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风流-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修好以后,不仅能发电。缓解岭西用电紧张的压力,而且能形成一个小型水库。造福当地。”

    朱民生道:“小型水库也有弊端,小勇是专家,又在主持竹水河工程,你这位地方官还昨多向他学习业务知识。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县委书记。”

    “我一定遵照朱书记的指示,甘当朱总的小学生,还请朱总不吝赐教。”

    朱小勇呵呵笑道:“侯书记别客气,我们一起学习研究。”

    侯卫东就将话题转到午餐上来,道:“竹水河除了能发电,还产一种特产,扁鱼,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美味,等水电站修好以后。产量应该能进一步提高,这是县农业部门重点打造的项目,请朱书记品尝。指点我们如何把这个特色打造出去。”

    朱民生指着侯卫东,开玩笑道:“还是卫东书记最精明,吃顿饭都不忘记宣传成津特产,我这人最说话,如果扁鱼确实好,我一定会大力宣传。谁叫我吃人嘴短。”

    到了煤炭疗养院,见到树林下的河水。朱民生感慨道:“成津有如此美景,这就是成津版本的桃花源,你们要好好利用。”

    酒糟鼻院长早就作好了准备,从河里小船上提了一网鱼,来到了朱民生面前,憨厚地道:“各位领导,这几条鱼都是我上午才从河里网上的,新鲜得很,我煮个酸菜鱼汤、红烧鱼,就是不知领导是否吃得惯。”

    朱民生很和气地道:“到了竹水河,就要吃竹水河最正宗的吃法,越土越好。”

    酒糟鼻院长笑眯眯地走了,临走之前用眼光看了一眼侯卫东,这个疗养院原本死气沉沉,主管机构早已听之任之,可是侯卫东偶尔来到这里,在他的带领之下,疗养院迅速成为成津高端客人休闲的场所,面对着鼓起来的荷包,酒糟鼻院长将侯卫东当成了财神爷。

    按照侯卫东的要求,疗养院将以前的白瓷碗、盆全部换成了土盆子,当脸盆大小的土盆子端上来以后,青色的葱,红色的辣椒,白色的鱼肉,还是切得很细的泡萝卜丝,除了给人以视觉冲击,还散发出浓烈的香味。

    朱民生从九点半就坐车出发,走了半天,确实饿了,喝了一口鱼汤,便将碗放下。

    侯卫东是美食家,在美食方面颇有些挑剔,他对扁鱼酸菜汤的味道是赞不绝口,见到朱民生放碗的动作,就有些奇怪地道:“朱书记,这味道还行吧。”

    朱民生这才发了话:“早就听说扁鱼味道好,果然名不虚传,今天我年龄最长,就立个规矩,不准喝酒,大家痛痛快快地品尝这山珍之味,无论再好东西,两杯酒下去就滋味全无。”

    朱小勇笑道:“朱书记,到了竹水河,小朱还是想敬您一杯酒,略表心意。”

    朱民生道:“这样,我喝两杯,一杯同朱总一起,感谢你对沙州的支持,另一杯同成津的班子一起碰一杯,这两年成津工作不错,很有起色。”

    酒宴结束,赵诚义悄悄将谷云峰拉到一边,道:“谷主任,这扁鱼不错,朱书记挺喜欢,能不能再去打弄几条。”谷云峰道:“赵主任,我早上就让院长多准备了一些,充了氧气袋的,就怕朱书记不喜欢,没有拿出来。”赵诚义道:“好,就放到汽车尾箱。”

    谷云峰低声道:“我还准备了好几袋,尾箱放不下,我派个车送到沙州去,到时与赵主任联系。”赵诚义见谷云峰办事很灵活,高兴地道:“谢谢你,谷主任,平时多联系。”

    吃完午饭,侯卫东就请朱民生到招待所休息。

    朱民生看了看表,道:“我要小睡一会,两点,准时出发。”他又对朱小勇道:“小勇,我单独跟你聊几句。”

    朱小勇就和朱民生并排着上了招待所的二楼,侯卫东和蒋湘渝就坐在下面喝茶。

    县里,是由蒋湘渝负责竹水河水电站,他见朱民生上了楼,有些担心地道:“还有六户老百姓就是不肯搬迁,今天说了大话,以后事情闹了起来,也不知怎么收场。”

    侯卫东道:“现在凡是稍大一点的工程,哪里没有一点纠纷,我们这里算是很少了,朱小勇是全程参加,有他在,我们就会太被动。”蒋湘渝看了看楼梯方向,道:“幸亏是朱小勇,若换个素质差些的人,这竹水河的工程就不好做了。”

    “朱小勇的身份是双刃剑,搞得好皆大欢喜,搞不好就可能伤了自己。”侯卫东从粟明俊的升迁之中,更加直接地了解了权力的运作过程,这事给了他颇深的刺激。

    二点,朱民生才和朱小勇一起下了楼。

    朱民生回绝了侯卫东和蒋湘渝的挽留,道:“客走主人安,你们两个都是大忙人,我走了,你们好去做事。”

    小车回到了沙州,赵诚义小心翼翼地建议道:“成津县送了四袋扁鱼,放在车尾箱,朱书记喜欢吃鱼,干脆把这鱼给朱书记送过去。”

    朱民生亲自到尾箱检查了扁鱼,袋里的扁鱼都是三斤多,削瘦而灵敏,与池塘鱼有着明显区别,道:“侯卫东还算有心人。”

    晚上,朱民生来到了省委副书记朱建国家门口,他坐在车上观察了一会,见前后左右皆无人,下了车,亲自提了两袋扁鱼,到了朱建国家中。

    此时,侯卫东还在办公室里,黑着脸听邓家春汇报工作。

    “这是一个副局长干的事情吗,你查实没有?”

    邓家春脸色平静,道:“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依我的经验,十有*是诈骗。”

    “这年头倒真是奇了怪,堂堂的副局长,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邓家春黑瘦的脸上又开始闪着光,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包勇是吃了豹子胆,我估计他还有其他案子。”

    “谈谈具体案情。”

    “我是今天接到报案的,在县广播电视局的旁边有一个卖农用小型拖拉机的门市,在一个月前,有一个叫做张卫革多次来联系买车,一天早上,他在店里说要买一台车,恰好广播电视局的包勇带着一个局里的工作人员从这里经过,那个工作人员恰好认识张卫革,两人就交谈了起来。”

    侯卫东忍不住打断道:“兔子都不吃窝边草,如果包勇真是诈骗,我倒是佩服他的心理素质。”

    “那时搬运工没有到,包勇就帮着搬拖拉机,张卫革说着说着就说要赊几台,那个老板想到包勇等人认识张卫革,便没有多怀疑,又想着能卖几台机器,就同意了,当时包勇还在赊车的条子上签了字。”

    侯卫东有些奇怪,道:“包勇签了字,那就算不了诈骗。”

    “关键就在签字上面,包勇的名字前面写的是见证人,见证人和担保人在法律上的意义不同,担保人要承担连带责任,见证人只能证明当时的买卖交易。”

    侯卫东大学是法律专业,自然明白其中的诀窍,他想了想,道:“家春,客观来说,现在还是不能认为包勇诈骗,他就是一个见证人,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你要慎重。”

    邓家春就有些着急,道:“侯书记,这件案子性质很明确,就是一件诈骗案子,现在找不到张卫革,只能从包勇入手。”

    “如何破案是你的事情,只是此案涉及副局级干部,案件情况你要及时给我汇报。”

    等到邓家春离开,侯卫东越想此事越觉得不可思议,他给郭兰打了电话:“郭部长,我在办公室,你派人将广电局包勇副局长的基本情况给我送过来,详细一些。”

    (第五百六十七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五百六十八章怪事(中)() 
郭兰已回到了县委小招待所,接到电话以后,就给新任的组织部办公室主任黄帆打了电话,黄帆是新提拔的办公室副主任,得到部长指示,就如神行太保戴宗一般,飞快地到了组织部办公室,然后拿着资料就上了三楼的县委书记办公室。

    走上三楼,来到了县委书记办公室,黄帆心情不由得紧张起来,他素来眼高,平时也没有将县里官员瞧在眼里,逢到三、四个知已,还要时不时地鄙视现今在台上的干部,此时真正要与县委书记直接交流,心里却如一只吼天犬在咆哮。

    “侯书记,我是组织部的小黄,这是您要的材料。”黄帆站在侯卫东办公桌前,小心翼翼地交上了材料。

    侯卫东见材料挺全,抬头对黄帆道:“你是组织部的,以前没有见过。”

    黄帆是第一次近距离和县委书记说话,微微弯了弯腰,道:“侯书记,我叫黄帆,是组织部办公室的,才从司法局办公室调过来。”

    侯卫东点头道:“谢谢了。”

    黄帆出来之时,暗道:“黄帆啊黄帆,平时你也自命不凡,怎么见了七品县官就恨不得鞠躬,太猥琐了。”他边走边回想起侯卫东年轻的面容,道:“侯卫东比我大不了几岁,却是如此有县委书记的派头,不服不行。”

    侯卫东自然不会知道黄帆在见了自己一面之后会有如此多的想法。拿起包勇的档案材料,眼里就寻找着包勇当官的跳跃点。

    包勇的档案并不复杂,参加工作以后就在当时的县委办工作。然后在镇里当过了副镇长,以后就调到县广播电视局出任副局长,从县委办到副镇长,这就是包勇升官的跳跃点。

    “包勇在县委办工作之时是为那们领导服务?”侯卫东就给县委办主任谷云峰去了电话。

    谷云峰在镇里工作之前,就在县委办当副主任,对县委办的历史人物很熟悉,脱口就道:“包勇在县委办是给当时的县委副书记经历当秘书。以后又到镇里当过副镇长。”

    “原来是经历的秘书,看来我对成津的历史还是了解得不够。”侯卫东想了一会。又给邓家春打了电话,道:“包勇这案子,证据一定要周全,要办就办成铁案。”

    第二天。高小楠、莫为民、郭兰一早就接到谷云峰电话,九点在县委小会议开会。

    高小楠第一个到达小会议室,他端着一个样式很新的不锈钢水杯,喝着茶,就开始琢磨今天开会的议题,自从上次小梁部长到双河镇当党委书记以后,宣传口又推出了两个干部,高小楠由此在宣传口威信增加了不少,这个新的不锈钢水杯就是教育局一位副局长送给他的。杯子虽然不值钱,里面却有一种尊重在里面。

    高小楠将宣传口几个部门的班子成员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暗道:“下一次。教育口也应该推一、二个干部出来。”他见郭兰进了屋,就笑着打了招呼,又道:“郭部长,今天这个会是什么议题。

    郭兰在自己惯常的位置坐了下来,浅浅一笑,“我也是才接到的通知。”

    “是不是研究人事问题。高部长,教育局中层干部有几年没有动过了。这些中层干部都是从各学校精挑细选出来的,有文凭,人也年轻,什么时候部里来考察考察。”高小楠听说郭兰与侯卫东在益杨曾经是同事,而且郭兰还是侯卫东的领导,因此,他在郭兰面前就很客气。

    正说着话,莫为民端着茶杯,拿着笔记本也走了过来,他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坐下来以后就自顾自翻着笔记本,并不同高小楠和郭兰说话。

    最后,侯卫东和谷云峰说着话走了进来。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在全县掀起学习江总书记讲话的热潮。”

    侯卫东拿起了一本杂志,道:“两年的三讲教育活动中,全国有566万党员干部参加了学习教育活动,重温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了总书记有关论述,严肃认真地剖析了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诚恳虚心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及时制订出整改的方案和措施。”

    “我们在座的诸位同志都亲自参历了三讲教育活动,通过此次教育,整个班子在政治上有了明显进步,思想上有明显提高,作风上有明显转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可以这样说,这次三讲教育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是我们党在世纪之交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重要实践。”

    侯卫东担任县委书记以来,一直都注重抓实事,亲自挂帅抓了成沙公路和磷矿整治,如今突然谈起了务虚之事,这就让莫为民和高小楠感到奇怪,不知侯卫东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我认为这次活动应该向下延伸,全县用半年时间,按照三讲教育的模式,系统地学习我党的经典篇章,我初步将这次半年时间的学习活动命名为重温经典。”

    侯卫东抛出了话题,道:“请你们三位发表意见,一是有没有必要在全县搞这次学习活动,二是这次活动如何搞法。”

    “我觉得重温经典活动很有必要,具体搞法我认为可以套用三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