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猛人-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见朱由诚不慌不忙地跪了下去,磕头道:“皇上圣明。”

    &果你觉得本书写得还好,请收藏,并投推荐票。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下章预告:第一百二十七章守土不易。明日两更)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守土不易() 
在场的人全都是一愣,怎么就皇上圣明了?捣一下乱,再说皇上圣明,皇上就能饶过你?

    天启皇帝都快气乐了,道:“朱爱卿,为什么说朕圣明啊?”

    魏忠贤心里一松,朱由诚真了不起,一句话就把天启皇帝从暴怒的心态中拉了出来。瞧,称呼都改了,由朱由诚变成了朱爱卿,看样子,再有两三句话,就可以重新变成诚弟了――不过,你别逗弄他,是不是更好吗?

    朱由诚出了一身冷汗,果然天威难测,尽管自己昨天设想了今天进谏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但看到天启皇帝暴怒的样子,还是有点胆战心惊。

    他趴伏在地上,道:“皇上说了一句至理名言,所以臣才说皇上圣明。”

    &哪一句?”

    &不敢说。”

    &道朕的话,你连复述都不敢吗?怕从何来?”

    &臣怕圣上翻脸。”

    天启皇帝毕竟聪明睿达,立刻就明白朱由诚是为熊廷弼说情,本想拒绝,但又想听听自己说了哪一句至理名言,便说道:“说吧,朕恕你无罪――保证不翻脸。”

    朱由诚腿都跪麻了,道“皇上,能让臣站起来说吗?腿都麻了。”

    &本来就没让你跪呀,是你自个儿做贼心虚。好吧,你起来说。”

    &上刚才说‘如是不是你掣肘,我至于写成这样吗’,这句真是千金不易的至理名言呀。”

    天启皇帝本想学别人捋须点头,可是却摸了个空,只好摸着光洁的下巴,点头道:“诚弟说得有理。”

    在场众人紧崩的心顿时松了下来,天启皇帝终于改口叫‘诚弟’了,满天的乌云顿时散尽。魏忠贤和信王一个劲地向朱由诚使眼色、打手势,示意他到此为止,不要再说错话剌激天启皇帝。

    朱由诚恍若未闻――当然听不见,天启皇帝面前,谁敢胡乱插嘴,那两人是在演哑剧――他继续说道:“正如皇上在辽东给熊廷弼放上一张好画纸,又配上好墨,要钱给钱,要粮给粮,结果意料中的图画没有出现,辽东反倒糜烂得不可收拾。皇上自然要批评熊廷弼这个丹青妙手了,问他为什么没有画出好画。”

    天启皇帝点点头,说:“诚弟,你的话深得朕心。”

    &上自然是批评他,嗯,老熊,你怎么回事呀?你这个‘文’字,中间那一横,哎这个‘武’字,那斜勾,哎这个‘双’字,最后那一笔,简直最离谱是这个‘状’字,那捺还能叫捺吗?”

    朱由诚把刚才批评天启皇帝书法的话复述了一遍,不过批评的对象却变成了熊廷弼。

    天启皇帝脸红得像猪肝一样,他自然听出朱由诚是借书法来隐喻他对熊廷弼的无端指责。

    &可没有给熊廷弼掣肘。”

    &上当然没有给熊廷弼掣肘,但是别人这样做了呀。王化贞是辽东巡府,他一到辽东,便抢班夺权,架空熊廷弼。熊廷弼的命令,连辽东经略府也出不了,怎么指挥打仗?”

    &过,熊廷弼一夜之间丢弃辽东上百万平方里的土地总是事实,就凭这一点,即使立斩也不为过吧。”

    &上,熊廷弼名为辽东经略,手下却只有区区三千士卒,而且多为老弱残兵。凭这点兵力,别说守辽东上百万平方里的土地,就算守一座孤城,也守不住。王化贞将三万精兵拱手让与建奴屠戮,辽东全境,只剩下熊廷弼手上的三千兵力。此时,别说是熊廷弼是沙场老将,就算是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也知道,这个时候的正确选择应该是迅速撤离。否则,熊廷弼一旦困守孤城,那么建奴围住熊廷弼,朝廷得知消息,必定派兵解救。建奴伏击朝廷援兵,围点打援,朝廷损失更大。而且熊廷弼并不是仓惶逃窜,而是战略性撤退。他让辽东军民坚壁清野,退守山海关。所以,建奴在辽河以东得不到任何补给,只能草草收兵。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现在建奴在辽河以东一定兵力虚弱,朝廷派兵前往,必然可以收复大片失土。”

    天启皇帝默然不语,他已经接到辽东经略王在晋的汇报,辽河以东未见建奴踪迹。不过,王在晋并不建议收复辽东的土地。因为,如果收复辽东土地,必定要迁移百姓,分兵把守。辽东地广人贫,安民抚兵,会浪费巨额军饷。而且目前大明士兵野战不行,建奴再来,只能依城坚守,城外的百姓必遭建奴的屠杀。山海关坐拥天险,只需少量兵力即可扼守。不管王在晋的意见如何,但至少可以确定,熊廷弼的坚壁清野的政策是成功的。

    &上还记得西镇抚司抓到的第二批建奴细作吗?他们来北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鼓动东林党将熊廷弼给砍了。如果建奴不害怕熊廷弼,为什么大肆贿赂,唯恐他死得不快?顺便说一句,建奴还说,如果有可能,最好能保下王化贞。一个杀,一个保,谁忠谁奸,皇上您还不清楚吗?皇上,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呀。”

    天启皇帝脸色不变,心里却千头万絮。

    朱由诚见天启皇帝意动,趁热打铁,说道:“自古有云,刑不上大夫。熊廷弼挂着兵部尚书衔,属朝廷重臣,如果因为丢失辽东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从今以后,还有谁愿意当兵部尚书?”

    朱由诚并不是虚言恫吓。自从熊廷弼被杀后,兵部尚书一职就成了烫手的山药,无人愿接。不怪大臣们逃避,明末历任兵部尚书也鲜有善终的。许多人为了不当兵部尚书而拉关系,走后门,实在推不了,熬上三五个月,就赶紧辞官走人。比如天启六年,李春烨费尽心血,终于爬到了正二品的位置上,可惜是兵部尚书,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年,他就借口老母年老,要回家侍奉母亲,匆匆挂冠而去。

    天启皇帝沉默良久,最后说道:“魏伴伴,把熊廷弼放了吧。不过死罪已免,活罪难逃,将他削职为民,永不叙用。还有王化贞虽然有功于大明,但功不掩过,交付有司审判吧。”

    说完,天启皇帝长叹一声,问道:“诚弟,朕接到了辽东的报告,说建奴在辽河以东找不到补给,现在已经退回辽河以西。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朱由诚沉思了一会,问道:“辽东经略王在晋王大人是怎么说的?”

    &在晋奏报说,建议放弃关外土地,固守山海关,凭借天险,抵挡建奴的进攻。同时交好蒙古,开放明蒙互市,并从蒙古那里购买建奴人头,驱使蒙古与建奴冲突。”

    &臣觉得王在晋的建议不错,把守山海关仅需少量部队,可以节约大量军费。而从蒙古那里收购建奴人头则是驱虎吞狼之计。假设一个建奴人头定价五两,而我们培养一名士兵,一年仅军饷就要十二两,如果再加上军械,就不止这个价格了。而且一名士兵还未必能砍下一个建奴的人头,所以这个生意划得来。”

    天启皇帝脸色阴沉,他何尝不知道王在晋的计策很妙呢?但大明皇帝从未丢弃领土,到他这里,就生生丢掉几百万平方里的土地,就算百姓不骂他,到了地下,见到列祖列宗,也不好交待呀。

    &由诚,你也是朱家子弟,知道大明从不割让土地,朕不能做这样的昏君,所以辽东的土地是一定要收复的,你想想看有什么办法?”

    &上,收复土地很容易,但守住土地却非常困难。现在建奴已经龟缩到辽河以西,出兵收复辽河以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守怎么办,如果派十万将士,一年光军费就是一百二十万两,这还是最低标准。辽东孤悬关外,运输不易,再加上粮草、军械,得多少钱?没有三百万两,根本守不住辽东。大明的税收总收入我不太清楚,大概在四百万两左右,如果拔给辽东守军三百万两,其他地方怎么办?”

    &道朕只能做一名昏君吗?”

    &上,您忘了锦衣卫西镇抚司吗?微臣两年前冒死招聘万名士兵,究竟是为什么?不就是为皇上靖边守土吗?”

    &果你觉得本书写得还好,请收藏,并投推荐票。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下章预告:第一百二十八章兄弟同心。今日两更)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兄弟同心() 
天启皇帝大惊失色,几乎以为朱由诚是妖孽了,两年前朱由诚才多大,不过十二岁而已,居然就知道招兵买马,应付今天的危局。

    信王却自豪地介绍道:“诚哥哥可厉害了,早就知道辽东的局势会越来越糟糕,所以提前做好预备。西镇抚司士兵的训练都是以野战为基础的,可以说,现在的西镇抚司的军队,算是大明一流的军队。”

    天启皇帝道:“西镇抚司能不能守住辽东?”

    问完话,天启皇帝不由地自嘲地笑了笑,自己真有点病急乱投医了。朱由诚只是一个少年,如何能担任辽东经略这一要职。即使他能担任,这朝堂上又怎么离得开他?

    天启皇帝微笑,朱由诚却没有笑,他严肃地说道:“西镇抚司守不住辽东。即使皇上让西镇抚司扩军百倍,西镇抚司也守不住辽东。”

    &是为何?”

    &间俗语说得好,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只要立足于守,就未战先败。皇上,现在建奴军队不过十万,如果将这十万军队消灭,辽东还用守吗?不过,现在建奴势大,又熟悉辽东路径,善于流窜,故而大明无法集聚精兵强将,将其剿灭,所以退守山海关是最好的办法。不过您放心,只要您再给我几年时间,我一定能剿灭建奴。现在京西皇庄的士兵的训练已经基本接近尾声,下一步是让他们经历真正的战场。我会找机会带领西镇抚司士兵先帮皇上平灭大明腹地的反叛。之后,微臣一定会还你一个完完整整的辽东——甚至比成祖时期面积还大的辽东。”

    &朕就等你了。”

    天启皇帝激动地走上前,紧紧地握住朱由诚的手,信王也走了过来,握住他们二人的手。

    此时,天启皇帝朱由校、信王朱由检、状元朱由诚三兄弟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弟同心,其利断金!”三人同时低声说道。

    三人松开手,擦了擦眼角感动的泪花。

    天启皇帝问:“还要不要我为你的府邸题字呢?”

    朱由诚笑道:“当然要喽,皇上的题字挂在门口,可威风了。”

    天启皇帝命令道:“阿检,帮朕抱住诚弟,魏伴伴,给朕铺纸研墨!”

    朱由诚不由苦笑,你真当我是铁铸铜浇的胆哪,现在还敢逗你?你不知道,刚才冒死逗你,吓得现在腿肚子还在抽筋呢。

    不一会儿,字写得了,天启皇帝让魏忠贤捧着,送朱由诚回家。而信王则留在宫中,兄弟俩很多天没见了,天启皇帝挺想念信王的。

    走出紫禁城,魏忠贤紧张地问道:“诚儿,你真的要带兵打仗?”

    &的,我已经和皇上说了,不能改口的。”

    &事的,皇上那边好说,有我帮衬,只要你不想领兵外出,没人可以逼你。”

    &公放心。自古以来,士兵多有损伤,而将领基本上没什么事。你看,辽东全境沦陷,可是熊廷弼、王化贞可都活着回来了,别说主帅,就连下面的将领什么祖大乐、祖大弼等不也没事吗?况且,诚儿生性谨慎,打仗会由易到难,先找那些造反的乱民练手,再砍叛乱的军队,最后才会去找建奴的麻烦。”

    魏忠贤见他意志坚定,难以说服,便问道:“诚儿,西镇抚司现在的军饷是谁出?还是你吗?”

    &从皇上将京西皇庄的锦衣卫升格为锦衣卫西镇抚司,军饷就由兵部出。不过兵部只肯出每位士兵每年十二两的军饷,而实际士兵的军饷要十四两四钱银子,再加上西镇抚司的伙食一向不错,所以诚儿和信王要贴补一点。”

    &事交给我了,你每月把发放月钱的明细和伙房的账簿拿给我,我找兵部给你实报实销。总不能又让你练兵,又让你出银子吧。”

    &了,我的顶头上司,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迎娶妈妈?”

    &怎么不来问我?是了,他害怕我。我这边是随时可以,就等你那边定时间了。”

    &月初六吧,两个六,取六六大顺之意。本来八月初八或九月初九也可以,取八八大发,天长地久之意。不过就怕许大人等不起呀。”朱由诚坏笑起来。

    魏忠贤也笑了起来:“别想了,他真的等不起。”

    朱由诚看到魏忠贤的目光飘向自己的身后,回头一看,许显纯正站在自己身后,又是做揖又是打恭,无声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