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风流-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夜无事。
沙州市,要情参阅事情似乎渐渐地没有声音,朱民生没有再提此事,见了赵东仍然是笑眯眯的。
三月十八日,赵东正在召开部委会,忽然洪昂秘书长打了电话过来,“赵部长,请到朱书记办公室来一趟。”
“洪秘,什么事情?”
“应该是好事吧。”
赵东这一段时间一直在等待着会发生什么事情,接到洪昂的电话,他马上意识到预感中的事情就要发生了,他平静地笔记本关上,道:“今天的部委会就开在这里,择日继续。”
粟明俊道:“赵部,我们在这等你,如果你那边时间不长,就接着开。”赵东摇头,道:“算了,别等我了,你们各归各位,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坐在朱民生办公桌对面,赵东见朱民生态度和气,满脸笑容,心里就有些冰凉。
“祝贺老弟,刚才我接到省政府秘书长的电话,他向我询问了你的情况,我估计老弟很快就会到省里高就了,到时别忘了在沙州一起战斗过的同志们,有什么好事可要多多关照沙议处。”
赵东嘴角抽了抽,或者说是笑了笑,他问道:“朱书记,我到省里哪个部门,定下没有?”最后一句话,就带着轻微的嘲讽意味。
朱民生似乎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根本没有注意到赵东语气变化,道:“省里准备成立一个减轻农民负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钱省长亲自任领导小组组长,下设办公室,由省农业厅一位副厅长任办公室主任,钱省长很欣赏你,特意点名让你去当减负办主任,以后就直接在钱省长手里工作。”
赵东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个结果倒不是最坏的结果,至少还是省农业厅的副厅长,而且钱省长是减负小组组长,这就增加了钱省长接触的机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走着瞧。”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将对朱民生的怒气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朱民生很罕见地主动拿出一包烟,点上以后,在烟雾缭绕之中,两人如多年老友一般亲热。
“以后赵部长就是钱省长身边的人,有什么政策千万要给沙州争取。”
“沙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如果用得着我赵东,请朱书记一定开口。”
“今天晚上,把刘市长叫上,我们市委班子集体先喝一杯祝贺酒,等到正式文件下来,再走正式程序。”朱民生被烟呛了两口,他就将香烟按熄在烟灰缸里,道:“岭西古语,五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们共事一场,至少得有九百年的修行。”
就在赵东在朱民生办公室里谈论友谊之时,粟明俊接到了省委组织部丁原副部长的电话,“我得到了可靠消息,赵东要调到省减负办,还是保留了副厅级,挂了省农业厅副厅长一职,这事还是钱省长发了话,如果不是钱省长,恐怕就只能是减负办主任这个尴尬位置。”
粟明俊心中一热,道:“丁部长,你要为老部下说句话,我这年龄,说老不老,说嫩不嫩,失去这个机会,恐怕以后就很难了。”
丁原副部长与粟明俊是多年交情,道:“我们俩都是老组织,就不瞒你了,部里前几天就有人开始活动了,目标就是沙州组织部长这个职位,朱民生以前就是常务副部长,现在又是市委书记,他的态度很关键,你也是他的老部下,可以直接找他。”
丁原副部长话里话外透露着玄机,粟明俊在人事方面是老手,一点就透,不再多问,谢过丁原以后,又赶紧给侯卫东打电话。
“赵部当真就调到省农业厅了。”侯卫东虽然有心理准备,可还是有些吃惊。
“我那天给你说的话都是有依据的,二十年组织部工作生涯,也不是白干的。”
粟明俊又道:“据可靠消息,组织部长的人选恐怕已经有了,有没有其他办法,宣传部部长年龄到坎了,能不能做一做这方面的工作。”
侯卫东理解粟明俊的心情,但是他心里并没有底气,安慰道:“粟部,你别急,我马上给朱小勇打电话。”粟明俊意识到自己才急了一点,缓和的口气,道:“卫东,你也别为难,我感觉这件事难度挺大。”
“我试一试,万一成功了,总算是一件好事。”
粟明俊挺郑重地道:“不管能不能办成,大哥都感谢了。”
拿起朱小勇的电话,侯卫东还是很有些犹豫,毕竟朱小勇自承不敢给岳父提起此事,仅靠陈曙光来办此事,他觉得有些玄。
朱小勇听了详情以后,道:“这样吧,今天你到岭西来一趟,我和蒙宁正准备请曙光吃饭,你一起参加,有什么话当面说。”
“带不带粟明俊。”
“他就算了,你一个人来。”
侯卫东又问道:“第一次与陈处长见面,我总得带些礼物,朱总,你给我参考参考。”
朱小勇笑道:“曙光已是副厅级干部了,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前几天才发的通知。”
侯卫东自嘲道:“成津偏僻,看不到这些文件。”
朱小勇想了一会,道:“曙光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收藏洋酒,第一次见面,你就送两瓶洋酒,即大方,又不容易被拒绝。”
(第五百五十五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五百五十六章活动(中)()
星期一,上班了,只能尽量保持一天一章。
准备红酒,李晶是最好的人选,此时李晶远在大洋彼岸,侯卫东挠头数次,就给曾宪刚打了电话。
曾宪刚道:“洋酒,我连国酒都不喝了,更别说洋酒,不知道那种酒好。”侯卫东这才想起此事,道:“算了,不找你,让小宋接个电话。”
“小宋,我是侯卫东,有事请你帮忙,晚上我要到岭西来,你给我准备两瓶洋酒,要有档次有品味,不要看钱,只看有没有档次。”
宋致成是地道岭西人,对岭西情况很熟悉,想了想,道:“我马上到布谷鸟酒行去看一看,听说哪里的酒最正宗,就是价钱贵得咬手。”又问:“你想要什么品牌的酒。”
侯卫东道:“我对洋酒没有研究,你看着买就行了。”
宋致成开着车就去布谷鸟酒行,看着酒价就开始咂舌,“侯哥,有芝华士12年、杰克丹尼、威雀威士忌,还有人头马路易十三。”侯卫东似乎听说过人头马路易十三的名头,道:“人头马那个酒多少钱?”
“八千八百八十八元,有证书。”
这个价位恰好是送礼价,侯卫东道:“好,买两瓶,你放在店里,等一会我来取。”他又补充道:“包装要简单一些,别太复杂。”
侯卫东在下午四点多钟到了岭西。来到了曾宪刚的店中,同曾宪刚一起上了二楼,就见到穿着短风衣的宋致成。
宋致成生了小孩以后。比以前要丰满了许多,见侯卫东上楼,一边让服务员泡茶,一边就将两瓶洋酒提了过来。
侯卫东早就将钱准备好了,道:“这是一万七千七百七十六元。”曾宪刚瞪着眼道:“卫东,你什么意思,难道我出不起两瓶酒钱。”
侯卫东早就料到曾宪刚会这样说。道:“这是两码事,如果你不收钱。下次我就不敢让小宋办事了,如果真想花钱,改天你请我喝洋酒,我绝对不会推托。”
曾宪刚仍然不同意。侯卫东也瞪着眼睛道:“宪刚,这是嫂子帮我买的酒,和你没有关系,我和嫂子说话。”他坐在宋致和面前,道:“小宋,你在省城,我随时要你帮忙,所以,我们两人讲好。凡是帮我买了东西,我们亲兄弟明算帐,只有这样。以后我才好开口,宪刚讲义气,但是讲义气的后果就是让我不敢再请你帮忙。”
宋致和就将钱接了过来,道:“侯哥就是侯哥,不象有些人。”侯卫东正在喝茶,听着宋致和话中有话。道:“小宋,有什么事情吗?”
宋致和眼圈看着就红了。她道:“宪刚在这里,我不好说。”侯卫东正在想着法子支走曾宪刚,曾宪刚就接到一个电话,他拿着电话就进了一间办公室。
趁着这机会,宋致和连忙道:“我长话短说了,去年宪勇和小秦两人要到成津开磷矿,他们缺钱,找宪刚借了两百万,这钱确实是借的,宪刚讲义气,不写借条,我是个小女人,还是悄悄找宪勇要了一个借条,我是这样想的,即使最后不让他们还,可是名分还是要的,否则就是一笔烂帐,当了好人不一定得好。”
侯卫东学法律出身,习惯于先当小人后做君子,点头道:“你这是对的,亲兄弟明算帐,兄弟才做得长。”
“后来,县里搞磷矿整治,他们缺钱,又来借钱二百万,当时宪勇就说让我们入股,四百万都算作股份,占三十六的股份,我胆子小,怕他们经营不好,而且当时才进了新货,流动资金又确实紧张,就不太愿意再借,为了这事还和宪刚差点打架。”
侯卫东见宋致成掉眼泪水,开玩笑道:“宪刚练过武,一只手就可以打两个小宋,肯定要让着你。”
“宪刚是牛脾气,犟起来就不回头,后来我看着磷矿老板发财的多,就找朋友借了些,凑足了两百万,交给了宪勇。”
“成津搞技改,我很清楚,县里还帮曾宪勇他们货了款,三年内税收全退,曾宪勇的磷矿完成技改以后,效益应该还不错。”
宋致成将眼睛擦了,看了看办公室的门,又道:“上个星期,曾宪刚和秦敢带着四百万就过来还钱,跟他们说股份的事情,他们却不承认这事,只是还钱取借条。”
“当初你们写协议没有?”
“没有,我那时刚生了小孩,是宪刚办的事情,他这人讲江湖义气这一套,拉不下脸来写协议。”
“既然没有协议,那就不必争了,四百万也是一笔巨款了,够你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了。”
宋致成道:“我最想不勇,宪刚对曾宪勇和秦敢可是掏心窝子,可是现在回想起来,这两人是怎么对待宪刚,如果磷矿亏了,就是股份制,我们损失的就是真金白银,现在赚钱了,他们两人就舍不得分钱,不认这个股份。”
“侯书记,你给评评,哪里有这种道理,还说是好兄弟。”
侯卫东也觉得曾宪勇和秦敢这事情做得不地道,安慰道:“小宋,你要这样想,他们把四百万还给你们,总算还是有点良心。”
曾宪刚黑着脸从办公室走了出来,对宋致成道:“别在卫东面前滴滴咕咕,男人的事情女人少管。”
在青林山时代,曾宪刚和曾宪勇做过不少隐秘的大事,在曾宪刚眼里,他们两兄弟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因此,四百万的款子借给他,根本没有想到过回报。但是,“没有想到回报”是自觉自愿,明明赚钱却耍花招,这让曾宪刚感到特别受伤,这两天,每当想起此事,就如针尖在心脏里挪动。
宋致成见曾宪刚出来,拿着酒钱就回办公室,曾宪刚黑着脸,半天,才道:“小宋把事情给你讲了。”
“讲了。”
“这事很臭。”
“以前讲义气,现在一切向钱看,时代变了,你也得变。”
侯卫东和曾宪刚又摆谈了以前在上青林的事情,往事历历在目,却又恍若隔世。
到了五点半,杜兵、老耿和侯卫东来到了名为竹园川菜馆,竹园距离金星宾馆并不太远,侯卫东经常见到“竹园”飘逸的行草以及穿着旗袍的迎宾小姐,但是从来没有进去过。
竹园外面看上去极为寻常,进去才发现里面装得颇为讲究,仿明制家具使餐馆比寻常馆子就多了几分厚重。
杜兵和老耿在底楼要了一张靠窗户的桌子,随时听修招呼,侯卫东则单独上了二楼。
侯卫东走进了预定的201室,旗袍服务员就进来,彬彬有礼地问道:“先生,喝什么茶。”
侯卫东点了一杯铁观音,坐在茶几上看电视,续了三次水,朱小勇才走了进来。
进门以后,朱小勇道:“蒙宁有事,来不了,今天晚上就是纯爷们。”他坐下以后,看了看表,道:“岭西交通早就应该彻底整治了,堵车已经成了社会公害。”
侯卫东道:“朱总,你开了车吗,开车就不能尽兴?”
朱小勇道:“陈哥喝了酒,喜欢做按摩,三楼就有很顶级的按摩师,平时不对外开放,也算类似于私人会所的场所,如果陈哥肯同你一起上楼,今天就有戏了。”
以前在成津县城里,朱小勇寻常而普通,那一次在吴英与刘铁松面前还有些沉默,可是到岭西就显得和谐而自如,相反,侯卫东倒显得略为拘束。
又等了一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