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第一猛人-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奴儿哈蚩瞪着铜铃般的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凶神恶煞地问道:“为什么?”
&儿和皇阿玛一样,也不相信汉蛮子,一直在监视范文程。不过,却没有发现他和大明的蛮子有任何联系。我大清有许多汉臣都和大明眉来眼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只有范文程坚定地站在我们这边。他不仅把父母兄弟、妻儿老小全部接到大清,而且斩断了和留在大明的远亲们的关系。听说,为表明对大清的忠心,他让父母在出走我国之前,向远近亲族借了一大笔钱,狠狠地坑了大明蛮子一把。在改国号一事上,这狗奴才确实有错,但如果皇阿玛杀了他,恐怕会寒了投奔我们的汉蛮子的心哪。”
奴儿哈蚩沉思了片刻,觉得自己的儿子说得有理,便说道:“皇儿说得不错,你且起来吧,朕饶了这狗奴才一命。”
听到奴儿哈蚩说不杀自己,范文程高兴地爬到他的脚下,谄媚地去舔他的靴子,却被奴儿哈蚩一脚踹翻在地。
奴儿哈蚩大喝道:“死罪已免,活罪难逃。这狗奴才的嘴太臭,左右,拖下去,往他嘴里塞一斤哦,不,两斤马粪!”
听到这个判决,范文程终于松了一口气,幸亏填的是马粪,不是狗屎。马是食草的,粪便没有太多异味,否则农民为什么捡拾马粪晒干来作为燃料呢?要是杂食的狗屎就太糟糕了,味道太重,吃得不够干净,建奴大爷不高兴哪。
黄太极脸色铁青,他知道这是奴儿哈蚩给他一个下马威。众所周知,范文程是他的谋士,不给范文程面子,就是不给自己面子,当众打压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威信。
随即,建奴全境实行了严厉的文|字狱,一大批文人墨客被捕入狱,或是被当众斩杀。不过,这也是咎由自取,建奴在辽东大肆屠杀汉人,你还有闲心在那里舞风弄月,拍建奴的马屁,真是全无心肝。
朱由诚这是不知道辽东的情况,要是知道,说不定要为范文程和汉奸文人的下场拍掌叫好。
&果你觉得本书写得还好,请收藏,并投推荐票。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下章预告:第一百三十五章武林秘笈)
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林秘籍()
建奴对大明的情况了如指掌,而大明却对建奴的内外不甚了了。
原因有二。首先建奴是强盗,惧怕大明举全国之力攻打,自然要努力搜集大明的情报,准备见势不妙就立刻转入深山。而大明虽然在辽东屡战屡败,却依然没有重视建奴的战争实力。
其次,只要是活着的汉人在辽东就是有罪的,大明基本上找不到为他提供情报的人。奴儿哈蚩想尽了各种办法和理由杀舍不得离开故土的汉民。先颁布“杀富令”,家里藏米超过五斗的汉民,一个字杀;后来又颁布“杀贫令”,家里拿不出一斗米的汉民还是一个字,杀。现在了解辽东情报的,除了建奴和汉奸,再无别人。而建奴正在兴起,又有哪个人会投奔大明呢?所以大明即使想搜集建奴的情报,也是有心无力。
而大明却最为开明,无论是何民族,只要遵守大明的法律,都可以享受同等的待遇。这也让一些包藏祸心的奸邪小人混进大明。更重要的是,朱由诚还亲自把情报送到建奴手中。没错,就是他出主意搞出来的邸报增刊,上面什么信息都有,建奴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大明的各项情报。当然,朱由诚没有傻到把绝密情报也在报上刊登出来,但不可否认,建奴确实从邸报增刊上获得了不少情报。
不过,朱由诚没有在辽东贩售邸报增刊,建奴是从祖大寿兄弟那里得到报纸的。
因此,朱由诚还对建奴实施严厉的文|字狱一无所知,忙着举办大明行政学院和大明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
因为是借国子监的校舍学习,所以朱由诚决定把两个开学典礼合并为一个开学典礼。反正国子监场地够大,又有大汉将军这样的人肉扩音器,不愁学生听不清楚。
聚英宴后的第二天,所有进士齐聚国子监。国子监的祭酒和监正被挤到一个小房间画圈圈去了。没办法,场地再大,也架不住人多呀。文武进士加起来超过七百多人,放在哪里都是黑压压的一片。
天启皇帝手持稿纸,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讲话。旁边的大汉将军看得清楚,稿纸上的字体是娟秀的馆阁体,和皇上平时充满张力的字体完全不同。没错,这份发言稿是朱由诚帮忙起草的。天启皇帝这个两院祭酒可真轻松,课程由朱由诚编排,课本由朱由诚编撰,教师由朱由诚张罗,连校舍也由朱由诚建设,他只需露个面就可以了。别说,邸报增刊不遗余力地塑造天启皇帝光辉、正面的形象还是起了很大作用,众进士本来就对皇帝充满敬意,听到皇帝的发言更是感动得跪倒一片,大呼万岁。
天启皇帝还没有修炼出喜怒不形于色的城府,乐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他转身拍着朱由诚的肩膀说道:“不错,不错,好好干,朕自会有赏赐送到。”
朱由诚还没来得及谢恩,旁边的大汉将军已经将这句话大声向学生宣布出来。台下众进士又是潮水般跪下,再次感谢皇上的仁德。
天启皇帝厉声喝道:“这句不用传。”
负责传话的大汉将军们才意识到自己做了傻事,传错了话。只有一个闭目大声传话的将军还没明白天启皇帝的意思,兀自大喊:“这句”
等发现场上只有他一个人声音时,才赶紧把嘴巴闭拢,还嫌不够,再加上一只手紧紧捂住。
朱由诚苦笑道:“皇上,臣上次在万人围庄时,请的二十几个喇叭也各今天的状况差不多。”
天启皇帝退后几步,坐在后面摆设的龙椅上,看朱由诚如何发表演说。
朱由诚向前一步,大声说道:“各位同年,大家好!大明最重礼节,首先,让我们向座师行礼。”
众位进士都有点莫名其妙。
座师就是在考试中录取他们文章,让他们考中的主考官。除了少数几个监生考中的进士外,大部分人都是连考六次――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过关斩将,才得以站到现在的位置。不过,他们的座师虽多,却没有一个在场,让他们向谁行礼呢?
只见朱由诚掸掸衣袖,向天启皇帝深深一揖,道:“座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说完,他跪下了下去,给天启皇帝磕了三个响头。
众进士恍然大悟,自己参加殿试,是皇上选中了他们的文章,自然殿试的座师就是天启皇帝了。于是所有的进士都先向天启皇帝做了个揖,再跪下来磕头,齐声道:“座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天启皇帝知道朱由诚是在给自己招徕心腹,站起来微笑道:“众门生请起。”
他看了一眼朱由诚,只见他不住地揉着自己的额头,脚上也有点打晃,显然是磕晕了头。天启皇帝不由暗自好笑,这朱由诚平时不是挺机灵的吗?怎么这么老实,还实打实地磕了三个响头,你当你的头是铜浇铁铸的吗?你看看别人是怎么磕的,都是把手垫在前面,头磕在手上,当然不会晕啦。
旋即,天启皇帝又是深深地感动,磕头的绝招,是朱由诚在为万历皇帝守孝时教自己的,免得自己磕坏了头,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招呢?朱由诚这是在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尊重自己啊。
朱由诚不敢摇头晃脑,忍住头晕,转身面向众进士说道:“可以大家觉得我朱某人做为一名十四岁少年,担任两院的司业,有些儿戏。但皇上高瞻远瞩,认为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命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有不少人认为,这世界什么都难做,就是官好做,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
下面的进士不由议论纷纷,朱由诚的话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观念。
&人不信,不要紧。如果是以前的进士,除了留在中央的少部分官员,还有一些是要奔赴大明的各地,担任七品知县的。那么你们知道知县有什么职责吗?”
台下有人大喊:“代天抚民?”
朱由诚追问:“何民须抚,何民须管,如何抚民?抚民之钱从何而出,抚民之人又从何来?”
台下众人不由一愣,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许有人说,请师爷帮忙。请师爷――”朱由诚拖长了声音说道,“我是同意的。知县作为一县之主,事务繁杂,请师爷可以减轻工作量,使自己有休息的时间。我曾经和皇上讨论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比如,万历朝时的太师张居正先生,就是抱病工作,结果英年早逝。如果他能劳逸结合,现在大明该富强成什么样子啊。但是,如果完全不懂民政,师爷就会勾结墨吏,贪污腐化。因为师爷本身就是冲着钱来的,有机会捞更多的钱,你认为他们会不会捞呢?”
台下众进士一齐点头,有考中秀才前被胥吏刁难过的进士更是重重地点头。
&教而诛谓之虐,皇上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特地把我们召集起来学习,学习抚民这法,学习为官之道。文进士要学,武进士更要学。兵者,诡道也。名将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有多少的名将的种子没有爬出来,牺牲在一场小小的战斗中。比如大明的名将李如松,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却中建奴的埋伏而死,这是多么可惜呀。如果有李如松在,建奴还会如此嚣张吗?所以,武进士身上的责任更重。你们多学一时辰,士卒少死几百名。”
武进士们一听,顿觉身上沉甸甸的。的确,一将无能,坑惨三军。
朱由诚又笑道:“你们是皇上的嫡系,皇上对你们是非常照顾的。首先,你们从发榜之日起,每个人就有俸禄可领。第一甲的进士,领从六品的俸禄,第二甲的进士,领正七品的俸禄,第三甲的同进士,领从七品的俸禄。在学院学习期间,俸禄我会派人帮你们去吏部领取,在学院内发放。至于食宿,你们不必担心,学院帮你包了。毕业以后,除在中央任职的进士需要在基层锻炼之外,每个人都将担任正七品或以上的官职,而且能领取比你们职位高半级的俸禄。不仅如此,同等情况下,吏部将优先提拔大明行政学院或大明军事学院的官员。而且,我和皇上也商量了一下,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大明官员的俸禄实在太低了,等国库充盈后,将大幅度提高官员的俸禄。”
听到涨工资,所有的进士都齐声欢呼起来。
朱由诚神秘一笑,道:“对于所有的文进士,朱某还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
说完,他手一挥,一群仆役每人抱着一摞书走下讲台,给每位文进士都发了一本。
文进士们看看书的封面,却见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易筋经”。
翻开书,里面用简笔画着一个个小人,或坐或站,做出各种动作。
众人不由都是一惊:“啊,武林秘籍?”
&于写到武林秘籍了,预告了好几次,结果朱由诚的动作太慢了,书印好了,老不发。猜一猜,朱由诚为什么发武林秘籍?注意,只给文进士发哦,武进士是没有的。如果你觉得本书写得还好,请收藏,并投推荐票。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下章预告:第一百三十六章史上最短的学制)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史上最短的学制()
朱由诚得意扬扬地说道:“不错,这的确是武林秘籍。在场的诸位都是大明的精英,不可轻易毁伤。但天不假年,不少朝廷柱石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我仔细研究华陀开创的五禽戏及少林寺达摩老祖永葆青春的养生秘法,编出这本易筋经。如果按图训练,必能易髓换筋,延年益寿。”
朱由诚一边说,一边心里偷笑:这可不是什么武林秘籍,而是后世的第八套广播体操。
前段时间,他和文进士交流时,发现文进士们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或多或少都有些肩周炎或其他的一些小毛小病。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可能会影响日后的工作。
他立刻想起后世的第八套广播体操,这套广播体操锻炼全身各个部位的关节,有强身健体的效果,相当适合伏案工作的人。于是他想用文字记录下来,可是写了半天,连他自己也糊涂了。后来,他干脆用简笔图画记录广播体操的动作。画完一看,这哪里是什么广播体操,分明就是武林秘籍呀。于是他的恶趣味上来,给体操的每个小节取了个充满武侠意味的标题,什么“白鹤亮翅”、“平沙落雁”等等,最后干脆把后世传得神乎其神的少林易筋经的标题剽窃过来,作为这套广播体操的标题。
文进士们哪里知道这是朱由诚的小小恶作剧,看到图上巧妙的姿势,信了个十成十,有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