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那些事儿-第5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先时候,朱友珪曾调遣龙骧军三千人去怀州增防,半路发生动乱,龙骧军抢劫了沿途百姓。朱友珪立刻发兵征讨,不久将叛军打败,活捉首领刘重,将之斩首。

    不过,这件事还没有到此为止,朱友珪为了斩草除根,树立权威,又到处搜捕叛军同党,抓到后就将他们的全族歼灭,喧腾了一年多还没有停止。当时龙骧军还有一部分戍守大梁,朱友珪下令征调他们进京防守。

    朱友贞抓住这个天赐良机,激怒他们说:“当今天子因为怀州龙骧军叛乱,现在打算秋后算帐,准备把你们调入京城然后全部活埋。”

    士兵们非常害怕,不知如何是好。然后,朱友贞又向朱友珪奏报说龙骧军士兵因怀疑惧怕,不肯进京。这时,龙骧军将校求见朱友贞,一把鼻涕一把泪。哭着请他救命。

    朱友贞说:“先帝与你们三十余年征战南北,才打下如此江山。现在先帝尚且被奸人所害,你们又怎么能死里逃生呢!”说罢。朱友贞拿出朱温的画像给他们看,

    哭着说道:“你们只要能去洛阳报仇雪恨,就可以转祸为福了。”能活命当然很好,于是士兵们都踊跃着高呼万岁,请朱友贞给他们发放武器前去战斗,朱友贞很爽快的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913年二月十七日早上,袁象先等人率领禁军几千人突然进入皇宫。朱友珪听说发生兵变。仓皇地与妻子张氏以及心腹冯廷谔等人跑到北城墙的城楼下面,准备逾城逃跑。

    但又想到即使出了京城也无处可逃,就命冯廷谔先杀死妻子,再杀死自己,冯廷谔照做后。自己也抹脖子自杀了。

    当时,各路军马十余万人在京城抢劫,朝廷百官四散奔逃,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杜晓、侍讲学士李珽都被乱兵杀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于兢、宣政使李振也为乱兵所伤。一直到天黑,京城才安静下来。

    袁象先与赵岩怀揣着传国玉玺来到大梁迎接朱友贞,朱友贞说:“大梁乃是国家的创业之地,在这里登基就好了,没有必要再去洛阳!”于是。朱友贞在大梁登基称帝,同时追废朱友珪为庶人,恢复博王朱友文的一切爵位。

    朱友贞又派人招抚朱友谦。朱友谦于是重新归附梁朝。江山依旧是,只是换新人,朱友贞会是重振河山的中兴之主吗?

    魏州之变

    915年三月,杨师厚死了。在其去世前的几年里,曾经做过这么几件事情。

    912年十一月,当杨师厚奉召前往洛阳觐见朱友珪时。赵将王德明趁着主人不在家,发兵三万夺取了杨师厚在临清的宗城。杨师厚回军途中得知消息。直接率兵到达前线,同时调兵谴将,伏兵于唐店,大破赵军,斩首五千余人。

    柏乡之战后,梁军士气受损,谈沙陀而色变,赵军狐假虎威,不时挠梁国一爪子,看梁国没反应,然后再挠一爪子,搞得梁军不胜其烦。913年四月,杨师厚发飙了,跟刘守奇率军十万大举入侵赵国,大军直抵镇州城下,焚烧房屋,大肆破坏,然后调军攻掠藁城、束鹿,直到打到深州后才收兵回城。

    914年七月,李存勖派周德威、李嗣昭会同赵王王镕入侵邢州。杨师厚率军救援,驻扎在漳水东岸与晋军对峙,晋军没有讨到半分便宜,反而有一位副将向杨师厚投诚。

    后来晋军不战而退,梁军也撤军回城,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八月,李存勖回师太原,双方战事告一段落。

    作为后朱温时期梁军的中流砥柱,经过老杨同志的不懈努力,梁军终于走出了潞州之围、柏乡之战后见晋军闻风而逃的心理障碍。

    按理说,像杨师厚这样的国之栋梁去世,是国家的巨大损失,举国上下应该痛哭流涕,然后给老杨同志举办个隆重的追悼会,

    同时在全国发起向杨师厚同志学习的活动热潮,并派出杨师厚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小组在全国巡回宣讲。

    但现实情况是朝廷上下欢灯结彩,一片喜庆。原因还在于杨师厚晚年自恃功高权重,常常擅自搜刮钱财,并且挑选军中骁勇善战之士数千人,配置银枪,组成银枪效节军,也就是所谓的牙军、杨师厚的亲军。

    朱友贞虽然表面上对他礼遇有加,内心却十分忌惮,久而久之,忌惮就生成了愤恨,愤恨然后就长出了牙齿,估计朱友贞每天没事的时候就会画个圈圈诅咒杨师厚几次。

    现在老杨死了,他终于长舒一口气,心想,我的妈呀,总算是死了,于是在宫中私下接受朝臣的庆祝。赵岩与邵赞乘机对朱友贞说:“魏博之所以成为唐朝的腹心大患,

    二百多年都没办法将之铲除,是因为它土地广大、兵马强盛。罗绍威、杨师厚先后占据那里,朝廷无法控制。陛下如果不乘现在解决此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弹疽不严,必将复聚’的道理,我们怎么知道杨师厚的后任不学他呢?

    现在我们应该划分魏博六州为两镇,从而削弱它的实力。”朱友贞听后一拍大腿,高兴地说:“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下达命令:任命平卢节度使贺德伦为天雄节度使;

    在相州设置昭德军,把博、卫两州划出来归它管辖,然后任命宣徽使张筠为昭德军节度使,并且划分魏州将士与府库的一半到相州。命令下达之后,贺张二人各自走马上任,

    朝廷仍然担心魏人不服,又遣开封尹刘鄩率兵六万奔赴魏州,名为讨伐镇、定,实为虚张形势威胁魏人。魏博的军队向来都是父子相承,几百年里,已经形成传统,军队之中,

    不是宗族就是姻亲,关系盘根错节,彼此之间都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关系。这边贺德伦像个人贩子一样强拉硬扯、不断催促,那边魏博人唉声叹气、抱头大哭。

    不久之后,刘鄩率兵驻扎南乐,并派遣澶州刺史王彦章率先带领五百龙骧骑兵进入魏州,驻扎金波亭。

    王彦章祖籍郓州寿张县,从小投军,效力于朱温帐下。王彦章有两条铁枪,每条重达一百多斤,作战时一条挂在马鞍,一条握于手中,冲锋陷阵时马跑如飞,一条铁枪也舞得如飞,斩关破垒,所向无敌。据说当初王彦章应募从军时,同时参军的有几百人,

    王彦章说:“兄弟们,我给你们当老大吧”,众人都不同意,不屑一顾道:“凭什么啊!你王彦章算哪根葱,刚从山野草莽之中钻出来,就想给我们当老大,也太不自量力了吧!”

    王彦章听了,没有搭理他们,径直对当时在场的主将说:“我天生的一身雄壮之气,觉得你们确实比不上我,所以才请求做你们的队长,然后一起杀敌立功。没想到你们这样不领情,反而咄咄乱说,伤害我的感情。看来不给你们开开眼见,你们是不会心服口服的。

    本来作为男人开口便言生死,但今天不是在两军阵前,我就先给你们看看的我脚上功夫”众人以为他要施展轻功了,没想到他只是拖了鞋子,光脚在布满蒺藜的地上走上三五趟,还不时刺激一下众人说:“不服走两步?”大家一看王彦章脚上一点事情都没有,不由大惊失色,这个还真来不了。

    朱温听说后,也视王彦章为神人。由于战功卓著,王彦章受到了朱温的重用。朱友贞夺得政权后,王彦章于913年被任为濮州刺史及马步军都指挥使。次年迁任澶州刺史,并被封为“开国伯”。(未完待续)

第32章【大梁帝国】() 
魏地士兵相互商议说:“朝廷忌惮我们力量强盛,所以才想方设法要分开我们。我们六州历代都在一起,部队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现在却要骨肉分离,真是生不如死。”当晚,

    军中发生骚乱,乱兵到处纵火抢掠,并且包围金波亭,王彦章力战杀出条血路后才得以逃脱。到了天亮,乱军进入牙城,杀死贺德伦的五百亲兵,

    然后把他安置在城楼之上。这时有一个叫张彦的小军官,率领自己的铁竿兄弟,走上街头,阻止了士兵的打砸抢行为,城市这才安定下来。

    事后,朱友贞派使者前去安抚乱军,并且答应给个刺史让张彦当当,张彦不为所动,只是恳求朝廷不要使他们骨肉分离。谈判不成功,使者灰溜溜的回来了,不过,

    这时候他给皇帝出了个自以为很高明的主意说:“张彦这个人不足为虑,只要让刘鄩多派点兵马,立刻就可以把他摆平,陛下请放心,不出几日就可以把他的项上人头送到京城。”在使者的眼中,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难题,所有问题都可以用人来解决,

    只是大问题用的人多,小问题用的人少,而这个观点居然被朱友贞认同了。于是朱友贞很爽快的拒绝了张彦的请求,只是写了一份语气很客气很客气的诏书给张彦,

    让他一定要接受皇帝的封赏,一定要当刺史。不当就是不给皇帝面子。于是使者再次屁颠屁颠的赶往魏州,张彦这时已经成为了魏军的核心人物,当时看不起刺史一职。现在更是不放在眼里,他看到朝廷还是一意孤行要分裂魏州,于是撕破圣旨,扔在地上,

    叉着腰面向南方大骂朝廷,然后又对贺德伦说:“天子昏庸,愚昧无知。被人牵着鼻子走,不知道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却还要胡乱下达命令。

    现在我军虽然强大,但是如果没有外援帮助的话,估计也是难以独立支撑,我看我们最好还是投靠晋王把。”于是逼迫贺德伦向李存勖写信请降。李存勖接到贺德伦的请降书后。高兴地一直傻笑,之后立即命令李存审从赵州率领本部人马进驻魏州作为援军。

    朱友贞很纳闷,明明应该是那样子的,怎么会成了这样子了呢,于是命令刘鄩派更多更多的人直逼魏州。

    贺德伦既然已经上了贼船,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再次向李存勖告急,于是李存勖亲率大军出援。

    贺德伦派人犒劳晋军,并向李存勖献策道:“除乱应当从根本上消除。”然后说张彦如何凶狠如何残暴如何不是人。劝李存勖一定要先把他除去。李存勖听后默然不语。

    当然,不说话不等于不认可,李存勖进驻永济后。张彦精心挑选了长得帅形象好气质佳的银枪校节五百人,到永济求见李存勖,李存勖登上城楼对他说:“你欺压主帅,虐待百姓,我们来这里才几天,就有几百个人告你的状。

    我这次率军前来。就是为了安抚百姓,并不是贪恋人家的土地。你虽然有功于我。但我却不得不杀你以谢魏人。”于是斩杀张彦及其助手七人,其他的人都非常害怕。

    李存勖说:“罪过只有这八个人,其他人无罪,不过你们从今往后应该竭力听从我调遣。”

    众人皆叩首服从,大呼万岁。次日,李存勖轻装进入魏博军营,让他们当作自己的卫兵,大众于是心悦诚服。

    贺德伦看见李存勖人心所向,于是拜请李存勖亲自担任魏博节度使,李存勖很不高兴,相当之不高兴地说:“我可不是贪图你们的土地才来的,我是听说汴梁的贼人侵害你们,所以才亲率属下远道而来赶来救援,后来又听说城中百姓遭到乱兵祸害,所以才暂且入城来抚慰他们,

    明公您不加监察,竟然要把印信旌节让给我,这实在不是我的本意啊”李存勖一手接过印信旌节,然后一本正经的说:“我是说啥也不能接受啊”。

    贺德伦急了,说道:“现在敌人就在眼前,城中又发生了变乱,人心还不安定,我的属下又被张彦杀光了,我现在单枪匹马,怎么能统帅得了别人的部下呢,万一又发生了变故,我怕辜负了大王您的期望啊。”

    李存勖于是很难为情地兼任了魏博节度使,同时礼尚往来,给贺德伦安排了一个好位子——大同节度使,那里远离前线,比较安全,你没事先去那里吹北风去吧。

    当时,银枪校节在魏州城还是一如既往的骄横霸道,不可一世。李存勖于是下令:从今以后有敢结党、造谣、抢劫的,杀无赦。

    并任命沁州刺史李存进为天雄都巡按使,凡违令者,严惩不贷,李存进超标准执行了李存勖的命令,凡是违令的,都公开斩首然后悬杆示众,最后碎尸万段。十天之后,城中恢复秩序。

    刘鄩听说晋军主力已经赶到,就挑选精兵一万,从洹水直驱魏县。李存勖也亲自赶到魏县,与刘鄩夹河对峙。

    这边两军夹河相持,那边晋军也没闲着,他们派人偷袭澶州,当时澶州刺史王彦章正在刘鄩大营听命,他的一家老小因此被抓。

    李存勖没有亏待他们,暗地里派遣使者前去劝降王彦章,王彦章很不买账,怒斩来使,李存勖很生气,把他一家人也都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