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那些事儿-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业重要,脑袋更重要啊!于是扔下兵符就跑路了。不过他也没去别的地方,而是直接找唐僖宗诉苦去了,这时候的唐僖宗已经被黄巢赶到四川吃火锅去了。

    李都心想:王重荣啊王重荣,你也太不像话了,虽然我曾经也说过让你当老大这样的话,

    但那也只是客套客套而已,正常人都能明白,你干嘛就这么认真呢?李都走后,王重荣杀了黄巢的使者,开始一本正经地做蒲州城的扛把子。

    既然放弃了黄巢,那就只能重投僖宗门下,于是王重荣又一次投入了僖宗的怀抱,僖宗不计前嫌,派窦圣前来传达圣旨。

    使者来了当然要好吃好喝伺候着,可很多前尘往事表明,喝酒不仅会造成酒精肝,还会使一个人变糊涂。

    估计是酒桌上喝高了,窦圣大大咧咧地说:“天子派大臣管理一方政事,谁能驱逐他?

    你们给我说说,谁是主谋?”王重荣一听就火了,倏地一下站了起来,摸了摸腰间宝刀说:“不要找了,我就是主谋,你想咋地。”

    窦圣直接就吓尿了,灰溜溜的夹着尾巴狼狈而逃。从此。王重荣名正言顺的成了蒲州城的一把手。

    黄巢与王重荣的战争打响了,黄巢派弟弟黄邺与朱温合兵一处攻打王重荣,结果反被王重荣打了个狗吃屎。还被缴获四十船军备。秉着要么不打,

    要么打死的战略精神,王重荣联合忠武军监军杨复光攻打黄巢华州大将李详,最后生俘李详并将他游街示众。杨复光,福建人。

    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比如山东出武将,山西出商人。绍兴出师爷,成都出美女。而在唐朝后期,福建特产太监。当时,一些宦官发迹后到处耀武扬威,生活奢靡。深深刺激着一些穷苦人家,他们为了改变窘困的现状,于是一咬牙一狠心就把自己的亲生骨肉变成了太监,托人送到长安,入侍皇宫,当了宦官。

    杨复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于宣宗时期从福建来到长安,成为皇宫中的一名小宦官。

    十几岁的杨复光,经过冷静观察。看中了时任内常侍的大宦官杨玄价,于是投到其门下,认他为干爹。杨玄价见他聪明佟俐。慷慨有节义,又会舞枪弄剑,认准这是一个可造之材,于是就收下了他,并为其改名为杨复光。

    杨复光跟着杨玄价很快熟悉了宫中的一切手段,同时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单靠杨玄价还不行,必须要自己闯荡。

    为此他向杨玄价提出要求。请求到地方担任监军,杨玄价同意了他的请求,奏准唐懿宗,派他到地方当了监军。

    胜败乃兵家常事,战败后的朱温重新点兵,再次出击,成功地在西关门大败王重荣,然后出兵夏阳,夺得河中府水运粮船几十艘。

    朱温吃到了蜂蜜,但也捅下了马蜂窝,这回彻底把王重荣激怒了,王重荣调集三万大军前来复仇。朱温很淡定,怕什么,咱们有大后方嘛!

    于是写信给黄巢sos,无果,再写,无果,连续写了十封,还是无果,仔细一打听,才知道信被左军使孟楷扣留了,朱温很生气,但后果不严重,因为面对皇帝的身边人,他这个外将一点办法都没有。

    连续几夜,朱温都失眠了,当时没有香烟,如果有的话,肯定会出现这么一个画面:孤灯下,墙角旁,朱温眉头紧锁,一个人吧嗒吧嗒蹲在那里抽闷烟。

    他分析当前局势,感觉黄巢有限责任公司现在财力紧张,人心思变,危机四伏,估计离破产没几天了。想到这里,朱温猛的把烟头往地上一撮,嘴里恨恨地嘟囔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于是召集幕僚,商议去留。

    大家一致认为,没有必要跟着黄巢公司这艘破船一块完蛋,换个老板才是最佳出路。

    会议最终达成共识:抄老板黄巢的鱿鱼。于是,朱温杀了监军,带着全部家当,当然还捎带着黄巢送给他的同州城,投降了王重荣。

    有一次,记者问展昭:“您身为南侠,为什么要放弃江湖上的快意恩仇而跑去跟包大人呢?”

    展昭回答:“小混混怎么能跟公务员相比呢!”其实,朱温不想造反,他也想当公务员,从小就想,一直都想,如果不是日子太苦,混不下去,又没有其他本事,谁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背着反贼的骂名活着呢?

    现在机会来了,不用读书考进士就能做国家公务员,何乐而不为?朱温只是个农民,没有太深的政治觉悟,也没有太高的道德水准,刚开始造反只是为了生存,到后来降唐也是为了生存。

    曾有人说,无论对待什么问题,都可以用管你屁事跟关我屁事这两句话来应对。

    这时候就有人问朱温:“朱温同志,你为什么要参加叛军然后又投降朝廷呢?”朱温淡淡地说:“管你屁事!”又有人问:“朱温同志,还有无数劳苦大众正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着你去拯救,

    你难道真的无动于衷吗?”朱温仍然淡淡地说:“关我屁事!”就这样,朱温投降了。

    朱温他妈姓王,与王重荣同姓,所以投降后的朱温就称王重荣为舅舅。有时候,我真佩服古人攀亲带故的本事,这一招,咱还真学不来。唐僖宗听说朱温投降了,兴奋的拍掌大笑道:“真乃天助我也。”

    毛将军喜欢到处留下xx是个好同志这样的珍贵墨宝,如果这个时候让唐僖宗也提几个大字的话,我想唐僖宗肯定会大笔一挥,写下:朱温是个好同志。

    僖宗皇帝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对朱温的爱,封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兼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并赐名全忠。朱全忠也没有令他失望,后来他用实际行动阐述了全忠的含义,那就是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想方设法,不折手段,全心全意忠于自己。

    第二年,朱温又被授予宣武军节度使,从此他将以宣武为基地,建立自己的组织……基地组织,从而逐鹿中原,成就自己的帝王事业。

    朱温同志告诉我们:不读书不要紧,起点低不要紧,私企工作也不要紧,只要手段运用得当,又善于跳槽,照样能够混进国家单位。

    入主长安

    黄巢跟王仙芝都是私盐贩子出身,说白了也就是黑社会私人武装。可想而知,当当年的黑社会私盐贩子黄巢碰到官军的时候,每次都是能逃跑绝对不冲锋,能智取绝对不硬拼。

    他们贯彻的十字万能方针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个策略在跟官军的斗争中屡试不爽。起义后,两人继续执行这条金科玉律。

    黄巢是这么想的:既然以前行得通,那以后肯定也行得通。当时,藩镇做大,政府势力衰微,全国范围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很多势力范围。

    黄巢是个很出色的黑客,他充分了解并利用了唐政府这个漏洞百出的破烂系统,然后像泥鳅一样,带领大军穿梭于藩镇与藩镇之间的权力真空地带,搞的朝廷满头大汗,手忙脚乱,但却无能为力。

    虽然,这么一来,政府一时拿他们没有办法,但起义军自己的情况也不太乐观。

    十字万能方针说白了也就是没有方针,乱打一气。起义军根本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战略规划,只是想到哪里打哪里,打到哪里算哪里,敌人弱了我就攻,敌人强了我就跑,根本不知道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

    黄巢糊涂,作为看客的我们更糊涂,所以每次读到黄巢同志这段四渡长江,两渡黄河,南征北战的历史时,我都头疼不已,为了不让各位小读者跟我一样头疼,我将以简洁的方式描述这段没有目的的流动大作战。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客车马上就要出发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今天我们的领队是黄巢黄导游,接下来,他将带领我们游南逛北,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未完待续)

第3章【大梁帝国】() 
当时,淮南、忠武、宣武、义成、天平五节度使已经对起义军形成了合围之势,假以时日,就可以收缩包围圈,将起义军彻底剿杀。。

    为了不让官军包了饺子,起义军开始进攻沂州。在忻州被天平节度使宋威击败,然后起义军转战河南,攻占阳翟、郏城、汝州。

    在攻打郑州受挫后,起义军南下进攻申、光、庐、寿、舒、通等州。在蕲州,王仙芝鬼迷心窍,想要投降,被黄巢打了一顿后,二人分道扬镳。接着黄巢北上攻陷郓州,并又一次攻陷沂州。

    然后黄巢再次赶赴嵖岈山,汇合王仙芝的部将尚让,二人合兵一处攻打宋州。失败后双方再次分裂,黄巢率军转战蕲、黄一带,失利后再次北返中原,攻下匡城、濮州,然后继续南下进攻毫州。

    此时,王仙芝在黄梅兵败被杀,黄巢便成了起义军里的龙头老大,黄巢率军北上再次攻破沂州、濮州,然后想要进兵襄邑、雍丘,受阻,转而进攻东都,再次受阻,于是率军进攻汴、宋二州,接着转攻卫南、叶、阳翟等地;

    黄巢见河南官军势力强大,便挥军南下,转战湖南,接连攻下虔、吉、饶、信等州。

    进攻宣州时,被打败,于是进入浙东,经婺州至衢州,披荆斩棘,开山路七百里,攻入福建。

    在福州,起义军受到高骈袭击,然后南下进入广南,并攻入广州,黄巢本想把广州发展成他的巢穴,无奈天不遂意,当时广州城瘟疫肆虐,起义军死了一小半军队。于是黄巢再次率军北上,攻取桂、永、衡、潭等州。

    攻取襄阳时,失败,于是渡江进攻鄂州、然后转战饶、信、池、宣、歙、杭等州。遇到唐军,失利,退守饶州,再败。然后退守信州。

    信州瘟疫肆虐,军队元气大伤,黄巢便假义投降,等元气恢复后,黄巢率军打败淮南兵。攻占睦州、婺州,然后北渡长江,围攻天长、**,再北渡淮河,进入颍、宋、徐、兖、汝等州。

    接着攻下洛阳,向关中挺进,并陆续攻下虢州、潼关、华州,最后亲率大军直逼长安。

    880年十二月五日,唐僖宗丢下老婆孩子,在神策军的护卫下。仓皇出逃。老婆可以再找,孩子可以再生,小命丢了就无法再续了,僖宗是这么想的。当天下午,黄巢的前锋在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顺利进入帝都长安。

    这一天,身披土豪金战甲的黄巢,在士兵的簇拥下,进入长安,实现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夙愿。

    黄巢来了。长安百姓拉着条幅热烈庆贺,就差弄个文工团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了。

    当然,这个时候。黄巢的军队也还是人民的军队,不仅秋毫无犯,还主动拿出军粮分发给穷苦百姓。黄巢发出告示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

    老百姓感动的都快哭了。这才是解放人民的人民解放军啊!十二月十二日,黄巢进入太清宫。。翌日,于含元殿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并大赦天下。

    这一年,距黄巢起兵整整五年,距朱温参加起义也已经三年,真不容易,经历了战争,经历了瘟疫,经历了欺诈,王仙芝死了,尚军可死了,朱存死了,死了那么多人,但他们两活下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记者问黄巢“能坚持到现在,请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黄巢得意地笑笑说“还有个秘密没跟你透露,其实我的外号叫小强。”这时,朱温同学调皮地闯进镜头,对着镜头挤了挤眼睛说“我也有个秘密没跟大家透露,其实,我的外号也叫小强。”

    路败北

    网上有句很励志的名言当你跌落谷底时,请不要灰心,因为以后不管往哪边走,都会是上坡路。

    我想这句话应该还有下半句当你登上顶峰时,请不要得意,因为从此不管往哪里走,都将是下坡路。

    入主长安不仅是黄巢起义的高氵朝部分,也是其走向失败的开始。以前,他到处乱跑,官军到处乱找,他想打谁就打谁;现在,你见或不见,我就那里,不悲不喜,结果,谁想打他就打他。

    以前,虽然老打败仗老死人,但由于到处乱串,到处忽悠,总会有不明真相的群众被他们忽悠入伍,结果军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打越多;现在,你愿或不愿,百姓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军队百姓打光了,就再也没有其他兵源可以补充进来了。

    以前,四处流浪,八方打劫,可以吃百家饭长大;现在,羊就这么几只,吃完羊肉就只能吃羊毛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自从进入长安城后,黄巢就惊呼诶呀妈呀,以前算是白活了,原来世界上还有长安这么繁华的地方啊!

    当了皇帝后,黄巢再次惊呼诶呀妈呀,以前算是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