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猛人-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无意识的动作即将要让四大侠客倒大霉。

    一刻钟后,朱燮元出来了。他容光焕发。心里就像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四大侠客随后跟了出来,就听“啊打”一声怪喝,信王飞腿向四大侠客中的金庸踢去,金庸立刻倒地;信王的动作行云流水,接着一个肘击,古龙倒地;再接下来一个过肩摔,温瑞安倒地;最后一个叶底偷桃,梁羽生倒是没有倒地,而是抱着小腹。腰弓成了一只虾米。

    朱由诚大惊失色,问道:“信王。你怎么了?是不是这几个家伙招惹你了,要不要帮忙?”

    四大侠客都快哭出声了。这个陌生的年轻人突施偷袭,他们纷纷倒地不起,朱由诚作为他们的上司不作主不说,还问那个年轻人要不要帮忙?到底还让不让人活了?

    信王拍了拍了手,摆出一副高手的模样,仰头,以45度的角度望着天空――室内看不到天空,只能看到天花板。他说道:“唉,欲求一败而不可得呀。你不是说他们是四大侠客吗?即然是侠客,那么武艺一定很高,就连朱燮元都找他们请教武学问题。于是我便想称量称量他们的武艺,想不到啊,想不到,我一不小心也成为武林高手了,不费吹灰之力便打倒了四大高手。”

    朱由诚哭笑不得,道:“谁告诉你,这四个家伙是武林高手了?”

    信王一指朱由诚,道:“不是你吗?说什么四大侠客,不是武林高手,能称为四大侠客吗?”

    朱由诚觉得头有点痛,揉了揉了太阳穴,说道:“所谓的四大侠客,指的是他们的名字很像侠客的名字,和他们的身手没有任何关系。这四个人的名字分别叫做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你说像不像侠客的名字?”

    信王喃喃地念着四个人的名字,忽然说道:“不对,温瑞安这个名字很普通,不像侠客的名字呀。”

    朱由诚有点哑口无言了,他总不能说后世有个爱写武侠家起的笔名就叫温瑞安吧。

    信王一拍脑袋,道:“我知道了,一定有故事。这四个家伙的名字是不是和故事里的四大侠客的名字一样?要讲给我听哦,很久没有听诚哥哥讲故事了。”

    朱由诚点点头,从口袋里摸出四枚银币,递给四个人,说道:“打你们的人是信王,我的兄弟。他见你们的名字实在是太威猛了,忍不住一人赏了你们一下。信王既然有赏,本官也不能小气,这个拿去吧。”

    四大侠客是机灵人,知道朱由诚的意思:打人的是信王,而且还是他的兄弟,报仇雪恨之类的事情是提也别提了。好在朱大人够意思,发了一枚银币,可以安慰他们脆弱的心灵。

    一枚银币可是一笔巨款啊。夷人生活艰难,一年收入也不过三五枚银币,这可是相当于三四个月的总收入,怎么不让他们喜笑颜开。

    其他三个人的表情还算单纯,被偷袭小弟弟的梁羽生的表情就很精彩了,那是一种蛋疼和惊喜交织的复杂神情。

    金庸有些胆怯地问道:“朱大人,我们要不要改改名字?否则谁见我们的名字威猛,都来赏我们一顿狠的,我们还活不活了?”

    “不用吧你们为什么不能化危机为动力,趁机练好身手,成为真正的四大侠客,那样不就不怕别人挑战了吗?锦衣卫可是高危工作,身手练好一点,对你们没有坏处的。”

    朱由诚又安慰了他们几句,便让吴虎平把四大侠客送回营地。

    这时朱由诚才发现,堂上诸将和朱燮元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大家心里都蹦出两个字,护短。不,不是护短,简直是太护短了。朱由诚对信王真是没得说,瞧见没有,连欺负人也是组团进行的,一个打,一个说,硬是把四个夷人欺负得打落牙齿和血吞。看来,就算信王杀人,朱由诚也绝对是帮忙挖坑的人。

    朱由诚尴尬地笑笑,看来,自己最大的缺点被大家发现了。

    朱由诚咳嗽一声,问道:“朱大人,看吧,夷人对大明文化深深向往,我们解放他们,一定会受到夷人欢迎。这些夷人就是我在龙里城俘虏的,经过改造,已经翻然悔悟,不仅不再参加叛乱组织,反而组织义勇军打击叛匪。当初我只留下一万四千俘虏,现在已经暴增到四万多人。他们一边收拢被欺压的白夷,一边抓捕溃兵,短短几天功夫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了。虽然还不能做到如臂使指,但至少不会出现指东打西的情况。”

    朱燮元疑惑地问道:“你究竟给这些夷人灌了什么迷汤――咳、咳,说了什么话,让夷人这么信服你?”

    “其实也没什么。我不过是告诉他们,大明不是他们的敌人,而是他们的救星,能免除他们劳苦,赋予他们财富。”

    “很普通的话呀,他们会相信吗?”

    “话不在多,而在于诚。另外,我还有这个”

    说着朱由诚递给他一本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几个字:白毛女。

    朱燮元翻了几页,迅速沉入故事之中。他读的速度很快,不过一刻钟便草草翻完,不过他并没有把书还给朱由诚,而是揣入怀中,道:“这本书写得不错,本官晚上再好好看看。朱由诚,本官以前一直有点小看你,可是现在看你写的书,觉得你真有状元之才。此书当得千军万马,有了此书,西南之乱旬日可平。”

    ps:(谢谢呆c=呆的月票。一更求人气)

第二百七十二章 收租院() 
其他将领听朱燮元把白毛女一书夸得像花儿一样,都想一睹为快。可惜,朱燮元在还没夸赞之前就预定好了书籍的使用权,将领们的脸上不禁露出万分遗憾的表情。

    朱由诚笑道:“诸位不要失望,晚上我们会公演这场戏,开两台,一台在俘虏营地,另一台就在这贵阳城里。俘虏营的戏用夷人俚语,而贵阳城里的戏用的是大明官话”

    话还没说完,朱由诚就成功地获得了一片鄙视,对,不是掌声和感谢,而是鄙视。

    秦良玉鄙夷地问道:“朱大才子真是风|流,打仗还带着歌|妓。”

    朱由诚愤怒了,说道:“秦将军,虽然我敬重你,但如果你想侮辱锦衣卫将士的话,我还是会告你诽谤的。”

    秦良玉问道:“难道说短短的几天,你已经教会贵阳城的歌|妓|表演你写的新戏吗?”

    “谁规定戏一定要歌|妓|来表演的?锦衣卫一向提倡一专多能,我们的医护千户的医护人员,既会护理包扎,又会洗衣做饭,还会表演戏剧”

    秦良玉讽剌地说道:“还会暖床陪睡,这不就是歌|妓吗?”

    朱由诚愤怒了,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就算他再钦佩秦良玉,也不能忍受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当面挑衅。

    他冷冷地说道:“秦将军,你也一大把年纪了,稍微积点口德。如果你不知道锦衣卫医护千户的职责,大可以发问,犯不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锦衣卫医护千户两大神圣职责,一是治疗全军将士身体上的伤痛,二是治疗全军将士心理上的伤痛。”

    秦良玉听他这么说反倒没有生气,而是饶有兴趣地问道:“身体上的伤痛,我们清楚,但心理上的伤痛是怎么回事呢?”

    信王插口道:“这个我知道,诚哥哥说过的。战斗过后,杀人的负罪感、同伴被杀的愤怒与悲凉、受伤后的哀伤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会使战士的心灵备受摧残。歌舞表演有益于战士的身心调和,提升军队的士气。打仗可不光是拼人力、物力,还拼士气。否则南北朝的陈庆之,怎么能以七千破十万呢?”

    秦良玉点点头。士气对战局的影响她是身有体会的,想当年在辽东大战的时候,她经常看到几十个建奴追着几百甚至是上千明军砍,其实那些明军一转身就可以把建奴砍个稀巴烂,可惜竟然很少有明军敢转身迎敌。

    想到这里。秦良玉心中生起小小的期盼,期待朱由诚的演出队的表演。

    见秦良玉不再说话了,朱由诚转向蔡复一问道:“我一直有个疑问,贵阳城位于夷人的腹地,为什么城里连一个穿着夷人服饰的人也没看到?是夷人全部改用大明衣冠,还是贵阳城里根本没有夷人?”

    “贵阳城是贵州第一大城,城里怎么可能少得了夷人,不过”说到这里,他略微有点脸红,因为接下来他的话可能会让人认为他胆小怕事。“开战之初,我怕夷人开门献城,所以把夷人全部抓起来,关在大牢里。”

    朱由诚不以为意,道:“没关系,特殊时期,特殊刑罚。为了贵阳城的安危,任何法令都不为过。不过,现在贵阳解围,可以把他们放出来了。我有些事情还得着落在他们身上。”

    蔡复一问道:“什么事?”

    朱由诚道:“建造一个收租院。”

    众人大惊,朱由诚在贵阳并没有田产土地,建收租院做什么?

    朱由诚解释道:“这个收租院不是我的收租院,而是黑夷的收租院。我计划在贵阳城的中心建一个夷人苦难纪念馆。就以黑夷的收租院作为切入点,展现黑夷的骄奢|淫|逸,白夷的痛苦挣扎。”

    说着朱由诚让侍卫搬来水牌,他用手醮着茶水在水牌上写写画画,把收租院的结构和意图画给大家看。

    朱由诚说道:“黑夷霸占白夷的劳动成果,过着奢华的生活。而白夷却衣食无着,朝不保夕,甚至连生命也无法得到保障,这些都要在收租院里展示。我原计划是用泥塑作品来展现黑夷的罪恶和白夷的痛苦,可是现在来不及了,城外的四万大明义勇军急需接受教育――一部白毛女教育不了全体俘虏,加上收租院应该可以了――我们暂时用真人扮演塑像,泥塑作品也加紧动工,慢慢用泥塑作品一件一件地代替真人,直到全场都是泥塑为止。收租院可以长期保存,作为贵阳城的景点之一,不光要给夷人看,还要给汉人、苗人所有的大明人看,让他们知道我们消灭土司,改派流官(由中央政府指派的有任期的地方官)的举措是正义的举措。”

    朱燮元击节而起,赞道:“好,好,朱大人果然有大才,皇上没有看错人。贵阳收租院完工之时,也就是夷人土司的覆灭之日。王碱,你是贵州巡抚,这件事你可要上心。做得好,本官替你上表请功,做得不好,不管你有什么靠山,也别想保住你。”

    王碱高声应诺,心中暗喜,跟着朱由诚果然有好处。前次贵阳保卫战,虽然自己没有上城墙,可是也没有逃跑,这守城之功,少不得分润一些;这次建造收租院,主意是朱由诚出的,他和朱由诚有转折的亲戚关系――他是很忠贤的十三太保之一,而朱由诚似乎是魏忠贤的外孙――有什么地方不明白,问朱由诚,他一定会回答的。

    说了半天,朱由诚有点口渴,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就见朱燮元和四川来的将领纷纷告辞,转瞬间,大堂上就剩下朱由诚和信王两兄弟,还有一个王碱。

    朱由诚和信王面面相觑,怎么都走了?似乎两兄弟还没有告诉他们演戏的地点呢。

    王碱见他们二人疑惑,笑道:“朱大人都端茶送客了,他们怎么还会留在这里自取其辱呢?”

    朱由诚恍然大悟,不过旋即奇道:“不对呀,这是贵阳府大堂,不是本官私宅,我即使端茶,也只是喝水而已,关送客什么事呀?”

    信王也奇道:“是呀。不过话说,这贵阳府大堂究竟是谁的,不会是诚哥哥你的吧。”

    王碱苦笑着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道:“这大堂是我的。哎哎,我不会这么没有存在感吧,站了这么久都没走,明显说明大堂是我的。否则兵部右侍郎送客,我还不走,那不是找抽吗?”

    朱由诚和信王两个无良兄弟同时在心里说道:“你还真没有什么存在感,无论是叛军攻城,还是战后重建,我们都没有考虑过你。”

    不过想是这么想,嘴上还是说得很客气。

    王碱见机不可失,趁机邀请他们二人上城里最有名的酒楼吃饭。

    朱由诚和信王两兄弟可是美食家,大明没有几家酒楼的饭菜能入他们的法眼,不过见王碱盛意拳拳,便答应了下来。

    饭桌上,王碱向朱由诚询问,如何搜集黑夷的罪证。结果,朱由诚的一个字险些把他吓得溜到桌子底下。

    朱由诚只说了一个字:“编!”

    王碱无力地问道:“露馅了怎么办?”

    “露啥馅?我问你,收租院指明了地点没有?”

    “没有。”

    “指明了院子主人的姓名没有?”

    “没有。”

    “指明了奴隶的名字没有?”

    “没有。”

    朱由诚问一句,王碱就摇一下头,都快变成摇头娃娃了。

    朱由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