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猛人-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也非做不可。是啊,看到自己同胞饱受欺凌而无动于衷,算什么大明人?

    朱燮元还是有点不放心,问道:“你就能保证白夷会接受你的民族政策?”

    “大人有所不知,夷人非常仰慕大明文化,以使用大明语言、穿着大明衣冠、获得大明姓名为荣。在远征贵阳的途中,我遇到了一群夷人,他们即不是黑夷,也不是白夷,是介于黑夷与白夷之间的夷人。当时他们想参军,我便赐给他们大明的姓名,他们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让他们更换大明衣冠,他们也没有半点犹豫。有此明证,我相信夷人一定会接受我的民族政策。”

    秦良玉点点头,做了一个旁证,说道:“西南的少数民族确实非常仰慕汉家大明文化,都以说明文、习明字、起明名、守明礼、遵明法为荣。可惜汉家儿郎总是对我们有些偏见,有些地方官员甚至对于取了大明姓名的少数民族百姓多方留难,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愚蠢!”朱燮元轻斥了一声,道,“那些汉官以为少数民族的百姓不配使用汉人姓名,就不知道太祖高皇帝一直推崇民族共荣政策吗?少数民族自愿融入大明,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哪容得这些见识浅薄的人干涉?”

    朱由诚听得秦良玉这么说,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自己千方百计把夷人拉入大明的文化体系中,可是有些大明官员却亲手把少数民族越推越远,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突然,一名卫兵走了进来,附耳对傅宗龙说了几句。

    傅宗龙听完哈哈大笑,朗声道:“两位朱大人,我们监听敌人动静的士兵报告,远处传来大批人马调动的声音,看来又有不知死活的叛军前来送死了。”

    ps:  (断网了,速度慢了许多。)

第二百七十章 西南第一强兵() 
听说有敌来犯,朱燮元带来的将领纷纷请战。朱由诚这样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都立下了不世之功,他们这些年龄是他两三倍的将军的脸上还怎么挂得住呢?

    最后还是秦良玉抢到了出征任务。朱由诚心里很高兴,因为他早就想看看闻名天下的白杆兵是如何战斗的了。

    秦良玉刚领兵出征,朱由诚一拍脑袋,不好,来的人未必是敌人,陈国齐还带队在外面抓捕俘虏呢。早上通知他伺机行动,说不定来的人就是他。万一他和白杆兵打了起来,岂不冤枉?

    他急忙追了出去,信王和吴虎平也跟了出去。

    骑在黄骠马上,朱由诚得空问了吴虎平一声:“虎平啊,你有没有通知陈将军,今天早上来的军队是友非敌,让他安心在城外捕捉俘虏?”

    “放心吧,朱大人。您一确定来的人是友军时,我就把联络兵派了出去,告知他们新的情报。”

    朱由诚点点头,心中不禁有些疑惑:“这是哪里来的叛军呢?真傻,看不到漫山遍野的溃兵吗?竟然还敢前来送死。”

    行到城门口,秦良玉已经把白杆兵集结了起来。

    闻名天下的白杆兵使用的兵器并不是棍子,而是枪,只不过枪柄是没有涂上油漆的白蜡杆,因此而得名。白杆兵精神抖擞,排成的方阵非常整齐,看来和鞑子冲锋的骑兵对上是不会吃亏的。

    朱由诚摇了摇头,白杆兵强则强矣,可是注定要被历史淘汰掉。现在的战争越来越依赖远程攻击能力,白杆兵作为步兵一旦遇上骑射兵,就会陷入追不上,打不着,只能被动挨打的窘境。

    别说骑兵,就算是使用强弓硬弩的纯远程步兵部队与白杆兵战斗,也能轻易击败他们。只不过无论是大明还是建奴,现在远程部队的数量和射程都很有限。白杆兵只需付出少量士兵的生命,便可以与敌军接触,然后在肉搏战中击溃敌人。

    秦良玉笑道:“朱大人,看我石砫白杆兵如何?”

    朱由诚由衷地赞叹道:“西南第一强兵!”

    秦良玉的脸色不那么好看了。朱由诚说白杆兵是西南第一强兵,并未说是大明第一强兵,是不是意思她的士兵只能在云贵这些穷山恶水的地方称作强兵,而放在大明其他地方就完全不够看?

    秦良玉怒哼一声,对着白杆兵朗声说道:“白杆兵的弟兄们。大明兵部右侍郎朱大人说你们只配在西南剿匪,不配和正规军作战”

    白杆兵一个个脸色铁青,这是不认识朱由诚,要是认识他的话,估计他们的口水能把朱由诚淹死两遍。

    朱由诚暗自苦笑,上辈子肯定欠了秦良玉不少债。一个普普通通的鞠躬,被她当众质问,险些下不来台;一句“西南第一强兵”,让她替自己在白杆兵中拉了不少仇恨。

    “你们服气吗?”

    “不服!”

    震山撼岳的回答声响起,吓得信王差点从马上跌下来。

    信王嘀咕道:“声音大就有用吗?一轮弓箭。前师尽墨;两轮弓箭,整军崩溃。”

    朱由诚听了这话,悄悄向他竖了竖大拇指,不愧把他带在身边这么久啊,长枪阵的缺点被他看出来了。

    出战的当然不止是白杆兵,后面还跟着许多四川部队,不过是呈梯队排列的。看样子,如果敌人数量少,就是秦良玉一个人出战;如果敌人数量多,后面的队伍就跟上。

    ……

    来的估计真的是叛军。川兵严阵以待了半天,还没看到敌人的踪影。行军速度如此之慢,一定不是正规军。就是不知道哪支部队这么不开眼,在安邦彦全军覆没。贵阳城兵强马壮之时,前来找死。

    过了许久,朱由诚注意到,后面队伍的士兵有些开始摇晃起来,大概是站不住了,而白杆兵却依然像标枪一样挺立。

    “果然是西南第一强军。”朱由诚心中暗道,“如果能说服秦良玉将军在白杆兵中增设弓箭手的话,那么白杆兵的战斗力将大幅度上升,到时即使对上建奴,也有一战之力。白蜡杆做枪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用来做弓身。”

    看着白杆兵站着空耗体力,朱由诚催马上前,对秦良玉说道:“秦将军,白杆兵果然勇武。不过现在敌军暂且还没到来,是不是让他们先休息一下,到敌军出现再列阵迎敌呢?”

    秦良玉冷笑了一声,不搭理朱由诚,转头对白杆兵喊道:“弟兄们,你们累不累?”

    “不累!”又是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回答。

    朱由诚讪讪地退回信王旁边。

    “死要面子活受罪。”信王愤愤不平地说道,刚才朱由诚和秦良玉的对话,他听得很清楚,见朱由诚吃瘪,他当然心里不舒服。

    朱由诚点点头,附和道:“是啊,我早说过,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白杆兵现在站得很整齐,体力消耗必然很大,对敌之时战力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一直认为将军应该有种超脱世事的心态,不可因怒兴兵”

    远处渐渐响起杂乱的步伐,敌军终于出现了。

    朱由诚举起望远镜一看,见来的人的确是叛军,不过他们的衣着却比较奇怪,有人穿夷人的服装,也有人穿着汉人的服装。看来,这支叛军是由汉化颇深的夷人组成的。既然仰慕大明文化,融入大明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造反呢?难道当奴隶就那么舒服吗?

    叛军还带着许多旌旗,应该也是向大明军队学的。不过那些旌旗的形状和材质就非常粗糙了,有方形、三角形、条形,还有肚兜形嗯,还真是肚兜形的,不会是从哪个受害妇女身上扒下来的吧?旌旗上还有字,不过不是夷人的文字。这倒不是夷人太不自信,而是夷人根本没有文字。

    旌旗上的字歪歪扭扭,写的尽是汉字,朱由诚仔细辨认了半天,总于认出了几个:太明一勇军、古、金、温、梁

    这个“太明一勇军”应该是“大明义勇军”吧,这个名字似乎很熟悉,几天前,他似乎和某些人提过,是哪些人呢?一下子想不起来。

    “古”、“金”、“温”、“梁”四面旗帜应该是领兵将领的姓,这四个姓很熟悉啊。

    “朱大人,”吴虎平说道,“古、金、温、梁,像是四大侠客的姓啊”

    “快和我一起找找四大侠客,这可能是我们的队伍,可千万别大水冲了龙王庙啊。”

    三个人一齐在对面的队伍里寻找四大侠客的踪影?哪三个人?朱由诚、吴虎平,还有信王。

    收服四大侠客的时候,信王还困在贵阳,根本没有见过那些人。而朱由诚抵达贵阳后,也没来得及说明这件事情。

    为什么信王会对这件事情那么上心?全是“四大侠客”这个外号惹的祸呀。

    信王的搜索基本可以无视,吴虎平一番搜索下来,找到了大侠金庸,而朱由诚视力更佳,找到了两个——金庸和古龙。

    吴虎平问道:“大人,还找不找温瑞安和梁羽生了?”

    “找什么找呀,再耽搁下去就要搞出人命了。”

    朱由诚派吴虎平快马向朱燮元报信,告诉他来的人是他留在龙里城的俘虏,而他自己则奔向秦良玉。

    “秦将军,且慢动手。前面的队伍不是叛军,而是锦衣卫的俘虏。”

    “哦,你们家的俘虏还真特别呀,没有人押送不说,还带着刀剑。”

    朱由诚拱拱手说道:“给我片刻,我给你证据!”

    说完,朱由诚单枪匹马向前面的队伍冲去。接着,后面又冲出一匹马,那是信王的白马。

    秦良玉愣住了,朱由诚是不是要疯啊,一个人去抓几万俘虏,他真当自己是李元霸呀。

    更让秦良玉惊讶的还在后面,见朱由诚过去,那些叛军突然跪了下来,齐声高呼道:“见过朱大人!”

    声浪之大,连贵阳城的城墙似乎都被声音震动得摇晃了一下。

    ps:  (感谢呆c=呆的月票)

第二百七十一章 倒霉的四大侠客() 
掉了一地的眼珠,谁能料到朱由诚一人一骑,呃,再加上信王,两人两骑居然把数万夷人叛军吓得跪倒在地。。 平板电子书

    片刻后,朱由诚回来了,带着四个穿着大明服饰的青年回转本阵。

    白杆兵暴怒了,这帮叛军,实在太不够意思了:“我们都在这里站了半天了,好不容易把你们等来。没想到你们一来就投降,什么意思嘛?你们就不能坚强一点,等我们暴打一顿以后再投降?”

    秦良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无力地挥挥手,让白杆兵回营休息。

    朱由诚没有让其他叛军俘虏进城。虽说这些叛军已经被他洗脑,成为新大明人的典范,但他还是怕这些人野性难驯,惹出泼天大祸,于是让他们就地扎营。

    四大侠客身高普通、长相普通,穿着也普通,基本属于丢掉人堆里就会不见了的那种类型。信王上下打量他们几遍,也没有发现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四省总督朱燮元见得多了这类人,一开始并不以为意。

    “朱大人,这四位是前夷人”朱由诚解释道。

    朱燮元打了哈欠,今天早上发生太多事情,他都有点困了:“什么前夷人,后夷人的等等,你是说他们是夷人?”

    “他们以前是夷人,不过现在是大明人。”朱由诚坚持他的观点。

    “好,好,这样的夷人”

    “大明人!”

    “对,这样的大明人,本官喜欢。”

    朱燮元热切地看着四大侠客,就像饥饿的人看到了面包,当然朱由诚心里其实还有更下流、更贴切的比喻,所以他的脸上露出了坏笑。

    朱燮元问道:“你们真的是夷人?”

    四大侠客一齐摇头。铿锵有力地回答道:“不,大人,我们是大明人。”

    朱燮元笑了。看来朱由诚说得很对,夷人非常愿意变成大明人。欢迎大明的文明之光普照大地。

    不过他看到朱由诚脸上的坏笑,心里一紧,疑心他们和朱由诚串通一气,编故事给他听,便说道:“你们四个,跟本官去二堂,我有机密事宜问你们。”

    他本来想让闲杂人等退出大堂,让他可以单独盘问夷人。可是当他想到朱由诚的一串官职。不由立刻萎了,谁是闲杂人等,敢说未来的大明首辅是闲杂人等,是不是嫌退休后的生活不够精彩?

    朱由诚就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既然山不动,只好自己动了,所以他把四个人带到二堂问话。踏进二堂大门,朱燮元回头看看,发现朱由诚并没有跟上来的意思,心下不由更信了七分。

    信王问道:“朱燮元把四大侠客带进去干什么?请教功夫吗?”

    朱由诚正在思考如何撺掇朱燮元一起去掏安邦彦的老巢,也没听清楚信王问些什么。随意地点了点头。他不知道,这个无意识的动作即将要让四大侠客倒大霉。

    一刻钟后,朱燮元出来了。他容光焕发。心里就像是放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