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猛人-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明情况,祖大寿又一次震惊了。建奴围城之前,他已经抓了不下百名疑似细作的人,想不到建奴围城之后,还有这么多奸细跳出来。他严令手下的士兵加强巡查,凡是可疑者,全部抓往宁远大牢,斟别后,或杀或放;如有敢于反抗者,一律当场格杀。

    他巡察完城里的防务,让亲兵拎着战利品登上城楼来见袁崇焕。

    袁崇焕见他带着十多颗建奴人头来见,不由赞道:“祖将军真乃虎将也,在城里也能杀掉这么多建奴。”

    “袁大人,挂出去吗?”

    “这个挂出去会不会激怒奴儿哈蚩那个老贼头,让他不顾一切地攻城呢?那老贼虽然没有攻下坚城的先例,但本官对明军的战斗力还是有点怀疑呀。如果建奴登上城墙,咱们的部队可能会立刻崩溃呀。”

    “难道袁大人认为不把细作的头挂出去,建奴就不会拼命攻城吗?我在建奴那边有内线,说建奴的粮已经断了,现在正在杀人当粮。咱们这里有数十万石粮草,他们现在不拼命,还等什么时候拼命?”

    “不是还一个觉华岛吗?那里面可有二十五万石粮草呢。”

    “对呀,正是要绝了奴儿哈蚩那老贼攻城的念头啊。你想,建奴发现细作全部死光,一定会认为宁远城万难攻下,这样他们便会劫掠宁远城的周边,劫着劫着,不就发现觉华岛了吗?”

    说完,他也不等袁崇焕批准,就让士兵把人头挂了出去。

    ps:(感谢订阅的书友,顺便滚键盘。今日两更。)

第二百零九章 非打不可() 
奴儿哈蚩远远地看见觉华城头挂出十几样东西,不觉有点奇怪,问道:“你们有谁看清城头上挂的是什么?”

    阿败眼尖,道:“父汗,是人头。蛮子把人头挂上城头了。”

    奴儿哈蚩不以为意,大清国的骑兵虽然被火炮打死了几十个,但明军不敢出城,根本没有割走人头。既然不是大清的人头,那就是蛮子自己人的人头。这样人头即使挂满城墙,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反而会满心欢喜,因为蛮子内讧了。

    黄太极颤抖着身子,几乎从马上掉下来。

    奴儿哈蚩皱眉问道:“老八,怎么回事?十几个人头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真不像艾新觉罗的子孙。”

    黄太极用颤抖的手指着城头说道:“父汗,那那是我们的细作。”

    黄太极的颤抖传染给了奴儿哈蚩,奴儿哈蚩问道:“那那说明”

    “城门永远不会打开了。”

    奴儿哈蚩一下子像老了十多岁,无力地拨转马头,道:“收兵回营。”

    为了防备建奴入侵,袁崇焕坚决地执行了坚壁清野政策,把宁远城外方圆十五里内的所有的房屋都拆毁或者烧掉。奴儿哈蚩没有明朝百姓的房屋充当军营,只能搭帐逢。他的金顶帐篷尽管华美,但保暖性能却非常一般,直到里面点起碳盆,这才温暖了一些。

    “怎么办?”奴儿哈蚩问他的儿子们。

    这次出征。他一共带了四个儿子出来,分别是三子阿败,四子唐古代。五子莽古尔太,八子黄太极。二子代膳性格稳重,他留在沈阳,镇守首都。

    阿败性格最为急躁,道:“打呗。蛮子军队都是我们的手下败将。现在虽然躲在城里,但我们大清勇士岂会怕他们的烂城?只要父汗下令破城之后,三日不封刀。我们就能把宁远城给拿下。”

    唐古代、莽古尔太都不说话,静待奴儿哈蚩的决定。

    黄太极见奴儿哈蚩用问询的目光看着他。犹豫了半天,最后决定说实话:“咱们六万人围住宁远城,要说拿不下来,那是假话。可是据我了解。宁远城战前士兵和百姓的总数大约两万多人,现在的人口数量,我不太清楚,大概也差不到哪里去。六万打两万,看似容易,但围城战中,攻守双方的伤亡比例最好的情况也只是控制在一比一,就是杀掉一个明军,大清国可能就要损失一名勇士。现在蒙古虽然被我们打败。但实力仍在,如果我们这边攻城时损失过大,下半年恐怕就无法压制蒙古的反扑了。”

    黄太极不知道。因为宁远城成了抗拒命令的标杆,许多部队和百姓都撤往了宁远城,宁远现在的人口数量是三万多人。

    奴儿哈蚩知道黄太极说得有理,可是在宁远没捞到一点好处就返回盛京,会严重打击战士的战斗积极性,他们以后就不愿意再跟随自己打仗了。更关键的是。盛京的粮食已经见底,除了建奴贵族。其他人已经吃不上饭了,虽然现在还能吃蛮子奴隶的肉,可是蛮子的数量有限,吃完了到哪里去找粮食呢?

    奴儿哈蚩觉得心里火烧火燎的,撩开帐帘走了出去。外面是连绵不绝的帐篷,里面都点着一盏盏昏暗的灯。看到整齐的军帐,奴儿哈蚩不由有些底气,但一想到宁远城上恐怖的大炮,他又恐惧起来。这里是精兵,六万精兵,他称霸辽东的根本,一旦损失过大,他的王图霸业都将变成镜花水月。

    他想起当年李成梁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他点点头,不由佩服老主人的远见卓识(奴儿哈蚩曾经做过李成梁的亲兵,所以才会称呼他为老主人),想了一会儿,他决心放弃宁远,撤回辽河以西。

    正在这时,他听到一个帐篷里传来呜呜咽咽的哭泣声。

    他随口问道:“是哪个管的军帐?谁在哭呀?”

    身后无人回答,奴儿哈蚩回头一看,他的几个儿子正在金顶大帐里扭成一团。不过打架倒是在打架,奇怪的就是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所以心事重重的奴儿哈蚩对此一无所知。

    “干什么?你老子还没死呢,就急着分家产吗?”前方吃败仗,后方儿子打架,他气急败坏,连分家产的话都说出来了。

    四个儿子急忙分开,各自整理好衣服。其他三个儿子还好,比较惨的是他的八儿子黄太极,一只眼睛乌青,嘴角还流了血。

    老三儿子阿败满不在乎地说道:“父汗,没事,我们在教训老八呢。”

    “为什么?”

    老四唐古代说道:“还不是因为他刚才在父汗面前说的话。”

    老五莽古尔太说道:“他如果说的是错的,还则罢了。偏偏他还说对了,我们辩无可辩,只好打他一顿出气喽。”

    “嫉妒吗?”

    三个儿子一齐摇头。

    奴儿哈蚩见问不出实情,也不再深究,丢下这件事,指着那个传来哭声的军帐问道:“那是谁管的军帐?什么人在哭?”

    阿败瞄了一眼,神情变得非常糟糕,低声道:“是我管的军帐,我去看看,什么人在惑乱军心。”

    说着,他拎着皮鞭一阵风似地冲了出去,直朝那个军帐冲去。不一会儿,军帐里传来喝骂声和皮鞭声。

    接着阿败又跑来回来,禀报道:“父汗,是一个被火炮砸死的士卒的哥哥。本来十丁抽一,抽中的是哥哥,可是弟弟听见这次是来抢蛮子的好东西,硬挤了进来,结果死在了蛮子的火炮下。”

    奴儿哈蚩脸色阴沉,他倒不是因为建奴的军官没有严格按照“十丁抽一”的标准挑选士兵,而是想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自从萨尔浒一役击败大明以后,他是每战必胜,带领着建奴士兵抢劫了一家又一家大明家庭,强|奸了一个又一个大明妇女,杀害了一批又一批大明百姓。随着胜利的累积,建奴人以当兵为荣,听说出征,眼睛放光,知道发财的机会又来了。像那两兄弟中的弟弟,即使没有抽中,也要硬挤进来。这次铩羽而归,是他第一次失败,对建奴士气的打击是空前的,下一次征调士兵恐怕就没有这么容易了,而且即使征调,他们对于能否取胜也不是那么确定了。建奴士兵之所以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士兵损失达到百分之五十还不溃败,就是因为他们确信奴儿哈蚩能带领他们取得胜利。

    刚才四个儿子打架,未必是因为嫉妒黄太极提出了正确的建议,而是对于失败的发泄。胜利时,许多矛盾被遮盖住了,一旦失败,矛盾就会显现。他之所以两年没有征讨大明,原因就在于夺取大明太多的土地和人口,需要时间消化这些矛盾。这次出征,如果带着大胜之势而归,那么一切矛盾肯定会消弥于无形;而假设大败而归,甚至是没有败,只是无功而返,建奴也必定会陷入混乱,已经被按压下去的汉蛮子又会造反。

    奴儿哈蚩沉思良久,最后一拍桌子道:“不能退兵,我们一定要攻破宁远城。我宣布,攻破宁远后,七天不封刀。”

    四个儿子一齐上前苦劝,当然不是劝他收回七天不封刀的命令——杀戳大明百姓是他们最快乐的事情。他们在劝奴儿哈蚩收兵。今天的战况,他们看得很清楚,知道攻下宁远城得不偿失。

    奴儿哈蚩向他们释了一下原因,四个儿子很快便理解了他的意思,纷纷行动起来。

    他们把军营里的工匠全部都赶了出来,让他们现场制做钩梯,楯车。所谓的钩梯是攻城云梯的升级产品,上端是弯曲的,可以钩住城墙,不易被推倒。而楯车则由原木搭成,上面覆盖生牛皮,箭射不透,铳打不穿,士兵藏身里面,可以安全地逼近城墙。

    宁远城的周边有许多树,建奴出动士兵,把树木伐倒,运回军营。因为知道城破以后,七天不封刀,嗜杀成性的建奴强盗来了精神,伐木时一点怨言也没有。而在建奴屠刀的威胁下,工匠们的速度也很快,一夜的工夫,已经做好了二十七架钩梯,六十三辆楯车。奴儿哈蚩没有预料会攻城,所以没有携带生牛皮,工匠们杀马取马皮包楯车。马皮没有牛皮的韧性强,所以工匠们用双层马皮代替。楯车更加结实的后果,就是马匹损失得更加多。好在建奴此次前来,都是一人双马,所以马的数量充足,少几百匹,对建奴一点影响也没有。

    早上辰巳交替之际(现在的上午9点左右),攻城器械已经准备完毕,看着高大巍峨的宁远城,建奴们发出了阵阵狞笑。

    ps:(感谢订阅的书友,顺便滚键盘。第二更送到。)

第二百一十章 惨烈的守城战(上)() 
大明天启六年正月二十四日,建奴围困宁远的第二天。

    祖大寿照例巡查完城内的防务,然后登上城楼。

    远眺平静的建奴军营,祖大寿有些疑惑地问道:“现在都已经到巳时了,建奴怎么还没发起进攻?难道他们发现了觉华岛,准备放弃攻打这里了?”

    袁崇焕一脸春风,道:“大概是吧,建奴得了觉华岛的人口、粮草,一定会放弃宁远的。这次守城,咱们算是成功了,你、我一定会被誉为大明的绝世名将,到时金钱、粮草,咱们是要多少给多少。”

    “还是袁大人指挥有方啊。”

    “对了,觉华岛被抢走25万石粮草的事可不能泄露,咱们只说建奴焚毁了岛上8万石粮草。”

    “末将明白,不消大人吩咐。”

    袁崇焕点点头,脸上露出悲戚的神情,哀叹道:“觉华岛上的军民苦啊”

    祖大寿不由暗赞,袁大人就是袁大人,尽管是他设计把觉华岛军民送给建奴的,却还能为他们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掬一把同情之泪。这才是做大事的人哪,难怪他是宁前兵备道,而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武官。

    想到这里,祖大寿也长叹一声。

    袁崇焕掏出一张纸,说道:“为了祭奠觉华岛牺牲的军民,本官写了一篇,我念给你听听。”

    “文曰:慨自战守乖方,屡失疆土。天子赫然震怒”

    袁崇焕摇头晃脑地念完他的文章,似乎也沉浸在他自己营造出来的悲壮的气氛中。只不过,现在还在世的觉华岛民众听了袁大人的祭文,是应该高兴自己死后的祭文有了着落,还是应该庆幸有人为他们指明了未来的人生之路呢?

    祖大寿是个大老粗。听不懂“之乎者也”,不过听到袁崇焕的声音抑扬顿挫,分外悦耳,尽管不懂他念了些什么,还是脱口赞了一声:“好!”

    袁崇焕看到祖大寿眼中的迷茫之色,知道他没有听懂。叹道:“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我的文章只有饱學之士才听得懂。待会儿,我念给金启倧听。”

    “千万别,觉华岛的事,除了天知地知,就是你知我知了。如果大人把祭文念给金大人听,那就多了一个人知道。到时大人除了灭口,再无别的办法可想。再说,金启倧的独子还在觉华岛上等着立功呢?金大人知道觉华岛的未来。还肯放过您吗?”

    袁崇焕不过是说说而已,但写了一篇自认为好的文章却没人欣赏,不免让他心里像猫抓狗挠般难受。不过,如果他知道觉华岛的军民百姓已经被朱由诚救走,他的祭文再无用武之地,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