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第一猛人-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健康的王朝应当是文武并重,外厉内仁的。
朱由诚的桌上照例是八菜二汤,不过没有人敢过来打秋风,因为一来,他们不觉得自己的脑袋比陶罐硬多少,二来,朱由诚的桌子旁边坐着一个身着蟒袍的少年,看来很不好惹。
信王是翻越护栏进去的,看守考场的卫兵刚想查问,就被魏忠贤拦住了。他是朱由诚的朋友,又是天启皇帝的弟弟,别说翻越护栏,就算把天捅个窟窿出来,魏忠贤也会负责把那个窟窿补起来。
观众可没有福气享受皇帝的赐筵,不过他们可以凭门票自由出入。有些观众借着短暂的中场休息,出外胡乱吃些饭食;也有些观众带着干馒头或饼进来的,就着冷开水咽了下去,继续等待下场比赛的开始。
因为魏忠贤想在一天之内结束比赛,所以中午仅仅休息了半个时辰便又开始比赛。
朱由诚看了一下比赛的成绩,发现到目前为止,自己的速度是最快的。速度最慢的通过全程,几乎用了三刻钟;速度快一点通过全程,也要比自己慢上一大截。看样子状元基本上已经到手了,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呀。
闲得没事,朱由诚计算了一下比赛时间,如果每个考生的速度与自己相同,考场上有10组考试工具,那么每个时辰最多只能完成80次考试。现场600位考生,要七八个时辰才能完成测试,还要留下一点时间宣布名次。而且武举和文举不同,武举在室外,照明非常困难。也就是说在一天之内,无论如何抓紧时间,也没办法结束比赛。
想到这里,朱由诚急忙找到魏忠贤,把他计算的结果向魏公公汇报。
魏忠贤心里也有些不安,因为现在才轮到排名一百多位的考生,看样子,在一天之内结束殿试,是有些艰难。不过,他不会计算,只是凭经验判断。大明的教育以文学教育为主,计算能力不作为教育目标。
听到朱由诚的计算结果,魏忠贤脸色一变,这下麻烦大了,得向天启皇帝请示。怕自己说不清楚,他带着朱由诚一起去觐见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根本没有意识到时间问题,他忘情地观赏比赛,恨不得比赛一直持续下去。
听完魏忠贤的汇报,天启皇帝脸色也阴沉下去了,科举事关国运,出了差错如何向大明上下交待。
魏忠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天启皇帝也坐立不安,只有朱由诚若无其事。
天启皇帝不由问道:“诚弟弟,出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一点儿也不着急呀?”
&什么可着急的,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
天启皇帝知道此事与朱由诚无关,但更知道他能谋善断,便把他抱起来,放在凳子上,说道:“好了,现在你最高了,你顶着吧。”
朱由诚的体重只有八十斤,天启皇帝又喜欢做木匠,力量奇大,抱起朱由诚一点压力都没有。
魏忠贤也笑骂道:“你这小猴崽子,一点都不让人省心。看我们都冒汗了,你还不帮我们分忧解难,反而说风凉话。”
&搞不懂你们在头痛什么,既然一天比不完,就分两天比,两天比不完,就比三天。这么简单的道理,连我这个小孩子都懂。”
天启皇帝皱眉道:“殿试只比一天,哪有比两三天的?”
朱由诚从凳子上跳下来,说道:“大明律并没有规定殿试的天数,皇上口含天宪,出口便是金科玉律,说殿试几天就是几天,谁敢说什么?文举每三年一次,殿试时间不便更动;但武举已经多年未举办,随意定个时间,谁也不好说三道四。好在皇上并没有公开说殿试一天之内结束,待会儿请魏公公宣布一下比赛分几天进行就可以了。”
朱由诚的话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天启皇帝恍然大悟,点头道:“说得很有道理。看来,下次要向你提问,一定要把你搁在凳子上才行,否则又是高个、矮个的,告诉你,全大明就数你的个头最高。”
魏忠贤道:“那观众怎么办?”
&随你了。如果不差钱,就让他们多看几天,如果还想挣钱,就再卖一次票,反正我看场外一票难也无所谓。”
魏忠贤涎着脸问道:“内库当然是钱越多越好了,皇上有了钱,才好办事呀。”
朱由诚本是随口一说,听到魏忠贤的话,思索了一会儿,把细节完善,然后说道:“我看这么多考生,三天的时间才比较充裕,先暂定武殿试比三天吧,皇上你看行不行?”
天启皇帝点点头,朱由诚接着说道:“票价不变,但考场内的观众没法出去买票,对他们有点不公平,所以得给他们一点优惠。我建议先在场内卖票,如果观众想继续看第二场比赛,就再花二两银子;想看连第二、第三场比赛,就在二两的基础上,再加一两。至于票也好办,快马去儿童剧院,那里经常印刷票据,都是老手,一个时辰印刷四五千张票没有问题。不过得带信王去,因为除了我和信王,他们不会听别人的命令。”
魏忠贤采纳了朱由诚的建议,叫李永贞带着信王去儿童剧院印票。信王原本不同意离开校场,但朱由诚告诉他实情后,他就恋恋不舍地走了。
下午的比赛,精彩依然,场中突发的种种状况,让观众不时捧腹大笑。
到了申、酉交会之时,第215名考生终于完成全程,魏忠贤说道:“武殿试分三天进行,今天的考试结束,考生退场。未考完的考生养精蓄锐,明天再战。观众们请稍候,有重要事情宣布。”
十余大汉将军把魏忠贤的话大声重复了一遍,全场听得清清楚楚。
魏忠贤又公布了一下比赛的票务安排,并且宣布现场卖票。不过魏忠贤毕竟老于政务,他让不想购票的观众先行退场,而想继续观战的观众则留下买票,这样人数减少,便于控制局面。
听到大汉将军的传话,现场观众退出了一半,有些是看了一场觉得心满意足,有些是明天还有要事办的,还有些则是没有带钱出门的。
因为大明现在规定散银不能流通,只能使用铜板、银元或是金币,易点易算,所以卖票业务进行得非常顺利。
处理完场内观众的购票问题,李永贞把剩余的票拿到场外销售,让坚守在外面的热情群众欢呼雀跃。
听着场外观众的欢呼声,朱由诚心里一动,悄声对魏忠贤说道:“外公,这个东校场是谁的?”
&大营中的神枢营的呀,你想做什么?”
&公不如把它买下来,考试后向百姓开放,收取门票,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呀。”
&标太大,还是不贪这笔钱了。不过,我倒是可以向皇上汇报,作为内库的固定收入来源。”
&好,诚儿还为外公找到一条财路。考完后,我会找个时间好好和外公商量一下的。”
&
三天的比赛转眼就过,很快就到了发布结果的日子。
不过大明真是猛人处处,朱由诚虽然保住了状元之位,但却是险胜。一名广东考生,以一分钟的差距与冠军失之交臂,夺取榜眼。吴襄运气不好,只夺得第二十四名,挤到第二甲去了。
那些有畏高症的也没有被黜落,他们被放到第三甲,得了个赐同进士出身。
魏忠贤怕武进士说他重文轻武,早让人校场搭出了个简易金殿,地上还画好了巨鳌等神兽。
朱由诚一个人站在巨鳌头上,顾盼自雄,却想不到后面还有麻烦在等着他呢。
&收藏,,下章预告:第一百一十七章游街示众)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连封三职()
过了几日,文武金榜同时贴出,好事的人发现,这两张榜单的首位竟然同名同姓。一时间,京师震动。不能不说,北京作为首善之都,居民的八卦能力天下首屈一指,轻易便挖出了朱由诚是文武会元的历史,再深挖一阵,又挖出了他曾经荣任文武解元。
一时间,儿童乐园门庭若市,大家都想来看看这位连中六元的才子。有人听说这位才子,年方十四,尚未婚配,媒婆界都轰动了,儿童乐园说客盈门,保媒拉纤的人几乎都快把门槛踩断了。
客巴巴听说,也特地来了一趟儿童乐园,找到朱由诚,“巴拉巴拉”地训斥了他一通。朱由诚好不容易逮到机会说他无意另寻良配,客巴巴这才回嗔作喜,上轿走了。
朱由诚把这个当作无妄之灾,摇摇头便忘了。魏红莲却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怒道:“诚儿这么听话,皇上都连声称赞,什么时候轮到这个疯女人来骂了?诚儿是什么人?天上星宿下凡,骂了是要遭报应的。”
朱由诚温言安慰道:“妈妈不要动怒,我早就忘了她说什么了。没办法,皇上都有几个穷亲戚,客青青搭上这么个姑姑,有什么办法呢?以后不和她来往便是了,何必为这种女人生气呢?先贤有云,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魏红莲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忽然呵呵笑道:“诚儿,这话可不像是你说的话呀。你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气量了?我记得如果有人敢欺负你,你总是回头就修理他,还洋洋得意地告诉信王爷,报仇不用挑日子。看来,美女的力量真不小呀,客青青这小妖精,比娘更能叫你听话。”
朱由诚不答话,红着脸跑了出去。
&
转天,文武进士齐聚紫禁城。朱由诚这个双料状元站在皇极殿的中央,后面的左边站着文榜眼和文探花,右边站着武榜眼和武探花。第二甲的进士和第三甲的同进士没有资格走进大殿,只好站在金水河边的广场等候。
众人山呼万岁后,天启皇帝说道:“诸位爱卿,你们是未来朝廷的柱石,不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十年寒窗,你们受苦了。不过,这还不够,你们还要学更多知识,才能代天牧民。朕将亲自教导你们,带领你们走上名臣之路。”
满堂文武一齐震惊,天启皇帝的这一道命令简直出人意料。尽管早已知道,天启皇帝无意把这些没有丝毫基层经验的新科进士外放为官,准备先让他们进大明行政学院或大明军事学院学习,但谁也没想到天启皇帝居然自任为师,广收门徒。
当然百官不会傻到认为皇帝会整天呆在学校和学生混在一起,手把手地教导他们。天启皇帝不过挂个名头而已,但就是这个名头,已经能让新科进士感激涕零了。可以预想到,这批进士以后必定死心塌地地跟着皇帝,皇上指东,他们不会打西。
此时东林党虽然已经被定为逆党,但朝堂缺人,不得已留了许多东林党官员戴枷为官。
右佥都御史徐良彦是东林党人,看出如果这一政策推行,东林党再无翻身之日,便启奏道:“皇上,此事与礼法不合呀。”
&么礼法?朕就是礼,朕就是法。地方大员保一方平安,不仅要抓民政,更要管军事,这些新科进士知道如何保境安民吗?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朕教导新科进士把百姓导向富裕之路,就是最大的礼。再说法吧,这些新科进士能不能背下大明律,知不知道如何判案?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如果朕因为他们不懂法,而将他们撤职,不是害了他们吗?百姓不知,可以问郡守;郡守不知,可以问阁部;阁部不知,又应该问谁呢?当然是问朕了。现在朕直接把答案告诉郡守,与哪国法不合,与哪国礼不合?”
天启皇帝铿锵有力的回答让徐良彦无言以对,只好讪讪退下。
天启皇帝又说道:“现在大明行政学院和大明军事学院正在开工建设,最快也得明年开春才能启用。但大明急需你们这样的人才,教育等不得,所以我们将借用国子监和太学的部分校舍开展教学。朕是大明行政学院和大明军事学院的最高负责人――祭酒,你们碰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向朕提出。至于生活你们不用担心,朕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宿舍。至于生活费,你们更不用担心。自从登上金榜,你们就是大明正式的官员,享受大明朝廷发放的俸禄。第一甲,你们领取从六品的俸禄,第二甲的进士,领取正七品的俸禄,第三甲的同进士,领取从七品的俸禄。不过,你们在学院要好好学习,司业批准合格,方能赴任。作为两院毕业的高材生,赴任后你们领取的俸禄将比你们实际的品级高半级。具体细节,等十天以后,两大学院开学时,朕会详细地讲述给你们听。”
说完,天启皇帝又大喝一声:“朱由诚上前听封。”
朱由诚前上前一步,跪了下去。
&由诚公忠体国,实乃国士,朕免去你正五品的信王府长史司左长史之职,改任从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