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风流-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说是这件小事,楚休宏道:“我手里有一份在省政府常务会的发言,讲得很全面。”
拿到了周昌全的发言,侯卫东在材料里多次看到了科龙的例子,连忙在电脑里查了科龙的资料,以周昌全材料为基础,他在十点前将发言材料送到了朱民生手里。
朱民生略作修改,通过了这篇稿子,他道:“侯市长,你何必亲自送过来,派秘书过来就行了。”
侯卫东道:“沙州企业的现状,让我心焦,如果再不能有所突破,只怕和铁州的距离越拉越远。”
朱民生此时陷入了两难境地,不改制,企业很难振作,改制,却有可能引起混乱,他冷着脸,道:“此事重大,明天听周省长指示。”
在高速路口,朱民生、黄子堤、粟明俊和侯卫东聚在一起说话,等待着周昌全。
按照周昌全的级别,到沙州来视察,只需要一位主要领导作陪就行了。此时党政一把手同时到场,主要原因是周昌全曾经是沙州的市委书记,而且是一位得到省委省政府公认的市委书记。
上午的参观很顺利。烟厂和机械厂都是效益比较好的企业,管理得很规范,周昌全兴致颇高。
到了南部新区,周昌全不自觉地皱了皱眉,不过他并没有说批评之语,问了些近况,便结束了上午的日程。
在周昌全面前。黄子堤很自然地又扮演了秘书长的角色,道:“周省长。现在已经是十一点了,我建议到脱尘温泉去坐一坐,下午我们向您汇报工作。”
周昌全随意地道:“好啊,还有一个小时才吃饭。我们先打网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好,才能将革命工作做得更好。”
朱民生笑道:“周省长的网球水平是公认的,就怕我们的水平差,陪不上。”在前任书记面前,冷面部长也露出了一些笑容。
周昌全与朱民生并排而行,道:“打球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水平不要紧。关键是参加,我听说民生书记也打得很不错,在省直机关比赛还得过名次。”
主政沙州以后。朱民生就是一幅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侯卫东听到周昌全最后一句话,还真的有些吃惊。
当周昌全和朱民生上场以后,粟明俊陪着黄子堤站在一边,侯卫东则与楚休宏坐在了一起。
“休宏,近一年时间。科龙出现了风波,不知道你注意到此事没有?”
“侯兄。难怪周省长经常拿你来教育我,你的眼光确实敏锐,与周省长关注的焦点是一致的。”
“休宏,你少给我戴高帽子。”这一年来,侯卫东与楚休宏尽管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但是两人经常通话,彼此也很熟悉。
“确实如此,周省长也在关注着科龙的事情,他认为此事对于岭西国有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沙州市属企业全面亏损,我感到压力很大,也在试图找到突破点,你在省里接触面广,眼界开阔,给我讲讲最新动态。”
楚休宏恰好看过关于科龙的内部参考文章,道:“科龙是家电业最具高科技特质、效益最好的企业,创办人叫潘宁。”
“潘宁当时是容奇镇工交办公室的副主任,那时广东城镇开办企业成风,其中很多能人都是乡镇基层干部出身,他们是当地观念最超前的人,更关键的是能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潘宁造冰箱,在技术上靠的是北京雪花冰箱厂的支援,在资金上则是由镇政府出了9万元的试制费,所以,这家工厂成了乡镇集体企业。”
“1997年,科龙被香港亚洲货币杂志评为中国最佳管理公司和中国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1998年12月,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科龙集团突然发布公告,潘宁辞去公司总裁职务,第二年4月,卸任董事长。他的所有职务都由多年的副手王国端担当,随后容桂镇镇长铁铁峰亲自任科龙总裁,在去年11月,一家没有名气的公司格林柯尔收购了科龙电器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从98年底到2000年,科龙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由赢利6个多亿变为报亏近7个亿。”
侯卫东听得很认真,问道:“按照内部材料的说法,科龙的动荡与败落就是从更换潘宁开始,我认为政府也不是疯子,搞跨科龙对政府有什么好处?”
“这事里面应该还有一些内幕,我就不是太清楚了。”
侯卫东主管全市的工业,思考问题就比楚休宏要深入得多,他眼睛看着打网球的周昌全和朱民生,脑子里想起了蒙厚石的话,暗道:“改革进行到如今,类似科龙的矛盾其实都集中在产权上,进行微调难以解决,科龙如此,沙州市属国营企业同样如此。”
如今朱民生举棋不定,黄子堤与自己观点相左,他的思路越是清晰,就越是感到焦躁,左思右想,还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在正式决策之前影响朱民生,逐步在全市进行改制。”
下午就是正式汇报,在开会之前,周昌全开宗明义地道:“在岭西,国家级的重点企业主要分布在岭西和铁州,沙州市内以市属企业为主,从这个角度来说,沙州在岭西全省更具有广泛性,因此,在全省企业近半亏损的情况下,我想听一听沙州的意见。”
他点名道:“今天这个会就是座谈会,先谈一谈总体情况,再解剖一下今天看到的烟厂和机械厂,大家轻松一些,有什么新观点都可以谈。”
侯卫东暗道:“这是一个阐明自己观点的好机会,要借着周省长的势,明确沙州企业的改革方向。”
(第六百六十五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六百六十六章方向(上)()
1月第2章
这一章不太好写,又很关键,反复考虑才完成。
座谈会的结果,让侯卫东失望。
座谈会第一个议程是侯卫东介绍南部新区的发展情况,又分析了烟厂和机械厂取得效益的原因,他将矛头直接“产权”,道:“沙州市属企业都在抓大放小中的小字范筹,从政策上,改制是没有任何问题,从实际上,邻省已有成功经验,所以我认为要彻底地改变市属企业全线亏损的状况,必须要下定决心,进行改制。”
侯卫东的发言,主体精神符合周昌全的讲话精神,也紧紧结合了沙州的现实情况,他希望将这次小规模、高层次的会议能够引领沙州企业的改革方向,当发言结束之时,他充满了信心,因为,朱民生是摇摆的,而周昌全的态度是鲜明的。
周昌全很认真地听完发言,却没有表态,略略点了点头,道:“朱书记、黄市长,我想听听你们两人的意见。”
市长黄子堤先发言,他的观点集中在“加强管理、苦练内功、提高效益”这十二字之上,总体来说,是对现行体制的改良,而并非重搭炉架。
侯卫东暗道:“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可是却是无用的,这些概念提了十来年,市属企业照样亏损,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建立现代化的企业。而建立现代化企业必须得明晰产权,黄子堤作为市长,难道真的没有考虑过以前就用过的政策?”
周昌全依然没有表态。他对朱民生道:“朱书记,你的想法?”
轮到了朱民生,他没有使用侯卫东送来的稿子,而是打开了笔记本。
昨天晚上,朱民生拿到了侯卫东送来的稿子以后,思来想去,最后亲自操刀。还是把“先制定全市国有企业改制办案,然后分步骤施行。逐步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主题改成了“探索对市属企业的转制工作,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在2002年实现扭亏为赢。”
侯卫东送来的文章是围绕着转制展开,他修改了一会。觉得不伦不类,干脆放弃了侯卫东稿子,在笔记本上拟定了发言提纲。
在侯卫东印象之中,朱民生是一直支持改制的,只是他的决心不大,而且有些摇摆不定,可是今天的发言基本上没有提到分步实施改制工作。
见市委书记和市长的观点趋于一致,侯卫东很是吃惊,暗道:“看来朱民生面对着困难退缩了。”转念一眼。“全国这么多的城市,毕竟只有一个陈光,岭西几十个县。也只有一个县书记祝焱。”
侯卫东一直想忍着不说话,可是他经过了前一阶段的调研,反复比较,已经将“改制”当成了彻底解决市属企业亏损的最好办法,此时听到朱民生将“分五年完成改制”变成了“探索改制”,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可是,在这种场合下。作为副市长,他只能服从于市委书记朱民生的讲话精神,而不能再提出与朱民生不一致的看法,提出不一致看法,就意味着班子没有统一思想,意味着不团结,意味着朱民生这个班长没有威信。
因此,等到朱民生讲完以后,他略显尴尬,却没有再次发言。
谈话结束以后,周昌全作了最后讲话,这个讲话很原则,很中性,也符合当年他在沙州的施政精神。
“解决国有企业问题,不能跨大步,也不学小脚女人,要坚定而谨慎向前。”
“改制从政策上早就不是问题了,十四大报告中曾经提及,国有小型企业有些可以出租或出售给集体或个人经营,这是改革的基础,这几年的实践也证明改制是可行的。”
“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制定政策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要考虑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障措施,综合措施没有跟上,将影响本地区的稳定。”
“针对沙州的情况,市委市政府按照省政府关于国有企业5号文件精神,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工作方案。”
等到周昌全讲话结束,朱民生道:“周省长的讲话很重要,市委将及时组织学习和研究,我们将以周省长讲话为指导,认真研究我市实情,制定稳妥办法,既能扭亏,又保持社会稳定。”
会议的结果出于侯卫东的预料,他想对全市国有企业进行彻底改制,统一推向市场,实现企业与市场的彻底脱钩,可是市委书记和市长的表态已经否定了他的思路。
他是副职,其想法没有被主要领导采纳,就永远只能是想法,此时,他心里突然涌出一些无能为力,又有一些愤怒,想起了谭嗣同的话:“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此语是谭嗣同的狱中绝笔诗,虽然与此事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他却觉得此诗很能代表其心境。
在整个接待工作中,朱民生和黄子堤一直陪在周昌全身边,侯卫东没有找到单独与周昌全见面的机会,吃罢晚饭,周昌全接了一个电话,便拒绝了沙州诸人的挽留,坐车离开。
在高速路口送走了周昌全,朱民生对跟随其后的几位领导道:“周省长的讲话精神要在常委会扩大会上专题学习,卫东市长是分管领导,更要吃透精神,以此为依据制定我市企业发展方案。”
对于这个结果,侯卫东很是郁闷,原本想借周昌全的势,来增添朱民生的信心,不料弄巧成拙,至此,改制方案基本上搁浅。
回到家里,小佳也发现了侯卫东有心事,问道:“今天你见到了老领导,应该深受鼓舞,怎么如霜打的茄子。”
侯卫东闷闷不乐地道:“怎么说这件事情,我原本以为周省长是支持改制方案的,他在不同场合都讲过改制,而且在讲话中多次提到科龙的事,可是这次他到沙州来,话讲得太原则了。”
小佳不了解具体情况,她只是依据着常情作出了判断,“周省长站在全省高度,只能讲原则,而且虽然他是副省长,也得尊重市委市政府。”
侯卫东陷入了局中,反而不如小佳这个局外人看得清楚,道:“我这是自寻烦恼,作为市政府的副职,主要领导决定的事情,我执行就是了。”
可是“改制”的念头就如大草原的野草,虽然被践踏,却总是不断地疯长出来,让他内心深处不能平静。
此时,在杨柳的新家,聚了一些亲朋好友,大家为杨柳烧锅底。
堂兄杨柏向来与杨柳走动频繁,这种事情他自然积极参与,挑来挑去,送了两株盆景。
杨柏参观了新房,对杨柳道:“这是农机水电局的房子?还是在市委机关好,能分到下面局行的房子。”
“这一套房子我是占用了侯市长的名额,他当时还是农机水电局局长。”
“你和侯市长关系挺不错。”
“我们是益杨第一批招考干部,又曾经在益杨开发区工作过。”
杨柏其实知道这些事情,他心里想着另外一码事情,随意聊了一会,他问道:“杨柳,你现在是宁玥书记的秘书,宁玥是分管组织的副书记,象绢纺厂这种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