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风流-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说说看。”

    侯卫东道:“乡镇面临的任务都是一样的,新一届政府要抓出特色,谈何容易,我没有经过论证,只是从感觉上来说。青林场镇给我的感觉不好,有三个问题,一是场镇建设凌乱,房子就如被公鸡用爪子扒拉过,能有多乱有多乱,站在山上望下来,这种感觉特别明显;二是镇政府办公楼是以前的乡政府,房间少,档次低,需要重建;三是场镇环境卫生太差,从镇头走到镇尾,头发、鼻孔就全是灰。”

    粟明很注意在听,等到侯卫东说完了,他追问道:“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我觉得,我们这一届政府如果能够改变青林镇场镇的面貌,把青山、绿水和场镇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漂亮、宜居的小场镇,就如欧洲的小场镇那样,如果真的把这事做好,肯定会在益杨甚至沙州市引起轰动。”

    粟明道:“侯镇,你的想法很好,就是工程量太大,涉及到大量的拆迁,矛盾突出,是一个马蜂窝,三年之内肯定完成不了。”他顿了顿,道:三年过后,你和我还在不在青林镇,谁都说不清楚。”

    “粟镇,其实我有一个想法,以前每次从上青林下山,我总会在半山坡的那块石头站一会,正好可以看到青林场镇的全景。”

    “青林场镇周围树木不少,场镇里面却全是乱七八糟的房子,一点绿色都看不到,而在场镇后面,翻过那道小坡,就有一大片平地,我们开以阔思路,在小坡后面建一个新镇。”

    “先征用土地,同时停止在老场镇的建设,引导着大家在新场镇建房子。”

    粟明后背靠在高背椅上,沉思着。

    侯卫东道:“如果暂时不能建新镇,我们就可以狠抓场镇卫生,先考虑把场镇口硬化几百米,这样泥土就不容易带进场镇来,镇里要成立一个更加专业的清洁队伍,可以从每户居民中收些钱,天天坚持打扫。”

    粟明点头道:“这件事做得到,以前镇里就有清洁队,只是人数不多,要求不高。”

    “我从上青林小学得到启发,上青林小学里面建筑不行,由于种了许多桂花树,就变得风景优美,青林山上野生桂树不少,我们可以选个几百株,就可以将青林镇变成桂花镇,当然,不用桂树,用小叶榕、法国梧桐也可以。”

    等侯卫东离开以后,粟明就把青林镇地图拿出来,用尺子在地图上不停地比划。有时,好想法就如一层纸,捅开过来。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事情可以这样办!

    粟明对于再建一个新青林的想法也产生了兴趣。

    赵永胜推门而进的时候,见粟明在聚精会神地看地图,就笑道:“粟镇,怎么看起地图了。”

    粟明就把赵永胜拉到桌边,他道:“赵书记,我一直在思考新一届政府工作。今天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可能还不成熟。”

    赵永胜将一只手叉在腰上。道:“不成熟没有关系,大家多讨论讨论,自然就成熟了,说来我听听。”

    听了粟明的想法。赵永胜的眉头就皱在一起,过了一会,道:“这工程体量太大,凭青林镇的财力,恐怕十年也完不成,还有,这一片足有上百亩地,用地量太大,全是良田熟土。报上去也批不了。”

    粟明解释道:“这只是一个设想,具体实施还要经过论证,目前。我觉得此事可以办。”

    赵永胜压根不同意另外建一个青林镇,他岔开话题,道:“明天是殡葬改革的宣传动员大会,我始终有些不放心,殡葬改革的难度不会小于计划生育,特别是前期。打架的事情少不了,侯卫东由一个普通办事员一下就跳到副镇长位置之上。没有经过二级班子这一关,我担心他经验不足,搞砸了锅就不好收场。”

    粟明在工作上与侯卫东接触更多,他道:“侯卫东做事情很稳当,思想清晰,工作方法也不错,他办事,我比较放心,最起码他在青林山上是一呼百应。”

    赵永胜心道:“这倒不假,如果没有这点本事,怎么被选成了副镇长。”嘴里道:“由他来主持殡葬改革工作,我总有些担心。”

    “我觉得大可不必,放心要年轻人干,最后由你来把关就可以了。”粟明越看地图,对新方案越有兴趣,他又把话题绕过来,道:“我觉得建新建的方案可以考虑,干脆在党政联席会上提出来,看大家的意见如何?如果大家都觉得可以,就可以找建委的同志来看一看。”

    赵永胜见粟明扭着新镇话题不放,心里隐隐有些不悦,道:“这是关系全镇的大事,今年人代会上没有提出来,就不要再提了,如果确实有必要,且有可行性,明年人代会上再提出来,粟镇,你看行不行。”

    见赵永胜根本不同意这事,粟明也冷静了下来,他将铅笔放在图纸上,道:“好,新镇这事暂时放一放”

    赵永胜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坐在粟明的对面,道:“前天到县委组织部去了一趟,组织站要求各镇都要报一个后进村支部,作为今年的整改对象,你看,我们报哪一个村?”

    粟明将各村都放到脑子里过了一遍,道:“要说特别差的,一下还说不上来,若是以提留统筹、农业税等硬指标,恐怕就要算下青林河对岸的几个村。”

    赵永胜抚了抚额头,“粟镇长的建议很好,就按照这个思路来,我让刘坤到这几村去跑一跑,下周开党政联席会,再将这事定下来。”

    侯卫东正坐在办公室,修改明天的讲话材料,赵永胜一个电知打了过来。

    “侯镇,明天的事情准备得如何?

    侯卫东汇报道:“目前,两份重要文件已经出来了,一份是关于在青林镇进行殡葬改革的通知,主要内容是县里的文件,加上了青林镇的内容,二是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的文件已经打印出来了。”

    赵永胜打断道:“会议准备怎么开?”

    “先由我来宣读两份文件,然后由粟镇来讲具体问题,最后由赵书记来强调。”

    赵永胜已经拿到了讲话稿,他对稿子还比较满意,改得不多,他道:“这事一定要稳妥推进,原先准备是开三干会,我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我们应该先把村支书和主任两个主要干部的思想统一了,再开三干会,而且返回等问题,也不宜在三干会上讲。”

    赵永胜对侯卫东的准备工作比较满意,他又将刘坤叫了过来,道:“明天开殡葬改革工作会,你这方面的工作情况如何?”

    (第一百二十四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百二十五章分歧(六)() 
十二个村,二十四个村干部,陆续来到了中会议室,侯卫东准备得极为充分,每一位村干部进会议室,社事办的工作人员就将一个大信封递了过去,信封里面是县里文件的复印件、镇里相关文件。

    绝大数村干部将信封放在一边,少数村干部就打开信封,抽出文件,认真地看了起来。

    侯卫东是分管领导,他就拿着一包红塔山,挨个地发烟,在等待赵永胜和粟明的时候,侯卫东就坐在村干部的位置上,一起抽烟,聊天。

    九点钟,赵永胜、粟明和刘坤陆续来到了中会议室,九点十分,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由粟明主持,第一个议题,就由侯卫东来宣读县、镇两级文件。

    第二个议题,就由刘坤来布置殡葬改革的宣传工作。

    侯卫东最初制定的会议议程中,原本没有刘坤讲话这一项,早上开会之前,粟明发现了这个问题,临时决定加上这么一项议程,并给刘坤打了一个电话:“刘书记,今天上午的会,你还是讲一讲,布置宣传方面的工作。”

    刘坤在星期四借口有事没有来上班,他是参加组织部柳部长的生日晚宴,柳部长倒很低调,只请了三桌客人,由于柳、刘两家的特殊关系,刘家全部参加了宴会,刘坤是晚辈,就帮着忙上忙下,又陪着客人喝酒,客人多是领导,他多喝了几杯。自然是醉了。

    星期五早上起来,他舍不得坐出租车,昏头昏脑地坐早班客车。来到青林政府之时,还差五分钟上班,刚刚把茶泡好,就接到了粟明的电话,好在他前一天和赵书记谈过这个问题,也并不太慌张,理了理思路。拿着笔记本就上了会场。

    轮到他讲话,刘坤头脑很清晰地讲了四点。一是用会议形式传达,二是写标语,三是用广播,四是散发传单。乡镇搞宣传。大多是沿用这些招术,也没有太多新鲜花样,刘坤的讲话也是中规中矩。

    只是,他没有强调落实的情况,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进间,赵永胜又拿出信封看了看,扭头瞟了他一眼,眉毛不易察觉地弯了一下,这是他表示不满的一个方式。

    随后就是粟明讲殡葬改革的具体问题。当宣布有20%的返还以后,村干部就开始交头接耳,20%的返还。对于绝大多数村干部来说,都是一种诱惑,只有上青林的秦大江和曾宪刚,由于开石场赚了大把的钱,对于这事不太感兴趣。

    散了会,社事办的苏亚军就站在门口。大声地道:“中午社事办安排了伙食,在张家馆子。”张家馆子是青林场镇最好的馆子。相当于上青林基金会旁边的馆子。

    刘坤正准备下楼,赵永胜道:“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赵永胜对于殡葬改革的宣传工作向来很重视,因此,亲自让分管书记来抓宣传,可是今天早上拿到信封以后,他没有发现宣传单和宣传标语,没有找到刘坤,他就将宣传干事周菁叫来询问。

    周菁是95年从农校毕业的中专生,原本分到农机站,周菁不愿意在农机站工作,她的父亲在另一个镇当领导,与赵永胜也熟悉,元旦之时两家人聚了聚,赵永胜就让周菁担任宣传干事。

    “刘书记让我写宣传单,我还没有写出来。”周菁文字功底一般,拿到两份文件,咬了半天笔杆,也没有写完。

    “那宣传标语写出来没有?”

    周菁不好意思地道:“我给民政局办公室打了电话,他们说今天下午给我们传过来。”

    两件事情都没有落实,赵永胜心里就不太舒服,等到周菁走后,说了一句:“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赵永胜见刘坤走了进来,也没跟他客气,直接问道:“刘书记,我看到大信封里只是装着几份文件,你的宣传标语发给村干部没有。”

    刘坤只是将这事交待给宣传干事,具体操办情况,他还不太清楚,就含糊地道:“现在只有几条标语,等找全了,再发下去。”

    赵永胜又问:“你会上说的宣传单,内容拟出来没有,等一会拿给我看一下,然后多去印刷一些,尽快在赶场天散发出去。”

    刘坤就道:“侯镇没有把资料交给我,我等一会去找他,尽快让周菁将宣传单写出来。”

    赵永胜也没有再多说,语重心长地道:“刘书记,你一直在机关工作,不熟悉乡镇的情况,乡镇工作,就是干具体工作,一定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今天这事,你应该趁着这次会议,将宣传标语发给村里面,村里面就可以马上布置下去。”

    他顿了顿,又道:“五月一日就要正式实行新的殡葬方式,留给我们宣传的时间也不多了,你要抓紧一点。”

    刘坤急忙点头,道:“赵书记,我马上去办,争取明天将宣传单和标语拿出来。”离开了赵永胜办公室,他就将周菁通知到办公室,批评道:“前天给你说了,要将宣传单和宣传标语写出来,昨天一天,怎么还没有完成?”

    周菁委屈地道:“我又没有搞过殡葬改革,不知道怎么写,昨天你又不在,所以没有写出来。”周菁刚从农校毕业,刚刚满十九岁,加上个子小,就是一个小女孩的样子,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对于这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刘坤也就不能太过严历,他道:“这事就算了,以后遇到这种事情,你可以给我打传呼,侯镇在具体抓殉葬改革,你也可以问问他。”周菁道:“我也不知道事情这么急。再说,侯镇也没有在镇上。”

    两人正说着,社事办苏亚军走了进来。道:“刘书记,大家都在等你了。”刘坤最怕这种场合,二十四个村干部,一人喝一杯酒,都是二十四杯,他就笑着道:“苏主任,我还有事。你们先吃了。”苏亚军道:“赵书记和粟镇长都去了,村干部都等着你接见。”

    刘坤听说两位主要领导都去了。只得道:“苏主任要保护我,我酒量小,喝了两杯就要趴下。”

    到了张家馆子,赵永胜和粟明都没有到。除了领导的这一桌,其他村干部已经开始喝酒划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