都很识趣的恭维着,裴寂的马屁声,封德彝的颂扬声,李渊的笑声混杂在湖面上,君臣们玩的不亦乐乎。

    突然间一个不速之客闯了进来,头戴铁盔,穿着铠甲,手拿长矛,李渊定睛一看,原来是尉迟敬德。几十年的为官经验告诉他,尉迟敬德绝不是给自己来助兴的,一定是发生了大的变故,在他的心中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李世民见李建成和李元吉已死,生怕李渊再生出什么幺蛾子,忙命尉迟敬德前来监视李渊。“你怎么来了,是有人作乱吗?”李渊装作镇定的样子,他慢慢的合计着,怎么将这件事情可以很好的解决。“太子和齐王作乱,已经被秦王杀了,害怕惊动陛下,派我来保护陛下。”

    话说的虽然很好听,然而李渊却听出了其中的内涵,小子,不就是怕你老爹对你不利吗?不愧是我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李渊很怅惘!

    李渊早已猜到了事情的真相,然而当他亲耳听到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杀死的那一刻,他的心咯噔一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或者可以说,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也许听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记者问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有这样的儿子,您是不是感到很骄傲?”“是的”,母亲很骄傲的说,“但是我另一个正在种土豆的儿子,也同样令我很骄傲。”

    这是什么?这是母爱。不因贫富而改变,不因贵贱而削减。无论是总统还是农民,做为母亲,他们都是我的儿子,我一样的爱他们。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是李渊的儿子,虽然他们之间有着能力,智力等的差别,但是在李渊心中儿子还是自己的好。李渊的心淡了,我已经守护了十年最高权力,到此结束吧,我不能再杀了李世民,那样我就失去的就不是两个儿子,而是三个儿子。

    李世民无论智慧、胆识、魄力、能力、睿智等等,各方面都要优于建成和元吉,就将皇位交给他吧,我现在只希望他不要重蹈杨广的覆辙,当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这就是命,之前为了建成。我要打击世民然而今天上天就像和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世民杀了建成,我不能为了建成。再杀了世民,我将皇位传给世民。也算是一种补偿吧,这个悲剧不能再延续下去,就让它到此结束吧。

    世民,不是父亲争不过你,而是父亲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