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第一猛人-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安邦彦费了大半天功夫,才找到几块破破烂烂的白布,做成了白旗。
他命令几名侍卫把少年押出帅帐。正在这时,他们就听见外面炮声隆隆。
“怎么回事?是不是有我们的人误入离城墙三百五十步的范围之内,锦衣卫放炮炸人?”安邦彦疑惑地问道。
“高人哪,锦衣卫的主帅真是一个高人哪。他猜到我们下一步就是把信王押上战场,所以提前对战场进行无差别轰炸,一来威压我们,使我们不能把信王押上战场,因为他上炒死。我们将失去威胁锦衣卫的人质;二来利用轰炸扬起的烟尘,阻挡士兵的视线,让士兵无法发现信王已经被我们抓住;三来利用爆炸压制我们的声音,我们再喊任何话,龙里城也听不到。”
如果朱由诚在现场一定会说:“你想太多了。我只不过是想利用炮弹扬起的烟尘遮挡你们的视线。方便我们突围而已。”
每一门虎蹲炮放了二十枚开花炮弹后,炮兵们便扛着虎蹲炮走下城墙。刚放完炮的火炮的炮筒非常烫,虽然用拖把醮水清洗炮筒降温。但炮筒的温度依然很高。所以炮兵们一边鬼哭狼嚎,一边扛着炮筒快步奔向马车。炮弹倒不用搬,因为在放炮过程中,多余的弹药早被锦衣卫搬进了马车。
由诚率兵在南门集结,一声令下。城门大开,骑兵们冲了出去。南门前的拒马早已被锦衣卫用火炮炸得粉碎,长枪阵也被砸得七零八落。这边突围最安全。
安邦彦在龙里城的四面都放了探马和联络兵,锦衣卫骑兵打开南门出城的消息迅速传到安邦彦的耳朵里。
安邦彦和苏尔泰商议了片刻,不但没有派人去南门堵截,反而把兵力集中在北门。他们认为信王在自己手里,而朱由诚与信王兄弟情深。锦衣卫一定会冒死救援信王。而信王在北门,锦衣卫的主攻方向一定也在北门。他们的骑兵从南门出击,一定是声东击西。等叛军把军队调往南门,锦衣卫就打开北门,冲到出来营救信王。安邦彦和苏尔泰坐在帅帐。静等朱由诚上钩。
他们二人左等朱由诚不来,右等朱由诚不到,越等越着急。他俩决定不再假装高人了,出门看看朱由诚到底什么时候来。
此时已经是炮击后的半个时辰,满天的销烟和尘土都消散了,露出后面坚固的龙里城。龙里城上居然站满了人,和刚才城墙上人群檄拉的嘲大不一样。
安邦彦满脸惊讶:“什么?朱由诚难道会魔法,放完几炮,就变出这么多人。”
苏尔泰也有点疑惑:“是呀,他哪里变出这么多人哪。而且,把人调上城墙,也不用放炮呀,直接让人上城楼就可以了,不用特意开炮通知我们哪。还有,从南门出去的骑兵究竟去了哪里?”
安邦彦一跺脚,恨声道:“不管那么多了,直接把信王押到前面去,命令他们开城投降。”
三个侍卫战战兢兢地把假信王押到龙里城外五十步的地方,这次非常幸运,锦衣卫居然没有开炮。
“开门投降!信王在我们手上,如果你们不开门,我们不保证信王的安全。”三个侍卫同声大吼。
城墙上没有任何声音,侍卫们大怒,投不投降,你倒是给个话呀。这么不声不响的,什么意思嘛,让我们演独角戏?
一个侍卫拔出刀,在假信王的背上砍了一刀。那少年痛苦地哀嚎,想伸手去捂自己的伤口,可惜手被捆着,动弹不得。
城墙上依然没有动静。
“该不是城墙上都是死人吧?”一个侍卫心中暗道,他走近城墙,拿手上的刀朝着城墙上的人影抛去,想剌穿那个人影的胸膛。
一只有力的手接住刀,然后用力地回抛过去。侍卫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没有接住刀,刀插进了他的胸膛。城墙上的人力气很大,那柄刀竟然把城墙下的侍卫扎了个对穿。
其实侍卫没有猜错,城上不全是活人。城上的卫兵有一半以上,是以前布置在城墙上的稻草人。
剩下的两个侍卫见同伴死了,愤怒至极,可是他们抓不到城墙上的守军,只好拿手里的假信王发泄了。这两个侍卫一直守在营帐里,从头到尾看到少年是怎样假装信王的,知道少年的身份只是个普通娃子。可是他们二人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哪里还记得他们的任务,只管用了残酷的手段折磨那个少年。
少年不断地惨叫、哀号,发出的声音让人鼻酸,可是城墙上的人依然没有反应。
折磨并没有消除侍卫的戾气,一个侍卫抡起刀,用力地砍向少年的脖子。
“咔嚓”一声,那个可怜的少年的头被侍卫砍了下来,颈血冲天而起,喷了两名侍卫一头一脸。
可是城墙上依然没有声音。
“糟了,锦衣卫八成已经突围了,留在城墙上的不是锦衣卫,所以对信王的生死无动于衷。说不定守城的卫兵,就是他抓获的夷人俘虏。”苏尔泰叫道。
安邦彦把守卫南门的探马叫来,询问出城骑兵的详情。当听说出城骑兵的人数众多,而且中间是为数不少的马车,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没有哪个突袭队伍会带马车去袭击敌人的。
完了,锦衣卫已经突出重围,杀向贵阳。)
ps: (如果读友们觉得这本书还不错请投推荐票或者月票。今日两更妥妥的。)
第二百五十八章 火烧连营()
锦衣卫快马加鞭,冲出了叛军的包围圈,向贵阳进发。丢掉了累赘的俘虏,锦衣卫的速度快了不少。下午未时二刻,他们已经赶到了贵阳城下。
贵阳城外全都是连绵起伏的营帐,大概是那二十万叛军驻扎的地方。看到营帐,朱由诚的心里安定了不少,因为如果贵阳城破的话,这些营帐早就拆掉了,而营帐未拆,证明贵阳城还在明军的手里。
贵阳城安然无恙,但没有城墙保护的乡村、镇甸却遭了殃。一路上,朱由诚没有看到一个完好的村庄,地图上标明的村庄、镇甸都已经消失,只剩下残垣断壁,遍地瓦砾,不时还能从瓦砾堆里发现爬满蛆虫的手或脚,那是被叛军杀害的百姓的尸体。整个村庄的百姓都被屠戮殆尽,没有收尸的人,百姓的尸体只能任由风吹雨打,虫吃鼠咬。
由诚看到密密麻麻的营帐,心头火起,就是这些反训囊娜耍焉角逅愕墓笾荼涑汕钌蕉袼痪褪钦庑磁训暮谝模汛亢衿邮档耐拮樱涑尚撞斜╈宓亩裢健?
由诚一指营帐,下令道:“吴虎平,你带一千人,清除城东的营帐;陈国齐,你带一千人,清除南的营帐;蒋庭,你带一千人,清除城西的营帐;褚良,你带一千人清理城北的营帐;冯定邦,你带一千人保护车队。记住,不留活口,我们要为贵州死难的百姓报仇!”
将领命而去,朱由诚提着长枪,紧跟着陈国齐,直扑城南的营帐。
军的营帐布置得还挺规范的,里面帐篷排列整齐,道路纵横交错。营帐外面栅栏、鹿角、拒马一应俱全。
如果遇到突袭。这些工事能让攻击部队吃个大亏。
由诚暗自点头,叛军中果然有能人啊。看这营帐,没有一点军事知识是布置不了这么漂亮的营帐的。他曾经去沧州平叛,发现那些乱民的营帐乱糟糟的,如果遇到突袭,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两者相较。简直是天差地别。看来,战争真是军事家的教科书,夷人从天启二年开始造反,起初也只不过是一堆乱民而已,慢慢地越打越厉害,现在布置军阵也是有模有样的。
营帐虽然布置得整齐,但里面却空荡荡的,看不到人影。营帐的后方,烟尘滚滚。似乎隐藏着千军万马。
因为朱由诚在这里,陈国齐不敢直接指挥,便请示道:“大人,下面应该怎么办?”
“搬开拒马,冲进去。后面的烟尘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如果真有那么多人藏在后面,为什么营门口听不到声音?而且营门口连卫兵也没有,分明就是心虚。”
四名锦衣卫士兵跳下战马。把拒马搬到远远的地方。锦衣卫骑兵呼哨一声,冲了进去。
营地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如果不是朱由诚知道叛军已经去了龙里卫,还以为自己掉进了陷阱呢。
冲到营地的后面,他们发现那里有五百多个叛军拿着竹子做的大扫把扫地。这些扫地的人也真奇怪,拿着扫把在地上划拉来划拉去,除了造成满天的烟尘之外,连一点垃圾也没有扫走。
由诚把内|衣拉出来。蒙住口鼻。
陈国齐问道:“朱大人,难道杀这些叛军也需要隐匿身份吗?”。
由诚的口鼻被内|衣蒙住,声音有点闷:“哪里,这满天的灰尘,吸到肺里容易得尘肺病。”
陈国齐大喝道:“锦衣卫听着。拉出内|衣,蒙住口鼻,然后杀敌!”
朱由诚俊脸一红,看到满天的烟尘,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真没有一点将军的自觉。他现在的决定可是决定着手下四万多锦衣卫的生死呢,以后可不能再这样自私了。
锦衣卫里军令如山,陈国齐的命令下达后,不管士兵明不明白原因,都从领口把内衣扯出来蒙住口鼻。
扫地的叛军一看锦衣卫来了,吓得把扫把一扔,掉头就跑。按照安邦彦的军师苏尔泰临走前的布置,军营前面是有人站岗的,但这伙胆小鬼怕死,全部都躲到后面制造烟尘,让敌人以为军营里藏着千军万马。他们无意中摆了个空城计,吓倒了贵阳城的守军,却没有吓住锦衣卫。
那些叛军虽说是逃跑,但动作却不快,哪里逃得过锦衣卫的铁蹄,被锦衣卫追上,有的被枪扎死,有的被马踩死,无一人能在锦衣卫手下逃生。
待锦衣卫跳下战马,砍下叛军的头颅时,朱由诚这才发现这伙叛军居然都是花白头发的老者,难怪速度那么慢。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么老了还学建奴造反,死了活该。”陈国齐难得掉了一次书袋。
朱由诚没有理他,提着滴血的长枪,心里正激动呢――他的枪这次终于开荤了,宰了一个叛军。
锦衣卫士兵砍下叛军的人头后,习惯性地把他们的人头掖在腰间。
等一切收拾完毕后,陈国齐问道:“大人,这些营帐怎么办?”
“一把火烧了,难道还留给叛军吗?”。朱由诚漫不经心地说道。
忽然,他想起了什么,补充了几句,“叛军星夜奔袭龙里卫,带的粮草不多,那么多粮草必然屯积在军营,烧了可惜,搬走。叛军洗劫了周围的乡村,一定积累了相当多的财富,搬走。另外,叛军习惯劫掠妇女,搬――呃,不,救走。对了,怕有漏网之鱼躲在营帐后偷袭我们,所以进门的时候,不要用手揭门帘,用枪挑,但凡有不轨行动的人,不论是谁,一枪结果他的性命。”
陈国齐把朱由诚的命令传递下去。锦衣卫的士兵立刻跳下战马,开始搜索叛军营帐里有价值的东西。
朱由诚见士兵们开始打扫战场,料想应该不会再生什么变故,便带领冯定邦的千户和车队走向贵阳城的城门。
贵阳城的守军早就发现叛军营地里的异动,但他们担心这是判军的诱敌之计,不敢轻举妄动。
等他们看到一群金盔金甲的士兵向贵阳城驰来。提高了警惕,但也没有放箭。因为来人的盔甲和驻扎在城里的锦衣卫的盔甲一样,可能是援军。贼兵围困贵阳城,贵阳城与外界的联系中断,他们没有收到邸报增刊,不知道朱由诚带兵救援的消息。
冯定邦一马当先。奔到城门下,仰头对城墙上喊道:“大明锦衣卫指挥同知、大明龙图阁大学士、大明翰林院掌院学士、大明行政学院司业、大明军事学院司业朱由诚朱大人到,赶快大开城门迎接!”
城墙上的人吃了一惊,这么多大人物来贵阳了,能见到他们,真是三生有幸啊。
他们议论的时候,在城墙上值守的曹化彰笑道:“没有那么多人,这些职位都是一个人,就是我们的朱由诚朱大人。”
城墙上的人又是一惊。朱由诚真是天之宠儿啊,身兼数职,文武兼备,在大明绝对是空前绝后的呀。
曹化彰探出头,问道:“楼下是哪位兄弟替朱大人叫门哪?”
“老曹,我是冯定邦啊。”
曹化彰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大笑着说道:“开门,开门。快开门,真的是朱大人来了!”
城墙上的锦衣卫一下子站得如同标枪一样直。朱大人来了,他们重新有了希望。
曹化彰正想下楼迎接,忽然想起好像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没有派人通知信王。他急忙叫来一个亲兵,让他赶快跑到信王那里,告诉信王,朱大人来了。
朱由诚进了城门。命令守城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