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第一猛人-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够纯正,但香味之浓郁,在大明也算是头一份,于是留了十瓶给自己。
做完香水,步出香水工坊,来到木工区,看到木工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制造大转盘。大转盘在后世是用电驱动的,一直在缓缓地转动。儿童们最喜欢爬上去玩了。现在虽然没用电,但可以用人力驱动呀。
国诚突然发现,在木工中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看样子约摸有个十一二的样子,个子不高,有点胖。国诚有点儿不高兴了,不是说了,不满十六岁不能上工吗?这是哪个木匠犯浑了,呆会儿扣他月钱。
走进一看,这小胖子还真有点像模像样地在做木工呢,用刨子刨木板,然后眯起一只眼睛,看看木板直不直,又刨刨木板,又瞄瞄直不直。只不过这个小木匠的谱有点大,他在做木工活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在旁边为他扇凉风呢。国诚不由地想到后世对独生子的评价:小皇帝。
&胖子,木工做得不错啊。”
&你说我木工做得不错?”小胖子猛然回头,“真的,没有骗我吧。”
&啊,你看这块木板刨得多平啊。”
小胖子高兴得跳起来了:“李伴伴,我说我木工做得好吧,你还不相信。看,现在别人也说我是个好木工。”
国诚心念电转:“等等,‘伴伴’一般是皇室中人对陪伴自己成长的太监的爱称,这个人爱做木匠,又是皇室中人,莫非他就是大明木匠皇帝朱由校,阿检的哥哥。那个李伴伴莫非是以后大名鼎鼎的魏忠贤?”
国诚仔细打量了一下小胖子和李伴伴,这小胖子虽然胖,但没有一点痴肥的样子,反而有几分可爱。而李伴伴,身材高大,体格健硕,剑眉星目,却有几分像放大版的自己。看到李伴伴的样子,国诚肯定了,这个就是李进忠,也就是未来的魏忠贤。
国诚立刻推金山,倒玉柱,跪在地上,说道:“草民国诚,叩见皇太孙殿下。”
周围的木工一听皇太孙殿下来了,也纷纷跪了下来。
&身。”小胖子脸上露出几分萧索,“说道,你就是国诚,果然是天纵聪明。要是你没认出我来有多好啊,我就能天天来这里做木工了。”
国诚道:“认出来了才好啊,这样,我才能把最难的木工交给你去做啊。刨木头这种小儿科的东西,让那些蹩脚货色去做吧。”
旁边的木工脸上露出幽怨之色,你拍马屁就拍吧,干嘛扯到我们身上,这下倒好,一不小心,成了蹩脚木工了。这要传出去,岂不影响自己的声誉――虽说现在没有,但保不齐以后有啊。
第十三章 小胖子,木工活不错啊(下)()
国诚把朱由校引到后院,拿出大转盘的模型,说道:“皇太孙殿下,你看这个。”
朱由样接过转盘,拨了一下,转盘“吱嘎吱嘎”地转了起来,他说:“很好玩,怎么了?还有啊,我听人说,你喊我弟弟叫阿检,可不能厚此薄彼哦,也叫我阿校吧。”
国诚点点头说:“阿校,这是大转盘的模型,这么小都转得这么困难,如果放大到工地上的那只那么大,恐怕连转也转不动了。这个难题,我想了很多办法都没办法解决。皇太孙殿下天纵英才,在木工方面能够独当一面,不知能不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国诚早已解决了,就是在座位的木板下面装轮子,中间转轴加上滚轴,转盘就能很轻松转动起来。他特意拿这个难题问朱由校,是给他找点事做,免得到自己这里捣乱。如果朱由校爱到自己这里帮忙被御史言官知道了,恐怕要臭名远扬,被人误会是自己引诱朱由校做木工的,那才冤枉哩。他倒不怕被万历皇帝知道,因为万历皇帝有三十多年没上朝了,奏折的下场一般是在御膳房里生火,连皇帝面都见不着。
朱由校拿着转盘,皱着眉头,不时地拨一下,听着“吱嘎吱嘎”的声音,陷入沉思。国诚不敢打扰,悄悄地退出房间。李进忠,也跟了出来,问道:“小家伙,你姓什么呀,家住哪里呀?”
国诚想天启一朝有七年,魏忠贤把持朝政也有四五年,和他搞好关系,对自己和阿检有好处,于是非常谦恭地说:“小可姓国,无你无母,从记事以来就居住在京城郊外的一间破庙里。”
&道你不姓杨?奇怪,长得这么像我,为什么不姓杨呢?”李进忠喃喃自语。
&道李公公有后人失踪了吗?”国诚关切地问,他知道魏忠贤是成家后才自宫的,留下后代并不稀奇。
&女魏红莲,嫁与杨家人,育有一子,满月时被人抱走,至今下落不明,也不知现在可否还在人世。”未来的权奸魏忠贤的脸上露出一丝慈爱之色,“肃宁也是北直隶,离着京城不远,也许国诚,在你印象中,有没有被一个极瘦的女子抱过?”
国诚摇摇头:“太小的事,记不清楚了。”
&你会不会说沧州话?”
国诚还是摇头,他觉得自己今天的头摇得太多了,是不是上辈子和拨浪鼓有亲戚关系呀。
李进忠还不死心:“那你有没有听过沧州话。”
国诚很高兴这回终于不用摇头了,连忙大点其头。北京乃着首善之都,各色人等都有,南腔北调,保不齐里面有一两句沧州话,至于自己能不能听得出来,那就不管了。
&你就是我的外孙儿了,你不姓国,你姓杨,你是杨国诚呀。对了,我去问问红莲,看看我那可怜的外孙儿的生辰八字和姓名和你一定是一样的一定和你是一样的。”李进忠老泪纵横,把国诚搂在怀里。
国诚总是心太软,心太软,见不得一个人独自流泪到天亮――咦,怎么串到歌上去了,他对李进忠说道:“大叔,别哭了,你要认为我是你的外孙,就这么认为算了。天下之大,你我能相见,也是缘份。既然有缘,又何必伤心呢。”
李进忠拭干痕,笑道:“对,对,有缘、有缘。”
国诚心中暗暗叫苦,这虽然李进忠自愿与自己攀亲戚关系,但万一查证不是,李进忠会不会恼羞成怒,怪罪自己呢,还是先打个预防针吧。
&小的事,我记不太清了。不过物有相似,人有类同,长相的事原作不得准的。”
&告诉我你的生辰八字,不要紧,不管准与不准,我都认下你这个外孙了。”
国诚见李进忠执意要攀亲戚,无可奈何地说:“我是个流浪儿,生辰八字是记不清楚了,只记得是万历三十八年七月生的,其他的一概不知。”
李进忠大喜,道:“三十八年,对,对,我外孙儿就是那时出生的。”
国诚几乎都有点无语了,这李进忠怎么听风就是雨啊,自己已经说了和他关系不太,暗暗否认了与他的亲戚关系,怎么还死缠着不放啊。再说,你李进忠这么一个名人,你外孙的生辰八字不是人尽皆知的秘密吗,靠生辰八字去核地你外孙的身份,那能核对出多少人出来呀。
国诚不知道,李进忠已经在宫里赚了不少钱,眼见得万历日渐衰老,太子又沉湎于女色,命也不久矣,皇太孙登大宝之时,指日可待,而自己又是太孙的心腹,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位稳稳地落在自己头上。李进忠志得意满,但每当念及自己无后一事,心中总是遗憾,这也是历史上他为什么收了“十孩儿”、“四十孙”的缘故。听说自己女儿生了外孙,他动了把外孙过继为孙子的念头,但听说外孙未及周岁即被人贩抱走,他大动肝火,严令沧州知府打击境内的人贩子,使得沧州一时市井平安,人人称颂。虽然暂时熄了过继的念头,但懊悔、惋惜如同野草般,时时在心头发芽。这次一见国诚与自己长相类似,无后的痛惜彻底摧毁了他的理智。
&孙,等我问完你母亲再和你聊,现在我要去陪皇太孙了,记住,我们是一家人,我现在爬得高,咱们家才站得稳,让人瞧得起。”
国诚不敢答应,口中含含糊糊地对付了几句,忽然摸到怀里的磁瓶,心中一动,掏出五瓶递给李进忠说道:“李大叔,这是我的香水工厂生产的香水,虽然是试用品,但相信大明没有任何一种香料可与之相比,送给大叔,拿去送人吧。”
李进忠心中感动,又狠狠地抱了一下国诚,拭了一把眼泪,进屋陪皇太孙去了。
国诚看他进房间,不由得摇了摇头,叹口气。走近历史,那些大奸大恶之徒和故事、漫画中的泯灭人性的恶魔终究不同,他们也有七情六欲,心中也有柔软的角落。
国诚正在沉思,内侍那独特的阴柔嗓音在耳过响起:“国公子,已过午时,桌子和菜都准备好了,可以摆出来吗?”
国诚定睛一看,原来是王承思,便道:“摆出来吧,我去请皇太孙殿下。”
进了里屋,见皇太孙依然在研究转盘模型,李进忠已经收了刚才亲切的面孔,仿佛根本不认识国诚一样。
&校,菜已备得,先吃再研究吧。”
朱由校把眼睛从模型上移开,看着国诚说:“你刚才只说菜,没有说饭,难道检弟,这里穷得连饭都请不起了吗?”
&们今天吃火锅,不用吃饭。”
&锅,难道连锅子也能吃吗?”
&校出去一看便知。”国诚卖了个关子。
朱由校出屋一看,院子里摆着一张八仙桌,只是好好的一张桌子中间却挖了个洞,里面摆着个火炉,上面架着一个大锅,锅里“咕嘟咕嘟”水正开着。周边摆满了各种洗净的蔬菜和肉。
朱由校不由愣住了,菜要吃新鲜不错,可这也太新鲜了吧,全是生的,怎么吃呀。
国诚笑道:“今天我们采用复古吃法――古董羹,据说是东汉光武皇帝创制的,桌子中间的汤锅里装是王承恩熬了一天一夜的骨头汤,鲜美异常,将蔬菜肉片扔进锅里,烫熟即食,随吃随烫,肉嫩菜鲜,味道极好。”
国诚的声音刚落,一个清丽的女声突然响起:“怎么吃这么好吃的东西也不请我吃呀。”
第十四章 魏忠贤,我又被你害一次(上)()
国诚回头一看,正是客青青。她穿着一身藕色长裙,有说不出的清纯,如同盛开的百合花。国诚不觉一呆,随即笑道:“请你午时即来,不就暗含着请你吃饭的意思呀。”
客青青掏出一包东西递给国诚,说道:“我是个笨笨的小女孩,不懂你什么意思,怕听不着你的故事,所以带饭来了,准备边吃边听,现在既然有好吃的,这难吃的就丢给你啦。”
国诚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荷叶,打开荷叶一看,原来是一只烤鸡,肉香夹杂着了荷叶的清香,令人食指大动,怎么会是难吃的东西呢。国诚心中一动,这荷叶包鸡莫非是这小妮子特地来送给我的?
朱由检远远瞥见荷叶包鸡,又见国诚呆呆地盯着烧鸡发呆,笑道:“别看了,烧鸡要见你这么含情脉脉那看着它,怕是要爬起来啦。”
国诚和客青青同时脸上一红。国诚干笑道:“来来,大家坐吧。”
国诚、朱由检、客青青、朱由校各自落座。国诚见王承恩、曹化淳、李进忠站在旁边准备侍候皇太孙和皇孙,忙招呼道:“王公公、曹公公、李公公,你们也坐吧,火锅就是要大家一起吃才好吃呀。”
朱由校说道:“李伴伴,既然国公子让你坐,你就坐吧。”
李进忠果然是八面玲珑,先谢了皇太孙,再谢了国诚,才告罪坐下。
朱由检见哥哥让李进忠坐下,跟着说道:“那王伴伴、曹化淳,你们两个也坐下吧。”
有李进忠做榜样,王承恩、曹化淳也是先谢过皇孙,再谢过国诚,方才告罪坐下。
见众人迟迟不下筷,国诚夹起一片肉,站起来,没办法,个头太矮,坐着根本够不着汤锅。他把肉在锅里涮来涮去,直到肉片变白,才把肉举起来,告诉大家:“这肉是我请刀功最好的厨娘切的,肉片极薄,稍烫一下就可以吃了。生肉是红色的,烫熟的肉是白色的,所以只要见肉片变色就可以吃了。”
国诚把肉片放在朱由检的碗里,突然见到客青青有几分幽怨地看着他,知道这小妮子又忌妒了,忙又涮了一片放进她的碗里。国诚正想给自己涮一片,谁知盘里空了。原来,火锅虽然自汉朝流传至今,但京城里吃火锅的人却不多,在座的几位都是没有吃过火锅的,所以是看到国诚怎么吃,就依样画葫芦。一碟肉,量虽不少,但架不住群嘴啊。特别是李进忠、王承恩、曹化淳三个极品太监,每次都是涮两片,一片孝敬主子,一片留给自己。三下两下,肉碟就见了底。国诚见这碟肉一点不剩了,心中哀叹,这可是我喜欢的羊肉片了,没有羊肉的火锅,就好比没有球迷的足球赛,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东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