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猛人-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鲜与蜂蜜不能同吃是民间禁忌,吴孝杰作为土生土长的登州人,不可能不知道,莫非当时他正想提醒朱由诚,这才被教训了一顿。那么,李嵩是误会吴孝杰了?不对,李嵩虽然是新任的登州巡抚,但那些下属肯定把海鲜的禁忌都告诉了他,他应该也知道。那他为什么不提醒朱由诚,是不敢,还是另有深意?朱由诚身体健康,思维便灵活了不少,以前的没注意到的一系列疑点跳上心头。

    还有,两次谈到出兵问题的时候,李嵩都推到第二天,结果当夜自己的身体就出问题了,这究竟是巧合,还是里面另有玄机?

    朱由诚心里想,脸上却不露声色,冲着李嵩一行人点头微笑。

    果然,在谈到出兵问题时,李嵩借口兵事需要听登州总兵的意见,邀请朱由诚第二天去巡抚衙门商议。

    朱由诚心中越发狐疑,可是李嵩毕竟是一方大员,他也不好直接逼问。

    正在这时,他瞥见吴孝杰趁人不注意,悄悄地往地上丢了两样东西,一个豆子,还有一片叶子,似是有意,又似是无意。

    朱由诚趁人不备,悄悄捡起来。他放在鼻下一闻,药香扑鼻,知道是药材,却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东西。

    既然是药,当然要询问专家的意见了。

    喻嘉言接过叶子,看了看,又闻了闻,随手抛掉,道:“普通的树叶,随随便便在路边可以捡到几百斤。”

    他又接过豆子,只看了一眼,便说道:“巴豆,有毒。普通人吃上一点,哇,一泄千里。”

    树叶好解释,可能是不小心飘进吴孝杰的口袋,他清理一下口袋。但巴豆可不常见,要到药店才买得到。怪了,他丢一粒巴豆和一片树叶在地上,是想提醒朱由诚些什么呢?

    &&谢订阅的书友,顺便滚键盘。春节太忙,元霄节后双更)

第一百九十六章 神奇的叶子() 
巴豆是泻药,正对着自己的病症,那片叶子又是怎么回事呢?

    朱由诚问道:“如果有人服食巴豆,喻先生能从脉相中看出来吗?”

    &豆乃是虎狼之药,别说是我,就算是普通的医生,也能从脉相中摸出来。”

    吴孝杰分明提醒自己这两次大病是中毒所致,但又不是巴豆引起的,那么那片叶子必有深意。看来,得从叶子处着手。

    朱由诚喃喃地念道:“巴豆、泻药、叶子番泻叶!”

    他眼睛一亮,想起了一味中药――番泻叶。番泻叶是从外邦传来的草药,功效与巴豆类似,但没有巴豆毒性那么大,一般作为便秘时通便使用。登州是海港,想必药铺里应该备有这种药。吴孝杰向自己通风报信,本来丢下一片番泻叶是最好的,但可能是怕有人告秘,又或者是怕自己不认识这种舶来的草药,所以用了巴豆加叶子来提醒自己。

    朱由诚问道:“喻先生,登州的药铺有没有番泻叶?”

    &大人果然是见闻广博,连这种番邦买来的草药都识得。不错,登州的药铺确实有番泻叶。难道大人认为您的病是番泻叶引起的?有这个可能性,番泻叶是种神奇的叶子,他能让人腹泻,但又并非毒药,有些大便干燥,容易便秘的人甚至长期服用。怪不得大人当时的脉膊那么奇怪,居然连一点毛病也没有,因为大人当时根本没有病,只是吃了番泻叶而已。”

    &先生,本官读书甚杂,从来没有听过蜂蜜和海鲜共食,会生病的。倒是听说,海鲜不能和酸的东西共食。喻先生以前碰过的病例恐怕是海鲜过敏吧。有些人因体质原因,不能食用海鲜,一旦食用,便会周身不适,严重的甚至会丧命。这种情况和蜂蜜没有半点关系。当天我们去了六人。不可能人人都不适合吃海鲜。所以我怀疑,我们吃了番泻叶,而且剂量非常大。”

    喻嘉言点点头,道:“大人,您的推测很有道理。当时你们六人的脉膊非常正常,却又腹泻不止,这很像食用了番泻叶。”

    &先生认识番泻叶吗?特别是它的气味。”

    喻嘉言面有得色,道:“不才浸淫药物多年,不管是什么药材。我只凭鼻子就可以把它认出来。”

    &烦喻先生检查一下我的食物,我怀疑李嵩这次来的目的不简单。为了让本官躺倒,他用的剂量一定非常大,喻先生一定很容易找出”

    朱由诚正喋喋不休地提醒时,喻嘉言举起放在桌上的茶杯,道:“大人,找到了,就在您的这杯茶里。”

    朱由诚瞠目结舌。怎么这么快,不愧是神医啊。

    &度这么高。不才还闻不出来,不如不做医生好了。朱大人猜得没错,番泻叶的药效很低,即使生吃十几二十片,也不可能让大人连拉十天。我估计他们使用了大量的番泻叶,提纯出功效不亚于巴豆的泻药。这杯茶。即使大象服用后,也得倒下,何况大人您呢?”

    &个李嵩,他想谋反吗?”朱由诚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他现在正在和时间赛跑。因为觉华岛人多粮多,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撤离,早一天撤离,早一天安全。李嵩用毒药把他留在登州,所为何事?难道他勾结了建奴,故意把自己留在这里,方便奴儿哈蚩老贼抢粮杀人吗?

    李嵩是正二品文官,是朝廷品级最高的文官。朱元璋是个小气的皇帝,定下以文制武的政策后,怕文官坐大,裁撤了宰相,于是文官的品级最高只到正二品,如果想再上一步,只能加封三公或三孤。不过,这三公和三孤一般是送给死人的殊荣,活人很少有享受这种待遇的。

    这么大品级的文官,朱由诚再牛叉,也不可能把他拿下。朱由诚拳头捏了又捏,最后颓然坐下。算了,先暗暗吃一次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准备先去觉华岛撤离岛民,然后再慢慢再收拾这个李嵩。

    朱由诚把茶收起来,这可是证据,不能毁了。

    第二天,朱由诚若无其事地赶往巡抚衙门。

    李嵩见他大吃一惊,连手上盘着的两个文玩核桃也掉在地上。旋即,他强笑道:“朱大人身体健康,光彩照人,看得本官都呆了。若本官是女人,一定非君不嫁呀。”

    &果女人都长得像李大人这个德行,朱某人一定终身不娶。”朱由诚哪有心思和他开玩笑,冷冷地说道,“昨日李大人让本官来巡抚衙门商议出兵事宜,本官应约来了。”

    李嵩尴尬地笑道:“我昨日已经通知登莱总兵今天早点过来商议,怎么他现在还没来呢?”

    说着,他吩咐亲兵去请登莱总兵,然后,便让下人上茶。

    朱由诚看着精美的茶具,道:“本官游历大江南北,还没有见过如此精美的茶具,还请大人割爱啊。”

    李嵩不明所以,笑道:“既然大人如此喜爱这种茶杯,那本官就送你一整套,六个茶杯,配一个茶壶,这可是景德镇官窑出的细瓷啊。大人果然好眼力。”

    &用那么麻烦了,本官不贪,一套就可以了。”

    说着朱由诚也不打开茶杯盖,直接连托盘带杯子,递给一名侍卫。侍卫接过杯子,并不倒掉里面的茶水,直接放进一个小木盒里。

    李嵩微微色变,因为那杯茶不简单,是加了料的。

    李嵩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是朱由诚看出了茶有问题,留下作证据,还是他性格贪婪,看上了这个茶杯,巧取豪夺。

    李嵩用左手从下人手上接过不知从哪个角落翻出来的茶具,递到拿着木盒的侍卫面前,道:“给朱大人换套新的,送礼送旧的怎么成呢。我李嵩一向大方,送一只旧茶杯出去,岂不是让别人笑我是铁公鸡?”

    说着。他伸出另一只手去接木盒。

    朱由诚的侍卫只听他一个人的命令,怎么会让李嵩把木盒拿走。两人一推一拿,都不肯放手。

    朱由诚森然道:“李大人难道想放抢吗?传出去可对你的官声有影响哦,下次谁还敢进你的巡抚衙门?”

    李嵩嘿嘿一笑,只好把手缩回来。他心里怒道,谁放抢呀。放抢的分明是你。怎么我的茶杯到了你的手中,就变成你的了,还有没有王法了?

    两人坐着大眼瞪小眼,李嵩是没心情喝茶,朱由诚是不敢喝茶。

    干坐了一会儿,李嵩沉不住气了,自言自语地说道:“怎么还没把总兵请来,我再派一名亲兵去喊,哼。一个总兵居然架子这么大。”

    其实,他再怎么等下去,也等不来登莱总兵的。因为李嵩早向第一个报信的亲兵暗示,不要去找总兵,在外面晃一圈即可。但朱由诚不喝他加料的茶,他没法毒倒朱由诚,只好派第二名亲兵真正去找登莱总兵。

    不一会儿,登莱总兵就行色匆匆地赶到。还没进门。他就粗豪地大笑道:“朱大人的病终于好了吗?太好了,现在可以出兵救万民于水火了。”

    待登莱总兵坐定。朱由诚道:“皇上的圣旨,二位已经看过了。现在本官要带五千骑兵渡海前往觉华岛,二位看看应该怎么安排?”

    登莱总兵道:“我倒有一个建议,就是不要走水路,沿陆路前往辽东。海上风高浪急,船只万一倾覆。士兵就只有死路一条。锦衣卫西镇抚司的士兵都是陆军,而非水军,海路不妥啊。其实从这里到辽东的陆路也非常近,不过一千八百里而已,大人率领的是骑兵。每天走个两百里路跟玩似的,不过十天就到辽东了,赶得赢。”

    登莱总兵的态度中肯,还略带着教小朋友的口气。

    两百里路?欺负我不懂军事是吧。骑兵每天的行进速度只有八十到一百里,不错,历史上确实有些骑兵每天走的路可达一百五十到一百八十里,但那是单人双马,或着是单人三马。像西镇抚司这样一人一马,哪里跑得了两百里路。

    朱由诚也不去争辩,冷冷地说道:“难道你想改变皇上制订的路线吗?”

    李嵩道:“当然不是。不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总兵大人的话有道理,陆路要比水路安全,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还是陆路好。”

    &大人,如果我改走陆路,这抗旨不遵的罪名,你是否帮我扛起来呢?来来,你写下文书,我立刻改走陆路。”

    李嵩哪里敢写这样的文书,干笑了两声。

    登莱总兵说道:“既然大人坚持走水路,我们也不好勉强。不过,水路之事,要登莱水师决定。不如我们听听主管水师的副总兵的意见吧。”

    朱由诚点点头,李嵩命人立刻把登莱副总兵请来。

    副总兵是个面色阴沉的中年人,他一听朱由诚坚持走水路,脸上挤出难看的笑容道:“朱大人真是慧眼识珠啊,海路在大多数人眼中非常危险,其实不然,海路相当安全。现在除了大明水师之外,整个渤海湾根本没有别的水师,建奴即使想偷袭,也得等他们学会造船才行。”

    李嵩和登莱总兵一起瞪着副总兵,不停地向他使着眼色。朱由诚看着,心中冷笑,却默不作声。

    从刚才谈话的情况判断,李嵩之所以下毒,就是想阻止他走水路,虽然有什么原因,暂时还不知道,但朱由诚可不认为副总兵会和登莱巡抚唱反高,他后面必定有招。毕竟,副总兵是登莱巡抚请来的,他不会请个人来让自己难堪。

    &&谢订阅的书友,顺便滚键盘。)

第一百九十七章 海船失踪() 
果然副总兵接下来话风一转,道:“如果早一个月来,本官举双手赞成,但是现在嘛”

    副总兵停下来,等朱由诚发问,他好接着往下说。谁知朱由诚只是冷眼旁观,并不搭腔。

    副总兵微微有点尴尬,咳嗽了一声,接着往下说:“可是现在快到了12月份,风高浪急,建奴是没法拦路了,老天爷开始拦路啊。建奴好对付,可是老天爷谁对付得了?”

    &个你无须理会,只要提供船只就可以了。”

    &怎么不通人情事故呢?”登莱总兵拍案而起,“士兵也是人生父母养,这么恶劣的天气,你把他们逼上大海,于心何忍?”

    &官忝为翰林院掌院学士,位高权重,我能上船,旁人为何不能上船?更何况渤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夹,犹如大明的内海,一直风平浪静,你当我是从不出门的秀才吗?想拿天气骗我,我看你是找错了人。”

    李嵩赶忙打圆场:“哎呀,大家同朝为官,都是为了朝廷的事,何必大动肝火呢?”

    朱由诚态度强硬地说道:“三十艘福船,我明天就要。”

    登莱副总兵站起身来,道:“大人不要强人所难,这种天气,恕本官不能从命。告辞了。”

    说完,他转身就走。

    两名侍卫把他的去路给拦住了。

    &最好还是坐下。忘了告诉你了,本官还是锦衣卫镇抚使。我没让你走之前,你不能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