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第一猛人-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进士们哪里知道这是朱由诚的小小恶作剧,看到图上巧妙的姿势,信了个十成十,有不少文进士还当场演练了一下。
其实每人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把枯燥的广播体操改编成绝世秘笈,引导他们锻炼身体,朱由诚还真是用心良苦。
朱由诚正自鸣得意间,一个粗豪的声音响起:“朱大人,你是武状元,也就是武进士的头,怎么能带头瞧不起武进士呢?文官轻视咱们武将,这是大明的传统,也就算了。我们武将更应当自强,就像大人唱的男儿当自强一样。自强第一步,就是应当自己瞧得起自己,不该自我轻贱呀。”
朱由诚定睛一看,说话的人是老熟人――吴襄。
他不由奇怪地问道:“本官既然愿意参加武举,就是认为大明应当文武并重,怎么会轻视武进士呢?”
&人,你看那边。”吴襄指了指站在东边那些正在兴致勃勃演练秘籍的文进士们,道,“武林秘籍分明对武将的效果更大,你却交给文进士,秘籍是你的,你怎么处置,我们无权说三道四。不过,你说给文进士发武林秘籍是为国保护英杰,那你不发给我们,是不是说只有文进士是英杰,而武进士不是英杰呢?”
旁边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朱由诚心里叫苦不迭,心道:“难道我会告诉你,那不是什么武林秘籍,而是第八套广播体操吗?你们平时锻炼已经足够了,修习广播体操,起不到太大的效果。”
突然,他感觉到后面射来一道冰冷的目光,偷眼一看,却是天启皇帝面色阴沉地盯着他。
看来,这次扯谎,效果实在太好了,连天启皇帝也上当了。朱由诚心中更是大叫糟糕,皇帝是天子,天下最好的东西应当首先孝敬给皇帝。自己编造出易筋经,却不先进呈皇帝,把皇帝气得不轻啊。这次自己算是作法自毙了。
他油然想起孔夫子说的一句话来,不患寡而患不均。唉,一本小小的册子,威力竟如此之大,弄得大明两大学院上下离心离德。
不过朱由诚毕竟看过非常多的武侠然能编出巧妙的谎言,自然也有办法善后。他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长叹一声,道:“唉,不是本官不想给你们武进士,而是另有苦衷啊。”
武进士一下子安静下来。
&武讲究师承,学习别的门派的绝技相当于欺师灭祖啊。本官也是武将出身,深知武学之道,怎么敢引诱你们背叛师门呢?而文进士则不同,有启蒙老师,有八股老师,有诗文老师,不受师承的限制,博采众家之长,成就不世文名。本官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这本武林秘籍易筋经,我是传文不传武啊。”
说完,朱由诚连连摇头,一副非常惋惜的样子。
吴襄大声说道:“大人的话说得很有道理,不过武学传统再大,也大不过咱大明朝廷。皇上命我们在大明军事学院学习,那作为司业的朱大人,就是我们的老师,请老师教授我们绝世武学!”
说完,吴襄跪了下去。旁边的武进士也呼啦潮跪了下去,齐声高叫道:“请朱老师传授绝世武学。”
朱由诚见武进士求学之心热切,便道:“诸位同年抬爱了。易筋经本来就是本官编撰,准备推广到全大明,作为提高全大明身体素质的武术教材,本官自然不会藏私。不过我有言在先,易筋经本意是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灵活程度,对于格斗技击帮助不大,如果两军对垒,你因为使出了易筋经的绝招而落败,可别怪本官害了你们啊。”
台下一阵哄笑。
朱由诚看了看仆役手上剩下的几册书,道:“今天本官准备不充分,书备得不多,只剩几本,给谁也不合适。这样吧,开学典礼结束后,我让印刷厂连夜印刷、装订,明天你们来儿童乐园领取吧。不知道怎么走不要紧,儿童乐园在京城可是鼎鼎有名,你随便找个人打听,就可以找到了。”
众武进士欣然答应。
这时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起:“大、大人,小生的妻子身体孱弱。听大人说易筋经有强身健体之效,我想把这套功法传授给她,不知道行不行呢?”
众进士侧目而视,却是一位年轻俊秀的进士。见大家看他,他羞得脸都红了。
朱由诚轻叹一声,缓缓说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妻如何不丈夫。你对妻子的深情厚谊,本官佩服得紧。我已经说过了,易筋经本来就准备传授给全大明的百姓,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你学会以后,教给妻子,不但无过,反而有功。不仅是他,所有的进士都一样,要努力把这套功法,推向全大明。这套功法,老幼咸宜。不过要注意的是,初学者无法做到图谱上那么标准,就不要刻意达到那个标准,只要动作接近就可以了。万万不可勉强自己,那样反而对身体有害。”
解决了武林秘籍一事,朱由诚又介绍了一下大明两大学院的课程安排:“大明行政学院主要课程为国家管理、县务管理、税务学、公共治安学、文化管理学、群体**件分析与对策、数学;而大明军事学院的主要课程式是军事政治学、军事指挥学、军队思想建设、军队文化建设、兵法大观、后勤学、军事体育、数学。”
说完,朱由诚又介绍了一下大明两大学院的教师。说起两院的教师,那可真是阵容强大:有在各个岗位积累了丰富基层经验的知县、知府,也有现在位于大明朝廷的高官,还有从在野请回来的三朝元老,当然打上了深深东林党烙印的官员是一个没请。
众进士一个个向众位老师磕头行礼。
见礼完毕,朱由诚提高声音说道:“我宣布,大明行政学院和大明军事学院开学典礼到此结束,你们可以回家去了。”
朱由诚的话还没说完,全场震惊,就连天启皇帝也惊得差点从龙椅上掉了下来。
啥,这学制也未免太短了吧,开学典礼刚刚结束,立刻就地解散?
朱由诚反应过来,一拍脑袋,自己把两院的学习安排得非常完备,但一切的安排都在自己脑袋里,没有说出来,别人又怎么知道接下来是什么安排呢?唉,自己还是太年轻,做事有点毛糙。
朱由诚赶紧补充道:“大明行政学院和大明军事学院将于一个月后,也就是天启三年四月二十二日正式开学。你们现在暂时回家,把成为皇上门生的光荣与家人、乡亲分享。俗话说,富贵不还乡,犹如衣锦夜行。皇上非常体恤众位同年的心理,破例给你们在故乡夸官的资格,本官自然要依照皇上的圣旨行事,给你们留下充足的时间回乡夸官,用以激励后学努力学习,让他们在未来的科考中勇创佳绩。”
台下众文武进士这才明白过来,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填补了自己捅下的篓子,朱由诚仍然觉得芒剌在背,回头一看,天启皇帝还在冷冷地看他。
看来,天启皇帝还在记恨自己没在第一时间把绝世秘籍交给皇上。
该准备一套怎样的说辞才能让皇上转怒为喜,忘了这件事呢?
&果你觉得本书写得还好,请收藏,并投推荐票。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下章预告:第一百三十七章紧张的假期。,下午还有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龙图阁大学士()
平常散会,都是皇上先走。但今天,天启皇帝却没有这样做,只是坐在龙椅上喝茶。魏忠贤也看出有些不对劲,又不知道如何劝解,抄着手站在皇帝旁边,冲着朱由诚一个劲地使眼色,提醒他待会儿别再触怒皇帝了。
朱由诚自然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等人走得差不多了,他才走到皇上的面前,说道:“皇上,可以摆驾回宫了。”
&不想说点什么吗?比如说,向朕认罪?”
&罪?”朱由诚假装一脸惊讶,道,“微臣夙兴夜寐,全心全意筹建两院,怎么还有罪了。”
听到朱由诚摆功,天启皇帝也不好意思再装了,直截了当地说道:“朕知道你很辛苦。但你编出一本武林秘笈,也不给朕看看,岂不是让朕很没有面子吗?”
&皇上是为了易筋经而生微臣的气啊。皇上,你可冤死微臣了。”
&了好东西,不先送给朕,还有道理了?”
&上,这本易筋经是微臣编的,但微臣只让少数几个人试过,效果还不错,但还没有大面积试验。其实这次向众进士公开,也是拿他们作试验品。等效果验证出来,我自然贡献给皇上。您是真龙天子,身体无比尊贵,臣怎么敢拿半成品给您呢?”
天启皇帝想了想,点头道:“你想得很周全,可是朕就是很生气,行不行呢?”
朱由诚撅着嘴说道:“行啊,您是老大,您说了算。”
天启皇帝笑道:“两大学院不是还有一个月才开学吗?朕罚你这一个月,天天都进宫,教朕学习你编的这个叫什么经来着的?”
魏忠贤低声提示道:“易筋经。”
&就是这个易筋经。”
&臣恐怕去不了,要不叫阿检去吧,他也会易筋经》
&生都跑光了,还有那么忙吗?”
&上,”朱由诚苦笑着说道,“一个学校由校舍、教师、学生、教材组成,校舍正在建设,教师蒙皇上恩典给配齐了,学生人数少了点,好在也有近七百人,可是教材呢?除了数学用童乐小学的教材,算是已经编出来之外,其他的教材是一本都没有写啊。一个月以后就开学,我还不得抓紧时间写呀。”
听完朱由诚的话,天启皇帝也皱起了眉头,有点担心地问道:“会不会太赶了?”
&点勉强啊,要不我每本都先写前面的一小部分吧,后面的,慢慢再赶。”
&弟,我不是说教材能不能赶出来,我的意思是你的身体受得了受不了。你还年幼,朕就把国事压在你身上,朕朕实在有些于心不忍啊。”天启皇帝的声音有些哽咽,“朕在这世界上只有两个亲人,除了阿检就是你了。可是朕又不得不倚重你。这些年我算是看透了,那些大臣一个个嘴里说得漂亮,但心里全有一个小算盘,只有你才是全心全意为大明打算的。你可要保重身体呀”
朱由诚眼眶一热,似乎有泪珠即将涌出来。他忙用袖子擦了擦,道:“不打紧,我和皇上都是老朱家的人。我累一点,皇上就能多休息一点。”
魏忠贤突然说道:“老奴倒是有个办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天启皇帝忙说道:“快快说来听听。”
&文章最难的是确定立意,最累的是完成文章。而有了立意,完成文章却不是难事。所以老奴建议,朱大人可以把立意告诉别人,由别人捉刀代写。不知道这样行不行呢?”
&弟,你看魏伴伴的方法行不行?”
朱由诚大喜,一拍巴掌,道:“行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不过,到哪里去找那么多文化水平高的写作能手呢?”
天启皇帝沉吟道:“翰林院全是高手,可是你调不动啊。这样吧,朕封你为翰林院掌院学士。这样大明翰林尽归你管,你想要谁写,谁就得写。”
朱由诚倒无所谓,因为他对明代官制并不是十分了解。魏忠贤却大惊,因为他清楚,翰林院掌院学士虽然是正五品的小官,但却与六位内阁阁老同为大学士,有入朝辅政之权。上次提拔朱由诚为从四品的司业,朝堂上都阻力重重,这次提拔他为内阁阁老,那还不得吵翻天哪。
他小声提醒道:“皇上,翰林院掌院学士是内阁阁老,位高权重。这么快给朱由诚升官似乎有点不妥啊。”
天启皇帝怜惜朱由诚的身体,担心不让他成为掌院学士,翰林们不听他的指挥,道:“怎么就不妥了,诚弟的才情、智谋、处理政务的能力都是大明第一流的。这是有太祖高帝立下的祖制,说不许设立宰相,要不然,朕要提拔诚弟当宰相。当年甘罗十二岁为丞相,现在诚弟都十四岁了,有宰相之能,为什么不能升官?提拔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头子上去,他们除了扯皮,还能为大明做些什么?”
说罢,他转向朱由诚道:“每位学士都有一个全称,比如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等等。但是这些大学士都已经有人担任了,而且还都是你的熟人,把他们顶下来,你也未必舒服。说吧,你想要个什么封号,朕立刻建楼造阁,让你实至名归。”
朱由诚有点担心地说道:“骤然把我提到那么高的位置,恐怕引起群臣的非议,皇上还是缓上一缓吧。其实,只要调二三十个翰林给我就行了。”
&不知道那些翰林,一个个眼高过顶,只要不是掌院学士命令,二品部堂的话都敢不听。所以这个掌院学士,你非当不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