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猛人-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遣拍苤篮厣霸獾胶沃址侨说呐按!

    天启皇帝点点头,示意官员挨个去棺材边瞻仰胡知县的遗容。

    官员们的年龄都不小了,或多或少见过不少死人,但看到胡知县的遗体都是脸色大变。有些官员一脸煞白;有些官员浑身发抖;有些官员干脆瘫软在地;还有些官员强忍不适,离开棺材,扶着柱子干呕不已。

    天启皇帝离开玉座,准备去缅怀一下胡知县。他很好奇,胡知县究竟变成什么样子了,竟让一群文质彬彬的帅老头变成这个样子。顺便说一句,自古科举,才貌并举,天生残疾或太过丑陋的人是没法取得好名次的。一帮帅小伙苦熬资历,熬进了庙堂,也熬成了一代帅老头。平时和天启皇帝议事时,总是一副道貌岸然、宠辱不惊的样子。天启皇帝常常满怀恶意地想,假如把爆竹丢到他们脚下,他们逃跑的时候。是什么表情,还会装成一本正经的样子吗?

    朱由诚抢步上前,拦住天启皇帝,低声说道:“胡知县死得惨烈,皇上还是不要看了,以免失态。”

    天启皇帝坚定地推开朱由诚。道:“朕代天牧民,子民受难,朕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天启皇帝走到棺材边,才看得一眼,便浑身一抖,旋即勃然大怒,道:“再有弹劾朱由诚杀俘的,与乱匪同罪!胡知县有什么罪过,竟然死得如此凄惨。要是朕在场。朕要将那些俘虏当场活剐。朱由诚只是用铁枪处决他们,实在太便宜他们了。”

    天启皇帝一脸沉重地走回玉座,还未落座,一名御史又跳将出来,说道:“臣要弹劾朱由诚!”

    天启皇帝坐定,冷然说道:“难道你想和那个叫不什么东西的匪首同罪吗?”

    天启皇帝已经把不沾泥视为死人,怎么会费心去记住他的匪号呢,所以提到他时只好用“不什么东西”代替。

    御史跪倒在地。道:“微臣不敢。刚才看到胡知县的遗体,臣也是义愤填膺。微臣非常支持皇上的决定。所谓除恶务尽。不从重从严地处罚肇事者,怎么能还沧州一个朗朗的青天呢?”

    &你又弹劾朱由诚”

    &臣弹劾朱由诚谎报战功,甚至可能杀良冒功!”

    &出此言?”

    &臣从兵部了解到,沧州大胜的主战场在沧州城下,仅仅用半天时间便歼敌3;5124人,其中击毙1;5775人。俘虏1;9349人。数据虽然有整有零,看起来天衣无逢,但碰到了我这个知兵的御史,朱大人就露馅了。所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朱由诚带两千余名锦衣卫。一场恶战下来,居然只有32人轻伤,其中21人还不是伤在敌人之手,而是火铳炸裂,烧伤右手,这是不是有点古怪?还有,朱由诚居然大言不惭,说仅用半天便解决战斗。三万五千人,可不是三万五千头猪啊。退一步说,就算是三万五千头猪,半天时间,朱由诚能抓得完吗?”

    天启皇帝脸色一沉,御史说得有理有据,他不由得有些起疑。他虽然确信朱由诚不会欺骗他,但想到万一朱由诚是为了安慰他,而编造善意的谎言又将怎么办呢?

    他沉吟半晌,转向朱由诚,问道:“你你是怎么做到的?”

    朱由诚一声长笑,道:“这就是我和这位御史大人最大的区别了,臣是去和乱民打仗,而不是去抓猪的。抓猪,那位御史在行;而打仗,本官在行。如果放三万五千头猪在沧州城下,本官自问没有本事抓住,或许得请那位御史大人出面。但放五万乱民在沧州城下,臣率两千锦衣卫足以破之。”

    那位御史脸涨得通红,红得仿佛可以滴出血来一样,气得连话都说不完整了:“你你黄黄口小儿”

    朱由诚没有搭理他,继续说道:“本官的骑兵根本没有和乱民短兵相接,而是敌人一旦出现在射程之内便几轮齐射,把敌人射死。敌人逼近,我军的骑兵便后撤,但马往后撤,骑兵的火铳却不停歇,还在射击,也就是说,锦衣卫的士兵进也在攻击,停也在攻击,就连退也在攻击。这样的攻击方式,锦衣卫要是出现重大伤亡,那才真见鬼了。还有,本官从兵部借来了二十门炮,一炮下去就是近百条人命,你说这样攻击,短时间杀伤一万多人,怎么不可能?告诉你们,看起来杀敌的总数庞大,但平均到每名锦衣卫头上,也不过杀了五个敌人而已,只要五发火铳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要知道,乱民是不穿着棉甲的。再加上我带的锦衣卫足足练习了三年的火铳,每一个都是神射手。”

    有熟悉火器的官员点了点头。火铳的穿透能力不强,但不着棉甲,还是会被火铳虐得很惨的。

    朱由诚接着说道:“打仗靠什么?靠的是士气,如果一支部队损失达到一成,部队的士气大泄,出现逃兵。如果达到两成,就连强悍的部队也会溃败。所以两军对垒,很少出现拼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情况,那都是文学家的虚构。真正的战争,通常都是一方大胜,另一方大败。淝水之战,谢玄率八万东晋士兵对符坚百万前秦士兵,谢玄大胜,他们伤亡几何?”

    &说抓俘虏,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如果是三万五千头猪,臣自问不能在半天内抓住。因为猪逃跑的时候,它们是无序乱跑,根本无法推测它们的动向。而败兵不同,败兵看起来向四面八方溃散,其实还是有方向的,都是向他们的老巢败退。乱匪的老巢在哪里?南皮县。所以锦衣卫并没有四面出击,而是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把乱匪的退路截断。这样一来,打又打不赢,逃又逃不了,他们只好束手就擒了。这些乱民已经被锦衣卫强悍的战力吓破了胆子,投降唯恐不快,我们士兵一道目光扫过去,他们就立刻自缚,跪地乞降。这次抓捕俘虏,我们连绳子都没用,基本上都是乱匪们自备绳索,自我绑缚。这样一来,你说我们结束战斗的时间能不快吗?”

    &&谢订阅的书友,顺便滚键盘。感谢书友慕寒辰一天之内连续两次打赏。有书友的陪伴,冬夜非常温暖。今天是大年三十,祝全体书友新春大吉,好运连连。)

第一百八十六章 经验教训() 
退朝以后,朱由诚回到儿童乐园。

    很久都没有去大明的两大学院了,学生们都快记不得有自己这个司业了。今天朝堂上两位学生的反扑,让他心生警惕,看来今后一定要把两大学院的学生牢牢地掌控在手里。

    天启皇帝让他执掌两院,虽说是信任,但也未尝不是让他发展自己的势力。如果辜负皇帝的好意,那也未免太古板了一点。大明每任首辅手下都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或因志趣相同,或因利益纠结而聚集在首辅的门下,一来便于首辅掌控朝政,二来也便于命令的执行。如果天启三年,朱由诚手下有百十号大臣,那他早就挤进内阁了。

    朱由诚决定没有特殊情况,这段时间就不去西镇抚司了,每天去两院转转,和学生畅谈一番人生理想,混个脸熟再说。

    不过,虽然不能回西镇抚司,但军事准备不能放松,辽东的建奴正磨刀霍霍,如果事态恶化,西镇抚司宁可拼着军力遭受重大损失,也得杀进辽东,解救建奴屠刀下的军民——虽然天启皇帝下达了给兵不给民的辽东政策,但有些民伕、行商、家属还是搬去了辽东,所以辽东不仅有士兵,也有百姓,不过百姓都居住在关宁锦防线的城池里,而不是象历史上那样散居在辽东的农村。朱由诚不忍心看着这些百姓无辜丧命,毕竟天启皇帝组建西镇抚司的目的之一便是备战辽东。

    除此之外,这次沧州之战,还有经验教训值得吸取。名将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在指挥中学会指挥,战争中学会战争,要达到这一目的,战后的经验总结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开会的事很简单。朱由诚不能离开京城,但千户们可以赶来京城呀。

    天启五年九月十六,九十多名正、副千户,连同留在京城的吴虎平、陈国齐、客青青三位千户一同来到大明军事学院,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军事经验总结会。

    朱由诚本来想公开举办这次经验总结会,顺便给大明军事学院的师生增加一点实战经验。但考虑到涉及到西镇抚司的秘密军械——膛线后装火铳,还是作罢。

    说到这种火铳,领先于这个世界可不只一代。首先,这种火铳已经抛弃了火绳,由机簧带动扳机,敲击燧石,点燃子弹底火,发射子弹;其次弹头火|药一体化,由铳底填入铳管。方便快捷;再次,铳管内壁刻有膛线,子弹旋转而出,不仅准确率提高,而且有效射程达到了恐怖的六百步,已经是黑色火|药的极限——想再增加射程,只能研发新一代的黄|色|火》

    为了让千户们了解沧州之战的全景,朱由诚让人在房间里悬挂了一幅沧州地图。上面绘有本次行军的路线和乱匪逃窜的路线,然后让吴虎平和陈国齐谈了一下沧州之战的全过程。听到火铳的威力竟然如斯。众千户不由瞪大了双眼;而听到乱匪的凶残,千户们又是一阵咬牙切齿。

    两人说完,朱由诚总结了一下新式武器的优点,接着说道:“以睿智的眼神发现敌人,以谨慎的态度战胜敌人,以先进的武器碾压敌人。这就是我们这次以微弱损失战胜敌人的最主要原因。功劳不再表了,下面我们来研讨一下这次战斗中没注意到的问题。”

    吴虎平和陈国齐微微色变,别的部队打了大胜仗都是大碗喝酒,大秤分金,怎么锦衣卫胜利了还要追查责任?不过似乎参战锦衣卫中似乎没有临阵退缩或是违反军纪的现象呀。

    朱由诚瞥见两人的脸色。笑道:“别紧张,不是追究谁的责任,而是发现问题。我们自己发现问题,总比敌人发现问题好。不仅是这次战斗,以后的每次战斗都要总结经验教训。沧州大胜不值得骄傲,因为沧州的乱民是最弱的敌人,而最强的敌人在那里”

    朱由诚的手坚定地指着地图外面的北方。

    吴虎平小心地问道:“是建奴吗?”

    &建奴不过是一伙鼠目寸光的强盗而已,他们也配称得上最强两个字?”朱由冷哼一声,“最强的敌人是罗刹人。”

    罗刹国是古代对沙俄的翻译。朱由诚心里清楚,再过几十年,沙俄就会侵略东北。历史上,几百人的游击队居然打得伪帝康熙割让大片土地,康麻子还好意思恬不知耻地对内称之为大胜。不过,朱由诚清楚历史,下面的千户们可不清楚,他们不由得议论纷纷。

    &刹人?那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恶鬼吗?朱大人疯了,地上的敌人打得不过瘾,还要与天上的敌人斗?”

    众千户交头接耳。

    朱由诚知道他们想差了,解释道:“罗刹人不是鬼,而是极北方的敌人,对南方的土地垂涎三尺,他们金发碧眼、高鼻深目”

    大明风气开放,兼容并蓄,京城里有许多外国人进出,千户们不致于把这模样的人想象成恶鬼。换成几十年后,在建奴的愚民统治下,这样的人不被视为恶魔才怪。

    千户们心里都想,只要朱大人没疯就好,和哪种人打仗不是打呀。朱大人常说,火铳一响,黄金万两,只要有仗打,咱们就有发财的机会。这次不是吗?十车出去,二十车回来,听说里面可装着不少好东西呢。

    陈国齐说道:“大人,既然您说要总结经验教训,那么我就先提一个意见,火铳的质量问题。我手下有几个士兵,才放了几铳,铳管居然就炸开了,手也被烧伤,万幸伤得不重,包扎后几天就好了。”

    吴虎平也随声附和:“大人,火铳的散热性太差了,才放了几铳,铳管就烫得拿捏不住了,幸亏大人加了木质的枪托,这让我们拿稳火铳。”

    朱由诚沉吟片刻,说道:“火铳的质量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李打铁师傅是我们的火铳专家,他非常认真、负责,每把火铳都要连试几铳才会拿出来。以后我们的火铳会由打造改为铸造,并且在钢材中加入铜,散热性和强度都会有所提高,爆炸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但要让火铳不爆炸。最好的办法就是每放一铳就休息一段时间,让火铳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为了将士们的安全和更有效地杀伤敌人,我决定恢复原来的三段式射击。”

    吴虎平说道:“大人说得有理,我注意到爆炸前的火铳居然像在烈火中锻烧一样,发着红光,看来确实是铳管的温度太高了。如果恢复三段式射击,一定能防止铳管爆炸。”

    接着吴虎平提了一个意见,就是放铳时,声音太大。盖住了命令的声音。虽然问题不大,但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确实非常麻烦。

    朱由诚也没有办法,他又不是全知全能的神,立刻发明个“响声丸”,让所有的千户吃了药以后变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