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风流-第6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管理房以后还有一条单行道,可以开到水库更狭长的地带。在水库底部,水体悄然放大,湖光山色,风景优美。在一个小山坡后面,几幢房屋掩于森林,一点都不引人注目。
管海洋皱着眉毛道“八一水库是饮水源,怎么能在这里建房屋。”
朱小勇道“这是刘公子修的房子,他这是打的擦边球,刚好在饮水源保护区之外,但是又能享受到湖尾。”
侯卫东还是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来,只觉得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似乎大城市的喧嚣也远了。
管海洋道“生活污水怎么处理?”
朱小勇道“刘公子也是搞房地产的老手了,他这方面细节处理得不错,化粪池的管道是朝着镇一边接的,然后集做了小型处理系统,处理以后便可以直排污水。”
言之无意,听者有心,侯卫东闻言道“在这里建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效果怎么样?我们去看一看。”
朱小勇道“效果还不错。”
侯卫东道“我们要在城区搞三级管,但是在城郊有许多空白点,大量农村生活污水是直排,如果这里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确实有效,很有借鉴作用。”
管海洋是厅长,管大事的,对小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不感兴趣。一行人进了别墅以后,由禇良陪着,拿着鱼杆,沿着小道去湖尾甩两杆。
侯卫东和朱小勇一起去查看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小型生活污水系统位于别墅区不远处,面积约有两三百平米。入水口有小股污水流入,在出水口变成了清水。
侯卫东道“这个水达标了吗?”
朱小勇道“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有许多指标,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总氮、总磷、粪大肥菌群数,都有标准。这种农村小型的污水处理系统。由于污水进入量小,经过处理以后。基本能达标。但是要完全达标,每个指标都达到要求。这又有点难度。”
农村生活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人和动物粪便,特别猪圈清理出来的废水污染特别大,另外还有洗涤废水、厨余废水、自然降水等。
处理的难点在于农家是散居、污水量不稳定、排水管几乎没有、经济力量薄弱、缺乏专业人员,因此在农村的污水处于自由排放状态,在人口较为密集的村落,水污染更为严重。要开发北城,解决河道污染是一个关键点,而污染河道的除了城区污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农村面源污染。一直以来。搞城市建设的人都把目光集在城区,对农村面源污染相当忽视。
侯卫东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决定开发北城以后,带着秘晏春平多次到沿途实地考察过。考察时,他没有坐汽车,迈开双腿,沿着河边不停地走。如今,他对北城河道污染构成情况了如指掌。
两人站在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前,朱小勇道“目前搞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系统有很多方案。但是不管那种方案,前面必须要有沼气技术和厌氧技术。”
在别墅区前面的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污水首先进入污水净化沼气池,再进入人工湿地系统,然后进入菌藻塘。从菌藻塘流出的水基本是清洁水。
等到朱小勇讲解结束,侯卫东感叹道“朱部长是专家型领导干部,搞党务工作可惜了。”
朱小勇道“以前觉得组织部长是一个好差事。权力大得很,现在才发现是记的傀儡。当然也有点权。这点权记有意无意漏出来的,或者说是记不愿意亲自掌管的。但是只要是记盯的位置,我这个组织部长基本没有发言权。”
朱小勇是大学教师出来的官员,加又是前省委记的女婿,在侯卫东面前说话素来不加遮掩。在两人独处的环境下,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侯卫东是当过县委记的人,自然明白其诀窍,反问道“你若是市委记,会怎么办?说实话,不要假打。”
朱小勇丝毫没有犹豫,道“如果我是市委记,肯定也会如此。如果你是市委记,想必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大权旁落,控制是必然,不控制是偶然。市委记控制全局的能力首先要体现在掌控人事大权,此权控制不了,市委记威权扫地。”
侯卫东点了点头,道“这叫做换位思考,理解万岁。”
朱小勇又道“我以前认为你要和段记有冲突。”
“为什么这样想?”
“记和市长有冲突曾经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
“合则两利,斗则两败。”
朱小勇沉默了一会,又道“如果记所做的决策明显有问题,你怎么办?是附和,看着问题发生,还是反对,导致班子不团结?”
侯卫东道“这是一个大问题。处置之道很简单,庸,或者叫做平衡。”
朱小勇道“这还是国菜的做法,味精多少、盐多少、辣椒多少、花椒多少,全凭厨师的手艺。”
两人站在人工湿地系统边,仿佛回到了往日时光,朱小勇是大学教师,侯卫东还是水利局长。在走回别墅之时,两人在湖边随意聊着天。
朱小勇道“周省长病情很重,据可靠消息,恐怕拖的时间不会很长。”
侯卫东道“当初我跟着老领导之时,他精神旺盛得很,每天工作连轴转,没有想到会得这种病。人生无常,千变万化,人到年以后心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朱小勇笑道“侯市长正应该是春风得马蹄轻,为什么心境有点消积,不应该啊。”
侯卫东道“当了市长应该得意吗,不见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身在局不了解其滋味。”
朱小勇抬腿迈过一道坎,道“是的。每家都有难念的经。你别看我从大学来到地方任了副厅级的实权的组织部长,可是凭心而论。岳父离开以后,我在岭西的日子过得很不如意。老泰山以前主政岭西,行事风格很硬,得罪的人不少,包括现在省委的某些领导都曾经是老泰山的对手。我心里明白得很,随着老泰山渐渐退隐于政坛,我的仕途将止步于现在这个级别,至少在岭西将如此,而且位置很有可能还会被调整。”
侯卫东知道朱小勇所言是事实,也不安慰。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也不必太在意能做到哪个位置,关键是要对得起自己的本心。”
朱小勇竖起了大拇指,道“我以前一直认为侯市长是很会玩政治的人,到了茂东以来,我才发现你其实是很真实的人,我想象要优秀得多。”
侯卫东道“你为什么会认为我会玩政治?”
朱小勇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认识,省里不少人都有这种看法。你的经历在岭西省内领导干部算是异类。先后当过两位领导的秘,偏偏两位领导都很有作为。大家的看法是你的发展其实是与两位领导有关系。”
侯卫东点头道“确实如此,没有祝部长和周省长,我可能还是一个乡镇干部。现在回想起来。我只是机遇别人好一些。”
朱小勇摇头道“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机遇非常公平,命运会给每个人十个机遇。机遇都隐身于暗处,但是绝对会有。只是有的人能抓得住机遇。有的人抓不住机遇。如我个人来说,考个大学是一个机遇。留校是一个机遇,遇到小蒙又是另一个机遇。我们现在谈这些机遇是回过头来看,成功了,才发现那是一个机遇。每个机遇又是相互影响的,如果我考不大学,则不会留校,不留校,不会认识小蒙。多数失败者怨天怨地,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机遇,其实每个人都有机遇,只是多数人没有抓住机遇,所以认为机遇根本没有光临。”
侯卫东道“朱部长不愧为大学教师出身,理论是一套一套的。”
朱小勇道“这不是大学里学的东西,全是生**验。刚才的话题引申出另一个问题,我是成也老泰山,败也老泰山,在岭西的发展空间被封死了。”
侯卫东想起了蒙豪放以前的大秘,道“你也可以采取曙光兄的途径,到其他省去。”
朱小勇道“这得看时机,象我这种副厅级干部到其他省有点难度。你如果有机会,可以想办法离开岭西,不论到央部委或是到其他省,留在岭西强。”
侯卫东听朱小勇说得很直率,道“为什么?”
朱小勇道“你和我的处境其实是接近的,你与周昌全、祝焱两位领导的关系全省皆知,祝记离开了岭西,周省长身患绝境,人走茶凉,甚至人未走茶先凉。”
侯卫东在村、镇、县、市、省五级都工作过,对人情、政情有深刻了解,道“每个人的资源有限,所以剔除掉感情之后,理性人都会将精力、金钱用在最有效的地方,热茶当然冷茶要好。”
朱小勇原本想讲一讲段宜勇与高义云、于明强密切的关系,随后想到侯卫东与组织部二处副处长关系极深,想必知道这些事,便没有讲出此事。
走缓坡,侯卫东远远地看到了管海洋厅长在湖边垂钩的身影,道“进入了官场必然会被带入一个无法停歇下来的引力场,不停地向前,不停地向前,这样会让人失去方向感、使命感、责任感,只想着奔向引力场指引的方向。自从我母亲和周省长先后患癌症以后,我觉得这样不停地朝着引力场奔下去并非是一个最优的人生选择,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必定要有奔到一个瓶颈部位,到了瓶颈部位时,多数人会觉得强烈的人生挫败感,会失去幸福感和成感。我是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普通青年,读于一所普通的地方的本科院校,能在这个年龄走市长位置算得祖坟冒烟了。我觉得不能过多地考虑自己的位置,要对引力场有抗拒能力,能认认真真做好茂东的市长。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样很知足了。至于能否更进一层楼,则顺天意。不强求。”
朱小勇沉默一会,道“你和很多我认识的高官不一样,他们有太多利益纠葛,所以不得不顺着引力场的方向前进,否则有翻船翻车的危险。”
侯卫东指了指头;道“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有太多人当久了领导,盲目自信,自我膨胀,所以犯下了许多低级错误。”
说话间。两人来到了湖边,这一次双方都放松的少有的聊天式谈话结束了。
“管厅长,有收获没有。”侯卫东来到管海洋身边,低头看了一眼极为传统的鱼蒌。
管海洋道“还不错,我钓了两条鲫鱼。褚市长钓鱼不行,一直没有啥动静。”
褚良作为常务副市长,平时忙得两脚不沾地,哪里有时间钓鱼,今天陪着管厅长是赶鸭子架。站在湖边,举着钓鱼杆,心思早飞了十万八千里。他很配合地道“管厅长是专家,我只能算是业余选手。水平差得远。”
管海洋又道“卫东,你还真是敬业,如果全省行政一把手都象你这样。何愁工作做不好。我遇到过不少记和市长,平时口号喊得很响。是不深入实际,问起专业问题张口结舌。一问三不知,明显是心思没有放在工作。但是现实情况是这些唱高调的领导反而频频出现在新闻媒体,容易受到领导重视,做实事的老黄牛提拔得快。”他说这一番话也是对自己仕途的感慨,出任正厅级干部多年,主政过一方,在厅里工作多年,可是再往难如入蜀道,头顶有一个透明的天花板,平时看不见,每次遇到提拔时机硬硬地出现在头顶,宛如一部科幻大片。
侯卫东的经历一直较顺利,没有管海洋这么多感慨,道“不知道厅里对农村小型污水处理项目有没有补助,这个项目虽然小,可是对于改善农村环境、减少面源污染很有好处。”
管海洋笑道“卫东还真是工作狂。”他又对跟在身边的办公室主任刘宁道“没有人成功是侥幸的,厅里处长们如果有卫东市长一半的敬业精神,早提拔了。”
刘宁笑道:“侯市长是厅里同志的榜样。”
刘宁在多年前与侯卫东曾经有过小小的摩擦,当时他作为水利厅的副处长很瞧不起在县里工作的同志,谁知侯卫东这个县官长着天线,与吴英副厅长关系密切。这些年来,他终于从副处长爬到了正处长的位置,可是人人气死人,侯卫东成了主政一方的正厅级实权派,而自己仅仅走了半步,升级速度如乌龟一般缓慢。
管海洋道“要教育厅里的同志,不要老想着当官,只要把事情做好了,组织自然会发现的。”
刘宁一边应和着,一边腹诽道“这一番话,你都不相信,骗三岁小孩还行。”
管海洋与刘宁说了两句,又对侯卫东道“小型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是由环保厅在负责,据我所知,他们应该有国家资金。”
侯卫东在省政府工作之时与省环保厅接触得挺多,得到这一个信息以后便记在心,等到有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