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那些事儿-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氏当为天子”这句谶语。

    他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他的内心,早已将李敏家族判了死刑。既然裴蕴审不出来,那就换人吧。看来皇帝真的懂法,法律用得炉火纯青的。死也要审出来。谁接替裴蕴审呢。就宇文述吧,还是他了解案情。

    宇文述并没有直接提审李敏等人,而是从大牢里面先拉出来一美女。此人就是李敏的老婆,杨广的亲外甥女宇文娥英。先是一阵恐吓。

    大意是你老公李敏已经倒台,罪名是谋反!那属于大逆,皇帝会放过老李家吗?你虽然贵为皇帝的外甥女,摊上这种事,逃是逃不掉的啊。宇文娥英本来长在深宫之中,哪见过这架势啊。

    直接崩溃先。跪求宇文大人给指条活路。宇文述不紧不慢地说了:“活路倒是有一条,看你走不走了。”宇文娥英还能怎么办,一切悉听宇文大人的。“跟老李家切割,举报他们谋反”。

    具体就说皇帝让李敏去督运粮草,他看到天下已乱,觉得“李氏当为天子”正好说明自家当应这句谶语。所以这段时间与李浑一干握兵掌权的家族成员密谋,准备在督运粮草期间串联起来,在皇帝东征高句丽时突袭皇帝御营,一举拿下。

    然后凭借老李家在天下的威望,号令天下那还不是举手之劳。宇文娥英一个女流之辈哪能记得住这些,干脆让宇文大人直接替她写好,自己签字画押完事。拿到证词宇文述连夜上奏。

    杨广接到折子,眼泪立马下来。他拉着宇文述的手说:“吾宗社几倾,赖亲家公(宇文述第二子宇文士及娶了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而获全耳。”意思是说多亏了亲家公您啊,不然我们老杨家的江山社稷就毁在我杨广的手里了啊。

    我这么信任杨玄感,委以重任,给高官厚禄他也要背叛我。亲外甥女婿李敏同志,同样我这么信任宠幸他,也拉起大旗造我的反。看来人心隔肚皮,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就这样,李敏、李浑一干人直接被定为谋逆罪,祖宗的丹书铁券也救不了他们,而且杨广下令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好嘛,我宇文述要的奏是这句话。

    于是乎,为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李穆家族算彻底玩完。这位高大威猛加帅气潇洒的混蛋儿子李浑,在杨坚篡周建隋最困难的时候,曾在老爸李穆的授意下亲自送给杨坚一个大熨斗,意为老李家坚决跟随杨家队伍,帮助文帝熨平江山社稷的李浑同志。

    就为了一个贪字,把这么显贵的家族彻底玩完。“亏本的买卖没人做,掉脑袋的买卖那是挤破头啊。”这话一点不假。还有这位在女人的帮助下骤贵,又在女人的帮助下落了马的侄子李敏,连带自己的家族也灰飞烟灭。

    自己内斗给别人机会挖坑作局,埋葬了一个家族。何其悲也!李敏、李浑家族直系亲属三十二人被处以死刑,其余远房亲戚被流放岭南恶处者有二百多人。

    还没完,有人还特别关心那个特别能够配合宇文大人的娥英公主最后的结局呢?是不是真的像当初宇文述答应的放她一马呢?才不会呢,留下一个活口终究是隐患。

    不到两个月,一杯毒酒,成了宇文娥英最后的饮品。宇文述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初衷本来仅仅想报复李浑,却不小心做成了大隋的第一冤案。这一年是大业十年,公元614年。

    但在皇帝杨广的内心,虽然破获的谋反案件越来越大,杀人数和杀的权贵高官官阶爵位也在层层加码。但却并没有给他带来期望的安全感。相反,他愈发感觉不安。这个世界还能够信任谁?

    看来谁都信不过。在皇帝的眼里,所有人都有嫌疑,所有人都觊觎皇位。无意识地,他主动走向了天下所有人的对立面。在这个局之外,他无意识地走进了一个更大的局。只是,他到死也不会知道,是谁导演了这出戏。佛讲因果,讲轮回。我辈不懂。

    我只是想说,作为皇帝,他似乎可以挥舞自己手中那至高无上的权杖去左右任何一个人的命运甚至生命。

    但他似乎也在冥冥之中被牵着走,走进了一个更大的局,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导演这出戏的,他永远都想不到。是历史规律!看不见也摸不着。虽然作为一代君王杨广是失败的,但是给后来者留下的却是对历史规律的深深敬畏。

    要看到这种教训,杨广用自己身家性命和江山社稷的灰飞烟灭再次证明:在规律面前,多大的权力最终都会低下他们那高傲的头颅。

    这个规律就是:玩什么都要有规则,哪怕你是天王老子,不按规律出牌,照样玩完。他的后来者也算他的表外甥李世民同学总结的最到位;“君,水也;民,舟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在大隋灭亡的半个世纪之后,大唐后来的帝王们正是遵守了这一游戏规则,有了对这一规律的敬畏之心才得以把帝国治理得蒸蒸日上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手机: 电脑:

第七十三章【炼成】() 
唐朝那些事儿;第七十三章【炼成】

    杨勇是文帝杨坚与独孤迦逻生的第一个儿子。濠奿榛尚史书上记载这位兄台好学,善诗赋。

    北周时,曾任洛州总管、上柱国、大司马,统领禁卫。大隋建国后,被老爹立为太子。“虽性奢华,又多内宠,但当参预国政时,每多建议。”

    客观来讲,这是一个普通的文艺青年,无心机,无恶意,宅心仁厚。如果他生在普通小户人家通过好学、天资和处事厚道,可以平平安安地终老一生,如果运气再好点的话,或许当个厅局级干部问题也不大。

    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出身和家庭。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杨勇也不例外。

    他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和家庭,他生在了帝王之家,而且是嫡出的长子,意味着未来的皇帝。

    那是多少普通人做梦也没有的机会,他通过出生就完成了。简直没费力气,呵呵,他也没办法费力气,都是他老爹老娘使的力啊。他是幸运的,但命运却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

    是人就有缺点,杨勇的缺点是“性奢华,多内宠”,其实这本来也没什么,尤其是生在帝王之家,老爹是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他家的,玩几个女人,多花点钱,这也没什么。

    但正是遇到了三个重量级人物,他的命运彻底变了。这第一个登场的人物就是老妈独孤迦逻。

    这个女人有两个特点,这第一个特点就让我们男同胞特别不赏脸。醋坛子一个,陈酿老醋啊!特别见不得男人养小妾,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度。

    不仅要求自个老公皇帝杨坚同志身体力行做好表率,而且要求周围大臣们也严格执行(估计大隋高级公务员们晚上做梦都在骂独孤皇后)。

    大臣高炯同志就是因为这件事得罪了皇后,最终被罢了爵位,销职为民。什么情况呢?

    文帝平了尉迟炯后,顺便收编了尉迟炯的孙女,这尉迟姑娘那真好啊,模样俊俏,轻歌曼舞的,温暖了文帝那孤寂冷漠的内心,直接把杨坚俘获了。

    跟独孤皇后比,还是嫩草好啊。正在杨坚沉浸在温柔富贵乡里的时候,那独孤皇后早得到情报人员的信息了,直接在文帝上朝时候把尉迟姑娘给作了。你说文帝回来会怎么想?

    那个郁闷啊!但又没办法还没法说,人家独孤姑娘强势啊,没有人家独孤家族的鼎力支持,杨坚想当皇帝,门都没有。

    想来想去没办法,直接打辞职报告估计也没人敢签字,开溜吧。趁着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老杨同志直接打马跑了。

    这皇帝没了,大臣们得到消息可就急了啊,那哪行啊,就在后面玩命追啊。追上后就在那劝啊,说皇帝你为啥呀,至于为一个女人这样吗?这个劝也讲究方法,有人正面劝,有人就反面劝。

    这个首席宰相高熲,他就说了一些对独孤皇后不敬的话,大意就是说皇帝您贵为天子,在一个女人面前抬不起头来,那也太窝囊了吧。

    今后啊,你可要雄起啊,诸如此类的话,反正信息很快到独孤皇后这儿了皇后当然不高兴了。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高熲彻底玩完。高熲死了老婆,第一夫人独孤皇后为了表示关心,就到处张罗着帮高大人介绍个姑娘。这是好事啊。不过事情发展好事可就变味了。

    独孤皇后瞅好一姑娘,让姑娘跟高大人见面相亲,这高熲掉链子了。高熲又不愿意,给皇帝的答复还很冠冕堂皇:说自己年老体衰,只想吃斋念佛侍奉陛下您,其他的都不想了。这话说的,既驳了皇后好意,又拍了老板马屁还打造并提高了自个的官场形象,可谓一石三鸟啊。

    皇帝说既然你都这样了那就算了吧。可是这个高炯私下却在外面养了个小蜜,天天跟这个小蜜打得火热,最要命的是这个小蜜很快帮高大人生了个大胖小子。

    你说这事给弄的,这不是直接把皇家的脸面往地上扔吗?皇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你高熲作为首席宰相,不监督下面官员按照我的意思办事也就算了,你还顶风作案,把我的话当耳旁风,那哪成?这关键不是个作风问题,这是对我的不尊重,跟我对着干啊。是可忍孰不可忍?

    皇后在杨坚面前玩命说高熲坏话,什么表里不一啊,什么结党营私啊,什么图谋不轨啊,反正就是两个字:死磕。再坚定的君臣关系也架不住这般忽悠啊。

    很快,高炯被夺了爵位,销职为民。这事跟太子杨勇有嘛关系啊?那关系可就大了去了。高熲的儿子娶了太子杨勇的女儿。

    他们是亲家关系。实际也是一种政治同盟。关陇贵族就是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不断巩固彼此的势力的。那高熲一下马,跟着高熲的人就也跟着倒了霉。不要忘记,这帮人跟太子也是一伙的。

    杨勇就危险了。起码他在朝堂上没有了给他说话的人了。这第一个登场的人物,老妈直接剪掉了太子杨勇的朝堂上的政治势力和保护伞。

    另外,杨勇也特别不招老妈喜欢,原因也一样,就是他不亲近自己的老婆元妃,私自在外面包**,养了一个姓云的姑娘。关键是这个元妃是老妈给张罗找的,跟了杨勇没两天就死了,这老妈就把云姑娘恨得牙痒痒的,认为是他们二人合谋毒死了元妃。

    你说这家伙,老妈能给杨勇说好话吗?看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高熲跟杨勇,那是一路货色。

    杨勇在这个大隋呼风唤雨的女主人面前是彻底被打入了冷宫。那接下来呢?第二个人物即将登场

    这第二个登场人物,就是他的老爹杨坚。伟大的心理学开创者佛洛依德在提出本能论的时候指出了童年对一个人人格成长具有着深刻影响,并能够直接影响到他成人以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杨坚有什么特点?一是特别节俭,这小孩他在寺庙长大,由尼姑抚养成人,清贫惯了,另外打小就在军营里面跟着老爸打江山,也苦惯了。

    特别看不惯的是浪费和奢靡。当了皇帝他还常常一天只吃一顿荤菜,穿衣方面更甭提了,衣服是新补丁摞旧补丁,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叫革命优秀光荣传统。

    按照上面佛洛依德同志的心理学理论,我们自然不难理解第一代创业者一般都具有不忘本的革命优秀品质。但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他的儿孙辈可就不这么想了,他们从小的经历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自然就有的。进而得出结论:认为生活就是要享受的。所以杨勇就非常奢靡。

    有一次杨勇派人从四川运来了一幅用黄金打造的铠甲,自己穿上很威武,可还没来得及显摆,老爹就知道了,一顿训斥。杨坚的第二个特点是多疑猜忌、刻薄寡恩。这位兄弟可能是从小被父母寄养在寺庙,童年缺乏父母的家庭温暖,使得他人格有缺陷,总感觉缺乏安全感。

    自然养成了他刻薄、淡情、多疑、猜忌的性格特点。你想啊,一个小朋友从小整天接触的只是庄严的佛堂、玄奥的佛经和刻板的寺庙生活,缺乏应有的童趣和温暖。

    这他长大后自然就没有能量也没有意识去温暖别人。这就不难理解杨坚的这种性格特点了,对他今后的行为我们也可以有了充分的理解。逼死他三个儿子,对儿子能够痛下杀手,而且毫无父子人伦之情,对功臣也杀的杀贬得贬流的流。

    另外从他人生后期来看,他篡周建隋,本来就心虚,整天怕贼惦记。到了老年情况更严重了,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提防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