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那些事儿-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平定魏博的时候,李存勖得到八千魏博牙军,并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信部队,这些人作战十分勇敢,天下无敌。在黄河两岸作战时,他们曾多次建立大功,李存勖曾经答应他们等消灭梁国之后,大加赏赐。

    在平定河南以后,李存勖也确实对他们恩赏有加,但牙军们依仗有功,骄傲放纵,贪得无厌,对朝廷心怀不满。

    925年,庄稼收成不好,老百姓离乡背井,收上来的粮租赋税严重不足,水陆两路又不畅通,东都粮仓已空,没有东西可供给士兵。

    租庸使孔谦每天在上东门外望着诸州从水上运来的粮食,只要一到,就立马发给士兵。

    士兵们由于缺乏粮食,卖儿鬻女;年老体弱的人们经常在野外挖采野菜充饥,有的十几人一群,有的百来人一群,往往走了就饿死在外回不来了。这个时候的李存勖在干嘛?

    哦,对了,我们的李皇帝每天正不停地在外游玩打猎。二十日,李存勖在白沙打猎,皇后、皇子以及后宫诸妃都相伴左右。

    二十一日,住在伊阙。二十二日,住在潭泊。二十三日,住在龛涧。二十四日,回到宫内,到处赶场子,忙的不亦乐乎。当时正下大雪,官吏士卒有人冻僵跌倒在道路上。

    伊、汝之间饥荒尤其严重,禁卫所过之处,都要当地百姓供给粮饷,得不到,就破坏他们的财产,烧掉他们的房屋,比强盗都可恶,乡民不堪其扰,纷纷躲了起来,甚至连县里的官吏们都逃到山谷之间躲藏起来。

    当时市井小民还不知道郭崇韬的悲惨遭遇,民间传言说郭崇韬杀了李继岌,自己在蜀地称王了,所以皇帝才下令把他的全家杀掉。朱友谦的儿子朱建徽是澶州刺史,李存勖秘令邺都监军史彦琼去杀了他。

    看守城门的人对留守王正言说:“史彦琼半夜骑马出了城,也不说他要往哪里去。”

    又有人谣传说:“皇后把李继岌的死归咎于皇帝,已经谋杀亲夫把皇帝给弄死了,所以才火急火燎地召见史彦琼商量对策。”

    总之比环球日报都不靠谱的各种版本的小道消息在帝国内部纷纷流传,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不安、惊慌的味道,暴风雨真要来临了吗?(未完待续)

第52章【大梁帝国】() 
926年二月,魏博指挥使杨仁晸率领戍守瓦桥一年有余的部队换防回来,走到贝州的时候,李存勖认为邺都空虚,担心军队回来发生变乱,于是下令让他们就地驻守贝州。

    杨仁晸有个部下叫皇甫晖,晚上跟朋友赌钱赌输了,心里很不痛快,本来了输钱骂人耍赖打滚剁指头都还算正常,但这兄弟更虎气,拔出腰刀,直接带着兄弟们造反了。他威胁杨仁晸说:“主上所以能够占有天下,全靠我们魏军的力量。

    魏军将士不脱铠甲、不解马鞍已经有十多之年,现在天下平定,天子不但不念及我们过去的功劳,反而更加猜忌我们。

    我们在边远的地方戍守了一年有余,刚刚高高兴兴地换了回来,离家已经很近,却不让我们与家人相见。

    现在听说皇后杀了皇帝,京师大乱,将士们希望和您一起回去,请求您把此事上表朝廷。

    如果天子有幸没死,兴兵讨伐我们,凭着我们魏博的兵力也足以抵御他们,怎么能知道这不是重新获得富贵的机会呢?”杨仁晸不从,皇甫晖很干脆的把他杀了。

    皇甫晖又威胁一个小校,小校也誓不从命,皇甫晖二话没说把小校也杀了。

    效节指挥使赵在礼听说军中有变,衣服也没穿,光着屁股翻墙而逃,不过越狱并不成功,被皇甫晖发现了,拉住他的脚把他从墙上拖了下来。然后把杨仁晸跟小校的人头拿给他看:赵爷,鸡已经杀了,您自己看着办吧。是要做猴子还是做下一只鸡。

    赵在礼也二话没说,很爽快就顺从了。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赵在礼,在中国历史上,这绝对称得上是一朵奇葩。赵在礼,字干臣,涿州人。

    最初在刘仁恭帐下效命,担任小校一职。唐昭宗光化末年,刘仁恭派儿子刘守文驱逐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占据义昌,并提升赵在礼为军使,以辅佐刘守文。

    刘守文死后,赵在礼又事奉他的儿子刘延祚。刘延祚被刘守光杀死后。刘守光的儿子刘继威继任义昌留后,他又事奉刘继威,刘继威被部将张万进杀害后,赵在礼又事奉张万进。张万进投奔朱温后,赵在礼便与沧州留后毛璋归顺了河东。

    到后来,赵在礼又归顺了之后的后晋。在汉语中,“眼中钉”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心目中最为痛恨、最为厌恶的人。这个词的出世,赵在礼功不可没。

    后来的赵在礼做了宋州节度使,在任期间。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致使当地百姓受尽欺压、怨声载道、民愤滔天,对赵在礼极其痛恨。不久。赵在礼调任,州民额手称庆,谓“眼中钉拔,岂不乐哉”!

    赵在礼听说后,相当之生气,你们这是污蔑。侮辱,诋毁。诽谤,于是请求皇帝让他再留任一年。

    “还乡”之后的赵在礼,更加疯狂,公然勒令辖区内每人缴纳一千钱的人头税,名之曰“拔钉钱”,当年括钱一百万,收入囊中,当然,此乃后话。

    书归正传,开弓没有回头箭,被逼上梁山的赵在礼带领叛军抢掠了贝州。第二天,叛军继续南下,直奔临清、永济、馆陶,所过之处都被抢劫一空。

    初四晚上,有人从贝州而来报告说乱军将侵犯邺都。当时邺都留守为王正言,史彦琼为武德使,但魏博六州的政事皆由史彦琼处理,自王正言以下,所有人都对其俯首听命,唯其命是从。都巡检使孙铎等人急忙找到史彦琼,请求授予武器登城防备。

    史彦琼怀疑他们有其他想法,于是不慌不忙地说:“报告的人说乱贼今天到了临清,按照里程计算,六日晚上才能到达这里,到时再做防备也为时不晚。”

    孙铎说:“乱贼既然已经反叛,一定会乘我们没有防备的时候日夜兼程,怎么肯按你设定的里程数来走呢?

    请仆射率领大家登城防守,我愿招募一千精兵埋伏在王莽河畔袭击他们,贼兵被我们挫败,一定会四散逃逸,到时候就可以全面出击,讨伐他们。

    如果一定要等他们来到城下才作防备,万一有内奸和他们里应外合,那就危险了。”史彦琼说:“只需严兵守城,何必出去迎战呢?”当天晚上,乱军的前锋攻打到邺城北门,弓弩齐发。

    当时史彦琼正率部正在北门城楼,听到乱军呼喊,当时就被吓傻了,然后单枪匹马逃回洛阳。初五,乱军进入邺都,孙铎等人奋力抵御,不能取胜,于是都四散而逃。

    赵在礼占据宫城后,安排皇甫晖和军校赵进为马步都指挥使,放纵士卒大肆抢掠。

    当时王正言正伏案准备召集官吏来起草奏书,等了很久都没人前来,王正言很生气,这时家人对他说:“乱贼已经进入城内,在街市上又杀又抢,官吏们都逃跑了,您还叫谁呢?”王正言惊讶道:“我从来不知道这个情况。”

    他要人准备逃跑的马匹,但没有得到。于是带领左右官吏走出府门拜见赵在礼,向他请罪。此时的赵在礼也并不想造反,他只想带着士兵回家守着老婆孩子。

    于是也回拜他们道:“只是士卒们想回家,尚书重德,不要自己卑躬屈膝!”然后安慰了他们一番把他们送了回去。

    身死国灭

    当时市井小民还不知道郭崇韬的悲惨遭遇,民间传言说郭崇韬杀了李继岌,自己在蜀地称王了,所以皇帝才下令把他的全家杀掉。朱友谦的儿子朱建徽是澶州刺史,李存勖秘令邺都监军史彦琼去杀了他。

    看守城门的人对留守王正言说:“史彦琼半夜骑马出了城。也不说他要往哪里去。”

    又有人谣传说:“皇后把李继岌的死归咎于皇帝,已经谋杀亲夫把皇帝给弄死了,所以才火急火燎地召见史彦琼商量对策。”

    总之比环球日报都不靠谱的各种版本的小道消息在帝国内部纷纷流传。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不安、惊慌的味道,暴风雨真要来临了吗?

    926年二月,魏博指挥使杨仁晸率领戍守瓦桥一年有余的部队换防回来,走到贝州的时候,李存勖认为邺都空虚,担心军队回来发生变乱,于是下令让他们就地驻守贝州。

    杨仁晸有个部下叫皇甫晖。晚上跟朋友赌钱赌输了,心里很不痛快。本来了输钱骂人耍赖打滚剁指头都还算正常,但这兄弟更虎气,拔出腰刀,直接带着兄弟们造反了。他威胁杨仁晸说:“主上所以能够占有天下。全靠我们魏军的力量。

    魏军将士不脱铠甲、不解马鞍已经有十多之年,现在天下平定,天子不但不念及我们过去的功劳,反而更加猜忌我们。

    我们在边远的地方戍守了一年有余,刚刚高高兴兴地换了回来,离家已经很近,却不让我们与家人相见。

    现在听说皇后杀了皇帝,京师大乱,将士们希望和您一起回去。请求您把此事上表朝廷。

    如果天子有幸没死,兴兵讨伐我们,凭着我们魏博的兵力也足以抵御他们。怎么能知道这不是重新获得富贵的机会呢?”杨仁晸不从,皇甫晖很干脆的把他杀了。

    皇甫晖又威胁一个小校,小校也誓不从命,皇甫晖二话没说把小校也杀了。

    效节指挥使赵在礼听说军中有变,衣服也没穿,光着屁股翻墙而逃。不过越狱并不成功,被皇甫晖发现了。拉住他的脚把他从墙上拖了下来,然后把杨仁晸跟小校的人头拿给他看:赵爷,鸡已经杀了,您自己看着办吧,是要做猴子还是做下一只鸡。

    赵在礼也二话没说,很爽快就顺从了。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赵在礼,在中国历史上,这绝对称得上是一朵奇葩。

    赵在礼,字干臣,涿州人。最初在刘仁恭帐下效命,担任小校一职,唐昭宗光化末年,刘仁恭派儿子刘守文驱逐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占据义昌,并提升赵在礼为军使,以辅佐刘守文。

    刘守文死后,赵在礼又事奉他的儿子刘延祚。刘延祚被刘守光杀死后,刘守光的儿子刘继威继任义昌留后,他又事奉刘继威,刘继威被部将张万进杀害后,赵在礼又事奉张万进。张万进投奔朱温后,赵在礼便与沧州留后毛璋归顺了河东。

    到后来,赵在礼又归顺了之后的后晋。在汉语中,“眼中钉”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心目中最为痛恨、最为厌恶的人。这个词的出世,赵在礼功不可没。

    后来的赵在礼做了宋州节度使,在任期间,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致使当地百姓受尽欺压、怨声载道、民愤滔天,对赵在礼极其痛恨。不久,赵在礼调任,州民额手称庆,谓“眼中钉拔,岂不乐哉”!

    赵在礼听说后,相当之生气,你们这是污蔑,侮辱,诋毁,诽谤,于是请求皇帝让他再留任一年。

    “还乡”之后的赵在礼,更加疯狂,公然勒令辖区内每人缴纳一千钱的人头税,名之曰“拔钉钱”,当年括钱一百万,收入囊中,当然,此乃后话。

    书归正传,开弓没有回头箭,被逼上梁山的赵在礼带领叛军抢掠了贝州。第二天,叛军继续南下,直奔临清、永济、馆陶,所过之处都被抢劫一空。

    初四晚上,有人从贝州而来报告说乱军将侵犯邺都。当时邺都留守为王正言,史彦琼为武德使,但魏博六州的政事皆由史彦琼处理,自王正言以下,所有人都对其俯首听命,唯其命是从。

    都巡检使孙铎等人急忙找到史彦琼,请求授予武器登城防备。

    史彦琼怀疑他们有其他想法,于是不慌不忙地说:“报告的人说乱贼今天到了临清,按照里程计算,六日晚上才能到达这里,到时再做防备也为时不晚。”

    孙铎说:“乱贼既然已经反叛,一定会乘我们没有防备的时候日夜兼程,怎么肯按你设定的里程数来走呢?

    请仆射率领大家登城防守,我愿招募一千精兵埋伏在王莽河畔袭击他们,贼兵被我们挫败,一定会四散逃逸,到时候就可以全面出击,讨伐他们。

    如果一定要等他们来到城下才作防备,万一有内奸和他们里应外合,那就危险了。”

    史彦琼说:“只需严兵守城,何必出去迎战呢?”当天晚上,乱军的前锋攻打到邺城北门,弓弩齐发。

    当时史彦琼正率部正在北门城楼,听到乱军呼喊,当时就被吓傻了,然后单枪匹马逃回洛阳。

    初五,乱军进入邺都,孙铎等人奋力抵御,不能取胜,于是都四散而逃。

    赵在礼占据宫城后,安排皇甫晖和军校赵进为马步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