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那些事儿-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部,对禁军动向十分关注,发现临淄王与禁军军官多有来往,因此料定临淄王必有图谋,所以派普润前来联络。”李隆基跟刘幽求一听,吓出一身冷汗,他们自以为做的很隐秘,没有想到韦后那边早就有人在观注他们的一举一动,要是崔日用不倒戈相助,那他们就倒霉了。李隆基不禁觉得自己有几分好运,底气也更足了,对崔日用的机智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崔日用的投靠,让李隆基对韦后一党的动向,有了更清楚地消息管道,但也表明,时间所剩不多了,如不先发制人,韦后一党的阴谋一施展,想要再发动就很难了。李隆基主意已定,就派刘幽求前往禁军找葛福顺、陈玄礼等了解情况,并伺机行动。刘幽求了解这趟行动很困难,因为平常跟这些将领虽有交情,但发动政变是大事,且禁军的主力万骑、飞骑的首领都已经换上韦后的人马,其中武延秀是韦后的女婿,安乐公主的夫婿,其它三位将领也都是韦氏子弟,在这种情况下,葛福顺、陈玄礼是否愿意冒险响应,刘幽求也没什么把握,但此时的局势已经很危急,再拖下去,一旦消息走漏,则局面不可收拾,刘幽求也只有硬着头皮前去了。

    韦氏出昏招

    刘幽求找人约了葛福顺、陈玄礼在酒楼的厢房碰面,这是他们常去的地方,刘幽求坐在厢房里,推敲一下要怎样引入话题比较好,不料等了好一阵子,人还没来,刘幽求有些犯疑,想说禁军除了常规的操练及皇上出京要随侍外,一般是没有什么任务的,所以葛、陈两人平常都是一邀而至,今天却这么久还没来,莫非有什么问题不成?就在刘幽求苦苦思索,心情不定的情况下,传来了巨大的脚步声,门一开,只见葛福顺、陈玄礼到了,还带了另一位也是万骑中的军官叫李仙鳧的一起进来。刘幽求见三人脸均有不虞之色,就说:“诸位将军辛苦了,想是近日军中事忙,是以各位到的迟了,我先敬各位一杯!干!”

    三位军官将酒一饮而尽,葛福顺说:“忙个鸟!根本没什么事,还不是新来的韦播这小子,仗着自己是皇后的侄儿。从来没当过兵,抓了权就瞎指挥。这么热的天气。叫我们万骑整队实兵演练,搞的好几个人受伤。我看不过说了几句,这小子竟然说我抗命,说要打我四十大板,幸好是陈兄、李兄等下跪求情,才先记下不打,这小子,懂得什么狗屁,竟敢这样作威作福,那天老子不爽。就把他给干了,看他还能不能再摆谱!”

    李仙鳧听了,也说,“要说现在这万骑,真是没法干了;我们是护卫皇上的亲军,高嵩(韦氏新派到万骑的领军将领)的这小子,竟然叫我们去做苦工,协助修建安乐公主府邸,真是把脸面都丢进了。再这样下去,老子也不想干了,干脆走人算了。”

    三个军官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发了好一顿牢骚,刘幽求听了一阵后才知道原来武延秀及韦氏子弟几人到任后。因为不曾带领过军队,怕下面军官不听话,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没事就找这些军官的麻烦,动辄就威胁要军法处置。而且知道禁军一向桀骜不逊,就让他们去做苦工想要磨一下他们的锐气。认为这样军队才会好带,不料适得其反,反而惹得天怒人怨,这可是个好机会。刘幽求听了一会儿后计上心来,就说,各位的处境我很同情,但我人微言轻,不能帮上各位什么忙,但我们可以找临淄王,他素来豪爽热心,与各位也熟识,请各位明日到临淄王府一趟,我请王爷帮大家想想办法,可好?“

    这三人都是在气愤难忍又莫可耐何的情况下,一听这个建议,都轰然叫好,于是说好明天上王府见李隆基。

    刘幽求回到王府,把情况跟李隆基一谈,两人都很兴奋,因为原本担心葛、陈等人不愿冒险,要说动他们起来参加夺权很困难,现在天赐良机,正好趁这些人不满时,火上加油一番,则大事可成。

    第二天,葛福顺、陈玄礼、李仙鳧三人到了王府,李隆基跟刘幽求早令人备好酒席,众人就座后,这三人又跟李隆基诉苦了一通后,李隆基问三人道,“如今请况如此,诸位有何打算!”

    三人道,“还请王爷指点一条明路”

    李隆基笑而不答,看了一眼刘幽求,刘幽求会意,说,“诸位将军,韦氏掌权,万骑是禁军的核心,韦氏必要牢牢掌握这支军队,诸位将军乃是万骑的老军官,得到军中弟兄拥戴,韦氏族人必对将军等不放心,先换了领军将领后,接下来必开始逐步调整都尉、果毅等中阶将领,将军等人的位置恐将不保,临淄王有意指引各位将军一条明路,就不知大家敢不敢!”

    三人近日来已经郁闷了一段时日,此时几杯黄汤下肚,又被刘幽求一激,血气上涌,葛福顺大叫:“大丈夫何事不敢?王爷有何指示尽管说,我葛福顺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它两人也表示一定跟随王爷。

    李隆基站起来,对大家作了一揖,说道:“大唐天下,危如累卵,韦氏谋害先皇(中宗李旦),假传遗诏,罪不可赦。我李隆基身为太宗、高宗皇帝子孙,决意起兵拨乱反正,各位将军,自古富贵险中求,更何况我们今天是为大唐江山而战,天必佑之!我李隆基请诸位助我一臂之力,我们一起共诛韦氏,匡复大唐!“

    刘幽求、葛福顺、陈玄礼、李仙鳧等举杯摔地,大喊,“共诛韦氏,匡复大唐!“

    然后刘幽求跟大家说明整个行动计划,为了避免时间拖太久夜长梦多,就把日期定在后天,即六月二十日起事,约好碰面时间地点后,三位万骑军官离开了。李隆基、刘幽求又去联络其它参与的官员,即薛从简、钟绍京、王崇晔、麻嗣宗等人,而太平公主处,李隆基也自己去联络了,太平公主也赞同并愿意协助。有人提出是否应该把行动告知相王,李隆基说,“我们举事,是为了大唐天下,事成,则大福归相王,事不成,我们只有一死。现在报告相王,如果获得同意,是使他参与危险的行动,如果他不同意,会破坏大计,不如不报告!”众人同意李隆基的分析,遂不报告。

    万骑夺宫

    六月二十日,李隆基跟刘幽求带领亲信准备前往禁苑时,发现家奴王毛仲已经逃走,李隆基大怒,但事已至此,只好带着李宜德及亲信,跟刘幽求一起前往。中午过后,李隆基、刘幽求等到达禁苑,立即换服装潜入,到达禁苑门口时,刘幽求敲门请钟绍京开门接应,本来这是约定好的,不料钟绍京事到临头竟然害怕了起来,后悔了而不愿去开门,李隆基顿时紧张了起来,又使李宜德去敲门。钟绍京的妻子是个有智慧的女人,看到这种情况,就对钟绍京说:“舍身救国,上天必然保佑,而且你一向跟临淄王有来往,又密谋行动,今天就算不响应,一旦事情败露,难道就能逃过一死?”钟绍京这才开门出来拜见,李隆基见钟绍京出来,一颗悬了大半的心才放下来,大家一起进官舍,等待其它人来会合。

    夜色降临不久后,葛福顺、李仙鳧、陈玄礼等三人前来会合,大家请李隆基发号令行事,李隆基说:“二更举事,请葛将军等进入玄武门羽林军大营,诛杀韦氏派来的几位将领,然后率兵前来会合,分头攻进皇城,在凌烟阁会师!”

    二更时分,葛顺福等闯进羽林军大营,因将领俱已熟睡,顺利的斩杀了韦氏一党派来的韦濬、韦播、高嵩,砍下人头,拿给大家观看,并宣告说:“韦皇后阴谋害死先帝,韦氏党羽把持朝政,胡作非为,今天,我们羽林军要诛杀韦氏家族,拥立相王李旦为帝,如有敢不从者,这三人就是榜样。“众军士一来因事发突然下吓呆了,二来葛福顺平日的兄弟帮衬,带头支持起哄,三来韦濬等三人新来,非旦无恩于将士,反倒作威作福,弄得天怒人怨,因此大家异口同声,都愿意听从指挥。(未完待续。。)

第五章 【唐明皇5】() 
葛福顺于是顺利的带领军士到禁苑跟李隆基会合,同时把三人的人头献上,李隆基确认后,跟刘幽求等出禁苑南门,钟绍京号召禁苑的园丁工匠等两百余人携带斧头、锯子等当兵器跟进。李隆基命葛福顺率左翼的万骑卫士攻击玄德门,李仙鳧率右翼的万骑卫士攻击白兽门,约定大家在凌烟阁前会师。各路出发后,进展均顺利,玄德门守卫人员较少,葛福顺的军队很快就攻破城门,杀死守门将领。李仙鳧随后也跟进,两军顺利在凌烟阁前会师,而在太极殿护灵的南牙卫士,不旦不抵抗,凡而拿起兵器响应万骑卫士的军队。有趣的是,李隆基这时并不在这批军队中,他率领陈玄礼及李宜德到飞骑去,飞骑营的将士听到骚动,军心已经不稳,不少人准备响应,李隆基一到,更是火上加油,飞骑中的军官率士兵当场就把韦后派去的将领杀了,然后飞骑也进宫准备响应兵变。

    说来也巧,这时韦后看情况不对,带了几个侍从准备逃到飞骑营请求保护,不料飞骑营也正准备进宫来,两边在路上相遇,韦后喊道:“我是皇后,你们快来保护我。”没想到刚喊完,几个士兵冲过来,其中一个士兵大刀一挥,韦后闪避不及,人头落地,士兵拿着人头呈给李隆基。

    这时军队开始大肆诛杀韦氏一党,安乐公主李裹儿这时还在画眉,被闯入的士兵砍死,武延秀(安乐公主夫婿)也被杀,其它韦氏家族及韦后亲信被杀的人,不计其数。万骑卫士打开玄武门,李隆基率随从从玄武门威风凛凛的走进宫内。不料有一个女子率宫女在宫内迎接,这名女子就是李显的妃子昭容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当初得到武则天的宠爱,武则天被逼退位后。她转而依附武三思。上官婉儿曾推荐其表兄(姨妈的儿子)王显当左拾遗,不料王显并不领情。还警告上官婉儿说,“武氏是一个注定要被灭亡的姓氏,今天捷妤(即上官婉儿,李显在位时封捷妤,后进为昭容)依附武三思,可能会带来灭族的大祸,请三思!”上官婉儿不听。后来太子李重茂政变时,诛杀武三思。并指明索取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感到恐惧,于是转而跟太平公主合作,并有意识的跟安乐公主对抗。李隆基发动政变后,上官婉儿知道自己可能会被归为韦氏一党,而遭军队杀戮,于是用这种办法来引起李隆基注意,并拿出当初自己跟太平公主起草命相王辅政的诏书草稿,请李隆基过目,希望能澄清自己。免于一死,不料李隆基并不领情,因李隆基对上官婉儿平素结党干政等行为早有不满。对姑妈太平公主是因为政治需要才合作,对上官婉儿他可不会客气,所以上官婉儿当场就被拖到军旗下斩杀了。

    隔天,李隆基向父亲李旦报告事情经过,并请他原谅没有事先告知。李旦搂着他儿子说,“国家没有破碎,得以复兴,都是你的功劳”表示他也认为李隆基干的好。李隆基向老爸报告完后继续其肃敌活动,凡韦氏所任命的官员。包挂韦氏家族及非韦氏家族的人,几乎全部杀光。而最好笑的是那位反对李旦辅政,还抬出叔嫂不可通礼大帽子的宗楚客。他老兄一听到状况不对,就用白巾把脸裹起来想蒙混出城门,不料可能是他实在是太有名了,臭名远扬,守门的人一下就把他认出来,还调侃他说,“这不是宗尚书吗?你想去哪儿啊?怎么像女人一样把头包起来呢?对了,有命令要我们把大人带回去,大人这就乖乖的跟我们走吧!“宗楚客就这样被逮走并被处死。而那位韦党中反水的崔日用,不知是否李隆基要测试其忠诚度,李隆基教给他一个差事,就是去韦曲(韦氏家族聚居处)把韦氏家族的人一网打尽,而崔日用对昔日的主子今日的敌人毫不手软,连怀中的婴儿都不放过,为了避免漏网之鱼,竟然连附近的杜曲的族人都杀了不少,真是够卑鄙的。

    在大屠杀完成之后,李隆基父子已经真正掌握了政权,虽然要让李旦再当上皇帝还得有些扭扭捏捏,欲迎还拒的过程,但拥立相王为帝,此时已经不再是几个人的幻想与口号,而是雷打不动的事实了。

    李旦无奈的平衡术

    李旦终于再次登上皇帝的宝座,但他发现,这次的宝座似乎没有比一次容易坐。

    上次当皇帝,有很强的运气成份,因为李旦是老四,按现代术语来说,正牌夫人是老大,情妇是老二,外遇对象叫小三,那李旦这个排行比小三还要靠后的老四要当上皇帝岂不是比中福利采票头奖还难?但就像福利彩票的头奖会有人中一样,李旦还是当上皇帝了,为什么?

    李旦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因为他比他的几个哥哥听话,要知道,他妈妈武则天自己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