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那些事儿-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子孙后代的财富、对后世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很多。
如三省六部制、开皇律、长安城、洛阳城、大运河、科举制度、州县制、均田制、义仓的创立……程朱理学祖师朱熹激动地评价这位伟大的皇帝:“地凭宸极,天纵神武,开运握图,创业垂统,圣德也;拨乱反正,济国宁人,**八纮,同文共轨,神功也;玄酒陶匏,云和孤竹,禋祀上帝,尊极配天,大孝也;偃伯戢戈,正礼裁乐,纳民寿域,驱俗福林,至政也。”后世的魏征赞叹道:“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韫大圣之能。
或气或云,荫映于廊庙;如天如日,临照于轩冕。内明外顺,自险获安,岂非万福扶持,百禄攸集。”宋朝的陈普在《历代传授歌》中歌颂道:“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大儒王夫之赞评道:“隋文之待威也,固以古大臣之任望之;威之所以自见者,亦以平四海、正风俗为己功。”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读通鉴论》:“开皇元年,隋主服黄,定黄为上服之尊,建为永制。”自隋文帝开始穿黄袍以后,从此中国后代皇帝都穿黄色的衣服了。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称他“睿圣自天,英华独秀,刑法与礼仪同运,文德共武功俱远。
爱万物其如己,任兆庶以为忧。手运玑衡,躬命将士,芟夷奸宄,刷荡氛昆,化通冠带,威震幽遐。虞舜之大功二十,未足相比,姬发之合位三五,岂可足论。”魏征赞叹道:“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韫大圣之能。或气或云,荫映于廊庙;如天如日,临照于轩冕。内明外顺,自险获安,岂非万福扶持,百禄攸集。”
文治武功平天下;政治方面。杨坚即位之后废除北周的六官制,恢复汉、魏旧制,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部。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度支为民部;都官为刑部。
置上柱国至都督十一等勋官,和置特进至朝散大夫七等散官,以加封有功劳的文武大臣。废除郡制,将天下改为州、县二级制。地方官九品以上任免权限为吏部所掌,加强中央集权。废九品中正制,开皇七年定制,每州每岁贡士3人。
隋文帝于开皇十八年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这便是科举制度的雏形。刑法方面。开皇元年,隋文帝命高熲、郑译及上柱国杨素、率更令裴政等人修定刑律,是为《开皇律》。《开皇律》废除了宫刑、轘裂、枭首、鞭刑等酷刑,并规定非谋反不得全族连坐。开皇三年,删除旧律令中的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一千余条,只保留各种治罪条款五百条。
《开皇律》比前代刑律更为宽明,简明切要,疏而不漏,以至于《读通鉴论》赞道:“古肉刑之不复用,汉文之仁也。
然汉之刑,多为之制,故五胡以来,兽之食人也得恣其忿惨。至于拓拔、宇文、高氏之世,定死刑以五:曰磬、绞、斩、枭、磔,又有门房之诛焉,皆汉法之不定启之也。政为隋定律,制死刑以二:曰绞、曰斩,改鞭为杖,改杖为笞,非谋反大逆无族刑,垂至于今,所承用者,皆政之制也。”
开皇十二年,隋文帝下诏:“诸州死罪不得自行判决,须移交大理寺审理复查,复查之后再呈奏尚书省裁决。”后来隋文帝于开皇十五年下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
这便是死罪三奏复议制度。农业方面。隋初,在北齐、北周均田制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均田制,限制地主豪强兼并。同并采取轻徭薄赋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为防止隐瞒人丁数,逃避赋税,隋文帝于开皇三年,令州县大索貌阅,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
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之后清理出漏丁男44。3万人,共计164。15万口。而又实行“输籍定样”,将户口数变为定薄,以此收取赋税。
隋文帝又下诏建黎阳仓、常平仓,华州等粮仓,由水路依次转运,每仓存粮皆在百万石以上。存粮一直到唐太宗时期还未用尽,可见隋文帝时期的富裕程度。
开皇十年隋文帝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兵农合一自此始。商业方面。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文化方面。开皇三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
隋朝藏书是中国历代最为丰富的,不过后来大部分毁于战火之中。不管怎么说,隋文帝对中国文化贡献是巨大的。
隋文帝的武功当属北定突厥。从五世纪后叶起,本是柔然锻奴的突厥逐渐兴盛,在其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下,打败和合并了铁勒各部五万余落,开始发展壮大起来。后来突厥灭了柔然,北方戎狄悉归之,抗衡中夏。
周、北齐对峙时期,当时突厥佗钵可汗兵力数十万,北周、北齐生怕对方联合突厥攻打自己,争相与之结姻好,倾府藏以事之,以至于佗钵可汗自大说:“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后佗钵可汗死,沙钵略可汗立,兵力最强,为大可汗。
另有菴罗为第二可汗,与阿波可汗、达头可汗、贪汗可汗并称四可汗。沙钵略弟处罗侯,不得可汗名号,与沙钵略不睦。隋文帝即位以后,不像之前北周那样重赂突厥,突厥于是大怨。
这时,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作乱,沙钵略便与之合军,攻陷临渝镇。沙钵略妻子是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就是被杨坚拿来当借口的那位姐们),“自伤宗祀绝灭,每怀复隋之志”,天天对沙钵略吹枕边风,不断窜掇夫君攻打隋朝。
沙钵略说:“我周家亲也,今隋公自立而不能制,复何面目见可贺敦乎!”于是联合四可汗起突厥兵4o万进犯,自木硖、石门两道来寇,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郡人畜被掠一空。昔日,长孙晟(李世民岳父)曾作为副使送千金公主出嫁突厥。
与处罗侯秘密结盟,暗中查看山川地形,了解突厥各部强弱实情。长孙晟知摄图、玷厥、阿波、突利等叔侄兄弟各统精兵强将,虽外示和同,但内怀猜忌,难以力征,易可离间,便上书隋文帝提出了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策略:“玷厥之于摄图,兵强而位下,外名相属,内隙已彰,鼓动其情,必将自战。又处罗侯者,摄图之弟,奸多而势弱,曲取于众心,国人爱之,因为摄图所忌,其心殊不自安,迹示弥缝,实怀疑惧。又阿波首鼠,介在其间,颇畏摄图,受其牵率,唯强是与,未有定心。
今宜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通使玷厥,说合阿波,则摄图回兵,自防右地。又引处罗,遣连奚、契丹,则摄图分众,还备左方。首尾猜嫌,腹心离阻,十数年后,承衅讨之,必可一举而空其国矣。”文帝采纳了这一建议,派太仆元晖联络玷厥;派长孙晟联络处罗侯以及奚、霫、契丹,使其内附,这样一来便造成突厥各部之间的猜疑。
手机: 电脑:
第四十六章【圣人】()
唐朝那些事儿;第四十六章【圣人】
开皇三年四月,隋文帝任命卫王杨爽等人为行军元帅,兵分八路出塞攻打突厥。濠奿榛尚杨爽指挥行军总管李充等四将由朔州道出塞,与突厥沙钵略可汗在白道相遇,以精锐骑兵五千人掩袭突厥军队,大败突厥,沙钵略丢弃所穿的金甲,潜伏于茂草之中才得以逃脱。
突厥军因为缺粮,只好死人尸骨为粮,加上军中疾病盛行,因此死亡极多。河间王杨弘率兵出灵州(今宁夏灵武),败沙钵略的另一部,歼敌数千人。
夏州总管豆卢勣出夏州(今陕西横山)。幽州总管阴寿率领步兵、骑兵共十万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一带),攻打投靠突厥的高宝宁。
高宝宁向突厥求救,但突厥正在抵御隋军,无法救援。高宝宁无奈,只得弃城逃入沙碛,隋平定了卢龙各县。高宝宁在后为其部下所杀。秦州总管窦荣定率领九总管步、骑兵三万人兵发凉州,与阿波在高越原对峙,阿波屡战屡败。
长孙晟当时在窦荣定军中担任偏将,他派人离间阿波,并促使阿波遣使随长孙晟入朝请和。沙钵略素来嫌忌阿波骁勇骠悍,他自白道败归途中,听说阿波向隋晴和,于是举兵掩袭北边阿波所部,大破之,杀阿波之母。
阿波向西投奔达头可汗。达头勃然大怒,就派阿波率军攻打沙钵略。阿波的部属纷纷前来,将近十万骑兵。阿波屡败沙钵略,重新收复了失地,兵势更盛。突厥贪汗可汗一向与阿波和睦,沙钵略夺了他的部落之后,贪汗也逃奔达头可汗。
沙钵略的堂弟地勤察因与沙钵略有矛盾,就率部叛归阿波。此后双方互相死掐,用兵不断,各派使节向隋请和求援,隋文帝理都不理,任他们狗咬狗。
开皇三年六月,突厥进犯幽州、总管李崇率三千人拒战,全军覆没。七月,任命周摇为幽州总管,八月,尚书仆射高颎出宁州道(今甘肃宁县),内史监虞庆则出原州道(今宁夏固县),两路攻打突厥。
此次出兵,以攻代守,阻止突厥南下幽州。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二月,达头向隋请降,沙钵略屡败于隋,也向隋请和。千金公主宇文氏也请求改姓杨氏,作隋文帝的女儿。
于是隋文帝派遣开府仪同三司徐平和出使突厥,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晋王杨广请求乘突厥内外交困之机出兵讨伐,隋文帝不许。
沙钵略既为达头可汗困扰,又畏惧契丹逐渐强大,于是遣使向隋告急,请求允许他率所属部落迁徙到大漠南面,在白道川一带暂住。隋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命令晋王杨广发兵接应,并供给他衣服食品,赏赐他车驾服饰及乐器。
沙钵略借助隋兵的声势,率军向西击败阿波。可阿波所部乘沙钵略可汗后方兵力空虚之机发兵偷袭,虏走了他的妻儿家小;隋军击败阿波,并将所缴获的人畜物品全部给予了沙钵略。
沙钵略大喜,上表说:“大隋皇帝真皇帝也,我情愿屈膝跪拜,永做大隋的藩附属国。”于是派他的儿子库合真入朝为质。不久,沙钵略去世,留下遗言令立弟弟叶护处罗侯为可汗,是为莫何可汗。
隋文帝派车骑将军长孙晟为使者,持节册拜莫何可汗,并赏赐给他鼓吹、幡旗。莫何打着隋朝所赏赐的幡旗,进攻阿波。
阿波的军队被隋军打怕了,远远望见隋军的旗帜以为莫何得到了隋军的助战,纷纷望风降附。莫何于是生擒阿波,并派使者向隋朝上书,请示如何处置他。隋文帝赦免了阿波。后来,处罗侯在西征中中流矢而卒,沙钵略子雍虞闾得立,是为都蓝可汗。
隋文帝依然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将宗室女嫁于都蓝之弟突利可汗,以此来离间都蓝可汗。都蓝果被激怒,都蓝与达头举兵攻突利,尽杀其兄弟子侄。长孙晟设计挟持突利归朝,隋文帝封突利为启民可汗,居五原。
隋文帝派越国公杨素出灵州,行军总管韩僧寿出庆州,太平公史万岁出燕州,大将军姚辩出河州,攻打都蓝。师未出塞,而都蓝被其麾下所杀,达头自立为步迦可汗,屡屡为隋军所败。仁寿三年,步迦所部大乱,铁勒、仆骨等十余部归附启民。
步迦逃奔吐谷浑,启民成为**可汗,启民上表表示:“千万世长与大隋典羊马也。”至此,**完全依附隋朝,北部边疆基本安宁。
隋文帝的悍内助--文献独孤皇后
在我国历史上,隋朝与秦朝颇有类似之处:都是在长期的战乱分裂中建立大一统帝国的;都是延及二世被杀国亡的;并且都还有一个短暂的三世作为过渡;秦、隋之后的汉、唐都开创了长期稳固繁荣的局面。大的格局相似,其细节自然又各自不同。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差异,是秦始皇以其狼虎之性,淹没掩盖了整个六宫粉黛的声名;而隋文帝以其简约平朴,却独享和造就了一个仁慈明决的悍内助文献独孤皇后,令后世妇女扫眉而出。
独孤皇后,河南洛阳人,是后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信与杨坚同朝奉君,那杨坚却天生异相。《隋书·高祖本记》称其“文人龙颜,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哟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沈深严重。”即使不懂相面之术,也知定是无比尊贵之人。
独孤信欣欣然便把女儿嫁给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