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第一猛人-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太极摸着辫子说道:“此话说得有理,那么你说的第二条计策可有根据?咱们今年正月的攻势受阻于朱由诚那小混账,如果能抓住他,就能为天命汗报仇了。”
黄太极就是有水平,把惨败说成是攻势受阻,极大地保住了建奴的面子。
宁完我继续装哲人,道:“至于抓住朱由诚,我已经有成竹在胸。”
唐古代心中不服,老贼酋奴儿哈蚩、二哥代膳、三哥阿败、五弟莽古尔太、八弟――也就是现在的天聪汗黄太极,再加上自己。六个人捆在一块也没打赢朱由诚,你一个低贱的汉人,还能想出什么了不起的点子?
唐古代冷笑道:“你可不要把朱由诚的部队当成其他普通的辽东部队,他们不仅有层出不穷的新式武器。更有钢铁般的意志。一般的辽东部队见到大清铁骑,甭管离得多远就开始拉弓射箭、点火放铳。可是朱由诚的部队不同,明明射程在三百五十步以上,却偏偏等我们逼近三百步才放铳,这份隐忍和勇气。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宁完我,你名字叫完我,你完蛋了不要紧,可不能让大清铁骑完蛋了”
听唐古代说得不吉利,黄太极瞪了他一眼,然后对宁完我说道:“不必理他。还是那句话,言者无罪。说得不好,最多不用你的点子就是。你刚才的剌杀朱由诚的建议很好,已经立上一功。现在的建议无论好坏,本汗都不会怪罪于你。”
宁完我谄媚一笑。先谢过黄太极的恩典,然后说道:“请大汗恕罪,为了帮咱们大清消灭蛮子明国的军事力量,微臣仔细研究了一下觉华岛之战时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蛮子明国的军队太少,要是再多一点”
代膳怒道:“那我们就回不来了!宁完我,你这个狗奴才,是不是要害死我们哥几个,你才高兴呀。”
宁完我赶紧赔罪。道:“贝勒爷,你错怪奴才――不,微臣我了。其实汉人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内斗。有人曾经说过。一个汉人是一条龙,而一群汉人则是一条虫。”
代膳转怒为喜,道:“你这狗才,还真有两下子。算本贝勒爷错怪你了,继续往下说吧。”
“汉军往往是人越多,异心越多。如果明皇多派几支部队前来和大清国决战。恐怕觉华岛早就落入大清国之手,天命汗也不用含恨归天了。诸位贝勒爷试想,如果觉华岛的侧翼部队先行溃退,朱由诚还守得住那段破墙吗?”
黄太极一拍龙椅扶手,霍然起身,来回踱了几步,道:“说得有理,不过听内线说,朱由诚的部队有三万人,人数已然不少,明皇会让他和其他部队一起出发吗?”
宁完我阴阴地一笑,道:“大汗无须担心,因为辽东有人在等他。”
黄太极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道:“你是说袁崇焕?”
“不错,正是他。袁崇焕这个人志大才疏,忌贤妒能,读书人能犯的毛病,他几乎犯全了。他当了辽东巡抚以后,见咱们无暇南下,便派兵重新占领了锦州,向蛮子明廷报捷。现在宁远加上锦州,蛮子军民共计六万人。如果咱们围了锦州,袁崇焕必定会向蛮子皇帝告急。以蛮子皇帝那假仁假义的性格,必定会派兵救援。派谁呢?九成是朱由诚。咱们放朱由诚入城,后面的事,自有袁崇焕帮我们完成。”
阿败头脑简单,没有想到那么多,问道:“完成什么?咱们可没有收买袁崇焕,他会帮我们的忙吗?”
代膳阴笑着说道:“袁崇焕收买不了,也无须收买。以他的个性,朱由诚入城之后,他自然会去削弱朱由诚的实力,甚至与朱由诚发生火并,杀了朱由诚,然后把黑锅往我们身上一扔。这些年来,咱们替那些蛮子将领可是背了不少黑锅。不过,这个黑锅,我乐意背。”
皇太极叹息道:“可惜了咱们远征宁远的那六万部队,否则,咱们马上就可以出发了。现在的情况,从募兵到成军,至少要一年左右的时间。等我们完成部队集结,至少要等到明年的五月。就这么决定了,明年六月,兵困锦州,逼朱由诚出兵!”
众人遥想未来,朱由诚身死,锦州、宁远被攻破,他们冲进城里大肆屠杀、抢劫、强|奸的场景,不由悠然神往。
范文程道:“宁兄果然高才,两条计策,一条比一条更妙。不过眼前应当执行的是第一计,不知宁兄心中可有人选?”
宁完我一怔,旋即明白范文程的目的,心中不由破口大骂:“好你个范大绿帽,见我立功,竟然来阴我。谁都知道进京剌杀朱由诚是九死一生的任务,我点谁,就和谁结下了血海深仇。这么卑鄙,难怪生出来的六个儿子,有四个不像你。”
宁完我假作皱眉苦思状,道:“刺杀朱由诚乃是扬我国威的大事,人选一定要慎重,我也在左思右想,总要找出一个合适的人来。宪斗是大清国的智囊,对我大清的人才可谓是如数家珍,不知你认为哪位大人去更合适呀?”
得,宁完我又把皮球踢了回去。
范文程见宁完我没有上钩,心中大为懊恼,正在想辙把皮球再次踢回去,就听见黄太极说道:“宁完我说得有理。宪斗,还是你受累帮我选一个人出来吧。”
范文程心中哀嚎:“这回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了。”
他用眼睛扫视满臣,见他们一个个用充满血丝的眼睛瞪着自己,知道自己无论点哪一个,恐怕散朝后都逃不过一顿毒打。
他又回视汉臣,见他们一个个用哀求的眼神望着自己,有些还打恭作揖,似乎要他放他们一条生路。
决定了,宁得罪汉人,不得罪满人。
正当他想随便指派一个汉人时,心中突然灵光一闪,赶紧跪倒,说道:“大汗,去北京刺杀朱由诚是一项危机重重的任务,派的人必须有大福气、大运势,才能力挽狂澜,圆满地完成这项任务。”
黄太极眼睛一亮,这种人,建奴里面还真有,那就是在营啸中幸存的尼玛哈。
说起这个尼玛哈,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不但在五千建奴士兵互相砍杀的大混乱中逃得一命,而且在撤退时,黄太极身边的人纷纷中铳倒地,偏偏他身上连点油皮也没擦破。
黄太极大声说道:“左右,去把尼玛哈给我宣来!”
黄太极不知道,他这次运气居然相当不错,尼玛哈真是个福将,不但完成了黄太极布置的任务,而且无意中和东林党余孽配合,几乎做成了个死局,让朱由诚险死还生。
第三百二十七章 刺客夜袭()
朱由诚对建奴的阴谋懵然无知,还是按照即订的计划行军。
大明天启六年八月十八日,锦衣卫终于抵达了北京的东大门――通州。
通州到北京不过四十余里,以锦衣卫的行军速度,夜幕降临时就能抵达京城。不过大军进京必须通报皇帝,朱由诚率领的部队足有一万多人,要是直接进北京,非被其他官员弹劾阴谋造反不可。
朱由诚在通州城外扎下了营寨,然后派人进京通报。
皇帝的旨意很快就下来了,命令朱由诚于明日正午时分由德胜门入京,所带士兵不论受伤与否,尽皆参加入城仪式。
这道圣旨足可以看出天启皇帝对朱由诚和信王两兄弟的信任。
一万多名士兵,特别还是见过血、打过恶仗的精兵,这可是足以改朝换代的军事力量。
不是天大的信任,能全部放入北京城吗?
朱由诚却不知道这一点,他正在盘算锦衣卫的行军速度。
算了一会儿,他终于放心地舒了口气。
锦衣卫的行军速度是每天八十到一百里,现在距北京有四十里,半天功夫,足以赶到北京城,耽误不了入城仪式。
要是天启皇帝来个辰时入城,那朱由诚就遭罪了,得带着部队连夜出发,还得重新安营扎寨。
看来,天启皇帝还是颇懂军事,没有乱指挥。
想起进入北京城后,得面对并非自己母亲的魏妈妈和并非自己外公的魏爷爷,朱由诚心乱如麻。
行军路上非常辛苦,朱由诚一向沾枕头就睡着,可是今天却夜不能寐。
勉强在床上躺到定更,朱由诚忽然听到外面传来轻叱声,接着有乒乒乓乓的兵刃撞击声。
朱由诚大喜,居然有刺客,太好了。
他心中正烦着呢,可是又不好找别人当出气筒。现在居然送上门来一个。
剌客就是敌人,不虐待他,还虐待谁呢?
他翻身而起,飞快地穿好衣服。来到兵器架前。
朱由诚是实用主义者,他的兵器架上没有放置十八般兵器来装饰,只放置了他常用的三种兵器:八棱铁锤、亮银梅花枪和后装膛线火铳。
朱由诚抓起八棱铁锤就向外冲。
早说了,他不是去杀敌的,而是去虐刺客的。让我们先为刺客的悲惨命运掬一把同情的泪吧。
朱由诚冲到营门附近,发现外面有两个人打斗正酣,一个是守卫的哨兵,另一个则是黑帽黑衣外加黑纱蒙面的黑衣人,不用说,这就是偷袭的剌客。
两个人都没有大声呼喝,一个是怕声音惊醒了战友的好梦,另一个则是不想引来更多援兵。
其实不用喊了,两个人的外面早就围了一圈看热闹的锦衣卫。
当然,锦衣卫的围观是与民众的围观截然不同。
他们早已握紧了手中的兵刃。如果那名侍卫不敌,他们便会冲上去,以众凌寡。
锦衣卫早就被朱由诚教坏了,他们从不与敌人比拼武力。只要能杀敌,他们什么阴损的招都敢用。
不过今天,锦衣卫却非常淡定,颇有侠客精神,让两个人一对一比武。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名黑衣刺客实在太肉脚了,在卫兵凌利的攻势下。他只剩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朱由诚低喝一声:“让开,让本官会会这个大胆的剌客。”
卫兵闻言,虚晃一招。跳出圈外。
朱由诚如恶虎下山,抡起八棱铁锤就冲向剌客。
他一出手就是刚猛无比的招数。
话说这对八棱铁锤还是几年前朱由诚参加乡试时打制的,只有六十斤重。
几年过去,朱由诚长大了,铁锤却没有长大,现在使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杀招如长江滚滚,连绵不断。
剌客左支右绌,险险躲过。
几招过去,剌客不支,往后急退,同时一扯脸上的黑布,嚷道:“是我,朱大人,别打了。”
黑布下是一张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丑脸,正是求球。
朱由诚本待一招力劈华山结果了他的性命,却发现他是求球,来不及收招,只得勉力把铁锤往旁边一偏。
铁锤重重地砸在地面上,把一块大石头砸得粉碎。
求球吓得舌头吐出老长,半天都收不回去。
朱由诚怒道:“求球,你搞什么鬼?难道你被人收买,想行剌本官不成?”
求球陪笑解释道:“朱大人,您对我有天高地阔之恩,我的良心就算让狗吃了,也不敢行剌于您呀。的确,有人要行剌您,但不是我。我侦知此事,特地前来禀报于您。
我来到军营,看到锦衣卫防守似乎非常松懈。我误以为大人连战连捷,有了轻敌之心,便想提醒提醒大人。我准备摸进帅帐,偷走你平常爱看的那本二刻拍案惊奇,全身而退。然后,我再求见大人,把此书献给您。
哪知道朱大人的军营是外松内紧,我才进营门,便被哨兵发现。我担心大人误会,便打算逃走。哪知道他们武艺高强,我被他们硬留在这里,想走也走不了了。”
求球说得合情合理,不过朱由诚生性多疑,不肯相信他的一面之词。
朱由诚问那位与求球交手的哨兵:“情况是这样的吗?”
“这个人入营的情况和他说的一样。而且交手时,我感觉他有留手,许多杀招都没有使出来。战斗时,他且战且退。如果不是我的武艺略胜他一筹,恐怕他早就远走高飞了。”
朱由诚这才放心,把求球带进帅帐。
这是场小型战斗,战况虽然激烈,但声音并不大,除了最后一下铁锤击石的动静稍大之外,其他时候,声音并不是很惊人。
连续四十几天的赶路,让锦衣卫的士兵都非常疲惫,除了少数几个人,基本没有什么人被这场战斗惊醒。
信王也在没有被战斗惊醒的人之列。
夜已深了,朱由诚不打算叫醒他。
一来信王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缺觉;二来,涉及到行刺的事,朱由诚不想让信王担心。
他认为,好哥哥就应该把责任承担下来,独力面对黑暗,让弟弟在明净的天空下生活。
进了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