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那些事儿-第5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天晚上,述律平想预测一下部落联盟的前程。便点燃马粪和艾蒿,放在羊骨上炙烤。契丹的卜筮方法,羊骨被炙透乃吉兆,炙不透乃凶兆。可是在预定的时间内,羊骨不但没被炙透,就连一道裂纹也没有出现。

    述律平心中大惊,她将占卜结果告诉了阿保机,要他对四人严加防范永无安宁。912年7月,剌葛和迭剌、寅底石、安端再次在坏叔叔辖底于越的策动下,发动了第二次叛乱。新任惕隐滑哥也预谋其中。

    这次叛乱与第一次相比,力量更为强大,联盟内部的几个最重要官员于越、惕隐和夷离堇都行动起来,组成了强大的叛乱集团,对阿保机的汗位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叛乱发生时,阿保机正领兵在外,亲征术不姑部,命剌葛分兵攻打平州。

    正当阿保机从西南返回途中,剌葛等四兄弟领兵阻道,直言不讳地要求阿保机恢复部落世选制,让他们四人也有获得当选可汗的机会和权利。阿保机没有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反而引兵南移,来到十七泺。

    当机立断,于当天举行了隆重的继任可汗的烧柴祭天仪式和选举仪式柴册仪。

    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阿保机率领各部落长老,祭告祖先和神灵,向东南朝拜太阳神,郑重宣布继任可汗,重掌旗鼓和神帐,继续担任契丹八部联盟的可汗。

    阿保机这一先发制人的举措,立马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不但巩固了权位,反而以高举维护传统选举制的旗帜,以正义之师的名义,率领大军征讨以剌葛为首的叛乱分子。

    剌葛等人在得知阿保机继任可汗的传统仪式举行完毕后,再也没有了反抗的理由。于次日纷纷向阿保机缴械投降,表示臣服。

    阿保机再一次宽容了他们,只是把他们囚禁起来,检讨认错,交代问题,并未予以重罚。

    剌葛等人在吸取了前两次叛乱的经验教训后,又谋划了质量更高的第三次叛乱;这次叛乱规模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乙室部落的贵族也积极地参与进来,组成了更为庞大的叛乱集团。

    913年3月,以剌葛为首的叛乱集团,乘阿保机出征芦水之机,三管齐下,一面派迭剌、安端领军千余骑,谎称向阿保机汇报工作,借机下手谋刺阿保机;一面派寅底石劫夺阿保机的行宫,夺取天子旗鼓和神帐;

    一面引众至乙室部落长老堇淀处,自制旗鼓,图谋篡位。阿保机及时发觉了这个阴谋,随即布下天网地罗、设伏以待。

    迭剌、安端素这对活宝毫无军事斗争经验,很快束手就擒。阿保机随后引军北上,追击剌葛。

    但由寅底石率领的叛军,却进展顺利,直捣阿保机的可汗营帐,留守营帐的述律平率领自己的亲军珊瑚军据险自守,但终没能挡住势如洪水般冲来的叛军,叛军放火烧毁大批辎重、武库和庐帐,抢走了象征王权的旗鼓和神帐。

    述律平沉着应战,一面领兵救火,一面派兵追击,但也只是夺回了旗鼓。刺葛自诩为可汗,听说阿保机挥师来追,便向北逃窜。阿保机追至土河后,便暂时停止了追击。

    他十分伤感地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们是我的兄弟,胡马依北风,人情怀故乡,时间长了,他们自会回来的。”

    他说这话,三份真情流露,七分动机不纯,说这番话,本意在于麻痹剌葛,其实,他早已安排好了大军在剌葛逃亡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最终阿保机彻底击溃了剌葛的叛军,夺回了神帐。生擒剌葛、辖底、寅底石等叛将。

    这次叛乱持续了两个月之久,规模空前宏大,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计数。

    正如阿保机所说“过去大军出征,辎重连绵数里,民间原有精马万匹,而今只能徒步,牲畜死亡十之**;过去粮肉充盈,现在士卒只能煮马驹采野菜以为食。”

    遂下令处死辖底、滑哥和乙室部的迪里古等300多人。但对其兄弟却网开一面,剌葛和迭剌二人杖而释之;寅底石和安端年幼无知,不加处置。未完待续

第43章【大梁帝国】() 
随后,阿保机加快了建国步伐。。 913年冬天,阿保机再次召集氏族部落长老会议,在莲花泊燔柴举行了隆重的传统选汗仪式,再次确立了自己的权威。

    纵观中国历史,像阿保机这样重视手足之情,并且在兄弟多次权力斗争中仍然没有痛下杀手的情形实为罕见。

    也许真的是这样越是强大的王朝,越是能宽容自己的敌人,这是一个王朝的自信;具体到个人的话,那就是个人的自信,他不担心别人会威胁到自己,相信自己可以让他们“臣服”于自己脚下。

    迭剌部终于在一片血雨腥风中归于平静和忠心。然而这仅仅才摆平了契丹八部中的一部,另外七部的贵族仍然在暗中蠢蠢欲动。

    915年,他们终于等到了机会,在阿保机征讨黄头室韦返回的途中,七部贵族一鼓而起,以恢复旧的可汗选举制度为旗号,强迫阿保机退让可汗之位。阿保机只好交出旗鼓,答应退位,然后以退为进,设下计谋;

    他对众人说“我在可汗之位九年,下属有很多汉人,我想自己领一部治理汉城,可以吗?”众人欣然同意。

    于是阿保机带着迭剌部和契丹部落中先后被掳掠或归附而来的其他民族迁徙至滦河一带。

    就在这里,阿保机采用汉族谋士的建议,模仿汉地建起了一座城市,并大力发展农业盐铁。

    很快迭剌部的军事实力和人口数目就雄居契丹八部之首,其他七部反而都要由他提供盐铁。

    述律平抓住了这个机会,又向阿保机提出了一个将挡路者一体斩草除根、自己东山再起的主意,这个主意立即被付诸实施。

    阿保机派人转告诸部落首领说“我有盐池,经常供给各部落,但大家只知道吃盐方便,却不知盐池也有主人,你们应该来犒劳我和我的部下。”

    众首领觉得有理,便带着酒肉过来了。等大家喝得烂醉如泥时,阿保机预先布下的伏兵一拥而上。将各部首领全部斩杀。

    这场契丹版的鸿门宴之后,部落联盟中所有阿保机的反对者,几乎荡然无存,阿保机于是顺利统一契丹八部。

    其实。相同的历史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生过了,只是蛮子不读历史,所以才吃了大亏。

    传说南诏第四代国王皮逻阁为了攻灭其他五诏,设宴松明楼,请五诏诏主前来祭祖。想乘机将他们一网打尽。邓赕诏主的妻子白洁夫人机敏聪慧,预感到这是一个阴谋,劝说其丈夫不要参加。

    当劝说无效时,只好将自己的铁手镯戴在丈夫的手上。

    后来,皮逻阁将五诏诏主烧死在松明楼。白洁夫人惊闻夫君罹难,急切带上兵马,星夜赶到蒙舍。

    她用双手掏开火灰,直至鲜血直流,才找到铁手镯,辨认出丈夫的尸体。皮逻阁见白洁夫人美貌、机智。企图纳她为妃。

    白洁夫人将丈夫安葬之后,跳入洱海,保持了名节。火烧松明楼,发生在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所以此后,这一天就成为富有纪念意义的“火把节”;。有人曾说“松明楼上一把火,赢来南诏千秋业”。

    梁贞明二年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自称为帝。率部众建都城皇城,即后来的上京。立国后,渐以宗室为南府宰相。制定法律,颁定官爵位次。

    阿保机鉴于迭剌部“强大难制”,又将它分为六院南院和五院北院两部分,分而治之。各有夷离堇。

    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改两院部夷离堇为两大王院,称北大王院与南大王院,而后来的乔峰担任的就是南院大王。至今,俄语发音称中国仍为“契丹”,可见其影响之大。

    契丹的强大与两个人密不可分。一个是述律平,一个是韩延徽。阿保机称帝后,封妻子述律平为后。述律平勇敢决断,处理事务能随机应变,阿保机出兵打仗,统御部众,述律平则常常帮着夫君出谋划策。

    阿保机曾横渡沙漠攻击党项,述律平留下来镇守后方,这时候,黄头、臭泊两个室韦部落乘机联合起来入侵,述律平事先探知消息,部署人马守株待兔,交战后奋勇杀敌,把对方打得大败,从此威震草原。

    述律平有母亲,也有婆婆,她都坐在榻上接受她们的拜见,并且说“我只拜天,不拜人。”

    韩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少有英才,刘仁恭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又授幽州观察度支使,后为刘守光的重要幕僚。

    刘守光末年势力穷困的时候,派韩延徽到契丹求援,阿保机对韩延徽不肯下拜非常生气,于是就罚他到郊外牧马。

    如果不出意外,韩延徽可能真的会像苏武牧羊一样在野外牧一辈子马了。就在这时,述律平对阿保机说“韩延徽能够守节而不屈服,这正是当代的贤者,为何要让他牧马来侮辱他呢?

    相反你应该礼敬重用于他。”阿保机遂把韩延徽叫来谈话,交流之后,相谈甚欢,于是把他当做智囊。

    但没过多久,思乡心切的韩延徽就逃到晋阳。李存勖想把他安置在幕府做事,但掌书记王缄十分嫉妒他,韩延徽暗觉不安,便请求回家拜望母亲。

    经过真定的时候,投宿到同乡王朗明家中,王朗明问他准备到哪里去,韩延徽说“现在河北各地都归晋国所有,我看我只能再回契丹;”王朗明说“你背叛了他们,现在又要回去,不怕被杀死吗?”

    韩延徽说“他们自从我走了以后,好像失去了手跟眼一样,现在我再回去,他们等于再次得到手眼,怎么肯害我呢?”于是在看望了母亲之后,又回到了契丹。

    阿保机听说他到了,大为欢喜,抚着他的背说“前一阵子你到哪里去了?”韩延徽说“忘掉亲人是不孝,抛弃君王是不忠。我虽然引身逃了回去,但心中想着陛下。所以我又回来了。”

    阿保机非常高兴。赐其名匣列,匣列,契丹语是“又来”的意思。到了阿保机称帝的时候,就认命韩延徽为宰相。后来升到了中书令。

    许多政事,尤其是与统治汉人有关的事情,阿保机都要征询韩延徽的意见。

    阿保机称帝后,他为辽确立各项制度,正君臣。定名分,加速了辽国封建化的进程。

    当时幽州、涿州地区的汉人统治者十分暴虐,不少汉人逃到契丹境内。韩延徽便向阿保机献策,要他建立与汉族王朝相似的官府机构来管理境内的汉人,阿保机接受了。

    于是,契丹国内便出现了胡汉分治的状况,即用适合于游牧生活经济状况及氏族传统的制度和机构管理契丹人;而对汉人,则另有一套适合农耕生活以及汉族文化习俗的制度和机构。

    到耶律德光时,他把阿保机设置的南北两院加以扩充,设置南北两面官。北面官。用国制,即用契丹的传统制度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南面官仿汉制,用来统治汉人和渤海人。

    后来,邓小平爷爷一国两制的思路,很大程度上借鉴的就是辽国的这种制度。当时韩延徽还建议召募逃亡的汉人垦荒耕作,恢复农业生产,阿保机也接受了。

    逃到契丹的汉人便陆续安居下来。生产恢复发展之后,政府有了租赋收入,耶律阿保机的经济实力也增强了。这种分治的办法,对契丹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李存勖派遣使者到契丹。韩延徽就托他带信给李存勖,说明他所以又到北方的原因,并且说“并不是我不留恋英明的主公,也不是我不想念故乡;所以不敢留下来,是怕受到王缄的谗言迫害啊!”

    又请求李存勖照顾他的母亲,并且说“延徽在这里,保证契丹一定不会南侵。”其实,就连乔峰乔大英雄都无法保证契丹不南侵中原,韩延徽又哪能保证得了呢?

    916年8月。阿保机领军三十万,从麟州、胜州进攻晋国的蔚州,城破后俘虏了振武节度使李嗣本,并派遣使者拿着木书向大同节度使李存璋要求财货,李存璋怒斩来使,契丹于是进攻云州,李存璋全力防守。不久,李存勖亲自领兵救援,到达代州的时候,阿保机闻之,率军而退,李存勖于是也打道回府。

    还记得前文谈到的李存勖的弟弟李存矩吗?李存勖命他主管新州,但他骄傲懈怠,没有认真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没有深入贯彻群众路线,结果弄得手下的奴才婢女们都出来干预政事。

    李存勖命他招募北部骁勇善战的士兵及刘守光逃亡的军士以增强南征的部队,又向民间征收战马,百姓们有卖十头牛才能换得了一匹战马的,期限又十分急迫,边境的老百姓都怨声载道。

    李存矩征集到五百匹战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