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风流-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鸿雁传书等等优美故事,实质上都讲述信息不灵的古代社会的相思之苦,或思家人,或思故土。

    如今地球已经变成了村庄,信息传递可以有n种方式,书信这种方式也就落伍了,尽管是电子信件,可是坐在静悄悄的家中,读着充满小佳相思话语的信件,开头一句“亲爱的”,就如温暖的热带乌龟慢慢在心头爬过。

    看完信,随意浏览了一会新闻,无甚看头,便准备关电脑,看到桌面上证券之星的图标,却也懒得打开。

    第二天早早就来到了沙州宾馆,陪着祝焱吃完早饭,祝焱在宾馆后面的花园转了一会,道:“你到新化书店给我找一本书,万历十五年,一直想看看,今天偷得半日闲,正好可以”又道:“如果没有这本书,就给我买一套金庸的鹿鼎记,新华书店应该有这书,这两种都没有,你看着办,主要买历史类的,不要编著类的。”

    老柳带着侯卫东到了沙州最大的书店,侯卫东也没有东翻西找,直接问了服务员,幸运的是两种书都有。

    厚厚六本书,捧在手中,散发着印刷品特有的香味。

    祝焱拿着几本新书翻看几遍,道:“万历十五年留着慢慢看,现在还是看轻松一点的书?”

    此时黄子堤已经打来电话,告诉了一个好消息:“昌全书记答应中午一起吃顿饭。”祝焱心中亦就有数了,安静地在宾馆等着。

    “祝书记你慢慢看,我在老柳房间里。”

    祝焱兴致很好,道:“你也拿一本去,偷得浮生半日闲,不容易啊,我们好好享受阅读的快乐。”

    上午的时间一晃而过,眼看着要到十二点,侯卫东来到祝焱房间,见县委书记坐窗边,还在津津有味地读书,侯卫东也不多问,道:“祝书记,我去安排午饭。”

    祝焱合上书,这才道:“不忙,等着黄常委电话。”

    接近一点钟,祝焱亦看了好几次表,终于,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祝焱平时有两部手机,一部是在益杨县机密电话本中公开的手机号码,今天为了免受打扰,这部电话就由侯卫东拿着,另一部手机号码很隐秘,只有十来个人知道,此时响起来的就是特殊电话。

    “好,我知道那个地方,马上就过来。”

    不到五分钟,祝焱已经坐上了老柳的车,直朝河滨路走去,开进了一道红瓦高墙房屋,侯卫东把手包递给了祝焱,没有下车,道:“我们在外面等着。”

    祝焱看看表,“下午四点钟昌全书记有接待任务,我们有一个半小时的吃饭时间,你们两人找家馆子先去吃饭。”

    河滨路是沙州新兴的美食街,距城远,需要有车才方便,正因为此,河滨路餐厅针对的客户都是有车一族,档次自然不低,老柳开着车转了一圈,看到一道正宗水煮鱼的招牌,便问道:“侯主任,这水煮鱼火得很,我们尝尝味道。”

    这水煮鱼不知何时侵入了沙州,立刻就红得一塌糊涂,大堂足有二十来张桌子,全部都是满满的。两人点了四斤水煮鱼,侯卫东又要了一瓶啤酒,为老柳要了一瓶果汁,慢慢享受着口腹之美。

    正吃得高兴,老柳将目光抬了起来,有些惊异,侯卫东回头一看,只见段英端着一杯啤酒,正站在自己身后。

    侯卫东与段英有过两次肌肤之亲,每次结束以后,两人都很有默契地不再找对方,这半年一次也没有联系过,忙道:“好久没有见到你了。”

    段英已经喝了些酒,脸微红,道:“刚才下车就看见你了,这车是祝书记的吧。”她在益杨日报的时候,多次跟随着祝焱进行采访,对于祝书记的车也熟悉得很。

    “这是柳师傅。”

    “段记者。”

    段英道:“柳师傅好,我曾经坐过你的车。老柳笑道:“我记得段记者,以前在益杨日报的。”

    寒暄几句,段英举杯,对侯卫东道:“今天同事在给我饯行。”

    “你要到哪里去?”

    “我调到岭西日报去了,是借调。”段英一边说,一边偷眼打量着侯卫东,半年多时间不见,侯卫东愈发有男子汉的沉稳味道,仰头喝酒之时,头脑间猛地窜出了两人在一起缠绵的片段。

    这个片段通常是在夜间出没,今天见了男主人,便不合时宜地出现了。

    她猛地咳嗽了几口,脸愈红。

    (第二百五十八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百五十九章家务(上)() 
段英敬完酒,似笑非笑地与侯卫东对视一眼,便回到同事中间。

    侯卫东又要了一瓶啤酒,喝了,心中感慨道:“人的命远真他妈的说不清楚,想当年段英差点就下岗,现在却调到省报,总算也了解这一段不明不白的情人关系。”

    老柳不知侯卫东心中滋味复杂,道:“段记者以前是刘部长的媳妇,不知什么原因吹了。”

    侯卫东不愿说这个话题,举了举啤酒杯,道:“老柳,再来一瓶果汁。”

    老柳意犹未尽,“刘坤当镇长了,两人倒是郎才女貌,可惜了。”

    吃完饭,又回河滨路,小车就在红瓦高墙外等着,两点刚过,就见到黄子堤陪着祝焱走了出来,两人握手以后,黄子堤回屋,祝焱快步向小车走了过来,侯卫东早已站在车门口,习惯性地接过手包。

    祝焱额头又有一片酒红,脸色倒也平静。

    侯卫东一直在注意观察,看着祝焱嘴角微微上翘,也就放心了,他早已注意到:“如果祝焱不高兴,嘴角总是微微朝下的,若高兴,则正好相反。”

    “祝书记,我们到哪里。”

    “先回宾馆休息一会,三点钟我们出去一趟。”

    老柳房间是标准间,侯卫东斜趟在床上,电视里正放着不知什么地方的模特大赛,大冬天的,十几个佳丽也不怕冷,穿着三点式在舞台上扭来扭去。台下几位评委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一群美丽女子,很是一本正经。

    看着光屁股佳丽,侯卫东不知不觉联想到段英跪在床上腰间充满诱惑的曲线。想了一会,腹部以下的某个部位又开始硬绑绑了。

    听到马桶传来的哗哗水响,侯卫东下意识换了一个台,里面正有几个穿着明显低劣军服的军人,假模假样地战斗着,这正是老柳最喜欢看的节目。

    侯卫东放下摇控版,道:“老柳。你的节目。”老柳果然就坐在电视机前,认真地观看起来。

    空调开得很高。屋里显得很闷热,侯卫东便走到阳台上,给小佳拨打了电话:“怎么,今天都是立春了。大年三十能回来吗,争取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小佳声音很低,“我是在咖啡厅里,这里人说话很小声。”又道:“我们学习很紧,二月六日上午才放假,我提前订了下午回岭西的机票。”侯卫东道:“我到岭西机场来接你,对了,我换了一辆车,蓝鸟。二十来万,我开新车来接你。”

    想到小佳后天就要回来,侯卫东心情也好了。三点钟,就来到祝焱房间。

    祝焱安排道:“我们花一个小时到聋哑儿童学校,四点半朝岭西走,在岭西吃晚饭。”

    侯卫东跟了祝焱这么久,对祝焱的情况很是了解,他知道祝焱曾经离过婚。离婚原因很简单,当发现女儿是聋哑儿以后。年轻的母亲承受不了这种压力,离婚以后就出国了。

    当时祝焱心灰意冷,当时省里正组织百名优秀青年干部下基层活动,他便到了当时的沙州地委,十多年以后,当年的百名优秀青年干部大多数回省城了,他则成了益杨县委书记,女儿也一直在沙州聋哑学校。他现在妻子是沙州人,原本是沙州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结婚以后,便调到了益杨医院,现在已是副院长。

    侯卫东听到祝焱的安排,也就知道他要去看女儿了,在车上,他暗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祝焱在益杨是一言九鼎,风光无限,谁知却有一个聋哑女儿。”

    聋哑学校在城郊,青山绿水,风景还不错,门卫很熟悉这辆奥迪车,挥了挥手,让车子开了进去。

    祝焱进了校门,脸色便沉沉的,走到一楼第三间教室窗户前看了看,教室格外空旷,只是六、七个学生焉焉地座在里面。过道外,一位穿着皱巴巴西服的男子走了过来,老远就热情地招呼:“祝书记来了。”

    祝焱与他握了握手,道:“杨校长,春节要到了,怎么还有这么多孩子没有回家。”杨校长苦着脸,道:“现在留下来的孩子,除了祝梅是要学画,其他的都不回去,留在学校过春节。”

    “怎么春节都不接孩子?”

    杨校长道:“这也是没有法子,他们的家长们都在外面打工,就是要多给孩子们存些钱。”

    祝焱给侯卫东道:“你回去给残联老刘说一说,让他们组织点经费,在春节来看看孩子们。”

    杨校长脸上全是感激之情,搓着手,道:“祝书记上一次捐了些健身器材,孩子们欢喜得很。”

    上了三楼,是一间画室,一个十六、七岁的瘦小女孩子正在专心画画,她扎着马尾巴,身穿一套干净的牛仔服,侧影看上去很清秀,祝焱等人走进去,她一点也没有察觉,等到祝焱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才扭过头来,脸上露出高兴的神情。

    祝梅长得很象祝焱,表情却很阳光,微笑着,与想象中的聋哑女孩并不一样,她在画板上写道:“爸爸,今天我的任务完成了,正在等你。”

    祝焱流利地给他打了几个手语,祝梅就把画夹子收了起来,到屋角洗了洗手,快乐地挽着父亲的胳膊。

    杨校长陪着祝焱,一路上讲了些感谢的话,又道了些聋哑学校的苦处。

    祝焱很慷慨地道:“杨校长把聋哑学校办得这么好,成绩有目共睹,各界都会支持的,益杨马上要成立慈善协会,争取多捐一些款子。”聋哑学校是沙州聋哑学校,并不是益杨聋哑学校,祝焱讲话很有分寸。

    杨校长知道祝焱说话向来算数,心里也是乐呵呵的,暗道:“这聋哑学校多住进几个大官子女就好了,免得我为了经费挠头皮。”

    一行人上了车,祝焱与祝梅父女俩便用手语来交谈,侯卫东和老柳不忍心打扰这父女俩,都闭口不言。小车出了沙州界,祝梅就靠在祝焱肩膀睡着了,祝焱神情极为温柔,也不管女儿已满十六岁,让她平趟在怀里,不时看看女儿的眉眼。

    到了岭西郊外的家,已是六点半了,堂屋摆了一张大圆桌,几个小孩子在外面放着鞭炮。

    祝焱的夫人、儿子、女儿以及其他小孩到侧房吃饭,因为是家宴,祝焱请老柳坐到大圆桌上,老柳却死活不同意,还是到了侧房,侯卫东就跟着祝焱坐到了堂屋大圆桌。

    祝老爷子坐在上位,他左右都是些颇有官威的中年人,祝焱与他们很熟,一一握手,打了招呼。

    侯卫东很快就听明白了,座中诸人多是祝老爷子的下级,当年祝老爷子任省计委一把手,业务精,威信高,为人耿介,提拔了不少年轻干部,这些年轻干部散到各方,今天在座都是手握实权的厅处级领导干部,有省财政厅副厅长老蒋、省政府副秘书长老郑、省委组织部丁处长,另外还有两位国企老总。

    酒过三巡,丁处长道:“今天要喝祝老弟的酒,开了年恐怕就要再上一个台阶。”屋里没有外人,祝焱也没有过于客套,道:“我听到过风声,只是没有正式来文件,什么事情都会发生,沙州正处级干部都是很有竞争力的。”

    丁处长表情丰富地笑道:“到时候祝老弟就知道了。”

    老郑道:“丁处长向来口风紧,他都说这话了,祝老弟肯定没有问题了。”

    祝焱端起酒杯,道:“各位省里领导,我先说益杨的事情,明年你们几个大哥尽量要在资金上多给点倾斜。”他接连喝了六杯,又把侯卫东推了出来,道:“这是益杨主持县委办工作侯卫东。”

    侯卫东依次敬了六杯,祝焱拿了一个大杯子,倒进去六杯酒,道:“你再敬各位领导,他们只要嘴角洒点出来,就能让益杨吃饱饭。”侯卫东酒量甚好,也不推辞,举起杯子,道:“祝各位领导节日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十二杯酒下去,足有半斤,侯卫东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很沉稳的样子。

    组织部丁处长对侯卫东颇有兴趣,道:“小侯今天也就二十六、七岁吧,是选调生吧?”

    侯卫东老老实实地答道:“我是九三年沙州学院法学系毕业的,当时益杨公招了一批公务员,我是考进来的。”

    祝焱这种场合能把侯卫东带来,肯定是其心腹了,丁处长就建议道:“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