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猛人-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诚问道:“哪里奇怪?”

    “屁股中箭,就是背后被人射的。也就是说,这两支吹箭是在逃跑的时候被人射中的,距离应该比较远。吹箭虽然厉害,射程却比弓弩短得多,为什么敌人不用弓箭,而要拿着吹箭追着他跑,等追上了,还要气喘吁吁地对着他吹――那还吹得出来吗?”

    “我倒有不同的看法,”朱由诚沉吟道,“他是魏子明百户的向导,是不可能走在后面的,而逃跑时又不可能使用吹箭,所以他应该是被偷袭的。我想情况是这样的,他带路的时候,走在前面,没想到一块石头或什么遮挡物的后面埋伏着一个叛军。他走着前面,走过障碍物,冷不防后面的夷人用吹箭对着他吹了一箭,他便中招了。依我看,怕是两个夷人同时偷袭,因为吹箭装填箭支的速度比较慢,如果是同一人偷袭的话,只能射出一箭。如果他没有中吹箭,再往前走几步,恐怕便会遭到夷人弓箭手的射击,这夷人还真是幸运。”

    “咦,朱大人真厉害,居然知道小人的名字。”那个俘虏有点惊喜地说道,“小人的确叫辛运,是贵阳城里秀才公孔第先生给我取的名字,他说这个姓名可以给我带来好运。不过,看来秀才公说的话也不尽实,我居然连中两箭,实在是不走运哪。”

    “孔秀才的话说得没错,你还真是幸运。你看我们的锦衣卫中的都是弓箭射出来的长箭,只有你中的是吹箭。我们的士兵不是死亡,就是重伤,而你只是肿了屁股,这不叫幸运,还叫什么?”信王插口道。

    朱由诚却说道:“是幸运,也是必然。锦衣卫士兵身着铠甲,吹箭根本射不穿,除了重型弓弩,轻易不会受伤。而辛运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吹箭一射就中,一中就倒,夷人的弓弩根本没有机会射中他。”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本官的歌不要钱只要命(三)() 
信王逼问道:“辛运你说,你受伤的过程是怎样的?到底是朱大人猜的对,还是本王猜的对?”

    辛运讨好地笑了笑,说道:“王爷说得自然准确,朱大人说的也没错我我的确是被叛军从后面偷袭,这才受的伤。”

    朱由诚和信王两个人都不好惹,辛运不敢得罪任何一个,只好含糊其词。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信王这回又输了。

    朱由诚没有搭理这两个人,喃喃地说道:“孔第,这个名字很熟悉,在哪里听过呢?”

    这时就听见辛运一声惨叫,屁股上一股黑色的污血喷泉也似的飙将出来。

    原来信王想见识见识江湖上闻名已久的吹箭,便上前把一枚吹箭拔了出来。

    见污血喷出,信王动作敏捷,闪身避开,身上连一点血也没有沾到。

    信王笑道:“想暗算我雷锋侠,门儿也没有。”

    他还没忘记雷锋侠这一回事呢。

    辛运嚷道:“朱大人,看样子,我是活不了了。我还有句遗言,请大人把许我的那家店铺的地契在我的坟头烧了,这样,我死也瞑目了。”

    朱由诚笑道:“活着去开店不是更好吗?早就去给你请医生了,还是大明神医呢。”

    话音刚落,喻嘉言就走了过来。

    他听说有人中了奇毒,如获至宝,疾步如风,把许多赶来救治伤员的医护人员远远地甩在后面。

    看到喻嘉言在辛运身边忙碌,朱由诚转向魏子明,问道:“洞里的情况如何?”

    魏子明一直跟在他的身边,听到问话,应声答道:“大人,我们在打鸡洞内大概探索了二百二十步(明代长度单位,一步约为1。2米),前面一百六十步有光亮,无须火把即可前行。过了这段路,越往后面越暗。渐渐伸手不见五指。打鸡洞既深且广,伏兵处处可藏。我们已经清除了一百六十步以内的敌人,后面渐失光明,虽然我们努力歼敌。但也不能保证后面几十步内的敌人已经被全部消灭。”

    听魏子明这么说,朱由诚决定进打鸡洞实地考察一番,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外面指手画脚地制订进攻方略,实际上就是拿锦衣卫士兵的生命冒险。

    再说。打鸡洞内前一百六十步左右是安全的,这就足够了。溶洞的模样都差不多,在这一百六十步里,他可以推测出黑暗处的溶洞的大致模样。

    朱由诚把他的想法和众将一说,博得了一致反对。

    朱由诚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我懂,不过,我可不是冒险。打鸡洞前面一百五六十步的地方不太黑暗,埋伏的叛军容易被清除,那里应该非常安全。我就在那里考察。”

    众将见反对无效,便加派了两个百户的兵力,在魏子明的百户的带领下,走进打洞鸡清除前面一百六十步以内的敌人,并以强大的火力扫射了一遍后面的黑暗处。

    过了一会儿,魏子明回来禀报,打鸡洞前面已经安全,请朱由诚入洞视察。

    朱由诚瞧了一眼信王,见这家伙挺胸叠肚,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知道他必然不肯错过这次进洞的机会,便叮嘱了他几句,带着一众将迈步进入打鸡洞。

    进了洞,所有的将领见到雄奇秀美的溶洞景观。几乎都是目瞪口呆,只有信王的城府比较浅,一路上“哇哇”的赞叹声不停,并且叽哩呱啦地告诉朱由诚,这处石笋像什么,那么石钟乳又像什么。

    走了一程。魏子明拦住他们,小声说道:“诸位大人,前面是未探索的区域,虽然我们已经用火铳扫射,但仍恐有残余的敌人埋伏,建议你们就停留在这里观察吧。”

    朱由诚注意到他的声音特别小,便问道:“怎么回声?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平时训练不是要求你们说话响亮、清楚吗?”

    魏子明仍是小声答道:“我发现打鸡洞有拢音作用,大声说话,声音会被打鸡洞再次扩大,对话容易传到敌人那里。如果敌人得知锦衣卫的各级高官来到打鸡洞内,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朱由诚眼睛一亮,追问道:“此话当真?”

    魏子明点了点头。

    朱由诚拊掌大笑,道:“我有破敌良策了!”

    信王喜道:“我就知道诚哥哥最有办法了。对了,是什么办法呀?”

    朱由诚小声说道:“以声破敌。”

    见信王和众将一脸疑惑的样子,朱由诚解释道:“打鸡洞不是有聚音作用吗?我们就在洞内大声鼓噪,声音传到内洞,敌人必定心神动摇,便会不战自溃。”

    “这是真的吗?”吴虎平疑惑地问道。

    “试了便知。”朱由诚神秘地说道。

    “啊――”一声尖锐的叫声突兀响起,发出叫声的正是信王。

    信王是标准的实干派,还没等朱由诚和众将商量出结果,便率先叫出了声。他的叫声清脆、响亮而且中气十足,喊声连绵不绝,足见他在京西皇庄把身体锻炼得有多么强壮。

    声音在洞壁上来回碰撞、反射,越来越大,洞里所有的人都忍不住把耳朵捂起来。

    等到声音平息,朱由诚苦笑着问大家:“现在你们认为本官的计策如何?”

    大家一起竖起大拇指,陈国齐不禁赞道:“毒,真毒。”

    看到信王脸色不善,他急忙改口道:“不是,是妙,真妙。”

    信王专心喊叫,不像别人那样有机会捂住自己的耳朵,这回作法自毙,被自己的叫声震得头晕目眩。

    他定了定心神,问道:“诚哥哥,这个法子虽然好,但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我刚才喊完,自己也被震得七荦八素,要是敌人忍不住杀将出来,我们的士兵扛得住吗?”

    朱由诚笑道:“阿检,你总是太性急,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你就开始胡乱尝试了。我们的医护百户里不是有棉花吗,用那玩意塞住耳朵就可以了。”

    说完,朱由诚命令道:“魏百户,你带人把锦衣卫带来的战鼓和鼓手全部带进洞;虎平将军,你把医护千户里的棉花全部调过来,发给每位洞里的将士;国齐将军,你集合全军上下所有的大嗓门,我们在这里为叛军高歌一曲。哼哼,本官的歌,不要钱,只要命!”

    半个时辰后,一切准备就绪。

    朱由诚亲自敲着一面战鼓,为歌曲打着节拍。

    他唱的歌是后世著名的台湾民歌站在高岗上(注:其实这到歌是台湾电影插曲,不过很有民歌风,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民歌)。

    “连绵的青山百里长啊,

    巍巍耸起像屏障”

    激越的歌声在打鸡洞内响起,站在洞外守卫的士兵不由倒退几步。

    在洞内唱歌的将士本来就是锦衣卫军中有名的大嗓门,集中在一起,那声音简直可以开山裂石,再经打鸡洞扩大传出,不异于声波炸弹。

    好在洞外天高地阔,声音四散,远远听去,倒也悦耳。

    洞外都有点吃不消这雄壮的音乐,就更别提洞内了。

    埋伏在前面的叛军刚才打了锦衣卫的前锋一个措手不及,用弓弩和吹箭杀死、杀伤了五十多位现代化装备的锦衣卫――当然吹箭的唯一受害者就是辛运。他们心中十分得意,埋伏得更加隐蔽。

    他们知道明军的报复随后即至,但他们毫不畏惧,决定利用有利地形,杀害更多的锦衣卫。

    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锦衣卫的报复竟然是无形却又无法阻挡的声浪。

    歌声初起,他们还有点不以为意,可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们觉得两只耳朵非常难受,有些人觉得头非常疼。他们倒是有心用手捂住耳朵,但又怕锦衣卫随时进攻,便硬扛着不捂耳朵,只是用力地抓住弓弩。

    ps:  (感谢书友无尽冥思的月票,最近一段时间很忙,只有下午6点以后能码字,给书友们添麻烦了。作者君会量调整时间,争取早日恢复双更)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本官的歌不要钱只要命(四)() 
后来他们实在受不了了,忍不住用手捂住耳朵,但声音的穿透力何等之强,仍然刺激着他们紧绷到极限的神经。

    有些聪明的,用食指塞进耳朵,这样声音虽然明显小了点,但仍然是他们无法承受的响亮。

    叛军受不了,锦衣卫同样受不了了。其实声音是非常公平的,声波攻击一半落在叛军头上,另一半落在锦衣卫自己头上。只不过锦衣卫有棉花耳塞,不那么难受而已。

    棉花的隔音效果虽然比较好,但他们每个人耳朵上只塞了小小的一团,没能阻拦太多的声音,刺耳的歌声还是在挑战他们的神经。

    朱由诚把鼓锤当作指挥棒,用力地挥了挥,示意大家停下来。

    朱由诚的命令没有立刻得到贯彻,因为他并没有去熊廷弼那里接受旗语训练,是按照自己的意思乱挥的。

    既然朱同诚乱挥,那么士兵们也根据自己的意思胡乱理解,这就叫做以乱对乱。

    有些知道是立刻停止的信号,闭上了嘴;而有些则误以为要再唱十遍,兀自梗着脖子唱着。

    不过大家看到朱由诚闭上了嘴,也渐渐明白他的意思,拽拽还在唱歌的士兵的衣袖,打鸡洞内便安静下来。

    打鸡洞深处的叛军长舒一口气,贯脑的魔音终于停止了,要再响片刻,自己非疯了不可。

    朱由诚让吴虎平去洞外叫进来几十名医护兵,让他们用绷带把棉花团一层一层绑在洞内士兵的耳朵上,绑得就像木乃伊似的。虽然这样比较丑,但隔音效果相当不错,别说歌声,就算在他们耳朵边放原子弹,他们也听不见了。

    朱由诚示意医护兵抓紧时间退出洞去,等医护兵从视线内消失,朱由诚用力一挥鼓锤,然后开始纵情高歌。

    士兵们的耳朵已经被棉花团完全包裹。听不见朱由诚的歌声,但他们可以看口型,居然和朱由诚唱得完全合拍。

    洞内又响起震耳欲聋的歌声和鼓声,这回锦衣卫不受自己歌声的影响。声音更加响亮,音波再一次向叛军袭去。

    叛军正在掏耳朵呢,刚才那阵音波震得他们耳朵嗡嗡作响,差点以为自己要聋了。

    这下好了,锦衣卫的歌声证明。他们的耳朵没有问题,而且耳朵掏得干净,音乐就听得更加清楚了。

    叛军们欲哭无泪地看着自己掏耳朵的手,真恨不得这是别人的手,因为那样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剁了去。为什么手这么欠呢?没事掏啥耳朵呢?这下好了,耳朵倍儿灵,声音倍儿响,脑瓜儿倍儿疼。

    锦衣卫的歌声不停,叛军们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他们不仅头痛。而且心情极度烦躁。大敌当前,几个叛军竟然因为小小的碰撞而大打出手。

    不仅如此,有一成的叛军竟然生生地被锦衣卫的歌声震晕,还有几名叛军被歌声震得口鼻喷血,横死当场。

    ……

    安位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