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风流-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瑞青惊喜地道:“侯老师,我还是第一次接到你的电话,我爸身体好,我妈还是老样子,不过做了手术以后,一直没有复发,侯老师,祝贺你当了副市长,你是我们上青林的骄傲。”
“你在省银监局工作,才是上青林真正的骄傲。”
“沙州市要成立银监分局,我要被派回来。”
“你要回沙州,过来当局长,了不起啊。”
“我的资历太浅,没有资格当局长,到沙州来主要是搞业务。”
侯卫东兴致很高地道:“这是好事,以后银行方面的事情,你们银监会要帮着我说话。”
铁瑞青道:“我带了两包茶叶,只是临时有事回岭西,托蒋秘书长给侯老师带过来。”
“我收到了,谢谢。”
挂了电话,蒋湘渝道:“我带你去看办公室,有什么要求我们马上去办。”
两人并排着走进了新装修的办公室,办公室放着些切开的洋葱,用来吸附装修的气味。
这一瞬间,侯卫东忽然想起了他初当副镇长之时,镇党政办主任欧阳林带着他看办公室的情景,数年时间,仿佛就是一个轮回。
蒋湘渝站在办公室中央,道:“上次你提到的吴海县任林渡,是否还要将他调到市政府办公室。”
当初侯卫东答应调动林渡到办公室,可是后来副市长候选人未明确,如果赵林是副市长候选人,任林渡将会显得很尴尬,因此,调动工作暂时停止,此时大局已定,蒋湘渝就记起了此事。
(第六百三十三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六百三十四章谈话(中)()
12月第10章,希望大家给小桥更多的鼓励!
侯卫东没有立刻回答,道:“这事我再征求任林渡的意见,他能说会道,当过多年县委办主任,如果能到市政府这边来,应该能成为你的好助手。”
又问道:“你到市政府这边也有些时间了,感觉如何?”
蒋湘渝到了市政府当秘书长,与市长刘兵相处得挺好,刚刚与正副市长们混熟,却一下子来了一个大换血,这让他无比郁闷,道:“一个领导一种风格,也不黄市长是什么风格,我心中无数。”
侯卫东提醒道:“蒙秘书长的道行很深,你要注意和他搞好关系。”
“我很尊敬这位老前辈,听说你和蒙秘书长也有些亲戚关系。”
“我大哥娶了蒙秘书长的外侄女,害得我在老蒙面前矮了一辈。”其实知道蒙厚石和杨森林有着更亲密关系,但是他没有在蒋湘渝面前主动提及。
从新办公室走出来,蒋湘渝道:“中午有安排没有,我请你吃饭。”
侯卫东看了看表,道:“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就是十一点,今天中午算了,我有安排了。”
他下了楼,给季海洋打了电话,道:“季局,中午有事吗?我请你喝酒。”
季海洋道:“侯市长。你还真是忙里偷闲?别在外面吃,就在财税宾馆,我把最好的顶楼小间留下。我们哥俩好好喝一杯。”
在选举前,季海洋对于选举还挺有信心,找了关系也是信誓旦旦,谁知临到了选举却是风云突变,他在最后关头被挤出了候选人行列,他知道是省政府姬程将自己挤出了候选人行列。
他尽管旷达,心里还是有些怨气。却又发作不得,官场如战场。输了就输了,或者找机会翻盘,或者老老实实地认输。
侯卫东是副市长,但是副市长不能直管财政局长。他很注意季海洋的老关系,特意到财税宾馆来喝酒。
十二点,侯卫东上了财税宾馆顶楼。
刘莉已要楼上等着,道:“海洋到市政府去了,黄市长找他。”她泡了茶,坐在了侯卫东身边,陪着他说话。
“我弟弟现在给黄市长当了秘书,还请你多照顾。”
“我们是同学,自然会互相帮助。而且他现在是黄市长秘书,主要领导身边人,我想照顾都没有机会。”
刘莉是明白人。有意为弟弟说好话,道:“他这人从小被我妈宠坏的,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这几年在社会磨练一番,还是很有进步。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你要多批评。”她肤白。尽管满过了三十,仍然不显老,双眼灵动,颇有几分妩媚。
侯卫东暗道:“刘莉和季海洋好上了,刘坤又是黄子堤的秘书,有了这一层关系,在季海洋面前有些话就不能说了。”
等到了一点,季海洋这才上了顶楼,进门就道:“让卫东市长久等,实在不好意思。”
“你是老领导,又是财神爷,我当兄弟的应该等一等。”
季海洋落座以后,对刘莉道:“下午事情还多,我们喝葡萄酒。”
刘莉知道两人有话要说,对侯卫东笑了笑,道:“我安排了几样下酒菜,你们慢慢喝,慢慢聊。”
过了一会,服务员拿上来从欧洲原装进口的高档葡萄酒,季海洋端着酒杯,摇了摇葡萄酒,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我印象之中,这是写葡萄最早的酒吧,很有些意境,真正的好葡萄酒,还保留着阳光的味道以及鲜活的生命力。”
在房间角落里,放着舒缓的背景音乐,这是一首桑塔露祺亚的老歌,正是季海洋的最爱。
两人喝着酒,话题很快就聊到了换届选举。
季海洋叹道:“没有想到省里方案会在宣布之前发生变化,这一次落选,大意失了荆州,也就意味着政治生命在正处级岗位上结束了。”
侯卫东安慰道:“季局还有机会,届中也可以调整。”
季海洋用手荡了荡红酒,道:“我偶尔翻了翻财政局局志,沙州财政局风水不太好,有一届局长进了监狱,一届局长醉死,另外两届局长都是被调到了人大,财政局权力太大,所以遭人嫉恨,反而不容易再往上走。”
“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改变就来自季局这一届。”侯卫东士气正盛,他能理解季海洋的心情,可是并没有太多的共鸣。
“你分管哪一块,黄市长找你谈过没有?”
侯卫东摇了摇头,谦虚地道:“现在还不错分管哪一样,不过分管哪一块都得经过你这一关,所以先敬财神大哥。”
季海洋没有接过这个话茬,发了一会神,道:“我不想在沙州干了,想到茂云工作。”季海洋曾经当过祝焱的大管家,他此次没有当上副市长,到茂云去投靠祝焱也很正常。
侯卫东道:“祝书记手里正缺人手,你若去,他肯定欢迎。”
“以前祝书记倒说过此事,现在他们那边也刚搞完换届选举,我错过了机会,而且我这样过去,若祝书记调走,我的日子就难过了,还不如留在沙州当财政局长。”
季海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心思没有说出来:“在当财政局长期间,他了解黄子堤的为人,如今黄子堤成了市长,这个财政局长就被架在火上烤,更容易犯大错。”这才是他想离开沙州的真实原因。
侯卫东出主意道:“你把心里话给祝书记讲。他最了解情况,能帮你把脉。”
季海洋道:“让我再想想。”
喝完了两瓶不知价格的原装洋酒,季海洋有了三分酒意。侯卫东不准他喝了,道:“够了,下午还有事。”
出了门,就见到刘莉坐在外面,专心看着电视,侯卫东悄悄给刘莉道:“季局有些酒意了,你让他稍稍休息一会。”
侯卫东出了门。他一时不知朝那里走,想了一会。给南部新区高建打了电话,道:“高书记有事没有,我想到你这里来泡澡。”
高建道:“卫东市长,你还真是礼贤下士。那我就到澡堂子来等你。”
侯卫东道:“也不急,晚上五点半,我过来泡澡,晚上兄弟两人喝一杯。”
高建是个极精明的豁达人,笑道:“侯市长,你来分管南部新区吗?”
“现在还没有正式分工,高书记,莫非你只接待分管领导吗?”
高建就道:“卫东不仅是副市长,也是好兄弟。我随时欢迎。”
侯卫东给高建取得联系以后,回家睡了一觉,在四点钟。开了奥迪车,直奔南部新区。
南部新区是与益杨开发区基本上同时起步,按理说,沙州的条件远比益杨要好,可是开发区给人的感觉很不好,第一是凌乱。第二是圈起来的空地多,第三是工业区和生活区混杂。
将奥迪车停在一片残缺的围墙处。侯卫东站在围墙朝里看,正巧见到了两个人在草丛里喀嚓照相,顺着这几人的镜头,可以看到一大片一人多深的茅草。
侯卫东在开发区工作过,马上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他等了一会,这几人越来越近,他认清了来人,不禁一乐,道:“马记者,刘记者。”
里面的人正是岭西日报的记者杜成龙和刘瑞雪。
杜成龙与侯卫东是老相识了,他走过来与侯卫东握了手,没有隐瞒意图,道:“王主任又搞了一个命题采访,叫做再访开发区,我们是在这里拍照的。”
“那你们觉得南部新区如何?”
刘瑞雪指了指土里一人深的茅草:“总体上还行吧,与沙州的经济地位相称,在省里排在前五位,不过在我看来也是问题成堆,这个工地至少放了三、四年,否则茅草不会这么深,不符合规定的。”
侯卫东胡乱找了理由,道:“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去了,沿海制造业成了企业明星,内地的企业没有这么便利的交通条件,难以参加国际大分配,因此开发区难搞,这是大环境使然,要破解这个难题,还得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
刘瑞雪认真地记了下来,道:“侯市长说得很对有道理,企业发展也有内在规律,沿海城市搞开发区有先天优势,我们内地生搬硬套,效果不明显。”
侯卫东又把话绕了过来,道:“尽管效果取得的效果不明显,但是总有些效果,如果没有开发区,岭西发展更加吃力,开发区还是有存在的价值,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
他又问道:“就你们两人吗?”
“是段主任带队。”
“段英当主任了吗?”
“年初就当了主任,接了王辉主任的班,王辉当副总编了。”
侯卫东道:“相逢不如偶遇,既然见了面,我们一起到南部新区采访高建书记,我来带路。”
在市委,黄子堤与朱民生沟通结束,总体来讲,黄子堤实现了其目的,只是有一条,他原先准备让钱宁来管南部新区,理由是钱宁以前是商委主任,招商引资能力很强,结果朱民生坚决不同意钱宁分管南部新区,理由也充足——钱宁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分管南部新区不太合适。
在朱民生提议上,由侯卫东分管南部新区,这是黄子堤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不过朱民生总体上同意了市政府班子的分工,黄子堤也不能过于斤斤计较。
(第六百三十四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六百三十五章谈话(下)()
12月第11章,看来还是有目标才有动力,请朋友们继续支持小桥!
另:月票17名,这是小桥月票最高记录。
高建没有想到侯卫东带着一帮子岭西记者来到了脱尘温泉,将记者安置好以后,他将侯卫东拉到了一旁:“侯市长,怎么还有记者护架。”
侯卫东笑道:“你得好好感谢我,我经过南部新区,正好看见这几位记者在开发区里拍照,他们都是我的熟人,是来重访开发区的,我就把他们正式请了过来,这些记者都是双刃剑,关系好了,能帮你办不少事情,关系弄得僵了,四处散风点火,麻烦。”
高建完全明白侯卫东的意思,道:“侯市长这是在帮南部新区,我会办好此事。”
高建出去找办公室的人,侯卫东回到了小会议室。
段英与几年前在绢纺厂相比,已经脱胎换骨,她戴了一幅眼镜,脖子上围了一条小方巾,很有女性知识分子的气度。
“侯市长,你可是我们沙州学院的骄傲,近十年的毕业生中,你的职务是最高的。”
侯卫东谦虚地道:“我觉得不能这样算,沙州学院出来的专家教授和其他行业的知识分子不少,他们才是沙州学院的骄傲。”
两人曾经数度春风,如今各有自己的人生,恰好两条铁轨。曾经交错过,然后各自沿着自己的轨道继续前行,奔向不同的终点。这是成熟社会成人间最好的游戏。
“几年前王辉主任对全省开发区的采房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全市星罗棋布的开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