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猛人-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太朗声问道:“这里主事的人是谁?请出来和老婆子谈上一谈吧。”

    既然点到了名,朱由诚当然不能不应战,便走了出来。信王怕他吃亏,也跟了出来。

    朱由诚回头看见信王,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心头一暖,笑道:“不会有事的,我千军万马都不怕,还怕一个老太太吗?”

    信王被老太太用刀子般的眼神一扫,吓得躲在朱由诚的身后,道:“诚哥哥,你上,我全力支持你――精神上!”

    朱由诚走到老太太面前,道:“我来了,有什么话,你说吧。”

    老太太不说话,只是用如刀的眼神反复打量着朱由诚,企图在气势下压倒他。

    不过,老太太的主意显然打错了。朱由诚两世为人,身理年龄虽然只有十七岁,但心理年龄已经超过四十八岁。

    再说,朱由诚见过皇帝,斗过太子,打过爵爷,灭过奸党,虐过建奴,可以说,大明的大人物和大事件他基本上都见识过,怎么会被一个乡下土老太太的气势压倒呢?

    老太太心中暗暗称奇,她是安位的祖奶奶,自从四十年前,安家的祖爷爷过世后,安家的一切事务都处于她的掌控之下,就连安邦彦想造反也是她首肯之后,才动手的。

    长期以来的养尊处优、说一不二,再加上本身坚韧的个性,她的气场变得越来越强大。

    无论是刁奴恶仆,还是官员权贵,在她的目光下都非常不自在,甚至退避三舍。

    凶名在外的反贼头子奢崇明,原本非常狂妄的要求安邦彦做他的手下,但见了老太太之后,竟愿意和安邦彦平起平坐,约定造反成功,平分西南土地。

    老太太的强悍,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百八十七章 灭人满门(二)() 
可是今天,她的目光攻势在朱由诚的面前完全失效。

    朱由诚不卑不亢地站在老太太面前,目光与老太太对视。

    朱由诚的目光纯洁如水,又带着悲天悯人的气度,这种气质只有一个久居上位的人,才能具备。

    朱由诚才多大?不过十七而已,就算他生而知之,成为朝廷重臣,十七年的经历,也养不出这种不凡的气度。

    他拥有这种气度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是位天生的贵族。

    中国其实并没有贵族的土壤,三百年一个朝代的轮回,辗碎了多少旧的贵族,又托起了多少的新兴的贵族。那些家族的贵族之气尚未沉淀,便即告消散,哪来的什么千秋万代的贵族家族。

    但就在这么恶劣的贵族环境中,却也出了不少天生的贵族,不过他们有了另一个代名词:高士,比如东床坦腹的王羲之,比如说出小儿破贼的谢安,当然还有如今的朱由诚。

    贵族其实并不是财富的代名词,而是气质和风度的总称。用钱财去砸人或者以权势去压人,那是暴发户的恶劣行径,和贵族无关。

    在朱由诚的沉稳气质下,老太太的泼辣就像雪遇到了阳光一样,渐渐消融。

    过了一会儿,老太太竟然非常不自在,把目光转向一边。

    安家人各个心惊,他们明白,常人和老太太目光对视的结果,通常是对手告负,今天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就是安家要完蛋了。

    信王的目力有多好,看到老太太的气势被朱由诚压制,便从朱由诚的身后慢慢挪出来,笑眯眯地小声说道:“诚哥哥,这一回合,你赢了!”

    朱由诚扬声问道:“老夫人有何见解,为什么见了本官即不行礼,也不开口,难道是默认有罪吗?”

    老夫人不敢沉默了,冷哼一声道:“大人好大的官威呀。老婆子不过是惊讶了一会儿,心道,这堂堂大明怎么没人了,居然派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来办案,也不怕办出个冤假错案来。”

    “本官乃皇上御笔亲封的龙图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大明行政学院司业、大明军事学院司业、大明锦衣卫指挥同知,亲自督办此案,凸现了皇上对于这个案件重视,表明了皇上平定西南动乱的决心。你敢质疑皇上的决定,是不是想欺君谤上?”

    老夫人一时语塞。她本想拿朱由诚的年龄说事,让他羞愧而退,没想到他把话题牵扯到皇帝的决定上面,先安她一个欺君之罪。

    虽说安家人不拿皇帝当回事,但那都是私底下的事,面对那么多的锦衣卫围住老宅,不臣之语只能收在心间。

    安老夫人盘算了一下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言语间便不敢过于放肆,赶紧把话题扯回来:“请问天‘屎’大人,你们来到安府所为何事?”

    安老夫人把重音放在天使的使上,其用心如何,不问可知。

    朱由诚毫不客气地说道:“怎么好好的一句话,到了你们嘴里就那么脏呢?须知大宋法师佛印曾经说过,心中有佛,口中有佛,心中有那玩意儿,口中便有那玩意儿。”

    相传佛印和苏东坡相戏,佛印说苏东坡像佛,而苏东坡说佛印像屎。说完苏东坡非常得意,自以为占了佛印天大的便宜。谁知聪慧过人的苏小妹却说苏东坡又输了,因为佛印曾经说过,心中有佛,口中有佛。两人话语的高下,不言而喻。

    安老夫人着汉服、说汉话,被汉文化浸润颇深,自然知道这个典故。

    老夫人尴尬地说道:“大人误会了,老身不是那个意思。”

    朱由诚不理会安老夫人的辩解,道:“安邦彦谋反,现已被捕,安位子承父业,继续造反,现已伏诛。按大明律谋反乃十恶不赦的重罪,必须诛九族的。锦衣卫正是来抄家灭族的。”

    安位是远遁,不是被杀,朱由诚明欺安家情报不足,当面扯谎。锦衣卫上上虽然人人都知道实情,但并没有人傻到开口纠正朱由诚的话。

    安老夫人“嘿嘿”一笑,并不为安邦彦父子的死亡而伤心。所谓输人不输阵,她不会把自己的脆弱的面暴露给别人看。

    听说朱由诚来抄家,她反而有些得意。因为谋反失败的后果,她比谁都清楚,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人就是这样,如果准备好的东西没用上,总会有一种淡淡的失落。但准备好的东西用上,又往往未必能得到自己期望的结果。

    她挥挥手,后面的仆役赶紧捧来一本厚厚的大书,封面上用小篆写着“安氏族谱”四个大字。

    安老夫人一脸委屈地说道:“天可怜见,安家的委屈终于可以让皇上知道了。安邦彦的确姓安,也的确是我们安家的人,可是他是外姓旁门,与安家出了五服,他的事与安家一点关系也没有。朱大人,你看,安邦彦的名字在这里,上三族,下三族,左三族,右三族和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安老夫人一挥手,仆役把书翻到最后一面,用手指着上面的名字,依稀是“安邦彦”三个字。

    朱由诚乜斜一眼族谱,冷笑道:“百年安家,族谱竟然这么新。看来,安家保护纸张的技术非常先进。本官忝为龙图阁大学士,掌管帝后画像、皇家书籍、御制文札,急需保护纸张的技术,不知安老夫人能否教教我。”

    安老夫人老脸一红,讷讷不能回答。

    朱由诚接着说道:“伪造古画有一种技术叫做旧,你应该不会不懂吧?保命的东西,得下足血本,切不可粗制滥造。”

    安老夫人声嘶力竭地说道:“大人,这本书是真的!如果有半分假,我这个老婆子愿意在地下永受业火的折磨。”

    古人很重视赌咒发誓,安老夫人这般说法,是用自己在阴间的痛苦换取安家大小的平安。

    信王听安老夫人这么说,心中信了七八分,悄声说道:“诚哥哥,老夫人发誓了。她的话说得怕是真的,族谱应该没有问题。”

    朱由诚怜悯地看了信王一眼,这倒霉孩子天性实在纯良,怎么什么瞎话都信?难怪在没有自己的时空,先被东林奸党骗,后被袁崇焕骗,最后被众勋爵骗,大明崇祯皇帝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被骗史呀。

    自己虽然竭力扭转他的性格,但还是不够彻底,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

    朱由诚朗声说道:“即然信王相信你的鬼话,我纵然不信,也得给信王一个面子,假装相信好了。我本善良,安家虽然十恶不赦,我也不想双手沾满安家鲜血。我相信报应,天理循环,因果报应的‘报应’。安家种下恶因,必将收获恶果,原本不需要弄脏我的手。”

    安老夫人的话,连她自己都不信,想不到却似乎给安家找到了一条生路。但她在大喜之下没意注意到朱由诚话中的“原本”两个字。

    朱由诚忽然声色俱厉,怒喝道:“可是,安邦彦却勾结恶贯满盈的建奴,和建奴一起杀害大明百姓,这让我忍无可忍!建奴罪该万死,和建奴勾结的奸细更是罪该万死。安邦彦勾结建奴,这次被俘,送到北京绝对是千刀万剐,再加夷灭九族!阴谋造反夷灭九族,勾结建奴夷灭九族,两罪并罚,夷灭十八族!”

    安老夫人大惊失色,同建奴勾结,安邦彦已经向她汇报过。

    她略一盘算,觉得建奴在北,夷人在南,两者并无利益冲突。夷人和建奴合作,南北呼应,祸乱大明,是一件你好、我好,唯独大明不好的事情,便一口答应。想不到,这随口应允,竟成了安家灭门的主因。

第二百八十七章 灭人满门(三)() 
安老夫人无力地说道:“大明最重的刑罚是夷灭九族,你无权灭我安家十八族”

    朱由诚脸现杀机,道:“我朝成祖爷爷曾经灭了方孝孺的十族,比九族还多一族。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现在时间过去两百多年,我如保不能灭你十八族?你不是说那本族谱是真的吗?那就杀一本吧,族谱上记载的名字,有一个杀一个,直到杀光为止。”

    朱由诚之所以承认族谱为真,全是为了提醒信王,对于敌人切不可存有妇人之仁。因为朱由诚早就和信王说过,要拔掉安家在贵州的势力,给那些叛国者看看背叛大明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信王承认族谱是真,那么安家人就逃脱了法律的制裁,等明军走后又可以在贵州兴风作浪。朱由诚只有暴|虐地提出诛灭安家十八族,才能够彻底消除安家势力,还西南以安宁。

    但诛灭十八族委实过于惊世骇俗,回京之后必然遭受那些御史言官的弹劾,虽然在天启皇帝的偏袒下,他一定会没事,却也会弄得灰头土脸。这样,信王就会发现因为自己一念之仁,害得自己的诚哥哥如此凄惨,说不定能翻然悔悟,做一个铁血君主。

    朱由诚对信王实在是用心良苦。

    信王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节,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但话已出口不能收回,只能抱歉地看了看朱由诚。

    安老夫人知道朱由诚现在猖狂,回北京后必定是一脑门子官司,可那管什么用?就算天启皇帝要了他的命,也换不回安家上下几百口的命呀。何况看朱由诚报官职那个得瑟劲,他一定是天子宠臣,皇上哪里舍得杀他?

    安老夫人心念一转,所谓捉贼捉赃,拿人拿双,朱由诚言之凿凿,却未必真有证据。

    因为彦儿与建奴勾结只是口头约定。哪里来的什么实际证据。

    即使苏尔泰那家伙贪生怕死,供出自己,那也是孤证,证不死安家。

    再加上前几天位儿带来一个好消息。苏尔泰似乎被一个叫朱由诚的妖孽活撕了,现在死无对证。看来,安家真的得好好谢谢朱由诚这个妖孽。

    安老夫人哪里知道,她要感谢的朱由诚就站在她的面前,而且欲图毁灭安家。

    安老夫人心中大定。大笑道:“可惜你们没有证据,只能看着我们干瞪眼。大明有大明律管着,你们就算官再大,也不能草菅人命。”

    朱由诚心中暗暗好笑,刚才安老夫人想问题的时候脸色狂变,就像学了川剧变脸一样,结果想了半天,想出了这样的主意。

    不过这个方法对付普通官员,还确实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不过对于朱由来说。却完全起不到任何阻碍作用。

    朱由诚惊讶地说道:“你们是不是忘了我刚才报的官职呀,我是锦衣卫指挥同知,指挥的是锦衣卫。锦衣卫抓人什么时候需要证据了,进了锦衣卫,什么证据拿不到?顺便说一句,安邦彦也是被我们抓的。锦衣卫有十八般酷刑,你猜猜安邦彦熬到第几号刑罚会招供呢?”

    安老夫人的脸色再次变了,她记得小时候在一位高官家里做客,还没把凳子坐热,就冲进来几个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把那位和气的伯伯给抓走了。从此,锦衣卫便成了她幼年时的梦魇。

    不过幸好她嫁给了土司。

    土司虽然名义上受朝廷节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